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新羅人不得不聽令

李世民在遼東城下發布詔命,將已經被我大軍攻佔的新城改名爲新城州,玄菟城改爲玄州,蓋牟城爲蓋州,並迅速任命這幾州刺史及其他官員。

李世民如此的決定,也是向天下表明瞭一點,我大唐將遼東諸城納入版圖的決心是不可動搖的。

李世民同時也發佈詔命,除百濟國號,在百濟境內設置熊津大都督府,治所在熊津城,暫以李業詡爲熊津大都督府大都督,總理百濟及新羅境內事務,以扶余隆爲副大都督,並襲帶方郡王,安撫招降百濟各部。

在熊津大都督府府下設五個都督府,分別是熊津、馬韓、東明、金漣、德安,以扶余隆兼領熊津都督府都督,其他幾都督府皆暫以百濟原酋長擔任。

皇帝如此迅速決定成立熊津大都督府,又是一個讓百官意外的決定,只有少數幾人明白李世民如此的用意,這熊津大都督府及所領的五個都督府管轄原百濟境內,那原來百濟諸城都屬於熊津大都督府所治,新羅人想謀取一些城池,也是沒有了可能。

李道宗提出的以全軍或者一支偏師奔襲平壤的建議,最終並未沒李世民所採納,不過也並未否決李道宗的提議,還是依李世績所言的,先攻取了遼東城這個高麗在遼東最大、守軍最大的城池再說。

還有不幾日即要抵達的高麗十五萬大軍,這是當前最需要面對的事。

據所探的消息,退回卑沙城的張亮所部,也以最快的速度往北面而來,據最新瞭解的情報,與張亮遭遇的那支高麗援軍,是被李道宗等率軍擊敗的這支援軍裡面增援建安城的一部。

高麗人的那十五萬援軍暫時抵達不了遼東城,遼東城行軍部下在敵軍來襲的方向佈署了一部兵力,其餘的全部集結在遼東城下,對遼東城的攻擊也將馬上展開——

周留城內,暫時被李業詡用來當作熊津道行軍部指揮所的原守軍將軍府內,齊聚了許多唐軍及新羅軍隊的將領,新羅王金勝曼還是以一身戎裝出席。

新羅另外兩路軍隊所行方向的那些百濟城池的守軍,在得到扶余義慈及扶余隆地命令後,並沒做抵抗,即向新羅軍隊投降了,新羅軍隊快速進入百濟境內,這兩路軍隊的主官,新羅國內另外兩位大佬,金春秋和金庾信也依李業詡的令,在一天後率大軍開拔至周留城附近,在得到李業詡使人的傳喚後,帶着一大羣的護衛進入周留城內,一道商議軍情。

只是李業詡毫不客氣地命部下將這些新羅的護衛擋在了將軍府外,面對殺氣騰騰的李業詡的護衛隊,新羅人的護衛隊,包括金勝曼的衛隊,都不敢造次。

新羅將領進入將軍府內都是一副如臨大敵的樣子,只有金勝曼,似乎對李業詡挺是信任,沒有表現出什麼戒意,這讓李業詡有些不解,不過李業詡潛意識裡隱隱地感覺到,這位新上位的新羅女王,似乎還有什麼事兒相求自己。

一番相互介紹後,新羅軍中的這些高級將領,還有李業詡屬下的諸將,都站到熊津道行軍部所用的那個很大的沙盤面前。

對於唐軍所使用的沙盤,包括金勝曼在內的新羅大小官員們都是一副驚訝和好奇的神色,驚歎唐軍軍中竟然有如此精緻的百濟境內微縮地形的模具,在看了後,他們也都明白,這樣的沙盤對佈署作戰任務比之地圖更是要直觀的多。

只是這玩意兒製作上肯定很費事,而且要對沙盤上所示的這些地方地形非常的瞭解,從沙盤上所示來看,唐軍對百濟境內的地形是瞭如指掌,各種標註都是非常的清晰,而一同標在沙盤上的一些新羅的城池和山川,也同樣精確,一些新羅高官也明白,新羅境內的地形肯定被唐軍偵探清楚了,這就是說,新羅境內一定有大量唐軍的探子。

想到這,一些新羅高官臉上都露出擔憂的神色,這些人表情的變化都被李業詡收入眼底,對新羅君臣這樣的反應也並不在意。

新羅大部高官都會漢話,這也使得交流起來沒有任何阻礙,看到諸將都到齊了,站在上首的李業詡指着沙盤上所標示的加林城位置,對場邊上的諸人說道:“新羅王,諸位,我大軍接下來要攻擊的目標是加林城!”

金勝曼就站在李業詡邊上一點,眼睛隨着李業詡手中的那根棒移動,這位女王對如何行軍佈陣並不在行,但作爲名義上新羅的最高統治者,這種場合她也必須發表一些意見,對李業詡開始所講的,也是留心地聽着。

李業詡指着插着藍旗的加林城道:“據我們所探的情報,加林城有百濟守軍一萬人,倭軍五千人,領兵將領乃百濟人扶余明!”

扶余明乃扶余義直之子,也是位手段狠辣的武將,因其與被送往倭國作人質的扶余豐關係不一般,扶余明與倭人關係甚好,據李業詡使人探知的消息,扶余明對扶余義慈及扶余隆令其向唐軍投降的詔書後,在倭軍主將阿倍比羅夫的鼓動下,決定死守加林城,並準備迎回在倭國的扶余豐,立其爲百濟王,號令諸部。

加林城在周留城的南面,同樣是一個依山而建的城池,易守難攻,也是熊津江上戰船所能抵達的最上游的一座城,加林城南面還有兩萬百濟大軍守衛的任存城,此城雖然還在熊津江畔,但水師戰船已經無法抵達,據掌握的情況,也不一定會向我軍投降,任存城南面即是靠海的慰禮城,這是一個港口城鎮,還有一部倭國與百濟的水師船隻駐守着,這也是倭國援軍登陸的地點,倭國敗逃的話,也只能從這個城。

李業詡不希望倭軍逃離百濟地,因此在泗沘城佈置任務時,即令蘇定芳率李業嗣的第一近衛師、程處默的第三近衛師,快速奔襲慰禮城,爭取在倭人逃離前,將其部全殲,並奪取這個以後攻擊倭國必須用到的港口,第四近衛師則長途奔襲枕服歧城,這也是一個有倭軍駐守的城池,是從熊津江下游通往慰禮城要道上的據點。

李業詡的戰略就是,集全部力量,先平定了百濟中南部的地域,然後再揮師北上,在伐高麗的途中,取北部的那些百濟城池。

“本帥準備從各個方向一道攻擊加林城,以北門爲主攻方向,並以我水師戰船支援攻擊,”幾路大軍聚集到一塊,聯軍約有七八萬人了,什麼戰術也不必太講究,直接攻擊加林城即可,李業詡停了下,看着在場的自己屬下諸將及新羅軍內的將領道,“誰願領主攻北門的任務?”

“大帥,末將請命攻擊北門!”李業詡話音剛落,上官懷仁馬上大聲應命到,說着又環看了在場的新羅諸將,很是傲然地說道,“我大唐軍隊戰力出衆,取幾城易如反掌,主攻加林城的任務如何能交給旁人!”

接着蘇海政和劉仁軌等也馬上站出來,說着與上官懷仁差不多的言論。

上官懷仁等人的話和表情讓新羅人很是憤慨,李業詡在長安太極殿內見過的金春秋馬上站了出來,怒聲說道:“大帥,末將願領攻擊加林城的任務,”說着也是傲然地看了眼上官懷仁,“我新羅軍隊,願意擔負全部的攻城任務!”

“大帥,末將也請命擔任攻擊加林城的任務,”見金春秋如此說,一旁比金春秋年齡大一些的金庾信也馬上表示了意見,“大帥,我新羅軍隊一定能攻取加林城的,大唐友軍只要在一旁觀戰即可!”

“大總管,攻城的任務即交給兩位金將軍所領軍即可,想必小小的加林城,一定很快被攻陷的!”一旁的金勝曼也開口說道。

看着這兩員新羅國內最負盛名的戰將如此表態,金勝曼又沒什麼意見,李業詡不解之下又是大樂,新羅人自請命攻城,這是他最樂意看到的。

剛剛上官懷仁及其他諸將演的這一出,雖然低級拙劣了些,但證明還是有用的,新羅人不甘被辱,較勁來了,也更是想在李業詡面前表現一番,證明新羅軍隊還是有戰力的。

想到這一點,李業詡也有些明白過來金春來和金庾信較勁的理由,兩人有矛盾,又想得到自己這位大唐主帥的支持,所以都想證明自己一番,而金勝曼的同意,有可能同樣想得到自己的支持,並藉機削弱金春秋和金庾信的手中實力。

想到這,李業詡郎聲說道:“既然兩位金將軍都願請命攻擊加林城,那本帥就允!”

李業詡示意想再說什麼的諸將先不要出聲,用手中的棒指着沙盤上加林城周圍的地形說道,“即以金春秋將軍率部攻擊東門和南門,金庾信將軍所部主攻北門,上官懷仁將軍在我水師的支援下,攻擊西門,閼川將軍所部和蘇海政將軍部,作策應…”

“喏!”上官懷仁和劉仁軌搶先大聲地應命道。

“謹尊大帥令!”金春秋和金庾信也都挺身應道。

面對站在自己前面的四將,還有一旁的金勝曼,李業詡逐個地盯着看了一會,冷聲說道:“諸將攻城時一定要尊本帥的令,若有違令者,軍法從事!到時莫怪本帥不講情面…”

“是!”四將都齊聲應道。

李業詡透着殺氣的眼神,還有那冷冷的語氣,讓諸將都嚇了一跳,一旁的金勝曼也是花容失色…

第122章 伏擊戰(上)第112章 你又要出征了?第49章 過年了第212章 不戰而取烏骨城第141章 曼蘇歸來第3章 組建軍事學院的重要性第217章 高延壽所提議的第92章 吐蕃人的意圖如何第170章 如此才情第236章 你爲何不自立爲王?第85章 長樂公主第172章 太子來訪第192章 大唐軍隊與新羅軍隊起衝突第1章 兵制改革開始第164章 李世績所擔憂的第51章 元旦朝會第31章 丫頭雲兒第141章 準備班師第18章 庫山之戰(中)第153章 李靖面授機宜第104章 曼蘇來訪第43章 新的作戰手段第240章 倭王拒絕臣服於大唐第81章 攻擊夷男牙帳第27章 大戰牛心堆(上)第90章 與吐蕃人的比試(上)第178章 戰與降,百濟高層的分歧第105章 遭遇魏王第20章 廟會第99章 又有人彈劾第103章 戰事即將發生第145章 不過是一場鬧劇第7章 鄭氏兄妹第205章 朕決定:大軍直擊平壤第51章 皇后和太子第154章 踏上征途第36章 特種訓練(下)第74章 組建情報網第190章 新羅人不得不聽令第5章 論道第121章 贊聶部沒有動靜第209章 放了黑齒常之第65章 皇帝新的打算第10章 李恪告訴的秘密第146章 溫柔鄉,侈靡夜第19章 一羣公主來鬧騰第13章 槍法與兵法第73章 大戰即將開始第181章 募兵擴軍第162章 熊津江口之戰(下)第142章 又結婚了第232章 安東大都護府的設立第25章 絕對不能出賣戰友第69章 佈置任務第164章 李世績所擔憂的第237章 願內附歸唐第148章 新羅與百濟、高麗起紛爭第155章 吐蕃人的最新消息第100章 吐蕃人的新舉動第230章 如何攻擊倭國第248章 分兵剿滅倭殘軍第9章 有後了第149章 有佳人第13章 不一樣的訓練(下)第72章 凱旋第96章 長安,我又一次回來了第83章 薛延陀汗國覆滅已成定局第98章 溫情第92章 吐蕃人的意圖如何第87章 一堆名將第30章 小子,你得娶媳婦了第35章 特種訓練(上)第81章 攻擊夷男牙帳第76章 千刀血第61章 皇帝的心思真不少第238章 你這下可是滿意了?第25章 奔襲曼頭山(下)第212章 不戰而取烏骨城第28章 李恪母子第10章 開始募兵第75章 復職第10章 吾兒李徵第38章 壽辰(中)第208章 黑齒常之被俘第172章 太子來訪第51章 皇后和太子第126章 新案加舊案第180章 開城請降第60章 潛規則?第49章 過年了第178章 看望美人兒第108章 吐蕃人的行蹤第57章 回到長安第15章 再次相遇第265章 天竺人伏擊我使團第53章 慘烈的火屠第140章 鬆州之戰第116章 會有好戲看了第132章 鬆州之戰(六)第21章 藥王孫思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