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 盧龍殘兵

武攸宜忽然明白過來,李臻是拿刺殺案來要挾自己,根本就沒有什麼供詞,當然,刺客在他手上,如果他願意,他隨時可以捏造供詞,李臻的真正目的,還是想逼自己交出聖上給他的任務。

聖上確實有旨意在他手上,令李臻統領盧龍軍,但武攸宜不想分散軍權,所以絕口不提此事,但現在李臻用內衛金牌和刺殺案來壓他,顯然就是要迫使他交權,這一定是狄仁傑的意思。

武攸宜聽說過李臻對付薛懷義和來俊臣的手段,連武三思都有點懼怕此人,自己最好還是不要與他作對。

武攸宜最終頂不住李臻的壓力,他只得故作恍然道:“我想起來,今天一早聖上派人送來幾份手諭,我還沒有來得及看,或許就有李將軍安排,請稍候,我去找一找!”

他不讓李臻進帳,自己匆匆回帳了,李臻微微冷笑,這就叫敬酒不吃吃罰酒,非要自己逼迫他,他才肯把東西拿出來。

片刻,武攸宜拿着一份聖旨出來,歉然道:“很抱歉,真有李將軍的任命,剛剛纔送來,我沒有看到。”

李臻接過聖旨打開,上面任命他爲盧龍軍使,暫時統領盧龍軍,協助狄仁傑恢復營州秩序,這着實出乎李臻的意料,他見旁邊有張小桌子,便將聖旨放在桌上,跪下行禮,“微臣李臻,謹遵陛下旨意!”

他站起身,拿着聖旨對武攸宜道:“既然聖上對我另有安排,那麼刺殺案就暫時擱置,以後再調查吧!現在我們應以軍務爲重。”

武攸宜心中暗罵,卻又無可奈何,只得將軍符交給李臻,又對他道:“騎兵就駐紮在大營西南,我這就陪李將軍去接管軍權。”

武攸宜統帥的十萬唐軍實際上是由幾支軍隊拼湊而成,包括原來的河北駐軍、安東都護軍和數萬京畿衛軍。

盧龍軍屬於安東都護府,原本駐紮在平州一線,約六千餘人,也是一支獨立的軍隊,由將軍宗懷昌統帥,但宗懷昌中計被契丹大軍包圍,盧龍軍遭遇重創,損失近半,宗懷昌本人也不幸陣亡。

目前逃出來的三千盧龍敗軍暫時由武攸宜代管,武攸宜原本打算將這三千敗軍全部打散,分配給各軍,卻沒有想到聖上竟然讓李臻接管了這支殘兵。

不過武攸宜一轉念,這樣也好,把這支殘兵丟給李臻,也算是卸掉了一個包袱,讓他去處置,最後再慘敗又與自己何干?

盧龍軍的駐地在大營西南角,此時軍隊人心渙散,士氣低迷,硤石谷伏擊戰十分慘烈,不僅總管宗懷昌戰死,而且六名都尉陣亡五人,另外一名都尉受了重傷,士兵們的情緒都十分低沉,三五成羣在大帳四周議論,猜測他們的命運。

這時,一隊士兵護衛着大將軍武攸宜走進了騎兵駐地,士兵們紛紛站了起來,忐忑不安地注視着武攸宜。

大帳內,十幾名校尉濟濟一帳,武攸宜在宣佈完任命後便匆匆離去,將一堆爛攤子扔給了李臻。

十幾名校尉注視着李臻,眼中都充滿了希望,他們之前得到消息,武攸宜準備將他們拆散,分配給各軍,那時他們將成爲雜牌散軍,地位低下,最終將成爲各軍進攻的替死鬼。

但現在他們卻迎來了新的軍使,而且還是聞名天下的內衛將軍李臻,也就意味着盧龍軍將繼續保留下去,這讓他們怎麼能不激動萬分,他們忽然一起單膝跪下,抱拳高聲道:“參見李將軍!”

李臻點點頭笑道:“各位將軍請免禮,從現在開始,我將臨時出任盧龍軍使,這是聖上的特別指定,也就是說,我將重建盧龍軍。”

李臻徐徐掃了衆人一圈,又道:“我聽說六名都尉幾乎陣亡或者重傷,所以需要重新任命都尉,不過新的都尉我將在戰爭中提拔,各位都有可能被提升,以戰功來競升。”

衆人默默點頭,雖然每個人都渴望能升職,但他們也知道,三千軍隊最多隻有三名都尉,那麼李臻的方案讓所有人都能接受,以戰功來決定升賞。

“好了!”

李臻不再和校尉們多說什麼,立刻令道:“大家去集合所有士兵,我們要對士兵們訓話!”

校尉們紛紛出帳,各自集合手下,片刻,三千士兵列隊完畢,李臻站上一張大桌子,他高聲對衆人道:“所有弟兄聽着,從現在開始,我就是你們的主將,我將率領大家重建盧龍軍,重建屬於你們的榮耀!”

三千士兵雅雀無聲,每個人都呆呆地望着李臻,很多人的眼睛裡開始有了淚光,李臻深深吸一口氣,又高聲道:“有人說你們是殘兵敗將,不堪一擊,甚至有人建議解散盧龍軍,但真是這樣嗎?我認爲不是!硤口兵敗是主將輕敵,遭遇了埋伏,你們面對數萬契丹軍隊,沒有人投降,殺出了重圍,你們不是殘兵敗將,你們是英雄!你們應該獲得榮譽,而不是被歧視……”

已經有不少士兵忍不住失聲哭了起來,幾乎每一個士兵都流下了眼淚,那是屈辱的淚水,李臻的眼睛裡也閃爍着淚光,他拭去淚水,又高聲喊道:“榮譽不能靠祈求得到,必須在血與火的戰鬥中贏來,我們是英雄,不是失敗者!我們要用事實來證明,用鮮血贏回我們的尊嚴,用鮮血捍衛盧龍軍的尊嚴!”

所有人的熱血開始沸騰,淚水化作了激奮,士兵們振臂高呼,他們嘶聲大喊,他們高呼的聲音淹沒了李臻的激勵,頹廢的士氣被一掃而光,每個人都渴望着戰爭,渴望着殺敵,他們要用鮮血來贏得他們的尊嚴。

一個時辰後,狄仁傑在李臻和三千盧龍軍的護衛下,浩浩蕩蕩向平州趕去。

……

平州就是今天的秦皇島一帶,那時山海關還沒有出現,但有著名的榆關,榆關扼守着遼西走廊,是從遼東進入河北的必經之路,之前,契丹軍兵分兩路,一路由孫萬榮率領攻打檀州密雲縣,企圖從密雲縣進入幽州,另一路由大將洛務整率兩萬軍則沿遼西走廊南下,準備攻克榆關,從東線殺入河北。

當武攸宜率十萬大軍北上的消息傳來後,東西兩線契丹軍皆倉皇北撤,但正如陳子昂的擔心,武攸宜將大軍駐紮在幽州不思進取,契丹人驚懼之心漸去。

李盡忠又派大將孫萬榮率軍一萬五千人猛攻榆關,企圖搶先一步奪取這座進入河北的大門。

榆關守軍只有八百餘人,由營州的龍山軍討擊副使許欽寂率領,他已連續向武攸宜求救,但援軍始終沒有到來。

攻城戰已經打了三天三夜,一萬多契丹軍瘋狂進攻,守軍死傷已過半,眼看着守軍的戰鬥力越來越弱,榆關的形勢已岌岌可危。

‘咚!咚!咚!’

下午時分,契丹軍再一次向榆關發動了進攻,鋪天蓋地的軍隊向榆關殺來,他們扛着攻城梯,高舉盾牌,手執戰刀和長矛,喊殺聲震天。

城頭上的士兵們都已筋疲力盡,但在生死存亡關頭,每個人只得強打精神,搬起石頭,舉起弓弩,進行最後的抵抗。

“吳校尉,你帶武十名弟兄去東牆缺口處防禦!”

主將許欽寂在城頭上指揮防禦,他雙眼熬得通紅,聲音也嘶啞了,面對契丹人無休無止的進攻,他只能孤注一擲,和敵軍決一死戰。

“弓弩手準備!”

他大喊一聲,兩百餘名弓弩手瞄準了奔在最前面的千餘敵軍,許欽寂見敵軍已殺入弩箭射程,他大喊道:“放箭!”

兩百多支弩箭從城頭射下,強勁地射向契丹軍,契丹士兵的皮甲抵擋不住唐軍弩箭,奔在最前面的數十人紛紛慘叫栽倒。

緊接着唐軍的第二輪弩箭又一次射出,後面孫萬榮大怒,喝令道:“放箭壓住他們!”

兩千契丹弓箭手一起向城頭放箭,密集的箭矢如烏雲一般射向城頭,一名唐軍校尉大吼,“趴下!”

唐軍士兵紛紛趴下,但還是有十幾名唐軍俯身不及,被箭射中,慘叫着從城頭摔下。

孫萬榮見放箭有了效果,再次大喊道:“箭矢掩護,攻城梯上城!”

箭如疾雨般射向城頭,將唐軍死死壓制住,無法擡頭,契丹軍頓時鼓聲大作,數千士兵扛着攻城梯靠近了城牆。

一架架高大的攻城梯豎了起來,契丹士兵如螞蟻般向上攀爬,與此同時,契丹的弓箭也停止了射擊。

許欽寂大喊:“用石頭砸,砸退他們!”

數百唐軍士兵搬起一塊塊巨石向攻城梯上砸去,巨石翻滾而下,砸得契丹士兵骨斷筋折,紛紛從梯子上滾落。

十幾名唐軍士兵用長長鋼叉頂住梯子,奮力向外推去,梯子漸漸離開了城頭,向外翻倒,梯子上的數十名契丹士兵一起發出淒厲的慘叫聲。

校尉吳孝明率五十名士兵守住了東面的一處缺口,這裡的情況最爲危急,城牆在昨天的激戰中坍塌掉一段,出現一條兩丈長的缺口。

數百名契丹士兵猛攻這處缺口,數十名兇悍的契丹人已經衝上城頭,唐軍拼死抵抗,死傷慘重。

校尉吳孝明一刀劈翻了一名敵軍,但一支鋒利的長矛卻冷不防地從下面刺來,狠狠刺進了吳孝明的小腹內,吳孝明慘叫一聲,在死亡來臨之時,他拼盡最後的力氣,抱住了刺他的敵軍,一起摔下了高高的城牆。

眼看唐軍要支持不住了,就在這時,一名士兵飛奔而至,高聲對主將許欽寂道:“啓稟許將軍,我們援軍已到二十里外,請將軍再堅持片刻!”

‘二十里!’

許欽寂慘笑一聲,援軍終於來了,可還有二十里,至少要一個時辰,但現在的情形,他們哪裡還能守得住城池?

或許是戰爭的慘烈感動了上天,忽然,一名士兵指着北方大喊:“快看!”

只見北方天空驟然變得昏黃,風力加大,帶着腥味的沙土撲打着臉頰,一場強大的沙塵暴正向榆關這邊鋪天蓋地狂涌而來。

孫萬榮見情況不妙,大喊道:“撤軍!立刻撤軍!”

‘當!當!當!’撤軍的鐘聲敲響,契丹大軍如潮水撤離,向兩裡外的大營狂奔而去。

此時唐軍也無暇歡呼,他們也紛紛趴在城頭,等待着沙塵暴的來臨。

第130章 嵩南小鎮第064章 初見狄相第257章 狄燕夜探第237章 堅決否認第164章 臨危救師第193章 騎射爭雄(上)第061章 潼關驚魂第229章 痛下殺手第074章 追查線索第138章 謀主俊臣第106章 聲不在高第009章 絕不甘心第065章 暗套悄布第147章 一石巨浪第202章 不歡而散第035章 無價之寶第201章 皇子鬆縛第309章 婚姻到頭第175章 武氏兄弟第231章 各施手段第155章 除夕夜宴第305章 秘密交易第017章 創業不易第325章 黃雀在後第007章 武舉鄉試第239章 尋路探途第317章 曲阜驚魂第071章 狄相蒙災第365章 臨行前夕第280章 相王遇刺第089章 寺院圍獵第187章 指點迷津第020章 莫高石壁第058章 連夜逃亡第285章 強行搜寺第357章 欲戰無路第037章 朱月敏之第218章 初聞興唐第116章 意外封賞第044章 十天授劍第287章 侍衛落網第221章 漏洞百出第406章 今夜有雨第371章 狄燕心思第235章 復國勢力第263章 兵圍揚州第235章 復國勢力第262章 危機來臨第324章 尾隨進兵第062章 夜遊閿鄉第005章 以身證明第313章 再見師父第174章 懷義斃命第147章 一石巨浪第047章 思思下落第382章 正面交鋒(中)第271章 高戩來訪第017章 創業不易第202章 不歡而散第090章 佛經案落第108章 拋珠引玉第401章 公主野心第183章 三思而行第220章 追查疑案第060章 險境將至第042章 勇救難女第267章 夜求高戩第147章 一石巨浪第078章 師門之仇第154章 秋娘請客第138章 謀主俊臣第232章 再見隱僧第133章 道觀生變第302章 最後一擊第016章 康妹蕊兒第266章 風向悄變第012章 匪蹤迷影第064章 初見狄相第359章 凱旋歸來第372章 兄妹反目第116章 意外封賞第139章 家有醜事第395章 謎案疑雲第311章 重返揚州第051章 舍利換人第211章 對手弱點第229章 痛下殺手第330章 百雀山莊第191章 武舉取士第373章 事情鬧大第173章 宮門爭功第021章 石壁風起第303章 活捉酷吏第294章 令人生疑第011章 前往玉門第220章 追查疑案第055章 人心難測第051章 舍利換人第104章 道姑夜訪第099章 生死一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