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玉門關分兵

一??人了出征後,第次所有高級將領參加的軍事會議在玉

作爲地方官,瓜州刺史蘇海政先講了這一帶的相關事務,還有他所派出人探聽到的情報,及伊州刺史謝叔方通傳的情況。

因瓜州與高昌相隔着幾百裡的莫加延硅。與伊州也還有數百里之遙,蘇海政所知道的信息並不多,主要還是講述了各種朝廷物資送達及轉交的情況,以及他們所探知的一些零星關於高昌和西突厥的情況。

“大帥,副帥,大致的情況就是如此”看着侯君集沒什麼表情的臉,蘇海政有些尷尬,能提供的情況太少,讓這位瓜州的軍政長官擔心受責。末了似突然想起什麼,又再說道,“這些日高昌境內都在流傳着一民謠:高昌兵馬如霜雪,漢家兵馬如日月。日月照霜雪。回自消滅。這歌謠在高昌各城大範圍地傳唱開來,使得高昌民衆人心惶惶,高昌王使人查探是何人散佈這童謠,但無所獲”

對這樣動搖敵軍心的民謠在高昌境內傳開來,蘇海政在驚喜的同時又感到什麼不解,會是何人散佈這樣的傳言?

這事只有李業詡有些數,他在示抵達瓜州他就知道了這個情況。

李業詡所派出的特戰隊員。已經在一個月前抵達了高昌境內,這些隊員們已經做了很多事情,也傳回來了很多情報。

蘇海政能知道這民謠已經非常不錯了。

蘇海政說完情況。侯君集示意李業詡傳達了大軍所掌握的消息。

第一條信息很是讓人意外,高昌王鞠文泰在得知唐軍將要對其進行征伐時,竟然還以爲只是李世民嚇唬他,鞠文泰到現在還不相信唐軍真的能行進幾千裡來攻打高昌,他還對其臣下說:長安離高昌有七千裡,其中二千里是沙碴地帶,即使大唐派軍隊過來,如何能通過這些地方?唐軍真的通過沙硅地。必定人馬疲憊,高昌上下只要以逸待勞,坐等唐軍疲弊,再出兵攻擊,必定大勝;萬一不能取勝,唐軍陳兵城下。高昌軍民只要堅守不出。不過二十天,唐軍糧食用盡必然撤退,而此時高昌軍民可以趁機俘虜唐軍。有什麼值得擔憂的呢?”

李業詡所說的信息讓諸將不由的出鬨笑,這翅文泰真是太可愛了,這種時候,還在做這樣的清天白日夢,殊不知,大唐的十數萬軍隊。經過三個多月的長途跋涉,行程五千餘里,行進到離他們只隔了一個莫賀延硅的瓜州了,正準備越過沙破地攻擊他們。

這可是一直讓任何人談之色變的精銳之軍啊,高昌王翅文泰不會是三歲小孩吧?一些將領在鬨笑後又有些憤憤,被人輕視感覺也不好麼。

李業詡瞪了一眼笑的將領們。有些惱怒,召開軍事會議之時,都曾嚴令過。不許將領們出現這樣的情況。

被李業詡怒目一瞪,還有侯君集威嚴的眼神,場上的笑聲頓時沒了。一些將領還忍不住打了個顫,他們可不敢在這樣的情況下被兩位主帥斥。

李業詡繼續通報情況:西突厥在可汗俘圖城駐有一萬左右的兵力,其領兵將領是欲谷設所領五大咄6領之一,大啜名喚阿史那步真。另有一領阿史那賀魯領五千士率鎮守可汗浮圖城西的輪臺,同時高昌所封的冠軍大將軍阿史那矩率五千突厥騎兵,鎮守在高昌城北,作爲策應和監視翅文泰的力量”

欲谷設所率的五咄6人馬,大部還在伊列河谷附近,並沒有對大唐遠征軍的到來做出反應。

這些的情況。與與上個多月相比並沒什麼異常情況,也就是說,無論是高昌還是西突厥,並沒對大唐軍隊的到來做出什麼應對措施。

大唐討伐高昌的詔書已經傳達天下,按理欲谷設已經知道李世民所的出征詔令,但西突厥及其他諸國對此沒什麼應對措施卻出乎所有在場將領們的意外。

只是有一點諸將知道的是。西域諸國並不知道大唐這次動用了多少兵力,大唐兵的軍令也沒對天下公佈,具體多少軍隊出征,也只有朝中的重臣和領兵的將領們知道。

西突厥也沒有大唐這樣的情報傳遞手段。而信息傳遞極爲不便的這個年代。大唐軍隊已經兵進何處了,並不容易被人探知,西域諸國沒有采取什麼應對的措施,也是可以理解的。

突厥人還有其他西域諸國,雖然知道我大軍即將討伐高昌,但好似對唐軍終兵進何處,能否到達高昌之境。還是持懷疑態度,畢竟漢民族的大軍,已經幾百年沒有到達過西域之地了,

李業詡所提供較詳細的信息讓疵心品郭爲點振奮。也同樣讓瓜州刺史蘇海政和玉門關守將很是吃驚,他們不明白遠道而來的大唐遠征軍是如何探知這些情報的,也爲自己所處瓜州,離高昌距離並不遠,卻沒有探查到這些情報而感到不安。

李業詡通報完大致的情況。接着契芯何力出列講了一些進入沙漠地帶要注意的事項。

作爲曾在這一地方生活多年的鐵勒部領,契芯何力和他的部下們多次穿越了莫賀延硅及其他的沙漠,對沙漠的地形和情況都比較瞭解。但以往幾次穿越沙漠。契蒼何力所領的人,都是習慣了這種地形的族人。而今要帶着這十多萬的將士們穿過這號稱八百里,實際有近六百里的沙漠,連有經驗的契芯何力也頗爲擔憂。

如今這樣的季節。雖然是穿越沙漠的佳時候,但也多風沙,而沙漠中的風暴是可怕的,若真遇上大的沙暴,加上處置不當的話,那這十多萬軍隊,全部葬身於大漠上也是有可能的。穿越莫賀延碴,需要十多天的時間,遭遇幾場風沙,那是很正常的事。

契芯何力沉着聲,用非常流利的關中腔向在場的諸將們講述經過莫賀延磚要注意的事情。

春末夏初的沙漠溫差很大,白天烈日下是比酷暑還熱的天,可以把人曬乾,但入夜後,溫度急驟下降,比長安的冬天還要冷,有可能把人凍死,所以大軍行進中。各將士一定要將配置的冬衣帶上,並保管好。任何情況下不得丟失。

而無論是夜間紮營,還是日間的休息,一定要將營帳紮好,將士們都進入營帳休息,以抵禦夜間的寒冷和白天的酷熱,避免因這樣的情況出現的減員。

無論是徒步行進還是騎在馬上,一定要穿上靴,不可因爲天氣熱而脫掉。否則光光的腳,就要被滾燙的沙燙傷。

分給每位將士的水囊,也一定要保護好,雖然隨大軍行進的。還有大量的水由牲畜運送,但那些是應急之用。日常所需的,都要從各自的水囊中取用;水囊中裝有約可飲用十天的水,這些水要合理分配。不能一次性大量飲用。

契芯何力着重講的還有一個遇到沙暴時的處置情況,要求各領兵將領一定要牢記,並且傳達到每名士兵的頭上:沙暴來襲時,風會很大。此時不能再行進,也不能騎在馬上,儘可能到背風地方躲避,但千萬不要到沙丘的背風坡躲避,否則有被窒息或被沙暴埋葬的危險。而且一定要安置好遭遇風暴而受驚的戰馬及其他牲畜,特別是運送糧食和水源的牲畜。

各部行進間。一定要保持好聯繫,不可挽隊。

契苞何力後建議侯君集和李業詡,在沙碴地行進時,行進時間選擇在晨間和傍晚時分,及可以看清地形的夜間爲佳,白天太陽炎烤下,將會非常的熱,人身體裡的水分丟失非常的多,士兵的體力下降也是非常的。不適合行軍,清晨和白天溫度適合,將是行軍的佳時候,而有月色的晚上。也可作爲行軍的時間。

在長安時就聽契芯何力講過這些事的侯君集和李業詡,也都再次嚴令要部下按契芭何力所說的做。

侯君集再講了一些要注意的事項,及接下來的安排。

一部從伊州北道行進,經伊州後,攻擊柳谷城;大軍大部從莫賀延碴穿過,直接攻取高昌的田地城小也就是已方所稱的柳中,取柳中後,再以一部攻擊高昌城,另一部攻擊可汗浮圖和輪臺。

各師如何安排侯君集並沒讓諸將議,而是直接下了命令。

以第一近衛師、第二近衛師、第三近衛師組成前鋒,率先進入莫賀延橫,上官懷仁所領的第六近衛師,李世南、公孫武達、獨孤彥雲所領的第八、第九、第十近衛師緊跟其後,再後面是李孟嘗、李君羨所領的第十二、十三近衛師,這九個近衛師全部聽從李業詡的號令,作爲前軍。力求以度通過莫賀延磚。

侯君集親領郭孝恪的第四近衛師,薛孤兒的第十四近衛師,程名振的第十五近衛師。及府兵的一步,跟隨在李業詡的前軍後面,也從莫賀延靖進。

出莫賀延硅後,由郭孝恪部和薛孤兒部攻擊高昌城,上官懷仁部和程名振部攻擊可汗浮圖城,礙手後再進擊輪臺。

以第五近衛師牛進達,加三萬府兵,從北道經伊州,直取柳谷。攻佔柳谷後,向輪臺進軍。

大軍在瓜州和玉門關外休整五天,五天後全線開拔,,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6?腆兇叭章節多,

第212章 不戰而取烏骨城第61章 緊急事件第173章 輕取蓋牟城第40章 受到攻擊?第176章 新羅女王金德曼斃,新女王金勝曼立第83章 孫思邈的好消息第8章 高山流水第51章 如何善後第135章 武才人的馴馬之道第62章 反擊薛延陀第49章 慕容順被殺第26章 決定第236章 你爲何不自立爲王?第253章 終於回家了第207章 不一般的關懷第3章 我要一個人第165章 張亮的戰略計劃第72章 小部回紇人的叛亂第16章 戰爭迫在眉睫第147章 安北有亂第28章 軍事屯田第93章 怎麼會這樣?第263章 我們先看戲第80章 不堪一擊的頡利苾部第112章 你又要出征了?第203章 伏兵四起第263章 我們先看戲第2章 戰還是不戰?第73章 閉門謝客第173章 輕取蓋牟城第217章 高延壽所提議的第148章 新羅與百濟、高麗起紛爭第35章 特種訓練(上)第23章 很多意外第32章 比武第169章 又見顏如賓第101章 你要明白皇帝這樣做的理由第124章 縱慾過度了第146章 李佑叛亂的後果第89章 吐蕃使者請婚第43章 再次得手第152章 此人是誰第156章 李恪回京第27章 拜訪房府第8章 琴瑟之合第11章 吐谷渾,自找死第182章 高麗大軍援遼東第29章 西北風雲又起第71章 朝會第94章 太上皇駕崩第4章 蜀王李恪第78章 爲何如此第129章 長孫無忌爲何會如此?第240章 倭王拒絕臣服於大唐第258章 替朕去看看皇后的病第67章 接下來要征伐的目標第101章 你要明白皇帝這樣做的理由第118章 我不允許任何人陷害你第208章 黑齒常之被俘第112章 你又要出征了?第12章 不一樣的訓練(上)第53章 慘烈的火屠第154章 踏上征途第129章 鬆州之戰(三)第165章 很是意外第228章 高藏被俘第128章 李恪又回京了第255章 長安風雲四起(下)第62章 只能成功第17章 庫山之戰(上)第31章 重兵出擊第18章 計策第47章 兩位大佬要做啥?第75章 復職第182章 高麗大軍援遼東第94章 太上皇駕崩第49章 安西都護府的設立第19章 尚書大人來視察第111章 赤裸裸的挑釁第61章 青海都護府大都護第83章 孫思邈的好消息第6章 成爲軍人第81章 太子的抱怨第179章 太子扶余隆守城第149章 有佳人第64章 初經人事第63章 大義的契苾何力第174章 平壤道行軍部的動靜第34章 血戰赤海(二)第124章 伏擊戰(下)第116章 如何戰?第22章 剖析第1章 吐谷渾寇邊第19章 尚書大人來視察第190章 新羅人不得不聽令第149章 高麗、百濟自找死第164章 李世績所擔憂的第52章 過年雜事第177章 抵泗沘城下第140章 鬆州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