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章 契丹再反

這時已到了十月下旬,秋收剛剛結束,漸漸要到年底了,家家戶戶開始準備新年,整個大唐上下都籠罩在準備新年的忙碌之中。

但也就在這時,遼東卻發生了意外,李盡忠被毒殺的消息傳到了遼東,引起契丹各族的憤怒,孫萬榮義不容辭地接替了李盡忠的大酋長之位。

爲了掌握契丹軍政大權,在契丹各族中豎起威望,孫萬榮便以爲李盡忠報仇爲名,撕毀了和大唐達成的協定,舉兵反叛大唐,糾集數萬軍隊再一次進攻營州。

城頭之上,數千唐軍士兵提心吊膽地望着數裡外聲勢浩大的契丹軍,他們只有三千餘人,城頭上不斷有人吹響號角,唐軍顯得有些驚慌失措。

儘管他們事先做了準備,將城中民衆疏散南下,也準備了大量的滾木礌石,但面對數萬契丹大軍,他們還是顯得力不從心。

唐軍主將方丹青臉色慘白,望着殺氣騰騰的契丹軍,他眼中露出了驚懼的神色,他早已方寸大亂,不知自己該怎麼辦纔好了。

從他本意來說,他很想立刻棄城撤退,但聖上在旨意中說得很清楚,不準任何軍隊擅自棄城而逃,必須堅守城池,否則就將是大唐軍隊的敗類,將受到嚴厲的制裁。

但這個旨意對柳城而言顯然有點不太公平,它位於遼東的最東北,如果契丹軍起兵造反,柳城無疑是首當其衝,方丹青也曾提出自己的意見,但它的意見沒有任何迴音,反而引起了軍心的不穩。

他的擔憂不幸成爲了事實,契丹大軍果然再次造反,兵臨城下。

這時,一名契丹軍騎兵疾奔而來,從城邊飛掠而過,一箭射上了城頭,箭上穿着一封信,有士兵拾到信,飛快地向主將奔來。

方丹青顫抖着手打開信,信中只有一句話,“限一個時辰內投降,否則踏平柳城。”

方丹青長嘆一聲,丟下了信,他不由焦心地向南方望去,早在契丹各部族在集結軍隊之時,他便派人去幽州求救,目前幽州還有上萬軍隊駐紮,可是已經三天過去了,幽州那邊沒有一點消息過來。

“將軍,我們該怎麼辦?”另一名部將憂心忡忡問道。

“先抵抗吧!實在抵擋不住就撤退。”

方丹青嘆了一口氣,撤退總比投降好,他忽然想到什麼,急對這名部將道:“你立刻派人去榆關,告訴仲元,契丹大軍壓境,援軍遲遲救兵不來,柳城已經保不住了,讓他做好準備!”

“末將遵命!”

部將立刻跑去安排送信士兵,方丹青望着送信兵離城,他這才猛地一回頭,對士兵們大喊道:“契丹軍殘暴無比,殺我幼老,辱我婦人,今天他們再來進犯,我們當死戰到底,絕不投降!”

城頭上一片號角聲連綿不斷,這是應戰的信號,向契丹大軍宣示,他們絕不投降。

數裡外,孫萬榮已經聽到了應戰的號角聲,他的瞳孔漸漸收縮,殺機迸現,他一字一句令道:“立即組裝投石機。”

隨軍的三百名匠人開始行動了,他們從輜重隊中卸下了巨大的投石機部件,開始就地組裝。

在和唐軍一起進攻高句麗時,契丹人也從高句麗擄掠了大量工匠,使他們能夠造出巨大的投石機,這些投石機在上次南攻營州中將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不僅如此,他們還從突厥買來數千匹拉拽物資的挽馬,它們負重大,善長途跋涉,尤其在拉雪橇中極爲有用。

正是有了雪橇和挽馬,使契丹軍的各種重型攻城武器能隨軍而行,給他們帶來極大的便利,不到半個時辰,能工巧匠們便組裝起了二十架龐大的投石機,這種可投擲百斤重的巨石,力道強勁,一石便可摧毀城樓,每部投石機需要二百名力士挽發,像二十名巨人矗立在城下。

這時,一名契丹士兵向孫萬榮奔去,大聲稟報道:“大酋長,投石機已經準備就緒!”

孫萬榮擡頭看了看天色,太陽已經落下了地平線,天幕染上了一層紫紅色,透出落幕的悲涼氣息。

“開始攻打!”

孫萬榮下達了進攻的命令,他望着同樣被染成紫色的城牆,冷冷道:“我已經給你們機會,既然不肯接受,那就休怪我用柳城來祭刀了。”

‘咚!咚!咚!’

巨大的鼓聲敲響了,每一聲鼓擊都砸在城上唐軍士兵的心中,砸得他們心神不寧,他們手執弓弩,嚴陣以待,但城下那二十架龐大如怪獸般的巨無霸,使他們每一個人的心中都充滿了沉甸甸的壓力。

鼓聲停止了,天地間一片寂靜,忽然間,數十隻巨大的黑影騰空而去,劃出數十條弧線,飛掠半空,發出刺耳的呼嘯聲。

“啊!”

城頭上發出一片驚呼,方丹青大喊:“快俯身躲閃!”‘轟!轟!’連續不斷地巨響,城頭上塵土飛揚,煙霧撲面。

柳城的城牆雖然是用磚石夯成,城牆高大,但畢竟已有數百年曆史,飽受風雨侵蝕,已經有些陳舊,在重愈百斤的巨石衝擊下,城牆開始出現了數十條裂縫。

‘砰!’的一聲巨響,一塊巨石砸中主將方丹青頭頂上的城垛,城垛被砸得粉碎,碎石亂飛,巨石餘勁未消,橫掃而來,幾名唐軍士兵躲閃不及,被砸得血肉橫飛。

城頭上的士兵呼救響成一片,第一輪攻擊便死傷了百餘人,城樓被兩塊巨石同時擊中,木柱斷裂,城樓轟然坍塌,十幾名唐軍士兵被埋壓在坍塌的木石堆中。

緊接着第二輪巨石攻擊再次發動,二十塊百餘斤的大石在空中轉動,挾帶強大的力量,直撲城牆,又是一片巨大而沉悶的撞擊聲。

一段城牆終於承受不住巨石的連續撞擊,已經出現了可怕的裂縫,搖搖欲墜,就在這時,又一塊磨盤大的石塊凌空飛來,正砸中裂縫,城牆崩塌了,就像被撕開的皮膚,一下子被拉脫了二十餘丈,城牆夾層填充的泥沙傾瀉而下,形成了一座上城的斜坡。

方丹青急紅了眼,大聲吼叫:“快用沙袋壘牆!快!”

上千唐軍士兵揹負沙袋奔向缺口,不顧一切地將沙袋扔進缺口中,迅速重建一道城牆,遠方,契丹軍依然按兵不動,他們殺氣騰騰,躍躍欲試。

但孫萬榮依舊沒有下達攻城令,只是冷冷地注視城上的忙碌,他眼中充滿了不屑,在他看來,他有二十架重型投石機,這座城池不堪一擊。

“一、二、三,放!”

兩百名契丹士兵同時發力,長長的杆臂拋起,發出“嗚!”地一聲風響,一塊巨大的青石騰空而起,呼嘯着向城門砸去,連續的撞擊使城門劇烈晃動,終於承受不住巨石的攻擊,城門轟然碎裂。

孫萬榮戰刀一揮,“殺入城去!”

數萬契丹軍隊鋪天蓋地般向城門殺去,方丹青臉色慘白,他咬牙狠狠一跺腳,“撤退!立刻撤退!”

他不能讓軍隊全軍覆沒,寧可他受嚴懲,也不能讓士兵喪命。

數千唐軍立刻向南城門撤離,放棄了柳城,迅速向南方榆關方向撤去,契丹軍隊攻佔了柳城,孫萬榮見城內已是空城,糧食和人口都已撤走,他勃然大怒,立刻率領大軍繼續南下,向榆關撲去。

以此同時,王孝傑率十萬大軍晝夜兼程,也在柳城失陷不久後抵達了榆關。

孫萬榮得知王孝傑大軍已至,也駐兵停止不前,兩支大軍相距約二十里,大帳內,孫萬榮負手來回踱步,顯得有些心事重重,他確實沒有料到唐軍主力來得如此之快,他剛奪取營州,唐軍主力便趕到了榆關,說明唐軍早已準備,這樣一來,便打亂了他的計劃。

孫萬榮也知道,幾個月前的李盡忠叛亂帶來一個直接後果,就是大唐的人口物資悉數撤回關內,遼東只有軍隊駐紮,他就算奪取營州,也沒有多少糧食補給,所以孫萬榮計劃在奪取營州後,立刻率軍南下,利用重型攻城器的優勢一舉攻下榆關,大軍席捲河北,便可得到充分的補給。

而且契丹各部也可以大肆掠奪河北的人口和財物,只要他們得到充分的厚償,自然會對自己忠心,他也就坐穩了這個契丹大酋長的位子。

但孫萬榮卻沒有料到,大唐朝廷在得知李盡忠被人毒殺後,便立刻採取了緊急對策,派王孝傑率十萬大軍北上,恰好堵住了他南下河北掠奪的企圖,這讓孫萬榮的計劃失敗了。

孫萬榮心煩意亂,這次南下他們準備得並不充分,沒有多少後勤補給,現在營州也得不到補給,難道他又要被迫撤回老巢嗎?這樣一來,契丹各部豈能再服他?

孫萬榮越想越煩,他走到地圖前,怔怔望着榆關,不由長長嘆息一聲,這時,帳簾掀開,他的妹夫乙冤羽走了進來,乙冤羽在洛陽成功替孫萬榮毒殺了李盡忠,已成爲他的左膀右臂,也是他的軍師。

乙冤羽見孫萬榮愁眉不展,便笑道:“大酋長遇到難題了嗎?”

孫萬榮嘆了口氣,“我着實沒有想到唐軍來得如此之快,打亂了我的計劃,現在我糧食補給不足,最多隻能堅持半個月,否則我們就會陷入糧絕的危險,所以我纔有點心煩意亂。”

“那大酋長準備如何應對這個困局呢?”

孫萬榮一指地圖道:“我想向東打安東都護府,唐朝在遼城一帶安置了近百萬高句麗人,如果能搶掠這些人,我們就能解決糧食困局,然後佔據遼東和安東都護府,在這裡建國,但我又擔心一旦率軍東進,唐軍就會趁機截斷我們的後路,使我們陷入腹背受敵的危險,而且我聽說唐軍主將是王孝傑,此人長年和吐蕃、突厥作戰,是唐軍著名大將,絕非武攸宜那種窩囊小人能比,所以我躊躇難定。”

乙冤羽微微一笑道:“王孝傑常年和突厥、吐蕃作戰,用的都是騎兵戰法,但對我們契丹卻未必有效,既然大酋長擔心他率軍北上斷我們的後路,我們何不將計就計,誘唐軍而殲之呢?”

孫萬榮猛然醒悟,當初李盡忠兩次大敗唐軍,不就是用誘兵之計,而且遼東地形複雜,十分適合打伏擊戰。

“如果王孝傑不上當怎麼辦?”孫萬榮還是有點擔心,如果王孝傑不上當,他的糧食就堅持不了多久了。

“大酋長,就算王孝傑不上當,我們也無法前往安東補給,最後還是得撤回松漠,就怕到那時,各部落沒有得到足夠得利益,他們會對大酋長心生不滿,大酋長再想掌控他們就難了。”

乙冤羽的話說中了孫萬榮的心病,他沉思良久,終於點了點頭,這一刻,孫萬榮下定了決心,他要賭這一把,將自己的身家性命都全部壓上去。

“若能全殲王孝傑部,我孫萬榮就能成爲河北之王。”

第214章 主將單挑第244章 李旦心事第184章 按兵不動第054章 另談條件第311章 重返揚州第181章 十號刺客第395章 謎案疑雲第017章 創業不易第147章 一石巨浪第205章 重歸於好第178章 刺客來歷第341章 不速之客第193章 騎射爭雄(上)第197章 內衛換將第037章 朱月敏之第214章 主將單挑第253章 途中問計第189章 李泉讓店第023章 家廟威逼第298章 一招失手第170章 虛晃一槍第106章 聲不在高第138章 謀主俊臣第204章 初戰告捷第302章 最後一擊第346章 再見故人第133章 道觀生變第103章 人情如山第382章 正面交鋒(中)第023章 家廟威逼第236章 驛館驚魂第084章 美人爲餌第358章 灤水兵敗第352章 兩軍對峙第010章 技壓全場第234章 蹊蹺藥鋪第010章 技壓全場第153章 是誰泄密第368章 下馬之威第382章 正面交鋒(中)第259章 激化矛盾第147章 一石巨浪第348章 局勢急變第121章 罪深難逃第399章 兩次刺殺第343章 李泉求親第378章 酒樓會晤第137章 牽魂仙術第040章 福祿夜劫第376章 排憂解難第361章 大婚前夕第047章 思思下落第298章 一招失手第063章 武花二寡第088章 人之將死第138章 謀主俊臣第131章 夜探道宮第008章 制度陷阱第036章 燙手山芋第341章 不速之客第274章 狼狽爲奸第171章 劇變前夕第049章 意外來客第150章 舊友重逢第066章 縣主之怒第139章 家有醜事第246章 尋找突破第180章 李泉求香第248章 何處買房第152章 寺院偶遇第009章 絕不甘心第223章 百密一疏第339章 幷州之爭第338章 背後一刀第139章 家有醜事第363章 官任新職第360章 語重心長第302章 最後一擊第199章 新官上任第135章 連環陷阱第188章 帝王之術第383章 正面交鋒(下)第203章 初戰前夕第186章 嚴厲處罰第246章 尋找突破第323章 執迷不悟第397章 興師問罪第183章 三思而行第024章 對質官堂第015章 援軍到來第029章 人心思遷第288章 錘爲線索第296章 證據突破第212章 飲食風波第158章 意外收穫第176章 李泉買地第168章 公孫來訪第061章 潼關驚魂第350章 幽燕激戰第044章 十天授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