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給李恪的忠告

兩人剛進屋裡,雲兒迎了上來,“奴婢拜見蜀王殿下,蜀王已經好些日子沒上我們這兒來了!”

李恪擺擺手,示意雲兒不要多禮,自個走了進去,往榻上一躺,與剛纔彬彬有禮的模樣判若二人,看的李業詡目瞪口呆。

卻聽這人前人後形象大相徑庭的李世民兒子憤憤道,“業詡兄,恪此次好不容易有出宮的機會,差點被程處默那一幫人壞了事,喝酒,喝酒,他們就知道喝酒…”

“蜀王有何事找在下?”李業詡不知李恪爲了哪般事情來。

“還稱我蜀王,業詡兄,”李恪從榻上坐起來,一臉鬱悶地說道,“你怎麼這麼見外了?”

“蜀王殿下,我們家少爺受傷後很多事情記不起來了,”雲兒看到李業詡發窘,趕緊過來悄悄地對李業詡說道,“少爺,你和蜀王最要好了,以前你們相互稱兄道弟的,而且蜀王也從來沒有在我們下人擺過架子。”

哦!原來李恪這麼平易近人,冥冥中李業詡也感覺與這皇子很是有親近感,原來跟自個還真是鐵哥們。

“恪弟啊,此次前來看爲兄,是不是有什麼事找我啊?”李業詡笑呵呵地看着李恪明知故問。

嘿嘿,那咱就不客氣了,稱你恪弟,人啊年歲大一點總是佔優的,蜀王殿下叫起來多不順口,還生份!

“業詡兄,這段時間來父皇不讓我們出宮,囑我要多用功讀書,恪這些日子天天在弘文館裡聽那幫老夫子講課,聽得都煩死了。好不容易今天有這個機會,業詡兄,你就多教我幾招槍法吧,前面那些我都很練的很熟了,還有你們家的兵法,離你上次教我已經有個多月了!”

“這…”李業詡一愣,李恪也真好學,竟然都學習起李家的祖傳槍法來了。其實李業詡會的也就是那些和李業嗣對練時潛意識裡的動作,什麼槍法套路還真不知道是怎麼回事,至於兵法,竟然沒有一點印象?!

李恪看着李業詡不太情願的臉,大急道,“業詡兄,我的好大哥,你就教我幾招吧,除了我娘,我保證不和別人說!”

誰是你大哥,你大哥李承乾住在東宮呢,繼續沉思,想着如何打發眼前這個小白臉。

東宮!

不對?李恪這傢伙想學這些東西有什麼意圖?你李恪作爲李世民的兒子,基本不可能有上戰場的機會,學這些兵法、槍法有何用處呢?

不會是覬覦東宮的位置?!李世民一生征戰,立下戰功無數,李恪會不會因爲崇拜自己的父親而想再來一次玄武門事變吧?好像歷史上高宗時代手握重權的長孫無忌就因爲怕李恪搶李治的皇位,而借房遺愛那個天下第一綠頭黨的嘴巴,把李恪定了個謀反的罪名殺掉的。

高宗李治現在應該還是個穿開檔褲的小屁孩吧?房遺愛呢?還有歷史上那位著名的喜愛光頭和尚的高陽公主已經是個大小孩了吧?自個要找個機會認識一下這些名人們,看看能不能把他們調教一番,不要再搞出那些歷史事件來。

特別是李治,千萬要和他搞好關係,萬一以後李恪還是不幸被喀嚓了,自己也可能被牽連,咱可不能冒這個險!

但李恪是是自己的摯友,無論如何也不能看着李恪被長孫無忌冤殺,眼下得先了解一下李恪的心思,如果有不軌思想一定要叫他懸崖勒馬。

雲兒知道他們有事談,已經知趣地走了出去。

“恪弟,蜀王殿下,”看着有些惱羞成怒的李恪,李業詡終於開口了,“你要學這些東西作什麼?放着王爺不好好當,來學這些玩意兒?”

“業詡兄,你都問過我好幾次了,”李恪有些氣歪的臉終於恢復原先的英俊模樣,“恪仰幕父皇那無可匹敵的戰功,如今天下未安,四夷未服,我想着有一日,能縱馬馳騁在戰場上,立下一番戰功,爲國爲民爲父皇分憂。如今父皇讓我遙領益州大都督,卻也只是個閒職,並不能領兵打仗…到何日我才能如願呢?”

李恪臉上露出與年齡不相稱的果敢、堅毅與執着,卻又有一絲無奈,他自己也知道,身爲皇子,上戰場的機會微乎其微。

李業詡拍拍李恪的肩膀,對這位真情流露的大唐熱血皇族少年說道,“恪弟,你還小,即使你父皇讓你上戰場也要等你成年後,如今,你也只能等待了。”

李恪身上沒有一點王爺那種高高在上、盛氣凌人的氣勢,倒象一位充滿理想的熱血青年,想着殺敵報國,讓李業詡對他更多了份好感。

也明白眼前的李恪還是個沒有太多城府的大男孩,各方面也應該都是出類拔萃的。李業詡知道,歷史上的李恪也因爲太優秀了,才讓李世民有立他爲儲的念頭,可這也是他致命的地方,李世民死後,沒有人能再庇護他這個王爺了,結果死於非命…

李業詡想着李恪視自己爲知己,纔會在自己面前無所顧忌地說這些話,那對他的事也不能袖手旁觀!

“恪弟,爲兄有一些心底話想跟你講,”李業詡一臉嚴肅的表情,對李恪說道,“無論你覺得爲兄說的對不對,你都要記着!”

看着李業詡一臉莊重的神情,李恪不明事理地也只好點點頭!

“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堆出於岸,流必湍之;行高於人,衆必非之,不知這幾句話你有沒有聽說過?”

“聽說過,這出自三國魏人李康的《運命論》,”李恪聽了爲之一愣,似有所悟。

“你李恪雖然年齡尚小,但才情頗高,很得你父皇賞識。而今你大哥承乾位居東宮,如以後你的才氣、風頭都蓋過你大哥,雖然你沒有覬覦東宮的意思,但你大哥會不會有芒刺在背的感覺?還有一幫擁護太子的大臣,會如何看你,如何待你?”

李恪沉默不語。

“此乃爲兄的肺腑之言,聽不聽隨你蜀王殿下了!”說完這話,李業詡嘆了口氣。

李業詡知道自己的優勢,那就是自己有了後人一千多年知識和經驗總結的瞭解,也知道一些歷史上未發生的事情,清楚歷史車輪前進的方向。

只是自己這麼一使力,歷史這架馬車行駛的方向會不會發生一些稍稍的改變呢?

李恪一張俊臉變的蒼白,咬着脣說道,“業詡兄一席話,如醍醐灌頂,恪茅塞頓開。恪必定牢記於胸,行事以此爲戒,多謝了!”說着恭敬地行了個大禮。

不愧是李世民的優秀兒子,不需要說太明白,一點就通。

“那我們去練槍法去,”李業詡說道,把自己會的演練給李恪看就是了。

“好咧!”有些鬱悶的李恪馬上變得興奮起來…

第31章 如此大好河山第83章 薛延陀汗國覆滅已成定局第109章 歡迎你再次來到長安第26章 捷報傳長安第261章 李世民親自來探望第47章 兩位大佬要做啥?第151章 南北夾擊第243章 抵達難波外海第22章 意外第251章 踏上回程路第10章 開始募兵第142章 又結婚了第145章 回家真好第13章 槍法與兵法第139章 終於明白第8章 關於吐谷渾的情報第142章 長安,我回來了第71章 完勝第20章 將軍,我們勝了第82章 李業嗣第124章 縱慾過度了第18章 訓練繼續第36章 血戰赤海(四)第121章 贊聶部沒有動靜第42章 小子,你放手玩吧第49章 慕容順被殺第6章 李靖辭相第51章 元旦朝會第134章 歷史上的女皇帝要出場了?第144章 皇帝的理由第3章 新式武器問世第121章 贊聶部沒有動靜第46章 好馬第8章 琴瑟之合第152章 出征高麗、百濟第49章 慕容順被殺第110章 這是調查的結果第172章 攻擊熊津城(下)第136章 鬆州之戰(十)第1章 這是在哪兒?第144章 皇帝的理由第123章 兵進吐蕃第45章 伊列道行軍大總管第4章 拍板第150章 爲中國報子弟之仇第5章 阿史那思摩第145章 不過是一場鬧劇第83章 薛延陀汗國覆滅已成定局第170章 如此才情第164章 李世績所擔憂的第195章 朕要全殲這十五萬高麗人第90章 抵達靈州第7章 新任的特衛大將軍第158章 出海第160章 千萬不能賜婚第127章 鬆州之戰(一)第226章 李世民親自指揮攻擊平壤第84章 給皇后治病第224章 待朕抵達後纔可攻擊平壤第144章 齊王李佑謀反第86章 流落塞外的漢人秦飛羽第140章 水師的建設第53章 軍隊整體戰鬥力要提高第73章 閉門謝客第98章 溫情第251章 踏上回程路第254章 長安風雲四起(上)第183章 長孫無忌被冷落第186章 新羅王是個絕色美人第250章 準備班師回朝第70章 本帥要入回紇人的大營第145章 回家真好第179章 她是我的女人第8章 高山流水第23章 初次進宮第212章 不戰而取烏骨城第5章 平康坊頭牌紅姑的身價第170章 攻佔新城、卑沙城第107章 拜訪溫彥博第6章 顏如冰進府第260章 事情很複雜第55章 抵達幷州第56章 意外的事第32章 出征在即第6章 長安西市第93章 勸和第5章 阿史那思摩第211章 與蘇定芳會合第213章 大哥,新羅王可能看上了你第132章 鬆州之戰(六)第130章 鬆州之戰(四)第153章 李靖面授機宜第128章 李恪又回京了第10章 祖孫對第240章 倭王拒絕臣服於大唐第155章 高麗人請罪,遲了第128章 李恪又回京了第154章 踏上征途第2章 即將開始第60章 歸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