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高麗大軍援遼東

在唐軍攻佔泗沘城的兩天後,百濟王扶余義慈下詔,放棄抵抗,舉國向大唐請降,令百濟境內各郡的官員及各城的守將,皆向唐軍投降,不得再與唐軍爲敵,諸郡的大小事務,都由唐軍裁定,同時將王位傳於太子扶余隆,由扶余隆以百濟新王名義主理國事。

同日,扶余隆以新任百濟王的名義再次下詔,令諸郡官員尊唐軍熊津道行軍部令,諸城守軍打開城門向唐軍請降,並接受唐軍的調遣。

扶余隆如此的配合,也讓李業詡鬆了口氣,對百濟的征服,軍事打擊是一個方面,但與軍事打擊一樣重要的是,百濟國內上層人物的臣服與支持,有扶余隆這個在百濟國內挺有聲望的原太子,如今國王的支持,百濟的事已經解決了大半。

只是百濟境內各郡的官員及各城的守軍,不一定會就甘心這樣歸降的,肯定還有許多城池的守軍不願意放下武器投降的,戰爭還將繼續。

在朝廷詔命未送時,如何暫時治理泗沘城,這是李業詡非常在意的事,要讓百濟百姓臣服,聽令於大唐,以後聽從於大唐官員的命令,必須要消除他們的反抗意識,對我軍有認同感,燒殺搶掠的事情無論如何也是不能做的。李業詡也嚴令各軍,不得搶掠財物,不得亂殺無辜百姓,儘快恢復泗沘城的秩序。

唐軍在控制了泗沘城後,也馬上在城內各處張貼了安民告示,告慰城中百姓,唐進城後,不會胡亂殺人,搶掠財物等行爲,讓泗沘城內的居民放心,在稍後幾天會恢復各處的商店、酒樓等場所的營業,並嚴令城中百姓,不得襲擾大唐軍隊,不得哄搶、私鬥、打劫,否則從嚴重處,格殺勿論。

百濟投降和被俘的軍隊,全部開出城,按戰俘的待遇看押,城內的治安及防務全交由唐軍負責,李業詡以第二近衛師將軍李吉、第八團中郎將劉仁願暫爲泗沘城守備,領第二近衛師四個團六千兵馬守衛泗沘城,其他各近衛師將士在城外休整,隨後準備開赴周留城方向,將周留城這個重要的重鎮也拿下來。

百濟軍隊,也將進行整編,一部將編入我軍序列中,參加後面征伐高麗的戰鬥。

據扶余隆提供的情況,道薩城、加林城、省熱城等幾座城池,還駐有倭隊共約兩萬人,這部倭隊若得知泗沘城被我攻佔,扶余義慈被俘,很有可能從海路逃回倭國去。

李業詡不想看到倭隊從自己眼皮底下開溜,他要將這幾萬倭國殲滅在百濟境內。

如今這個住處傳遞不暢地年代,泗沘城被攻破的消息不會很快傳到這幾城的守軍那裡,同樣,倭國與百濟水師聯軍在熊津江口被重創的消息,也不會很快傳到在道薩、加林、省熱等城倭守軍耳中。

李業詡令各近衛師稍做休整後,儘快啓程,爭取在倭軍未逃離前,將這幾城包圍,盡殲倭人和反抗的百濟軍隊。

泗沘城被攻破,扶余義慈被俘,扶余隆歸降,各地百濟軍隊抵抗的程度定會大大地降低,李業詡決定分兵各個擊破,與新羅軍隊一道,征服百濟後,再揮師北上,與遼東道、平壤道行軍部下諸軍一道,合擊平壤,將高麗也征服——

遼東道行軍部攻拔蓋牟城後,獲二萬餘口,糧食十餘萬石,還有大量的武器械甲,在攻破新城、玄菟城後,也是繳獲了數量不少的糧食,再加上蓋牟城的,有近二十萬石。

二十萬石糧食,可以供我大軍食用數月,暫時可免除糧食方面的擔慮,如此充裕的糧食儲備,也從另外一個方面說了,高麗人是做足了充分的防守準備。

因泉蓋蘇文弒君犯亂,除安市城外,其他諸城的守將都是新任命的,由泉蓋蘇文的親信擔任,只是這些將領新到任沒多久,與各部屬將相處的並不融洽,一些屬將不願意聽從主將的號令,私下結怨甚重,將士不和,導致戰力低下,在唐軍攻城時不堪一擊。蓋牟城就是最好的例子,唐軍炮擊時,兩名副將在軍士的支持下,殺了主將,獻城向唐軍投降,這也使得蓋牟城成爲唐軍炮擊後最快速度開門投降的一座城池。

在取得蓋牟城後,唐軍也將立即揮師南進,往近三百里外的遼東城進發,準備攻取高麗設在遼東的這個最大城池。

李世績已經接到通傳,皇帝的御駕車隊正往遼東方向而來,最遲五天左右即可抵達遼東城下。

接到皇帝行蹤的報告後,李世績也下令,命另一個方向的牛進達部快速往遼東城行進,準備集各路大軍,攻取有三萬餘高麗軍隊把守的遼東城。

李世績只留數千軍士駐守蓋牟城,與李道宗一道,親率大軍,往遼東城而去,所有的火炮及所剩不多的炮彈,也一道運往遼東城——

李世績和李道宗各領着大軍,從蓋牟城出發後,經過兩天的快速行進,行到離遼東城還有八十里的地方。

一天將近,夜色降臨,大軍紮營休整。

紮營後不多時,幾名特殊裝束的人員被帶進李世績的營帳。

“大帥,據我方探報,在離遼東城東方向約兩百里地,有高麗步騎兵四萬多人,正往遼東城快速而來!另,還有約十五萬人的大軍,正從平壤趕過來,將至烏骨城,”這是配屬給遼東道行軍部的特戰隊員,在發現敵軍的最新行蹤後,趕回來向李世績報告。

這名特戰隊員在彙報了情況,並交給李世績他們所繪製的敵行進方向、方位的圖示後,即出帳去。

李世績拿着這副詳細的圖示,緊鎖眉頭對着已經擺起來的沙盤沉思起來。

諸軍齊往遼東城行進,各地的情報陸續傳來,牛進達部最先抵遼東城,擊敗了一部試圖出城阻擊的高麗軍隊後,一萬多大軍逼至遼東城下,擺出攻城的陣勢,高麗人不敢再出城作戰,龜縮在城內。接到這樣的情報後,李世績原本以爲,遼東城也一定要如同其他幾座城池一樣,很快就被攻克。

如今再接到這意料外的高麗人情報,卻使得形勢發生了變化,我軍大部再有一日可抵遼東城,而快速行進的敵軍在我特戰隊員來回報時候,已經行進了不少距離,差不多在一兩日後,也可抵遼東城。

四萬多的敵援軍,再加上遼東城內近三萬的守軍,七萬多的高麗軍隊,作爲攻城方的我軍,因留駐新城、玄菟、蓋牟等城一部,張儉部又在建安方向,皇帝親領的兩萬人還未抵達,如今李世績手上的兵力不過五萬餘人,而且大部都是經歷了幾場戰事,連續奔波了多日的疲憊之師,形勢對我軍非常的不利。

若我軍先行攻城,得到有援軍來救援消息的高麗人一定會據城死守,敵援軍抵達後,我軍將臨兩面受敵的窘境,勝負難預料。更不要說敵軍後面的十五萬大軍將抵,若不能快速攻下遼東,並殲滅這四萬援軍,那後續的十五萬人抵達後,情況越加的不利。

李世績已經得到李世民的傳報,知道張亮所部並沒按原先的安排,往平壤方向攻擊,原先最擔心的事發生了,想必高麗人也知道此情況,因此放心地派出大軍,救援遼東一線,這讓李世績心裡很是惱火。

只是事已經至此,敵援軍已經過來,唯有將遼東城攻下,消滅敵援軍纔是上策,李世績沉思了會,即喝令親衛去傳令,召集衆將議事。

小半個時辰後,軍中的高級將領都集聚到李世績的帳內。

“諸位,據我們最新得到的情報,高麗人援軍一部四萬餘人,將在明天晚上或者後面白天抵達遼東城,而烏骨城一帶,還有高麗援軍約十五萬人,往遼東城而來,目前在烏骨城一帶,也將在數日後抵達!烏骨城原先守軍也有兩萬,是否會出城一道救援遼東城,還不得而知,”李世績指着沙盤說道,“該如何應對高麗的援軍,各位可以各抒己見!”

衆將聽了李世績通報的軍情,無不露出驚駭的神色,這恐怕是高麗傾所有的兵力來救援遼東了,高麗軍隊人數上數倍速於我軍,而我方用於攻城的炮彈數量將用盡,這仗確實難打起來了。

“大帥,末將覺得,我軍應該以一部往東面,迎擊高麗援軍,”李道宗率先站出來說道,“我軍將士善長與敵對戰,若能以一部快速攻擊敵援軍,定可阻滯其行進速度,其他大部攻擊遼東城,若遼東城攻下了,對敵士氣是非常大的打擊,不定能使高麗援軍不戰自潰!”

李道宗說完,行軍總管姜行本站了出來說道:“大帥,末將覺得,高麗如此多數量的軍隊,不如我軍挖築深溝高壘堅守,等候張儉將軍及與皇帝車駕同行的大部隊到來,共擊敵軍!”

“大帥,末將也覺得,我們可以構築工事,抗擊敵援軍,以待我後續大軍及物資抵達,再與敵軍對仗!”阿史那彌射也站出來說道。

接着阿史那社爾、執失思力等將也表示,應該等待我援軍抵達,軍資運抵後才能發動對敵打擊。

軍中將領們都知道,我軍火炮不可能隨軍運抵遼東城下,且火炮炮彈及特製的攻城手雷都將用盡,需要等待後續補充,騎步兵所用的手雷是無法用於攻城的,此時發動攻城行動,再分兵迎擊高麗大軍,實在是很冒險的事。

此次李世績的大軍中,歸附的胡將數量不少,見他們這些習慣了快速馬戰的將領們都主張待我後續大軍及物資抵達後,纔可與高麗人決戰,李世績聽了也猶豫起來!

第228章 高藏被俘第250章 準備班師回朝第6章 李靖辭相第4章 蜀王李恪第88章 各地的情報第107章 拜訪溫彥博第185章 準備與新羅王會合第256章 李靖不一般的吩咐第203章 伏兵四起第226章 李世民親自指揮攻擊平壤第235章 偷看皇帝的密旨第34章 喝酒鬧事第143章 凌煙閣功臣第159章 吐蕃稱臣第75章 女助手第69章 薛延陀人的奇怪戰法第32章 美味的軍糧第13章 李靖請命第214章 幾路大軍直取平壤第58章 凱旋儀式第35章 打了長孫無忌的兒子第164章 李世績所擔憂的第151章 南北夾擊第123章 兵進吐蕃第101章 你要明白皇帝這樣做的理由第165章 張亮的戰略計劃第12章 誰可當主帥?第96章 太子監國第43章 再次得手第23章 初次進宮第116章 如何戰?第68章 回紇人歸降第4章 不速之客第156章 老搭檔又到一塊了第8章 關於吐谷渾的情報第51章 欲谷設跑了第46章 火藥第206章 好消息傳來第54章 上元節第119章 河曲之戰(中)第245章 倭王宮內血流成河第198章 新羅君臣的密謀第140章 鬆州之戰第175章 皇帝都知道第84章 大度設被擒第18章 庫山之戰(中)第97章 李世民的大舉動第219章 金勝曼所講述的新羅國內情況第51章 皇后和太子第7章 鄭氏兄妹第94章 太上皇駕崩第168章 李恪相邀第48章 大事也第33章 血戰赤海(一)第162章 看到希望第12章 誰可當主帥?第6章 長安西市第83章 孫思邈的好消息第135章 鬆州之戰(九)第56章 爭功第6章 顏如冰進府第109章 夜探回紇人的驛館第9章 戰神李靖第198章 新羅君臣的密謀第70章 李業詡的對策第4章 蜀王李恪第240章 倭王拒絕臣服於大唐第63章 大義的契苾何力第106章 因誰之故?第178章 戰與降,百濟高層的分歧第270章 李靖病故第57章 一切都很完美第227章 攻進平壤外城第66章 北方有戰事第69章 佈置任務第171章 攻擊熊津城(上)第113章 吐蕃大軍壓境第45章 伊列道行軍大總管第119章 河曲之戰(中)第75章 復職第12章 未來的名將蘇定芳第130章 軍事學院開學典禮(上)第22章 意外第101章 你要明白皇帝這樣做的理由第148章 有人上門來敲詐第44章 阿史那步真投降第44章 你膽子好大第15章 第一衛軍組建第66章 北方有戰事第161章 誰會約見第31章 丫頭雲兒第35章 特種訓練(上)第87章 一堆名將第159章 發現敵情第135章 鬆州之戰(九)第28章 李恪母子第128章 李恪又回京了第18章 庫山之戰(中)第41章 玩的過火?第156章 老搭檔又到一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