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路途艱辛

幾天後,李業詡帶着特戰隊來到朔州,此行的終點。

已經過了春分節,北方的天氣卻還依舊有些寒冷。

在朔州更換了馬匹,補充了糧食和其他物品,休整了兩天即啓程,折向西,踏上返程的路。

從朔州出來後,天氣不錯,氣溫也有些回升,太陽曬着,隊員們都感覺到暖烘烘,很是舒服。

哪知道北方的天氣卻變幻無常,剛出朔州的第三日,再有半日行程將抵達黃河邊時,變天了。

天色變得陰沉,整個天空變得友濛濛,凜冽的北風夾雜着沙粒撲面而來。

以李業詡的經驗,感覺這天是要下雪了,幾名有經驗的隊員也告訴李業詡,將有一場暴風雪來襲。

李業詡沒料到,前幾天天氣暖和是冷空氣來臨的前奏。

這時沒有天氣預報,也無處打探天氣情況,一切都要憑經驗判斷,李業詡對此並沒有太多的經驗。

朔州附近因常有戰事發生,所居住的人口稀少,隊員們所處近處沒有城鎮、農村,甚至連個破房子都沒見到,李業詡考慮一番後,迅速帶領隊員們離開身處的這片平坦區域,折返回途中經過的一片背風的樹林,準備休整。

北風吹了一整天,到傍晚時分漸漸地停了。氣溫下降很快,一場強冷空氣來襲了。

選好宿營地方,李業詡指揮隊員把營地附近樹木上的枝條都砍下來,只剩下光禿禿的樹幹。隊員們在林間搭好帳篷,帳篷搭建的比平時更加牢固。

隊員們緊張準備時候,鵝毛般的大雪紛紛揚揚地下了起來。

放眼望去,整個世界都是一片灰濛濛的,遠處的一切都看不清楚了,天空中滿是白色粉絮狀漂落着。

很快,地上就積了薄薄的一層。

雪落在地上都不化,溫度已經很低了,李業詡命隊員們用砍下來的樹枝在帳內生起了火,取暖、燒煮食物和熱湯。

值哨的隊員也增加到了八名,除了警戒,這些隊員還有一個更重要的任務,就是隔一段時間就除去帳篷頂上的雪,李業詡生怕雪積的太厚,把帳篷都壓塌了。

哨衛的換崗時間也從原來的一個時辰減少到半個時辰左右,讓隊員們及時得到休息,也免得隊員們凍傷。

大雪下了整整一夜一天,直到第二天傍晚才停歇。整個世界都是一片潔白,很是耀眼,眼睛看去有些生疼。雪積的很厚,李業詡粗粗估計了下,積雪竟有三十公分左右。

樹林中很多樹木因爲積了雪,承受不住重壓而折斷枝條,甚至整棵樹都被壓斷。隊員們搭建帳篷的地方,因爲樹木都被砍去了枝條,樹上積不了很多雪,沒有樹木被壓斷,搭建在樹旁的營帳沒有受到影響,還有值哨隊員及時清理帳篷上的積雪,避免了帳篷被壓垮的危險。

宿營地處於背風面,偶爾起的大風也基本沒影響,一場暴風雪來襲,就如此安然度過!

隊員們有了充足的休息,還有食物和熱湯,填飽肚子,身上溫暖,個個精神都不錯。

只是李業詡擔憂的是,這麼厚的雪,馬的食料成了問題。

而所帶的糧食,也只夠隊員們食用四天左右,茫茫雪野裡,尋找食物可是非常困難的,必須得趕快離開這兒。

雪停後,李業詡指導隊員們砍伐樹木,用木頭、樹枝做成了幾隻簡易的雪橇,李業詡準備着讓馬拉着雪橇跑。既可減輕馬的負擔,也可減少隊員們的負重,速度也應該不會慢。不過李業詡現在倒真希望這些馬兒都是腿更短的狗,那在雪地裡跑起來的速度更快。

一切準備妥當,又一個平安的夜晚過去。

一大早,李業詡就帶着隊員們出發了,人和所帶的物品全都在雪橇上,把馬蹄包裹好,馬拉着雪橇,先後而行,第二天,來到黃河邊。

黃河還冰封着,隊員們試着走了個回來,冰封的還挺牢固的。

李業詡還是怕萬一有冰層薄的地方出現危險。每架雪橇減少馬的數量,隊員們都從雪橇上下來,分批次,先後步行過河。

到了對岸後,李業詡又和幾名有冰上捕魚經驗的隊員,在河上鑽了幾個洞,試着捕魚。

黃河裡的魚還是挺多挺肥的,不多時候,就捕獲了不少,隊員們的食物得到了稍稍的補充!

平安地渡過黃河,進入河套地區,讓隊員們驚喜的是,在黃河堤岸邊發現了幾個大草垛,有大量的草料堆着,應該是附近牧民過冬預備的,李業詡不知道是什麼人留下的,但此時已經管不上那麼多了,正好可以拿來餵馬,並帶走一部分,以備不時之需。

更讓李業詡驚喜的是,這些馬也會馬蹄刨開雪,從雪底下找草根之類的食物。

下午時分,行進中李業詡遠遠地望見遠處一條高聳的雪線,高處還有黃土露出,一行人奔到近處,卻是城牆樣。

這是長城,有隊員說。

從沒有雪覆蓋的地方看上去,長城竟然是黃土堆築的,看起來很是破敗,有些地方都塌陷了,根本沒有什麼防禦能力,這和李業詡後世看到的長城有天壤之別。不過一想,後世保存完好的長城大部分是明朝時候修建的。

在李業詡記憶中,自己所學的歷史書上只記載了明朝時候有大規模修建長城的事,好像史書上沒有多少記載唐代修建長城的事,怪不得長城如此破敗。

李業詡一直認爲,修築長城只是一個消極防禦的手段,在北方遊牧民族入侵時可以延緩和阻擋敵方的攻擊。但這只是一種被動方式,而且還浪費大量人力物力。

在李業詡的觀念中,能防守國門的是一支強大的軍隊,而不是長城。被動的防守都是不可取的,最好的防禦就是進攻。用一支強大的軍隊,敵人膽敢發動進攻,就把它消滅掉。一個國家軍事力量強大了,戰爭中取勝了,敵人才會害怕你,纔會臣服於你。

李業詡並不知道,他和李世民的想法不謀而合。

唐初也有朝臣建言修建長城,卻被李世民否決了,在李世民眼裡,長城沒有什麼用處,他要用武力爲大唐掃清來自沙漠的威脅。

而對突厥一戰後,唐政府控制的區域已經遠在長城外了。

---------------

雪已經不下了,偶爾還有幾陣大風,四周是白茫茫的大雪覆蓋着,天地顯得很空曠。

這天隊員們就在長城腳下宿營。

夜半時分,值哨的隊員突然發出戰鬥警報,而營地邊上的馬匹也發出不停的嘶叫聲。 шшш. тт kān. ¢ o

所有的隊員快速從帳篷時衝出來,佔據有利地形。

眼前看到的情景卻讓所有人都大吃一驚。

隊員們看到的是,遠處的黑暗中一片綠色的眼珠。

“是狼羣…”有隊員忍不住出聲,聲音都有些顫抖。

李業詡也心裡一沉,在草原沙漠地帶,最可怕的就是遇上狼羣了,這些嗜血成性的動物,威脅有時候都大過敵人。

只是李業詡並不慌亂,後世特戰隊在北方訓練時也曾遭遇過狼羣,對付狼羣還是有些經驗,以前一支十幾人的小分隊都可以輕鬆消滅一個狼羣。可惜手中沒有狙擊步槍,沒有紅外瞄準器,不然這麼多隊員,遠距離就可以射殺光它們。現在隊員手中只有弓箭,黑暗的夜晚弓箭射擊的準確性定是要大打折扣的。

李業詡命令鄭仁泰帶領幾名隊員,以發射登山索的弩弓裝幾隻箭,悄悄地吩咐一番,讓他們慢慢地從遠處摸索到狼羣側後面。

其他隊員們手中的弩和弓都處於待射狀態,一些隊員則手持馬刀守護在一旁。

狼羣似乎也感受到危險,保持着警戒,慢慢地朝他們靠近,綠色的眼珠越來越清晰。

隱隱的一匹狼低沉的聲音在狼羣后邊響起,整個狼羣立刻跟着嗥叫起來,聲勢無比驚人。

這是狼羣進攻的前奏。

眼前狼羣裡都是些餓狼,雪地裡可能好久沒捕獲到獵物了,而惡狼的攻擊力更是非同一般。

手持特製強弩的幾名隊員依照李業詡的吩咐悄悄地潛到狼羣側後邊,雪地裡,依稀看見一匹體型特別大的狼蹲在遠處,不斷地低聲嗥着。

而前進的狼羣隨着這嗥聲不斷地改變着行進節奏。

這是狼羣的頭狼,李業詡剛剛吩咐這幾名隊員的就是---先射殺頭狼。

羣狼無首,攻擊力就會大減。

頭狼也似乎感覺到危險臨近,站起身,發出一聲響亮的嗥叫聲,狼羣頓時變得焦躁起來,開始加速奔跑起來,有幾匹狼轉身朝那幾名隊員奔過去。

而這幾名隊員已經扣動手中強弩的板機,每架弩可裝至少兩支箭,十幾支箭一齊射向頭狼身上,那匹頭狼翻了幾個跟頭摔倒着不動了。

同一時候這邊的隊員也都拉開弓弦,箭矢破空而去,奔跑着的狼羣中不斷有狼倒地,沒有頭狼指揮的狼羣,奔跑的節奏也慢了下來,有幾隻狼轉身朝倒下的同伴而去,血腥味吸引了它們。朝着幾名射殺頭狼的隊員而去的幾隻狼,在頭狼被擊斃後,有些不知所措,腳步也遲緩了下,馬上被隊員們射殺了。

一些狼已經衝到隊員們的潛伏地方,旁邊警戒的隊員揮舞着馬刀迎上去,力劈靠近的狼。失去頭狼指揮的狼羣攻擊力大減,片刻間,已經倒下一大片,但後面的狼還是奮不顧身地朝隊員們撲過來。

這羣狼註定逃不脫被消滅的命運。

整個狼羣大約有七八十匹狼,半個時辰後,狼羣已經被消滅乾淨。

這是一羣在荒郊野嶺生長的羣居者,李業詡知道狼羣生活的特性,都有自己的活動範圍,能夠確定在這羣狼居住的領地上不會再有其他的狼羣出現。

狼雖然是野獸,但卻從來不會拋下自己的同類逃走,李業詡基本可斷定沒有漏網之魚。

但也沒有讓隊員們放鬆警戒,有誰能確定沒有其他動物聞到血腥味後,跟蹤來此?

隊中有幾名隊員被狼爪抓傷,幸好沒有大礙。這是一個恐怖的夜晚,若不是李業詡有經驗,先把頭狼幹掉,後果有些難以預料。

直到天亮,沒有新的威脅出現在隊員面前,隊員們這才鬆了口氣…

天亮後,李業詡迅速組織隊員們打掃戰場,隊員們帶的箭數量都是有限,每次都是要回收,不然不知道有沒有機會補充。

這羣狼也給隊員們帶來了豐厚的食物,李業詡讓隊員們動手割狼肉,這將是以後幾天非常美味的食物。

用雪掩埋了狼的屍體殘骸,帶上狼肉,收拾好自己的物品,繼續行程…

------------

PS:稍後九點多還有一更,謝謝大家。朋友幫忙新建了一QQ羣,116771243,有興趣的朋友可以來掰上幾句

第148章 新羅與百濟、高麗起紛爭第111章 遲到的封賞第26章 捷報傳長安第61章 青海都護府大都護第132章 軍事學院開學典禮(下)第54章 上元節第114章 五萬足矣第141章 準備班師第70章 攻擊第110章 再次拒婚第180章 不得其解第159章 發現敵情第16章 《出塞曲》第59章 踏上歸程第263章 我們先看戲第158章 不收入房中第78章 禮節真多第16章 戰爭佈署第177章 怡香院的特殊客人第135章 鬆州之戰(九)第26章 漢化,是最好的征服手段第37章 壽辰(上)第4章 不速之客第16章 戰爭佈署第37章 血戰赤海(五)第68章 回紇人歸降第138章 做好伐高麗的準備第111章 赤裸裸的挑釁第57章 一邊倒的戰鬥第106章 因誰之故?第49章 慕容順被殺第89章 吐蕃使者請婚第165章 很是意外第61章 緊急事件第28章 軍事屯田第261章 李世民親自來探望第70章 本帥要入回紇人的大營第65章 皇帝新的打算第34章 轉移陣地第135章 武才人的馴馬之道第9章 有後了第29章 解惑第33章 血戰赤海(一)第144章 皇帝的理由第18章 訓練繼續第96章 長安,我又一次回來了第141章 曼蘇歸來第100章 吐蕃人的新舉動第6章 李靖辭相第44章 你膽子好大第143章 意外的封賞第49章 安西都護府的設立第31章 如此大好河山第229章 皇帝想回長安了第32章 出征在即第10章 吾兒李徵第112章 你又要出征了?第29章 大戰牛心堆(下)第166章 百濟伏兵撤走了第256章 李靖不一般的吩咐第159章 發現敵情第121章 帳中春色第89章 準備班師第133章 火炮的威力第255章 長安風雲四起(下)第10章 開始募兵第47章 兩位大佬要做啥?第28章 無可奈何第156章 李恪回京第48章 大事也第250章 準備班師回朝第32章 美味的軍糧第247章 攻佔飛鳥城第62章 諸將的封賞第200章 突發情況第55章 抵達幷州第20章 將軍,我們勝了第59章 踏上歸程第117章 故人有約第219章 金勝曼所講述的新羅國內情況第230章 如何攻擊倭國第88章 安北大都護府的設立第44章 阿史那步真投降第134章 歷史上的女皇帝要出場了?第78章 禮節真多第162章 熊津江口之戰(下)第94章 太上皇駕崩第15章 回府(下)第29章 訓練不能受影響第177章 怡香院的特殊客人第11章 李靖的憂慮第70章 本帥要入回紇人的大營第131章 鬆州之戰(五)第133章 火炮的威力第254章 長安風雲四起(上)第6章 李靖辭相第21章 吐谷渾人的火攻第197章 金勝曼相求的事第26章 決定第174章 西北不平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