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徵兵要提早開始了

陛下,高昌有最新情報傳來”李業詡帶着吳朋,到刪殃皓四幹世民報告情況。..

“哦,是何情況?”正在看奏摺的李業詡放下手中的奏本,眼中放光地問道。

李業詡還是挺敬佩李世民的,每次到兩儀殿來,大多時間李世民都是在批閱奏摺的,這個開創貞觀之治的皇帝還是挺勤政的。

“陛下,各地情況都有李業詡說道,再示意吳朋詳細地講。

“陛下,這是關於高昌的,據我們收到的情報,我朝使團抵達高昌,翅文泰還是以禮相待的,但對我使者提出的要求一再拒絕”

大唐派出的使者李道裕,傳李世民的詔令,命翅文泰不得再攻擊我大唐邊州及一些歸附大唐的藩屬國,將所掠物資歸還,並賠償損失,讓突厥駐將阿史那矩到長安接受問詢,再要求鞠文泰放那些在戰亂時候逃亡西域,現在他們想返回被扣留的中原人回大唐。

但翅文泰卻強硬地拒絕了大唐提出的一切要求,並讓李道裕將他的話帶回給李世民,“鷹飛於天,雛竄於蒿,貓遊於堂,鼠安於穴,各得其所,豈不活耶!”

還好鞠文泰並沒如何爲難李道裕所率的使團。

據我方所探聽到的情報,鞠文泰曾經對親信說,他在隋時抵達過長安,也在貞觀四年再次到長安朝拜過,鞠文泰一直認爲隋比唐強大,而強大的隋也沒有力量出兵西域;現在的大唐即使出兵,也不會太多,如果發兵三萬人以下,力量不足以打敗高昌;從長安出發的唐兵,要過莫賀延磺,數千裡的沙漠之帶,會讓唐軍疲憊不堪,高昌以逸待勞,並不怕唐軍的攻擊。

當然,對於鞠文泰而言,敢如此說,他還有一個重要的靠山,那就是西突厥。西突厥纔是高昌最重要的琺碼,那駐在高昌境內一萬餘的精銳突厥騎兵,是高昌抵抗唐朝中央的決定性力量。

李世民聽了大怒,一拍案几說道:“鞠文泰小兒,敢如此放肆,視我大唐何物?”

皇帝的失態讓李業詡和吳朋都嚇了一跳,但又不敢說什麼。

李世民瞄了眼面前的李業詡和吳朋,也覺得有些過了,緩了口氣道:“鞠文泰數年以來,朝貢脫略,無簿臣禮,所置官號,皆不報於我大唐,並築城掘溝,預備攻討,此事聯無論如何也是不能容忍”

李世民的話語冰冷,比之剛纔震怒的口氣更讓人害怕。

“陛下,只是我們”李業詡小心地說道,但卻被李世民阻斷了話。

李世民示意吳朋繼續說。

“陛下,鞠文泰遣其長史鞠雍和我朝使團一道來謝罪,估計從伊州來的軍報過幾天就會送達長安”吳朋也是很小心地說着。

李世民無反應,吳朋看了眼李業詡,又繼續說道:“欲谷設遷怒於陛下冊封畸利失,在春後又發動戰事,攻擊呸利失的部族,畸利失沒防備,損失慘重,退走數百里地,薛延陀屯兵五萬於伊州以西六百里地,有可能隨時介入爭端!”

薛延陀接到李世民的詔令,得到李思摩和張亮率部北進的消息,爲了避免與大唐發生爭端,大部都往北撤,一部轉往西進。

“這下有好戲看了”李世民在聽吳朋所說時候,已經站到剛剛掛出來的地圖前,聽到這裡終於蹦出一句話來,嘴角邊露出冷笑。

“陛下”。李業詡想開口問話,但還是被李世民阻止了,李世民示意吳朋繼續。“吐蕃棄宗弄贊在得知我大軍屯集於鬆州、青海一線後,已經停止了剿亂的戰事,正收歸其部下的隊伍,目前還不知具體的動向”吳朋終於把所探到的最新情報報告完。

“說完了?你先下去吧”李世民示意吳朋,接着繼續看地圖。

“陛下,翅文泰如此狂妄,我們不能聽之任之,是否舉一部之兵,屯於伊州”李業詡對那一塊地方的地圖早已經記得爛熟,沒看地圖也知道地形,把自己所想的說了出來。

“現在不急,欲谷設和呸利失戰事重啓,欲谷設應該暫時沒力量支持鞠文泰,如今翅文泰憑他自己的力量不敢再發動戰事”。李世民這才轉過身,帶着一絲笑意看着李業詡,“聯必須得再盡一些禮數,讓天下人知道翅文泰的狂妄和失禮,我大唐一向是先禮後兵的”。

李世民說得很輕鬆,李業詡聽着卻覺得很殘忍。

“陛下,臣覺得,若我們要解決高昌之事,必須連帶着將西突厥的問題也解決掉,以使得那塊西域之地,重新置於我大漢民族的管轄之下,使其成爲我大唐一塊新置的領地”李業詡把自己一直來所想的也說了出來,一說出口卻發覺,自己所提的,比李世民剛剛所說的,更是殘忍幾倍,要做到如此,不知有多少人的生命要灰飛煙滅。

“賢侄,與聯說說你的看法,詳細些聽李業詡如此說,李世民來了興致。

“陛下,高昌人口不過數萬,隨雙田支大軍都可將戶平定,但臣貨得,既然我們凡經準備嬰聊公卵塊地方的事,那就將一切不穩定的因素都解決掉,一勞永逸”李業詡款款而說,“因此臣以外,我們不出兵則已,若是出兵,必遣足夠數量的兵力,將西域一帶的所有勢力都掃除,將那塊地方永遠納入我大唐疆土,”

“說得在理”。李世民聽了李業詡所說的,點頭稱道,“只是那地離長安有數千裡之遙,即使我們出兵能將之掃除,治理也是有難度,這事還是要詳細地討洶現在我們最重要的,那就是準備出征高昌的戰事

“啊”李業詡對李世民這些自相矛盾的話有些不解,剛剛還說高昌的問題不急,治理又有難度。現在又說要準備高昌的戰事,讓人摸不着頭腦,“陛下,如今我們只有兩萬餘經過系統練的可戰之士”。

“正因爲如此,我們纔要早做準備,高昌離長安數千裡,除了出征的軍隊,其他的事務更是要早準備。李世民一副高深莫測的樣子笑着道。

“陛下,徵兵的詔令是不是要提早下發?”李業詡有些明白過來。

“正是,待夏收後,我們即要募集一部分兵員”李世民用不容置疑的口氣說道,“所以,我們現在馬上開始做募集兵員的準備,以備即將到來的出征,”

“是,陛下”李業詡挺直胸膾應道。

募兵即將開始,這幾天嶽閒的日子也過完了,接下來將要非常忙碌了。

貞觀十二年四具底,爲應對戰事,李世民發佈秋季徵兵詔令,徵集的兵員數額爲五萬人,兵源從長安領近的關內道、河東道、河南道、河北道、山南道募集。

詔令中同時任命了新組建三個衛軍的各近衛師將軍人選:李業詡兼領第一近衛師將軍,以蘇定芳爲第二近衛師將軍,鄭仁泰爲第三近衛師將軍,剛剛被宣召回京的牛進達爲第四近衛師將軍,郭孝恪任第五近衛師將軍,

上官懷仁、李子和、李世南、公孫武達、獨孤彥雲、杜君綽、李孟嘗、李君羨、薛孤兒、程名振分別爲第六至第十五近衛師將軍。

對李世民任自己兼領第一近衛師將軍職,李業詡還是有些意料之外。大唐軍中猛將數不勝數,要任命一名將軍人選還不是難事。

不過李業詡看第一近衛師的人員安排,再想一下也有些明白過來。第一師組成人員以原特衛軍中的五千人,還有執失思力部劃分過來的一千人,契芯何力部的五百人小余下的不足部分從新招募兵源中補充。這樣的安排保留了原來特衛軍的大部人馬,一些所屬中下級將領也是原來的,由李業詡親自指揮,戰力影響不太大。李世民如此做,是耍”的這個稱號。

在李世民發佈詔命的同時,兵部下文任命諸多的中郎將和郎將職。

其中一些李業詡相熟的人,也在此次任命中有了職務,李業嗣爲第一近衛聳第一團中郎將,程處默、尉遲寶琳、程處亮三人也分別到第一和第三近衛師中任三團、第五團、第十五團中郎將,原先任右衛中郎將的李吉任第二團中郎將。

李業詡的副手有兩名,一爲尉遲寶琳,一名喚辛獠兒,辛獠兒兼領第四團的中郎將。

程處默和尉遲寶琳因在以往幾戰中有軍功立下,任這樣的職務並不意外,沒經歷過戰事的程處亮倒是有些高就了。

程處亮此時已經娶了李世民的女兒清河公主李敬,授封駙馬都尉,左衛中郎將職。李業詡是事後才知道,程處亮這次想到特衛軍中來不只到李業詡這裡懇求,還動員清河公主和他一道進宮,去找他的丈人,皇帝李世民說,最後李世民被纏的沒法,終於同意程處亮到特衛軍中。程家最小的公子程處弼被兩個哥哥哄到了左羽林軍中任職,這樣不至於三兄弟都呆在一塊兒。

受房玄齡所託,他的二兒子房遺愛也到李業嗣所在的一團裡任一名隊正,對這個甚是無賴的公子哥們,李業詡兄弟也頗爲頭疼。

這倒好,第一近衛師中高級人員的組成,都快成了一支紈絝公子的大軍,讓李業詡有些哭笑不得。

幸好原先的多位郎將,還有薛仁貴、席君賣、劉仁軌等表現不錯的校尉,都被留在第一近衛師中。

李世民的詔令中另一項任命頗出人意外,閒了幾年的薛萬均和薛萬徹兄弟也被起用了,薛萬徹往靈州,去執行組建第五衛軍的任務,薛萬均則接程知節的職,任右監門衛大將軍。

在發佈徵兵令的同時,李世民復下望書,令高昌王翅文泰入朝謝罪,並再次詔令棄宗弄贊入朝。

徵兵令下發後,募兵的工作就要開始了

第144章 齊王李佑謀反第77章 訪客衆多第67章 接下來要征伐的目標第46章 取高昌城第32章 出征在即第129章 鬆州之戰(三)第69章 薛延陀人的奇怪戰法第68章 回紇人歸降第246章 倭王被俘第162章 看到希望第132章 鬆州之戰(六)第154章 應該放開宵禁第75章 封賞第9章 這是愛情嗎?第133章 鬆州之戰(七)第19章 新事物第65章 皇帝新的打算第31章 如此大好河山第34章 轉移陣地第49章 安西都護府的設立第7章 鄭氏兄妹第24章 奔襲曼頭山(上)第79章 買一送一?第185章 準備與新羅王會合第67章 出征第119章 大唐軍事學院祭酒第164章 李世績所擔憂的第99章 又有人彈劾第116章 會有好戲看了第66章 胡無人,漢道昌第70章 攻擊第159章 發現敵情第124章 伏擊戰(下)第204章 高延壽歸降第198章 新羅君臣的密謀第58章 永不言放棄的漢人後代第171章 攻擊熊津城(上)第70章 本帥要入回紇人的大營第223章 高藏必須向我大軍投降第65章 特衛第32章 出征在即第19章 一羣公主來鬧騰第33章 蘭州遇故人第16章 《出塞曲》第100章 各角色的目的是什麼?第65章 皇帝新的打算第155章 高麗人請罪,遲了第147章 安北有亂第235章 偷看皇帝的密旨第73章 閉門謝客第248章 分兵剿滅倭殘軍第48章 新的佈署第29章 解惑第72章 凱旋第119章 河曲之戰(中)第167章 房玄齡之託第24章 游泳訓練第210章 破任存城第16章 戰爭佈署第106章 因誰之故?第65章 特衛第4章 不速之客第233章 有些曖昧第67章 遭遇伏擊第269章 太子的奏議第184章 擊潰高麗援軍第37章 不可思議的第一戰第163章 殺光小日本第22章 意外第142章 長安,我回來了第22章 我們要殺了李世民第26章 決定第189章 關於是否進軍平壤的爭論第73章 佔地之計第188章 李道宗的計謀:奇兵襲平壤第102章 太子帶來的消息第147章 悠閒的日子第104章 曼蘇來訪第150章 爲中國報子弟之仇第17章 第一次考覈第2章 戰還是不戰?第157章 上了李恪的當第40章 伏俟城內第84章 給皇后治病第224章 待朕抵達後纔可攻擊平壤第167章 高麗棒子是懦夫第65章 侯君集的臨別贈言第47章 大舉攻擊第142章 長安,我回來了第68章 分兵第77章 大度設潰敗第18章 計策第51章 欲谷設跑了第18章 計策第47章 會師第44章 你膽子好大第36章 特種訓練(下)第264章 連番重大舉動第36章 穿越莫賀延磧第170章 如此才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