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9章 蝦夷人

如今的問題半點都不復雜,純粹就是唐軍太強了——

強到金白曼接待樸氏的時候還打聽了一下,這唐軍滅新羅,據說有流言四起,神州今有天命,不從者必亡之。

這四起的“流言”是怎麼來的,金白曼一看便知肯定是唐軍攻滅高句麗時順帶編的,但到了滅新羅,乃至陳兵百濟邊境將扣國門的時候,自己連流言都沒聽說過——

換句話說,唐軍滅新羅百濟,連藉口都懶得找……

這讓金白曼十分憤怒,回想起家中父王歷年爲政之策,簡直是有些恨鐵不成鋼。

自己勸諫他與高句麗加強聯繫他不幹,這下……

據傳高句麗被滅國的過程中,高句麗國君高建武、國中大將淵蓋蘇文四處求援。

這是在唐軍來犯之前,金白曼就聽聞過的事情。

但……沒有辦法,百濟和高句麗的聯繫畢竟還是隔着一個新羅。而百濟和新羅儘管姻親不少,但相互衝突也沒停過——否則早就並未一國了。

隔着新羅,因爲這尷尬的關係,派兵去支援高句麗這麼敏感的事情也就難辦。

而且……還有一點,百濟如果分出國中兵力去支援高句麗,那百濟自己相對新羅的軍事力量可就大幅消耗了,到時候誰知道會不會被趁火打劫。

因而如今思之,金白曼也只能搖搖頭,暗暗皺眉這新羅也好百濟也罷,要抗衡唐軍差的有點太多了。

休說兵力之類,在金白曼看來這還好說,畢竟……

據傳唐軍正在遷移高句麗境內的人口,還發布消息言高句麗之地如何豐美肥沃,但仔細想想……新羅和百濟,唐軍卻就未必會那麼做。

雖然沒有證據確認,但金白曼思考下來,唐軍遷移人口的目的……這是不用多說的事情,但一定會有成本,而且耗費不菲。那麼……

新羅和百濟的土地的確是不如高句麗,否則高句麗早就會拿下新羅、百濟作爲牧場來放羊放馬。

而既然如此,唐軍當然也不會更易新羅和百濟的人口構成!

那麼,只要設法將這裡的樸氏、金氏貴人都動員起來,日後當可還有機會回到新羅、百濟,鼓動百姓追隨起義,反唐!

但現在看這幫人的狀態……

金白曼要阻止自己明着翻白眼就很不容易了,更別說動員這幫人。

唯一的問題,就是動員不動這羣人的話……下一步卻該怎麼辦。

……

海上數條大船晝夜行駛,雖是船隻,卻可用馬不停蹄來形容,正在迅速趕往東瀛。

新羅百濟不能再待着,當然要逃往東瀛。

不過就在樸氏、金氏投奔親戚的途中。

此刻的東瀛四洲也得到了消息。實際上,東瀛除了收留杭州跑出去混的海匪外,自家也有不少幹這營生的海寇。

這些海寇平日裡主要在新羅、百濟一帶,以及大唐的東側海岸線北部附近活動,主要的劫掠對象是漁村漁民等。仗着有各自的藩主支持,有兵甲之利,橫行的十分厲害。

不過眼下這都並非大勢力,但這些海寇在海上行動卻比新羅、百濟的船更快,海路也更熟悉,在樸氏、金氏的船還未抵達東瀛四洲之前,就已經將消息帶到了東瀛。

而得到消息之後,東瀛四洲的各路勢力自然也是同樣大爲震動。

彼時東瀛還尚未一統,分爲受東漢光武帝以金印冊封的倭國,以及本土的蝦夷人勢力。

當時光武皇帝冊封倭國,金印上書的字是“委”而非“倭”,不過這次金印冊封也相當於讓東瀛的人有了自己的名字,於是他們便索性自命爲倭國,到了三國時期曹魏再度冊封,這個名稱就此永久性的固定了下來。

據後世學者考證,東瀛的倭人這個族羣,實際上都是古早時期的新羅、百濟漁民渡海而去建國。

至於蝦夷人被視爲真正的東瀛本土人口,他們的來歷就要更加久遠的太多,乃是東瀛還未從歐亞大陸分裂出去,自世界整個還是一片超大陸的時代就遷徙定居到了東瀛。

這兩路人雖然都是古早時期到了東瀛四洲,但畢竟不是同一路,習俗、血脈……什麼都不同,因此兩路人馬常常互有攻伐,多年來未曾統一。

雖然隨着歷史進程,兩撥人互相也有休戰、交易和通婚的情況,甚至姓名都隨着時間進行逐漸消失了各自特色變得同質化,但總的來說兩面大旗都一直不曾倒下,至今猶在爭端衝突之中。

第一個得到消息的卻是蝦夷人,蝦夷人的最高領袖爲蘇我家。

家主蘇我蝦夷在從海寇途徑得到消息之後興奮的險些沒昏迷過去,因爲……

對蝦夷人來說,倭人雖然自稱乃是上國冊封的東瀛正統,但卻和新羅、高麗這些勢力多有來往,甚至是通婚。

而蝦夷人和倭人打仗流血那是不怕的,怕就不是蝦夷人。但蝦夷人也知道隔壁的蒼茫大地上,有一個天下最爲強大的上國存在。

因爲這倭國曾經受了上國冊封,蝦夷人就不免時常心中恐懼——但又很想和上國稟報一下,你們看這倭人根本就不老實做上國的臣屬,動輒與上國邊境的敵對勢力通婚,這分明就是沒將上國的面子放在眼裡。

而如今……

這個上國的名稱不知爲何從“漢”變成了“唐”,但既然上國的大軍剿滅了倭國的兩大援手新羅和百濟,這對蝦夷人來說自然也是個天大的利好——

想想這新羅和百濟既然和大唐上國敵對,那大唐上國又豈能給倭國好臉色看?

不可能。

因此蘇我蝦夷被稟報了情報的瞬間,當場就大笑起來。

不過蘇我蝦夷是蘇我家的家主,戰略眼光是最好的,但下面的家臣卻就有些懵逼了。

畢竟是遙遠的那片大地上發生的事情,我們有什麼可激動的?……

見衆人不解,蘇我蝦夷便將利害關係陳述了一遍,下邊的衆家臣果然立時大喜。

只是同樣的消息傳到倭國……氣氛就陡然不同!

第131章 這是什麼仙家法寶?第676章 打不過就加入!第1641章 計策第1725章 提升利潤第1562章 高祖之風第28章 懵逼的朝堂第378章 這可是百步之外!第1512章 死士第1610章 戰事第1254章 對陣第2073章 謀劃西北!第1313章 太奢侈了第1883章 順利解決!第1314章 這也太神了吧第328章 人心惶惶!第1860章 技術欠缺!第463章 他李盛,拿什麼和我們爭!第546章 整整十八萬貫!第249章 這不叫神機妙算叫什麼?第665章 投石機!第719章 太震撼了!第1066章 廣建學院第2005章 導航?第977章 番僧第1730章 神諭!第159章 這點子……妙啊!第1119章 如虎添翼!第805章 這不就是穩賺了?第1167章 主力前鋒第718章 居然可以人工製造?第816章 合作!第810章 土地收租!第797章 信號線第1560章 宮中議事第1705章 棉紡機器第438章 原型機試製計劃!第1843章 太哈人了!第424章 簡直甜破天際了!第584章 這豈不就和耕牛一樣嗎?第1613章 蒸汽車項目第496章 座鐘!第841章 讚不絕口!第1098章 第一名酒第681章 這李盛到底打算幹嘛?第244章 公子,這可使不得啊!第1908章 用武之地!第1100章 名士第706章 絕對是敵軍!第389章 殿下居然…真的打贏了?第52章 陛下的第一謀士!第533章 經濟學!第1867章 悄悄資助!第522章 另一個神州?第638章 太特麼的香了!第1514章 利益綁定第415章 這衣物爲何如此溫暖?!第1443章 針對性訓練?第965章 招募人才第1775章 水漲船高!第2072章 必可打造出真正的無敵利器!第808章 海外開拓計劃!第1722章 上位者第304章 我李承乾收定了!第423章 怎地如此香甜?第624章 鋼廠!第1858章 十來艘?第1026章 興建新學院第1955章 收穫!第1218章 請教請教殿下?第1517章 收集能力第527章 又能體驗到殿下的廚藝了!第2008章 李二震驚了!第407章 酒飲盡,人笑顏!第656章 諸位,這才叫高啊!第1130章 平衡之道第944章 內亂第76章 打造精銳之軍第541章 盛兒…什麼都想好了?第1350章 國際化第1816章 貿易大城第1328章 錢莊第1500章 橫徵暴斂!第874章 貿易品類指導第547章 統統,天價!第203章 這……這是盛兒所作之書嗎?第1030章 歐陽通第776章 天下真有這等手段?第1915章 皇儲第494章 公子果然是永遠滴神!第1231章 全場俱靜!第1017章 臥虎藏龍第1719章 體驗一波第1699章 忠誠度第313章 是真的害怕了!第9章 請李世民吃鐵板燒!第763章 還真是來對了!第1349章 簡直不可思議第2040章 封爵第6章 斬斷寶劍!材料的差距!第1993章 跟風上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