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潛規則?

二君集在得到革業詡的通傳後,親自帶着手下的將領。心茲趕過來將要留鎮安西的郭孝恪一道,出焉者城十餘里,迎接伊列道行軍部所屬的將士。

自從在原高昌城下分兵後。李業詡與侯君集已經半來年沒見了,對這位多次與自己一道出徵的大唐名將,李業詡見了還是很在親切感

“賢侄,你此後,侯君集重重地捶了李業詡一拳,“輕取柳中,滅阿史那矩,西突厥所有力量都被殲,欲谷設被擒,連我都有些眼紅了,哈除哈必朝後,皇上對你肯定有很重的封賞,進爵國公都是有可能的,”

“侯大總管過譽了,末將所取得的戰績。皆因侯大總管調度有方,衆將齊心才取得的”李業詡謙虛地道,“侯大總管一人滅三國,俘三王,這也才使的西域諸國皆來歸附此等戰功。末將無法望項背”

李業詡說的並不是客套話,這確實是侯君集的戰功,連續攻滅焉者和龜茲。對西域諸國震動極大,再加上自己盡殲欲谷設的力量,才使得西域諸國歸來歸附或請降。

李業詡也知道,西域一戰也使得侯君集的威名更加遠揚,原本歷史上侯君集只滅高昌一國的戰功。被放大爲滅了高昌、焉者、龜茲三國,這樣的戰功也是侯君集可以稱耀一輩子的事了。

“哈哈,哈,”侯君集聽了再次大笑起來。“賢侄太謙虛了。若沒賢侄的計策,及你所部全鼻欲谷設的大軍。西域諸國如何能這麼快就平定呢?不過也是,我們兩個立下的戰功。在朝中都無人可及了”

侯君集說着,露出異常驕傲的神刨

“侯大總管,我們都是你屬下的將領,末將哪敢與大總管齊肩比,更不敢與朝中那些立下卓著戰功的名將相比。”李業詡有些受不了侯君集的狂態,也只得違心地說這樣的話。

其實朝廷在設立伊列道行軍部後,與侯君集的交河道行軍部也就不相互統屬,在伊列河一帶取得的戰績,只能歸到伊列道行軍部諸將身上,與侯君集沒什麼大的關係,但此時說這麼清楚有些掃興了。

侯君集見李業詡如此,也不再說什麼,和李業詡各自退到一邊。隨即所有的部將也都列隊行禮見面。

交河道行軍部下的將領,看着伊列道行軍部下的諸將。眼神中有些不服,卻又充滿了尊敬,戰功是實實在在的。也是評價一個將領能力的最根本因素。

交河道行軍部下屬的各將唯一可以自傲的是,他們手上有三名國王俘虜,只是伊列道行軍部中小也有突厥可汗欲谷設和他的部落頭人們,這些俘虜的份量不比高昌王焉者王、龜茲王輕,更別說跟隨着伊列道大軍而來歸附的西域國王和部落頭人,比交河道下還要多。

伊列道下所屬之諸近衛師,殲滅和俘虜的敵軍也遠比真河道下多。

諸將是會計較這些的,但李業詡對這些並沒太大的感覺,只要作戰取得勝利了,那一切就是最好的。至於如何主定戰功,還是由皇帝李世民來定,作爲原交河道行軍部下的伊列道行軍部諸軍,本就是一體的,沒必要爭什麼功。

況且自己如今已經身居這樣的高位了。感覺皇帝對自己都要賞無可賞了,這可不是好事情,但諸將的功勞還是要幫他們爭取的,這是作爲一個主將的責任。

李業詡和侯君集打着哈哈。說着一些客套話,兩個大總管都是一身閃亮的明光鎧,兩人氣度都是不凡,只是從體貌上看,兩名大總管間區別還是挺大的。

李業詡帶着大軍行進了一個多月,近兩千裡的路程,還帶着數萬的俘虜,時刻不敢放鬆警懼,李業詡和其他將士們一樣,臉色有些疲憊和憔悴;侯君集因休整了多個月小還有朝廷送來的物資頗豐,竟然有些白嫩和長胖了,這很出乎李業詡的意外,也有些耿耿於懷。

迎接的禮儀完畢。李業披和侯君集帶着諸將往焉者城內而去,大軍往各自的營地而去。紮營休整。

進了城,下了馬,李業詡和侯君集走在並頭,並排往焉者的王宮而去,侯君集的交河道行軍部即設在這裡。

侯君集看看諸將都在身後一段距離處,拉着李業詡很神秘地說道,“賢侄破了欲谷設的牙帳。所獲一定頗豐吧?有何珍奇玩物?”

“侯大總管,末將並未曾親自查驗過所繳獲物資,都是由軍中長史登記記錄,也不敢私自貪藏。都時一併交與朝廷清點”李業詡聽了侯君集的話,有些捉摸不透此話中的意思,“所以也不知道有些珍奇玩物,”

其實李業詡當然是知道自己軍中狐獲:哪此珍貴東西,但侯君集如此克截了當地討取東西。照實說。自己親領所部獲取的戰利品,還有其他諸部所獲的,都嚴格登記在冊,由各師長史帶人清點,不許任何人私下瓜分,看情況,侯君集私分戰利品的情況還很嚴重。

“哎,賢侄。你竟會如此?”侯君集似很不相信地說道,繼爾似恍然大悟般明白過來,“你初次領兵,自是不知道軍中的潛規”

“何潛規?”李業詡皺皺眉頭問道,這大唐軍中還有什麼見不的人的潛規則?

兩人已經趕到王宮門口,值哨的士兵大聲地敬禮問好,侯君集也忍着沒說。待進了宮門,這才繼續說道,“繳獲的戰利品,朝廷並不知道具體數目侯君集說着還堅堅地看了李業詡一眼,卻沒明說,“皇上也是知道這樣的事。只是軍中都成俗了,。“末將初次單獨領兵,還真不知曉”小李業詡明白了侯君集話中的意思。心裡卻有些憤憤,大唐軍中的領兵將領在每次作戰時都這麼中飽私囊的嗎?

“朝廷的詔命中,讓我們獎賞將士們,不取這些繳獲的戰利品,如何獎賞?”侯君集壓低聲音道小“我取了一些珍奇玩物,許多還是未見過的東西,一會讓人送你帳中一些,你有什麼珍奇東西也別忘記送我一些

李業詡更是驚訝。這侯君集如此公然私取所繳獲的鼻物,還要私分自己一部分,還敢向自己索取,這實在是出乎意料之外。

侯君集不該是這樣傘財之人啊?

“侯大總管,末將不敢得這些珍物。末將一向對錢財不感興趣,我軍中所獲,其實我也不知曉具體有何物,都是軍中長史掌管,所有的戰利品都登錄在冊,不敢私取”李業詡正色地道,“而且末將也嚴令任何人不得私取!”

侯君集聽了李業詡說的。臉上似有肌肉在抽*動,臉色有些難看,不過很快就恢復過來,打着哈哈道:“我知道賢侄治軍極嚴,剛剛是與你開玩笑的,來,我們商量一下如何班師的事”

李業詡和侯君集及諸部將一道商量了接下來如何行進的事宜,也接受了侯君集的宴請,和諸將一道熱鬧地飲宴了一番,完了後也就回到自己安置在焉者城外大湖邊的帥帳。

李業詡歸帳後,配置給侯君集的特戰隊員也馬上來報告了情況,包括所有戰事的經過。特戰隊員執行任務的情況,李業詡都要掌握。並寫下來,以備以後之用。

這樣出色的戰事經過,軍事學院建成後,一定要在課堂上講解。

侯君集所部戰事經過的順利並沒出乎李業詡的意外,但侯君集斂財的行爲卻遠出乎李業詡的意外。

侯君集在攻佔高昌、焉者、龜茲後,所獲珍物頗多,也私取了許多珍貴的寶物,爲了不使將士們產生不滿,侯君集也將一些珍物送增給所屬的諸將,第四近衛師的郭孝恪笑納了,而第十四、第十五近衛師的薛孤兒、程名振則嚴詞拒絕了侯君集的送贈。

侯君集私取財物的行爲不幸被部下所知,在攻取焉者和龜茲時,出現了許多將士哄搶財物的事。侯君集因自己私取了很多,也不敢責罰那些搶掠財物的將士。此事還曾在軍中鬧出風波,後被侯君集嚴壓下去。

聽了特戰隊員報告的情況,李業詡心裡很是惱怒,他沒想到侯君集和郭孝恪竟然如此愛財,敢私取瓜分財物,他們這樣的行爲,部下羣起效仿也不足爲怪了。

主將都這樣私取財物,那如何約束部下的將士?

軍中出現這樣的情況,讓李業詡很是擔憂

李業詡想着,必須要將此情況報告與李世民知道,軍制改革後,大唐的軍中是不允許出現這樣的情況的。

李業詡在當初進行募兵改制的計劃時,除制定嚴格的軍中紀律外,同時建議對立下戰功的將士們進行重賞。對陣亡及傷殘的將士們也有優厚的撫卹措施,這些措施目的就是鍛造出一支紀律嚴明的軍隊,不出現搶掠財物的現象,同時鼓勵將士們在戰場上奮勇殺敵。

若主將和士兵們都在戰時私取財物,那一支軍隊的紀律就無法保證。戰力也肯定受影響。

這樣的事報告給李世民知道,侯君集很有可能受到處罰,勢必遷怒於李業詡,李業詡不想破壞與侯君集這樣還算親密的關係,但作爲軍制改革的發起者,李業詡又不能容忍這樣的情況發生。

一下子想不到合適的解決方法,李業詡有些煩惱,,

第242章 大軍出征倭國第4章 拍板第63章 再訪宗聖宮第147章 悠閒的日子第59章 踏上歸程第74章 組建情報網第5章 給李恪的忠告第202章 殲滅戰開始第168章 李恪相邀第186章 新羅王是個絕色美人第162章 熊津江口之戰(下)第48章 重創突厥人第63章 大義的契苾何力第236章 你爲何不自立爲王?第67章 遭遇伏擊第188章 李道宗的計謀:奇兵襲平壤第112章 你又要出征了?第117章 故人有約第50章 攻擊欲谷設的牙帳第187章 女王也要聽我的第2章 李世績所薦之人第72章 凱旋第173章 輕取蓋牟城第54章 空前的勝利第180章 不得其解第80章 貞觀五年是個好年份第7章 新任的特衛大將軍第51章 如何善後第127章 鬆州之戰(一)第27章 大漢民族主義者—李業詡第160章 千萬不能賜婚第193章 新羅人貌合神離第43章 再次得手第273章 沒開始就結束了第164章 李世績所擔憂的第265章 天竺人伏擊我使團第141章 準備班師第6章 成爲軍人第66章 胡無人,漢道昌第69章 可能的理由第67章 接下來要征伐的目標第78章 異常情況第264章 連番重大舉動第16章 《出塞曲》第176章 李世積回京第104章 閻氏兄弟第46章 火藥第99章 李靖的吩咐第60章 其樂融融第150章 爲中國報子弟之仇第152章 出征高麗、百濟第19章 一羣公主來鬧騰第189章 關於是否進軍平壤的爭論第29章 大戰牛心堆(下)第32章 美味的軍糧第128章 李恪又回京了第11章 李靖的憂慮第252章 李世民親迎出長安第71章 威嚇回紇人第236章 你爲何不自立爲王?第94章 太上皇駕崩第96章 長安,我又一次回來了第39章 麴文泰被嚇死第250章 準備班師回朝第35章 特種訓練(上)第256章 李靖不一般的吩咐第10章 吾兒李徵第192章 大唐軍隊與新羅軍隊起衝突第29章 大戰牛心堆(下)第159章 發現敵情第210章 破任存城第71章 完勝第86章 流落塞外的漢人秦飛羽第251章 踏上回程路第3章 新式武器問世第223章 高藏必須向我大軍投降第138章 鬆州之戰(十二)第18章 訓練繼續第36章 穿越莫賀延磧第40章 受到攻擊?第10章 開始募兵第46章 取高昌城第190章 新羅人不得不聽令第28章 大戰牛心堆(中)第56章 遭遇馬賊第54章 大軍班師第78章 爲何如此第165章 張亮的戰略計劃第49章 安西都護府的設立第45章 龍涎第七四十章 鎮服第155章 吐蕃人的最新消息第125章 往鬆州進軍第243章 抵達難波外海第36章 穿越莫賀延磧第48章 新的佈署第103章 大唐有火炮了第146章 李佑叛亂的後果第234章 皇帝御駕回京第103章 戰事即將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