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長孫無忌太討厭了

二廣民放下年中的書,在李業詡施了禮後面矛表情”事情都解決好了?那些人呢?

“陛下,事情都拜決了啊史那結社率不願降,被射殺,其餘四十二人俱被擒”李業詡挺直身子報告道。(.)

“啊?陛下,生了什麼事?。站在一旁滿臉疑惑的房玄齡。聽李業詡如此說,忍不住問李世民道。

李世民卻沒回應房玄齡,還是對李業詡說道:“好,你去吩咐將他們都押進刺”

“是,陛下李業詡應聲出了去,吩咐手下將人移交。

其他幾位衆臣更是面面相覷,他們這些人接到李世民的傳報凌晨時分到達九成宮,以爲皇帝有特別重要的事情吩咐,只是到了這裡,皇帝又沒有什麼事交待,只是讓他們陪着看書。幾位重臣不知皇帝今日在唱什麼戲兒,及李業詡進來報告情況,纔有些明白過來,這裡生了重大的事情。

“賢蔣,你與我們講講事情的經逝李世民揹着手在殿內踱了幾步,看到李業詡再進來,停下腳步問道。

“是”李業詡看看李世民,又看看在場的其他幾個,猶豫了一下,把這件事情的始末講了一遍。但把阿史那社爾來隱蔽提醒的事略過了。

“陛下,臣一直反對陛下如此信任歸降的胡將,這不,終於惹出大禍來”。魏徵在李業詡說完後,馬上站出來表意見,“非我族類,其心必異,臣當初建議將這些突厥部族安置於北方,不讓他們進入黃河以南地帶,如今一咋小不成氣候的阿史那結社率都敢如此作亂,誰知道會不會再有下一個?因此,臣還是懇請陛下。改變對歸降將領的處置方案。將他們的部衆全部遷往河北,而且一定要對他們嚴加監視”

“陛下,臣支持魏特進的建議”長孫無忌也站出來,“這些突厥將領,只是在走投無數的情況下才來歸降的,陛下給予他們高官厚祿。希望讓他們誠心歸附,但他們卻出爾反爾,時叛時降,如今,阿史那結社率公然想行刺陛下,能做出如此逆天之事,當不可再對他們仁慈,若陛下有個閃失,那我大唐不就危矣?”長孫無忌憤憤然地說着,“若沒有其他人的支持和配合,這些突厥人如何能潛到九成宮附近來?所以臣覺得,陛下應該嚴查此事,揪出幕後的其他人來,”

長孫無忌話說完,房玄齡也站了出來說道,“陛下,魏特進和長孫小司空說的是有些理,胡人來降,想法肯定各不相同,應區別對待。眼下最緊迫的事情,就是將阿史那結社率想行刺皇上這件事查清楚”房玄齡意味深長地說道,“臣覺得,除犯事的人外,並不追究其他人的責任,對那些忠心歸附的胡將,陛下更應寬懷待之,此正是獲取歸將人心的時候,”

幾位大臣表意見後一直沒做聲的李世民,聽了房玄齡的一番話。不由的挑了挑眉頭。

年齡最大的高士廉看上去一副疲態,像似沒興趣表意見,沉默不語。

“陛下,臣不認同魏特進和長孫司空所說的”李業詡忍不住站了出來說話,“歸附的胡將裡面,大多都是誠心歸降,對我大唐忠心耿耿的,如幾次跟隨我大軍出征的執失思力和契毖何力,他們和他們所率的族人,在作戰中衝鋒在前,爲我大唐而戰,流血犧牲惦兵制改革時自願將麾下的族人全部都編入我軍中,更是以另外一種方式對我大唐表示忠心。此次想謀刺陛下的,只是阿史那結社率幾人所爲,其他突厥人並未參預其中,所以再覺得陛下不能遷怒於其他歸降的胡將,”

其中的詳情,李世民都知道,稍後還會有情報司的詳細經過,及被擒獲這些人的口供呈上來,但如何處置這些被擒住的胡人,還有其他在朝的胡將,還是要看皇帝如何決定了。網開始時李業詡敢肯定,李世民一定會做出正確的決定的,但聽了剛纔幾位重臣所說的,又看李世民沒什麼表示,這樣的信心已經開始動搖起來,也就忍不住站出來說話。“陛下,臣贊同李大將軍所說的”李世劫在李業詡話說完後,也站了出來,“如今阿史那社爾、執失思力和契芯何力三名衛軍副職,勤於職守,全心地投入到練士卒的事上,不說執失思力和契芯何力在以往幾場戰事中的勇猛,就如李大將軍說,他們自願將所有族人都編入我軍中,自己甘願做一名大唐的將軍,任陛下驅馳,此等忠義之士,我們應該給予他們最大的鼓勵纔是。若我們出爾反爾,對沒有牽涉到此案中的其他胡將進行處罰,那必定會讓歸降的將領寒心,以後還會有誰來歸降?更別說如今李思摩率其十萬部衆鎮守北疆,一旦處置不慎,那後果不堪設想,還請陛下三思

“陛下,臣完全贊同李尚宗也站了出來說道,“前些年數仗下來,執失思力和契芯何力等歸降的胡將,立下的戰功可是世人共知的如今李思摩領陛下旨意鎮守北疆,若只是因猜疑而對其他胡將降罪,那後

李世民還是沒有表示什麼,這時長孫無忌走上一步,對李世民作了一禮,“陛下,臣想問李大將軍幾句話”

得到李世民允許後,長孫無忌走到李業詡面前,不客氣地質問道,“李大將軍說此事只是阿史那結社率所在,但某想知道的是,你是如何能肯定此只是阿史那結社率幾人所爲?難道是李大將軍早已經知道了他們的行動目的?既然知道了這些亡命之徒要行刺皇上,爲什麼不先一步阻止,而讓他們出現在九成宮外?若皇上萬一有個閃失。那將如何應對?還有,你帶的人爲什麼單單隻射殺阿史那結社率?你說這都是阿史那結社率一人的主意,只是如今阿史那結社率已被射殺,死無對證了,看來是可以將所有的罪名都推到死去的阿史那結社率身上

長孫無忌說着,又轉向李世民,“陛下,臣覺得,此事在朝的所有胡將都是逃不了干係的胚有一點,那些胡將現在所任之職都是李大將軍推薦的,李大將軍難逃其責,所以臣懇請陛下治李大將軍的的罪”

長孫無忌的一番話,讓其他重臣們都吃了一驚,都不約而同地看着李世民。

聽長孫無忌這樣的針對性的話語,李世民也有些意外,臉上有惱怒的神情,“輔機休得胡說,李大將軍在事前已經探知阿史那結社率的一切行蹤”

“陛下,既然他們知臍,爲何不向陛下稟報?以使的這些突厥人出現在九成宮外?。長孫無忌卻不依不饒,面對李世民的怒喝,也不退縮。

“你如何知道沒有人向聯稟報?你如何知道這是不是聯的吩咐?。李世民再暴喝一聲,怒瞪着長孫無忌,又看看一旁站着沒什麼表情的李業詡,“今日聯是想讓你們說說如何處置此事爲好,不是追究在場誰的責任

李世民的話再明白不過了,此事他不會處罰李業詡的,長孫無忌如何會聽不出來,想了一下後,似乎明白過來,臉色變得慘白,只得連聲地應道,“臣明白”

“陛下,臣覺得,對歸附的外族人員應該區別對待,但他們的族人,不應該再留在河南,河東之地,應該讓他們再往北,迴歸故地,接受我們的冊封,這樣若有民動,不會對我產生直接的威脅”。魏徵對長孫無忌指責李業詡的話沒什麼反應,在殿內略一沉靜後,再次站出來表達自己的觀點。

“陛下,臣不同意魏特進此言,臣覺得,對待這些歸降的各胡族人,最好的辦法就是將他們漢化,使其讓爲我大唐的子民,爲我所用”李業詡被長孫無忌質問的有些惱怒了,更是不願看到,這些在歷史上留下名聲的胡將們,此時正全心地投入軍隊的練中,若生生地把他們閒置了,那多可惜。

“如何漢化?”聽李業詡如此一說,李世民卻似突然來了興致,轉身問道。

“陛下,漢化就是,對所有歸附的胡人及被俘的戰俘,都要求他們習漢語,着漢服,學漢俗,而且在我所佔之胡地上,也行此道”。李業詡一下子沒想過太多,也只是隨口說了一些,“要徹底征服一個民族,必須要毀其根本,從文化上征服,”

“各位愛卿不必說,聯有數了”李世民嘴角露出了一些微笑,對李業詡示意了一個眼神,抽抽嘴角,再猛然喝一聲道,“傳阿史那社爾、執失思力、契必何力進殿,將阿史那賀邏鶻帶進來”。

隨着宮人的傳報聲,阿史那社爾、執失思力和契芯何力走進殿來。

一會,阿史那婪邏鶻被侍衛從外面拎進來,在地上軟成一團。

執失思力和契芯何力被皇帝傳詔的人從軍營內喚出,連夜趕到九成宮,還不知道生了什麼事,看到李業詡到殿內,正自一陣驚喜,但看到跪在地上,抖成一團的的阿史那賀邏鶻,再看到還有幾個朝中的重臣,也馬上明白過來有異常的事情生了。

而阿史那社爾卻明顯地鬆了口氣,事情終於如他所想般解決了,自己的這位侄兒還沒丟了性命,但看到一臉冷色的李世民,心裡又在打着鼓,不知皇帝會如何處置他們。

“阿史那結社率和阿史那賀邏鶻圖謀不軌,想刺殺聯,你們說,要聯如何處置?”李世民斜着眼看着單膝跪地,向他行禮的三名在京的突厥族的夫唐高級將領。

執失思力和契芯何力對望了一眼,臉上的驚訝之色更是濃了,事情比他們想象的還要嚴重,竟然有人想刺殺當今的皇帝,他們也明白過來,今日皇帝讓他們來,是有興師問罪的可能,萬一皇帝暴怒,遷疑於他們這幾位降附的突厥將領,那如何是好?

想到這,執失思力和契毖何力臉都有些白了。

“陛下,此事臣等並不知情”契芯何力硬着頭皮說道,“臣可以用項上腦袋作擔保,臣和臣的族人們絕不可能參加此大逆之事,”

“陛下,臣,也敢用性命擔保,與此事沒有什麼牽連”執失思力說話有些結巴了,這事還真不容

兩人說着,都用眼睛瞄了一下邊上的阿史那社爾。

執失思力和契芯何力都不是突厥阿史那姓的王族,阿史那社爾這咋。昔日的突厥王子,與跪在地上的這位突利的兒子,關係可不一般難道是阿史那社爾與這有關?

“陛下,臣沒能力阻止阿史那結社率和阿史那賀邏鶻做出此等大逆之事,還請陛下責罰”阿史那社爾卻並未分辨,而是雙膝跪下,表示認罪。

李世民對三將所說的並沒迴應,而是走到已經面無血色的阿史那賀邏鶻面前站定,緩聲說道:“北平郡王,你有何要說的?”

“陛,下,陛,下,臣,臣年少不”懂事,是受”叔父的盅惑,才做出”這樣糊塗的事,還請陛下饒了臣的性命”阿史那社爾跪伏在地上,哭着哀求道。

“那你與聯說說,你們是如何謀劃的?。李世民卻是淡淡口氣說道。

“陛下,是叔父幾次到臣府上,向臣描述草原風光是如何美好”阿史那賀邏鶻哭着講述着,把阿史那結社率如何來哄騙他,還拉着他一道去阿史那社爾府中,想拉這另一個王子一道行事,卻被拒絕,再如何潛到九成宮外,準備動手時,卻被一些神秘的黑衣人擒獲,阿史那結社率反抗被擊斃的事都說了一遍。

“陛下,阿史那社爾知道有人要行刺皇上,卻沒來告知皇上,此是罪大惡極,不可饒恕”長孫無忌聽罷,臉上已經在抽筋了,但突然間又變得義憤填膺,站出來說道。

所有人都看着跪在地上的阿史那社爾,這位與被殺的阿史那結社率同宗的突厥王子,卻一副悲慼的神色,平視着遠處。

自己的這名族兄還是被殺了,雖然阿史那社爾早就料到了這樣的結果,但如今證實了這個消息,對這位族兄因自己的告密而死,還是很內疚,對長孫無忌的責備沒了反應。

“阿史那社爾不願出賣自己的族人,此是有血性漢子才做的事,聯不怪他”李世民對長孫無忌所說的再次不以爲然。

集賣族人的事當然不能公之於衆,有幾人知道就行了。

“陛下,這”。長孫無忌又一次傻眼,當下也收了口,不再言語。

“好了,都起來吧”李世民示意幾個胡將道,“聯知道你們這幾年來,時刻都把自己當作大唐人,爲我大唐軍隊之建設忙碌着,特別是這大半年來,幾衛軍的建立,更是有你們不少的心血。聯也相信,這次事件只是少部分人的所爲,與你們無關,罪魁禍阿史那結社率已死,阿史那賀邏鶻只是被盅惑,其他那些人也被協從,聯不想追究太多人的責任”

李世民吁了一口氣,長聲地說道:“聯也希望你們以後,繼續爲我大唐盡忠盡職,再爲我大唐征戰,聯相信你們,”

李世民所說的每一個字都在諸人中引起震撼。

這樣的事,都不予深究,而且這幾名身居高位的胡將,還是讓他們居原職,還在軍中領兵,這是對歸將的莫大信任

“多謝陛下信任,陛下有令,臣一定萬死不辭”執失思力和契芯何力兩人齊聲應道,又疑惑地看看一臉灰敗的阿史那社爾,不明白,皇帝都不追究了,這阿史那社爾還不謝恩,愣着做什麼?卻見阿史那社爾重新跪在李世民的面前,“陛下,阿史那結社率和阿史那賀邏鶻乃我的族親,是臣沒管好他們,以至犯下這樣的事,聯有罪,也不配在爲陛下做事,還請陛下降罪,不然臣會不心安的”

說着阿史那社爾勇敢地擡起頭,看着李世民。

“作爲阿史那結社率和阿史那賀邏鶻的族親,你確實沒盡到說教之責,聯罰你三個月的俸祿,以示懲戒”李世民親自上前,攙起自己的這位妹夫,“然聯更是希望你用你的行動,來表示你的忠誠,以讓指責你的其他人無話可說”

李世民的話又讓在場的其他人心裡一震,這話太有所指了。

“謝陛下的寬宏大量,臣一定不負陛下信任,肝腦塗地,爲陛下盡忠阿史那社爾再次單膝跪地,重施一禮。

李業詡心裡懸着的心也放了下來,一切還算不錯,李世民沒有昏頭,如此一番表演,這幾名胡將更是會忠心耿耿地爲他賣命了。

李業詡不知道是自己影響了歷史,還是歷史本就是如此。

但有一點他明白的是,這個長孫無忌太討厭了,這樣的時候也想把罪名往自己頭上扣,自己還一下子沒防備,差點出事兒,若再有人落進下石,說不定李世民也會罰自己一通,想到這,也冒出了一身汗。

“你們下去吧,稍作休息,即回長安”李世民示意道,“過些日子聯自有詔令下達,”又頓了頓,“業詡賢侄留下”

“是,陛下”衆臣應道。

第28章 軍事屯田第77章 訪客衆多第201章 皇帝的詔命送達第84章 給皇后治病第34章 不破突厥誓不還第198章 新羅君臣的密謀第21章 吐谷渾人的火攻第253章 終於回家了第205章 朕決定:大軍直擊平壤第163章 好戲開場第74章 要將兵法傳於後世第158章 出海第82章 李業嗣第40章 我們是仁義之師第110章 這是調查的結果第79章 買一送一?第53章 軍隊整體戰鬥力要提高第86章 有驚喜第70章 本帥要入回紇人的大營第9章 有後了第87章 這小子還真行第199章 高延壽的決定第27章 大漢民族主義者—李業詡第70章 本帥要入回紇人的大營第143章 意外的封賞第175章 龍顏大怒第39章 伏俟城外第42章 小子,你放手玩吧第24章 游泳訓練第137章 高麗生亂第70章 李業詡的對策第251章 踏上回程路第34章 喝酒鬧事第45章 吐谷渾復國第210章 破任存城第126章 新案加舊案第157章 水師的戰力第134章 鬆州之戰(八)第17章 第一次考覈第37章 壽辰(上)第54章 大軍班師第33章 皇帝巡視第109章 歡迎你再次來到長安第67章 遭遇伏擊第7章 巾幗不讓鬚眉第38章 再次進宮第31章 丫頭雲兒第118章 我不允許任何人陷害你第52章 過年雜事第91章 與吐蕃人的比試(下)第30章 朕看好你第29章 解惑第69章 可能的理由第37章 利器第240章 倭王拒絕臣服於大唐第237章 願內附歸唐第212章 不戰而取烏骨城第29章 訓練不能受影響第112章 你又要出征了?第240章 倭王拒絕臣服於大唐第86章 有驚喜第10章 祖孫對第39章 伏俟城外第17章 第一次考覈第37章 壽辰(上)第233章 有些曖昧第51章 元旦朝會第125章 鬆州都督韓威第127章 鬆州之戰(一)第67章 遭遇伏擊第150章 平康坊的奇女子第152章 此人是誰第77章 大度設潰敗第182章 高麗大軍援遼東第21章 巧遇父親第12章 你對將軍人選有何要求第194章 遼東城被攻佔第154章 應該放開宵禁第5章 阿史那思摩第170章 攻佔新城、卑沙城第82章 夷男被殺第115章 無奈接受第37章 利器第1章 兵制改革開始第157章 上了李恪的當第68章 回紇人歸降第249章 似秋風掃落葉第178章 看望美人兒第252章 李世民親迎出長安八十五章 各部都來歸附第17章 我們要加緊備戰第19章 庫山之戰(下)第20章 初探終南山第13章 徵兵要提早開始了第115章 檢校行軍大總管第25章 奔襲曼頭山(下)第148章 新羅與百濟、高麗起紛爭第237章 願內附歸唐第161章 誰會約見第179章 太子扶余隆守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