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9章 新的旅程

中午時分,南市酒泉樓內熱鬧異常,大堂上坐滿了酒客,幾名酒保送酒端菜,忙得滿頭大汗,此時已是九月,大唐神龍皇帝登基已有兩個月,勵精圖治,朝野氣象爲之一新。

酒客們三五成堆,紛紛議論着最近發生的趣事,但更多人關心朝廷的權力變化。

“你們聽說了嗎?安國相王不肯接受相王和皇太弟的封號,三次請辭,聖上終於同意了。”

一名老者捋須笑道:“這很正常啊!說明安國相王不糊塗,否則他會惹來殺身之禍。”

衆人紛紛圍攏上來。七嘴八舌問道:“劉公,這話怎麼說?”

老者呵呵一笑,“你們想一想,當時發生了什麼事,聖上爲什麼要封相王爲皇太弟?”

衆人思索,一人突然叫道:“我知道,聽說當時相王已經籌集八萬軍隊。”

“是啊!內戰要爆發了,所以爲了避免內戰,聖上只能封相王爲皇太弟,明確他爲繼承人,這樣一來,相王就沒有開戰的藉口了。”

“可是……現在相王的皇太弟又沒了,這不是太虧了嗎?”

老者瞪了他一眼,“你以爲天下人會支持聖上還是相王,誰是正統,這是明擺着的事,相王爭得贏嗎?他知道心知肚明,所以才放棄爭奪皇位,如果他現在還要堅持皇太弟,你覺得會有結果嗎?”

另一名老者道:“劉公說得對,聽說相王剛剛辭去皇太弟,聖上馬上就封興義郡王爲衛王,下一步就是冊封太子了。”

這時,掌櫃走過來笑道:“大家吃好喝好,別在議論了。”

兩個老者這才意識到自己說得太多,再說下去就是誹謗朝廷了,連忙擺手道:“不說了!不說了!大家吃飯。”

衆人紛紛回到自己座位,卻小聲地繼續議論。

這時,在靠窗的一張小桌前,坐着兩名客人,看得出都是胡人,其中一人憂心忡忡,另一人在勸他,“你不用擔心,我相信大將軍一定會幫這個忙,不會讓我們白跑一趟。”

這兩人正是在洛陽已經呆了三個多月的康寧和拔汗那王子阿倫,阿倫來大唐求救,卻正好遇到了朝廷政變,他只好隱忍,不過現在新君已經登基兩個月了,卻還是沒有任何消息,着實令他憂心忡忡。

他嘆了口氣道:“我不是着急,我也知道出使一趟至少要一年半載,我就怕拖的時間太長,大食軍隊就殺來了,再說父親讓我入冬之前必須回去,現在都九月了,我能不擔心嗎?”

“再等等吧!我已經請酒老弟幫忙了,他這兩天應該會有答覆。”

這時,樓梯處上來一人,正是剛剛升爲千牛衛將軍的酒志,他穿一身普通人的衣服,一般人不知道他的身份,康寧一眼看見了他,連忙向他招手,“這邊!”

酒志快步走了過來,坐下笑道:“不好意思,今天軍衙裡事情比較多,來晚一步,讓兩位久等了。”

久等倒沒有關係,關鍵是不能白等,康寧連忙低聲問道:“我們的事情,有說法嗎?”

酒志給自己倒了一杯酒,一口喝乾,笑道:“應該有好消息吧!大將軍說,他已經和聖上談過了,聖上很感興趣,準備接見王子殿下。”

阿倫頓時激動得手上的酒都潑出來了,連忙道:“酒將軍,可別騙我啊!”

酒志拍拍胸脯,“我現在好歹也是縣侯吧!也算是有爵位的貴族了,我怎麼會騙你,應該就這兩天了。”

就在這時,一名阿倫的隨從飛奔跑上酒樓,跑到主人面前急道:“鴻臚寺來人了,請主人回去。”

阿倫一下子跳了起來,拔腳便跑,又覺得不對勁,連忙停住腳步,康寧擺擺手笑道:“快去吧!我在這裡陪酒將軍喝幾杯。”

阿倫一陣風似的跑了,這時,酒志才低聲對康寧道:“其實事情沒有那麼簡單。”

“怎麼了?”康寧急問道。

“我也一時說不清楚,以後你就會慢慢明白。”

……

阿倫跑回客棧,只見客棧前站滿了公差,他連忙上前道:“是找我嗎?”

客棧裡出來一名身材瘦高官員,拱手笑道:“閣下就是拔汗那王子?”

“正是!”

“在下是鴻臚寺少卿李林甫,聖上準備明天接見王子殿下,請隨我回鴻臚寺學習禮節,晚上沐浴更衣,準備明天的接見。”

“聖上答應出兵了嗎?”阿倫激動地問道。

李林甫微微一笑,“這就不是我的職責範圍了,請收拾一下吧!跟我回鴻臚寺,那裡有專門的館舍。”

阿倫簡單收拾了一下,便跟隨李林甫向皇城走去。

……

敦煌王府的書房內,李臻負手站在自己官房的窗前,久久凝視着遠方的天空,今天上午李旦正式辭去皇太弟和相國的職位,他早就知道會有這一天,李顯已經有所暗示了,如果李旦再不知趣,恐怕就會發生大案。

從今天下午李重俊就被封衛王來看,李顯對李旦的皇太弟早已經不耐煩,不過這是常理,父親的皇位自然要傳給兒子,李重俊當太子是理所當然。

但李臻知道,他已改變了歷史,韋氏和太平公主被剷除,就意味着李顯不會再意外死亡,也意味着李重俊不會被韋氏害死,極有可能李重俊會取代李隆基成爲大唐的下一代天子。

不過這些李臻都不感興趣了,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他李臻已經位極人臣,封郡王,功高震主,李顯還能容忍他到幾時?

現在或許他要樹立形象,或許他皇位還沒有坐穩,一旦皇位坐穩,他第一個就會收拾自己,這也就是幾個月內的事情。

坦率說,李顯現在治理得很好,但他畢竟是皇帝,他連自己妹妹都不容,還會容他李臻嗎?

他李臻又該何去何從?

這時,狄燕走進書房,將一杯參茶放在桌上,她從後面抱住丈夫,將貼在丈夫的背上,“夫君,你昨晚說的事情真會發生嗎?”

李臻轉身拉着妻子的手道:“我說的都是將來會發生之事,我已經五次辭去敦煌郡王,他都不準,可見他就不打算給我善後了。”

“那我們怎麼辦?”狄燕害怕地說道:“孩子們還那麼小,我不想他們——”

李臻笑道:“不用擔心,我已經有對策了,明天你們收拾一下,還是和上次一樣先去長安。”

“什麼時候離去?”

“等我的安排,等我出征後,張黎會幫你們離去。”

“夫君,他會放我們走嗎?”

李臻將妻子擁入懷中,安慰她說:“不用擔心,或許這是一個條件,他不得不答應。”

……

次日一早,大唐天子李顯在應天門召見了拔汗那國王子阿倫,阿倫穿一件白色的長袍,心情格外緊張,他在一名侍衛的帶領下,雙腿哆嗦着走上了應天城樓。

在門樓前等了片刻,有侍衛高聲宣喝:“宣拔汗那使臣覲見!”

“宣拔汗那使臣覲見!”

一聲呼喊傳出,阿倫連忙整理一下衣冠,回憶一下昨天下午他學習的禮節,便走上長長的地毯,一直走到天子的鑾駕前,他跪下磕頭,高聲道:“拔汗那使臣阿倫拜見大唐天子,祝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李顯穿一身常服,在他身後坐着輔助政務的昭儀上官婉兒,下面坐着兩排相國和六部以及鴻臚寺、光祿寺等等高官,李臻坐在安國相國李旦身旁,平靜地注視着阿倫。

李顯對接見拔汗那國王子並沒有興趣,和武則天不同,李顯缺乏一種開疆拓邊的雄才大略,他更偏重於守成,注重國內民生,注重完善各種禮制,他估計要用數年的時間,才能將武則天時代的各種約定成俗糾正過來。

相反,衛王李重俊卻顯得興趣十足,他對阿倫居然會一口流利的漢語很好奇,低聲對李臻笑道:“大將軍,這個特使漢語說得很好啊!”

李臻微微欠身,“他曾在長安讀書十年。”

“原來如此,難怪漢語說得流利。”

“我聽說明年他將登基爲國王,好好籠絡他,對於碎葉的穩定至關重要。”

李重俊點點頭,他昨天看過地圖,拔汗那就是當年的大宛,漢朝大軍曾遠征大宛,不知唐朝的軍隊是否有這個機會。

李顯笑道:“免禮賜座!”

“謝陛下!”

阿倫從懷中取出國書和進貢禮單,交給旁邊的宦官,這才起身在一旁軟墩上坐下,宦官將國書和禮單呈給李顯,李顯打開看了看,又笑問道:“拔汗那離洛陽有多遠?”

阿倫連忙欠身道:“回稟陛下,相隔數萬裡,行程約四個月。”

“確實太遠了,當年玄奘法師好像也去過那裡,再轉道向南去天竺,拔汗那直接和天竺相連嗎?”

旁邊上官婉兒低聲笑道:“陛下,中間還隔一個吐火羅,距離天竺也是相隔數千裡。”

不知爲什麼,提到吐火羅,李顯立刻想到了阿緩王,又想到了舍利案和毒經案,他瞥了一眼李臻,對這個拔汗那國開始沒有興趣了。

但出於禮節,他依然勉強地問了問拔汗那的風土人情,聽到迷糊處,他忍不住打了一個哈欠,這些細微的動作都被拔汗那王子阿倫看到了,他心中大急,不顧禮節,又跪下泣道:“陛下,大食軍隊數次進犯拔汗那,拔汗那兵微將寡,無力抵抗大食軍隊,懇請陛下發兵,驅逐西夷,保護邊疆。”

李顯笑道:“讓朕派兵去打哪裡?拔汗那並沒有被滅,朕出兵無名啊!”

“陛下!吐火羅三十六國已經被大食所滅,粟特各國也都被大食征服,他們名義上是大唐的屬國,實際上已經被大食控制,大食還派有官員和國王共治,徵收高昂的賦稅,陛下,大食一旦平定了波斯叛亂,就會立刻兵指拔汗那,拔汗那不保,碎葉也難保啊!”

“這……也罷,讓朕和大臣們商議一下,你路途辛勞,先下去休息吧!”

不等阿倫再說,鴻臚少卿李林甫便走上前道:“請吧!”

阿倫無奈,只得行一禮,退下去了。

等他走遠,李顯才笑了笑對衆臣道:“各位愛卿說說,拔汗那來求救,朕救還是不救?”

禮部尚書楊再思心思敏捷,他看懂了李顯的心意,上前奏道:“陛下,拔汗那路途遙遠,行程數萬裡,大唐軍隊難以顧及,如果出兵少,將無濟於事,如果出兵多,那糧食補給又無法解決,臣覺得可再觀望,視情況而定。”

兵部尚書唐休璟急道:“陛下,微臣長期鎮守西域,非常清楚大食東擴情況,一旦大食軍隊佔領拔汗那,不僅大唐蔥嶺以西的各羈絆州全部喪失,而且將嚴重威脅碎葉軍鎮,同時會威脅到西域的安全,拔汗那是大唐西域屏障,不可不救!”

“那請問唐尚書,軍隊補給怎麼解決?”

“我大唐在西域建立了各處軍鎮,補給完全可以解決,南線走高昌、龜茲、疏勒到碎葉,北線可以走伊吾、輪臺到碎葉,沿途有無數小國,他們都可以提供補給,大漢軍隊尚能攻到大宛,爲何我大唐軍隊卻視爲登天?”

“唐尚書太想當然了吧!”

兩人激烈地爭吵起來,這時,李顯重重咳嗽一聲,兩人都不敢再吵,一起躬身聽詔,李顯目光落在李臻身上,他知道拔汗那使臣是李臻安排,他必然早有腹案,李顯便笑道:“大將軍如何看這件事?”

李臻站起身,不慌不忙道:“陛下,臣贊成唐尚書的意見,拔汗那不保,西域動搖,臣願率領一支軍隊,西征大食,收復吐火羅粟特,爲陛下開疆拓邊,建一世偉業!”

李臻這席話令滿座譁然,上官婉兒深深地注視李臻,她明白了李臻的真正心思。

……

李顯回到了御書房,他滿臉陰沉,負手在御書房內來回踱步,他怎麼會不明白李臻的心思,李臻數度辭敦煌郡王,辭封邑,他只是不準,但並不代表他願意給李臻,李臻功勞太高,已經完全蓋過了他的聲望,隱隱威脅到了他的皇位。

更重要是,李臻爲隱太子的後人,一旦他身份公開,他不是沒有登皇位的可能。

現在他居然想走了,想去西域建國,想模仿秦朝的趙陀嗎?

李顯不由冷笑了一聲,這時,侍衛稟報道:“陛下,衛王求見陛下!”

“宣他進來!”

片刻,衛王李重俊快步走了進來,跪下磕頭道:“兒臣參見父皇!”

“起來吧!”

“謝父皇!”

李顯看了他一眼,“吾兒有什麼事嗎?”

李重俊躬身道:“兒臣懇求父皇李大將軍的請求,讓他率軍西征大食,收復西域失地。”

李顯看了他半晌,淡淡道:“你現在是朕的長子,又即將是大唐太子,難道你還看不出李臻請兵西征的真正目的嗎?”

李重俊低下頭道:“兒臣其實明白。”

“你明白還要朕答應他西征?”

“父皇,如果沒有李臻,兒臣早就沒命了,他對兒臣的救命之恩,兒臣一直銘記於心。”

李重俊又跪了下來,哀求道:“兒臣願意放棄太子,懇請父皇放他西去!”

李顯一言不發,負手慢慢走到窗前,注視着遠方,這時,坐在一旁替李顯整理文書,一直沒有說話的上官婉兒起身道:“陛下,放他走其實是明智之舉。”

李顯渾身一震,回頭望着她,“這話怎麼說?”

“陛下,他手中還有部分軍權,在軍中人脈極深,在民間威望很高,如果陛下此時和他翻臉,臣妾以爲,實在是不明智。”

李顯忽然想到了相王李旦,他又沉思良久,終於嘆了口氣,對李重俊道:“吾兒說得對,李臻對朕也救命之恩,朕焉能不報,也罷,朕同意你的請求,令他西征。”

……

神龍元年十月,李顯封李臻爲徵西大將軍,御史大夫、安西大都護,率一萬唐軍騎兵遠征拔汗那,剷除大食在蔥嶺以西的勢力,另外,李顯默許了一萬將士的家屬以及李臻的妻兒跟隨大軍遠征,賜號長征健兒,並下旨令沿途官府給予補給。

十月初十,李顯拜祭天地,授李臻節符,一萬騎兵及其家眷組成的五萬大軍浩浩蕩蕩向西進發。

半個月後,大軍抵達了咸陽乾陵,李臻率衆將拜祭武則天陵墓,他從酒志手中接過香燭,在無字碑前跪下,暗暗道:“願陛下之靈護佑李臻西征,他日李臻在西域建國,將爲陛下建衣冠陵,四時祭拜,以謝陛下對李臻的大恩。”

他叩拜三禮,起身對狄燕道:“上車吧!”

衆人上了馬車,李臻翻身上馬,用馬鞭一指西方,意興飛揚道:“出征,去碎葉!”

西征大軍再度出發,浩浩蕩蕩向西而去,每個人的心中都充滿了對故鄉的留念和對新生活的嚮往。

【全書完】

後記:

這本書是老高從07年寫書以來的第十本書,通過一個年輕人的傳奇經歷,描繪中唐武則天后期那段波瀾壯闊的歷史。

只是老高出於個人喜好,改變了部分歷史,比如武三思、韋王妃、太平公主之死,書中也沒有交代安樂公主,但相信沒有了韋王妃,李重俊應該能戰勝安樂公主。

李重俊會開啓一個新的大唐,或許會避免李隆基犯下的種種錯誤,使安史之亂不會發生,大唐盛世能繼續延續下去。

雖然種種不盡如意,但書已寫完,新篇也即將開張,老高的下一本正在創作之中,題材是隋唐爭霸,儘量避免和《天下梟雄》雷同,老高會再寫一部波瀾壯闊的爭霸小說。

發書時間定在七月底八月初,起點首發,歡迎書友們繼續支持。

老高再次感謝大家這七個月的追隨。

本書完結,看看其他書:
第050章 人情冷暖第313章 再見師父第114章 行獵爭魁第205章 重歸於好第389章 矛盾激化第269章 加入興唐第197章 內衛換將第005章 以身證明第231章 各施手段第087章 峰迴路轉第251章 奇怪任務第238章 一波三折第210章 韋氏查敵第070章 元寶來訪第330章 百雀山莊第272章 暗箭襲來第357章 欲戰無路第200章 資深球迷第079章 河內老尼第114章 行獵爭魁第134章 多餘的話第102章 家有新宅第206章 二戰幽州第237章 堅決否認第338章 背後一刀第268章 搬到新家第212章 飲食風波第397章 興師問罪第282章 尋找線索第247章 酒志相親第224章 方向誤導第303章 活捉酷吏第287章 侍衛落網第284章 另有隱情第056章 柳暗花明第342章 輕語隱秘第119章 李旦父子第087章 峰迴路轉第042章 勇救難女第218章 初聞興唐第023章 家廟威逼第288章 錘爲線索第336章 宿仇合作第165章 不寧之夜第202章 不歡而散第015章 援軍到來第015章 援軍到來第138章 謀主俊臣第078章 師門之仇第352章 兩軍對峙第333章 深夜召見第058章 連夜逃亡第207章 三輪抽籤第332章 另有深意第261章 緊急動員第100章 月下美人第081章 新的希望第360章 語重心長第188章 帝王之術第256章 夜訪長史第389章 矛盾激化第327章 武氏爭功第224章 方向誤導第147章 一石巨浪第398章 兩免金牌第330章 百雀山莊第224章 方向誤導第177章 危機如影第048章 初戰不利第285章 強行搜寺第352章 兩軍對峙第256章 夜訪長史第251章 奇怪任務第115章 千鈞一髮第074章 追查線索第229章 痛下殺手第212章 飲食風波第399章 兩次刺殺第312章 分兵南下第032章 異域僧人第186章 嚴厲處罰第370章 全家團圓第290章 霹靂出擊第369章 強勢奪權第150章 舊友重逢第245章 返回神都第335章 公主厚禮第307章 再入狄府第007章 武舉鄉試第229章 痛下殺手第097章 請君一助第237章 堅決否認第141章 勇救秋娘第011章 前往玉門第331章 出乎意料第386章 城門衝突第368章 下馬之威第342章 輕語隱秘第204章 初戰告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