第365章進士科主考題

擊掌爲誓過後,李玄霸走馬上任,當了今年恩科的主考官。

召集孔穎達、孫伏伽、溫大雅爲副主考官。

顏勤禮、孟卿雲和孔景竣等二十人爲考官。

各州縣鄉的主官爲分考官。

規定四次選拔考試,鄉試(一鄉之地)、縣試、州試、會試。

鄉試、縣試、州試,內容不改,各地方主官自行出題。

規定此次恩科的會試科目爲進士、明算、明法、明字……

考試合格者,分別授予童生、秀才、舉人、進士的稱號。

此外,也有最後一關——殿試。

榜首爲大唐皇帝陛下欽點,擁有狀元郎稱號。

佩戴御賜金花官帽,身穿御賜大紅袍,手捧欽點聖詔,由旗鼓開路,於長安城朱雀大街騎馬遊街。

在曲江宴上,賜座於大唐皇帝陛下左手末尾。

最關鍵的一點,考中文狀元者,即日封爲文山候,做正五品上的長安縣縣令。

出了狀元郎的鄉、縣、州,分考官會官升三級。

甲等第二第三者,分別賜予榜眼、探花之名,一應封賞在狀元郎的基礎上往下降,分考官將會官升兩級和官升一級。

這條印在官報和大唐雜報之上的消息一出,大唐再起熱浪。

各地學子無視了李玄霸七殺星君的名頭,開始摩拳擦掌,抱着四書五經抓緊時間苦讀,做起了臨時抱佛腳的事情。

爲的就是一展多年所學,去太極殿中爭那名滿天下的狀元郎,做長安縣令,封文山之候,當那學子之中第一人。

學子們摩拳擦掌,各地官員也都抓緊時間連連下令。

恩科期間,所有考生的食宿費用全部免費,入縣、入州,乃至入長安城的費用一律由各階朝廷出。

得中狀元者,所應得的錢財等物自是不必多說,就算得中進士,也會有一應獎賞奉上。

他們爲的不是別的,爲的是治下學子考中狀元,自己直接官升三級,做這大唐第二個文狀元的老恩師。

爭不過的話,官升兩級,甚至一級都行。

大唐各地州縣開始忙碌此次的恩科事宜,李玄霸這位真正的主考官當然也不能閒着,大把銀錢揮灑下去,通化坊的地盤全都入了他的名下。

通化坊,面積總計八百多畝。

坊內有個貫通東南西北的十字大街,將通化坊劃分出了十六個生活小區域。

東南西北四個坊門一關的話,這就是一片獨立的小城鎮。

至於官驛,李玄霸也不知道搬到哪去了。

通化坊的改造工程開始展開的同時,科考的題目也開始討論,或者說陷入了爭吵之中。

爭吵的地點,就是李玄霸劃分出來的用作印刷試卷,同時也是討論試題的地方——通化坊東南部的一處半隱秘之地。

從這一刻起,一直到此次恩科結束之時,這二十多個考官纔可從這通化坊走出去。

要想私自外出,外面有持刀的禁衛看守,越出去十步挨五十棍,越出去二十步,直接斬殺當場。

就是這種嚴苛的制度,依舊有人打破腦袋想往這裡面擠,卻連考官都當不上,兀自看着天空嘆息。

“‘論運河’當進士科甚至整個恩科的主考題?殿下,萬萬不可,進士科歷來是經學和五篇時務策一起,您怎可直接以這一篇‘論運河’做爲這恩科的最終主考題?”

一聽李玄霸定下來的主考題,孔穎達瞳孔放大,馬上出言反駁。

歷年來,科舉考試的進士科以經學、時務策二者爲主要科目,經學注重個人素養,也就是對經史子集的掌握情況。

二者齊頭並行,若是將內容的重點放到進士科的時務策上,而且只有一篇的話,天知道會發生什麼情況。

“就靠着背誦經史子集,領會前人的話中之意就能考中狀元?那這狀元也太過兒戲了”

見孔穎達出言反對,李玄霸不屑的撇了撇嘴,蔑然道:“若是隻知道死記硬背而不知道變通,本王要這種狀元又有何用?他還不如一個會種地的鄉下老農來得更加有用。”

科舉制度,李玄霸知道會對選拔人才有用,但他也知道,科舉能起到的作用很少。

若只是背誦四書五經、翻譯古人話語就能一路考上去的話,那這樣選出來的人才又有何用?

富家子弟看的書越多,他得高分的可能性就越大。

而寒門子弟本就買不起書,就靠自己的手抄錄的那些書又能背得了多少詩詞歌賦、懂得了多少經義?

再加上某些考生還會拜訪長安城各個世家門閥的親戚,就算年年如此考,又有哪年選拔出過真正的人才。

況且科舉制度從隋朝大業元年(605年)開始,到這貞觀元年,不過22年,一共纔出現不超過七次,那裡就是歷來了。

“可是您就算以這時務策爲主考題,也不能讓學子們論述運河啊!你那報紙上的文章一出,已經引得天下學子、儒生各抒言論,若是再來一波,引起的震動可就大了。再加上陛下一言概之,能敢出言的人恐怕很少。”

“很少?”

聽到孔穎達擔憂的話,李玄霸嘴角一挑,擡手一指默不作聲的如今當上了大理寺少卿的孫伏伽,“孫少卿可不會這麼認爲,若是讓這位大唐第一狀元他參加今年的恩科,他一定會將那京杭大運河開鑿利弊的方方面面全都講述出來,不會留有一絲顧慮,我說的可對,孫少卿?”

這孫伏伽能考上大唐第一個狀元郎,除了他的文采學識。清瘦又俊美的臉也是其中的一點因素。

隨着他年齡的增大,俊美的臉也變得有些嚴肅,看上去倒是有些不怒自威的感覺。

“這……”

被李玄霸點名,一直暗中觀察李玄霸的孫伏伽遲疑了一下,隨後對着太極殿的方向拱了拱手,正色道:“殿下說中了老臣所想,若是讓老臣參加此次恩科,進士科的題目還是這‘論運河’的話,老臣必定要將心中所想盡數書寫下來,不爲爭那狀元郎,只爲讓陛下重視南方的地域優勢與錢糧前景。”

“哈哈!孔院正,你看,孫少卿如今已經做了從四品上的大理寺少卿,但他依然敢直言犯諫,毫不在乎個人榮辱,你認爲那些沒有任何官職在身的學子們會有重重顧慮不敢直言上諫?”

“他們可是光腳的不怕穿鞋的,想的就是讓自己的文章可以讓人眼前一亮,嘴裡稱讚,當那人人羨慕的狀元郎。”

聞聽孫伏伽內心獨白之言,李玄霸哈哈大笑,在這院子中走來走去,邊走邊說。

李玄霸的話音落地,孔穎達等人相視一眼,無奈搖頭。

人人羨慕他們副主考官和考官的位置,誰又知道他們的心中也滿是擔驚受怕。

面前這位不着調的主考官可是習慣於不按套路出牌,這次的恩科可別再出什麼大問題。

第407章死來!第30章世界之都天下第一城第15章告別過去,迎接未來第341章你牛!第191章還守信之恩(第二更)第39章打罵出來的唐王第215章借我兩百萬貫(第一更)第344章老子不忍心看人捱揍第18章升級第275章按律!當斬!第364章做恩科主考官第239章平平安安過一生第363章破喉嚨來了第312章本王做不到啊!第177章三將齊聚第3章蓬頭垢面小乞丐第29章肉夾饃式的愛情第399章鋼槍之梯第267章再欠兩百萬貫第113章書院開學第406章死不瞑目的慕容順第305章美食大過天第412章破天一箭第236章新發現第404章不戰而逃、先滅三萬第423章黑白坐騎第273章圍鄭家第268章運氣好第51章打殺昏官與紈絝第334章得意的笑(第三更)第119章饞嘴的七小第181章自責的李玄霸第209章日上三竿方起牀(第一更)第164章勝利會師第247章滿門抄斬第176章吵雜的一夜第62章大朝會參奏李玄霸第303章李世民有錢了太飄了,還是我李玄霸的錘子鈍了?第124章七個葫蘆娃打架鬥毆第243章兩難的選擇第347章枉我對他這麼好第427章杜如晦病危第352章一語成讖第362章身份轉變的太快第268章運氣好第198章送消息(第一更)第301章奇葩的金戟之數第420章抓週之當家做主第226章借地吸睛(第三更)第353章尚算安定第255章棉花的瑣事第236章新發現第310章帶走你家的熊孩子第368章馬周、上官儀、狄仁傑第261章一刀殺了才清淨第421章兼職大明宮監造、主職幼兒教育第135章綏州城戰記第213章君臣對峙第294章打麻將守歲第226章借地吸睛(第三更)第339章愛買不買!第5章興玄?杜興璇第428章病危原因第226章借地吸睛(第三更)第46章入會費,一家一萬貫第162章以千破萬(二)第13章記憶中的渭水之盟第145章呱燥!第229章入潼關、見天險(第三更)第168章增開商業稅第4章一首長相思,滿街胭脂氣第377章不怕神一樣的對手,就怕豬一樣的隊友。第414章舊主未去另立新主第353章尚算安定第339章愛買不買!第173章談論五姓女第7章傲雪寒梅梅寒雪第148章樑賊受死!第375章倒數後三名變前三甲第362章身份轉變的太快第39章打罵出來的唐王第303章李世民有錢了太飄了,還是我李玄霸的錘子鈍了?第276章幾百萬只鴨子第160章精力充沛狼王軍,狼狽突厥萬人隊第54章幾百車的預付錢第141章御駕親征李世民第384章終被解救第1章寒谷冰封李玄霸第365章進士科主考題第83章高!實在是高!第140章拿下東西衛城第150章去定襄取禮物第250章分攤第17章餓了,自己動手第242章戰!戰!戰!第171章皇室的慈悲心第85章以寒門代世家第228章會飛?(第二更)第87章初步訓練器具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