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大義的契苾何力

川徵大軍的封賞宗畢,李世民富佈散朝六

在諸將還未出宮門時,李世民使人來喚,讓李靖、李業詡、契芯何力、薛萬均和薛萬徹兄弟到兩儀殿。

正挽着李靖手臂向宮門外走的李業詡,心知李世民定是向幾位當事人瞭解當日在都州的械鬥之事。

在宮內宦官的帶領下,李業詡攙着李靖走在前頭,契芯何力緊隨其後,滿臉灰敗的薛萬均和薛萬徹兄弟遠遠地跟在後面。

到兩儀殿外,李世民先宣契芯何力進殿。

契芯何力垂頭喪氣地進了殿,跪伏在地,“罪臣契芯何力叩見陛下。”

“契芯何力,聯聽聞都州勞軍時,你與薛萬均、薛萬徹兄弟因爭功生爭執,可有此事?”李世民看着面前的契芯何力道。

“是的,陛下”聽到皇帝如此問,契毖何力心內惶惶。

當日在都州時聽了薛萬均抵毀自己的話,是一時氣急,衝動得想殺人,事後又後悔了,畢竟薛萬均和薛萬徹是皇帝較爲倚重的大將,而自己是個歸附的胡將,最終處理上,李世民肯定偏向薛氏兄弟的。

契芯何力也慶幸當時幾人都被李業詡制住了,不然真的鬧出人命來,或者砍傷了對方,那自己也難逃重責。想着自己自小酷愛漢學,嚮往漢地,當初決定歸唐,母親征求自己的意見時曾說:“實有誠心,若至中華,死而不恨?”若因一時氣憤,犯下大錯,那追悔莫及了。

“哦,你與聯說說,這是爲何”李世民意味深長的眼神看着跪在面前的契芯何力,冷冰冰的口氣說道,“聽說你還撥刀欲殺薛萬均,你膽子到不竟然當着主帥及朝廷慰撫使的面想砍殺出徵的大將,若不是衆將相阻,還不定鬧出人命來了。”

“陛下,那是薛萬均欺人太甚!”契芯何力想着當日的情景就來氣。

“到底是何事,你起來與聯說”李世民微蹙着眉頭說道。

其實李世民已經大概知道了事情的經過,李靖已經有一分關於此事的報告與他,但問詢當事人,從中瞭解詳情那是必須的。

“陛下,臣跟隨李大總管出征吐谷渾,經曼頭山後,李大總管命令臣與薛萬均兄弟一道,追擊逃跑的慕容伏允部。

薛萬均和薛萬徹兄弟不聽臣的勸告,輕兵冒進,並不願與臣所領之軍聯絡,怕臣拖累他們,結果在赤海附近中了天柱王部的伏擊,將士死傷過半,他們兄弟倆也都身負重傷,是臣接到斥候的探報後,帶着所部人馬拼命衝殺,才把他們解救出來”

契苞何力嚥了口唾沫繼續說道:“當時戰況異常緊急,吐谷渾人佔着優勢,還繼續追擊我們,將士們雖然拼死衝殺,無奈還是擺脫不了吐谷渾人的追擊,幸虧大帥及時派遣援軍,讓李翼將軍和執失思力將軍率部馳援我們。李翼將軍率軍快奔襲吐谷渾人的後方。使得吐谷渾陣後大亂,最終迫使天柱王潰逃。慕容伏允自殺。可是薛萬均在陛下使人到部州勞軍時,在大總管和長孫司空及衆將面前,沒說中了伏擊,只說與吐谷渾人正面遭遇,才如遭受重大損失的。還說此戰全是他們的功勞,是臣爲了搶功,不願與其配合,對他們遭遇敵軍派人求救時沒有及時救援。臣氣不過,才欲提刀砍殺他們”契芯何力雖是跪着,卻挺直着腰桿,一副悲憤的表情說着,“臣不服,臣是想討回公道?砍了他們的頭,再以死謝罪,”

契苞何力說完這才起身。臉已經漲得很紅了。

“這是真的嗎?”李世民聽完,臉色鐵青,此中的經過他也才完全清楚,說話聲音也變得冷起來,“爲何當初李大總管在送到長安的軍報中沒有提起?”

“陛下,當時臣是歸屬於薛萬均部中,一道追擊慕容伏允的,事後的戰報也是薛萬均寫給李大總管的,臣也不知曉其中如何寫。而李大總管當時正領兵往伏俟城而去,其中具體的經過大總管也並不知曉。”

“那李業詡呢?他應該知道,也沒和李靖說?”李世民的眉頭皺得更緊了。

“李翼將軍率軍到達時,我們已經與吐谷渾苦戰多時,當時李翼將軍率軍快襲擊吐谷渾人的後側,吐谷渾人潰逃後,並沒停留,即追擊吐谷渾殘部去了,只是使人通傳,並沒有在赤海與我們會合,所以具體的經過他也不知曉”契芯何力臉上的色彩已經慢慢消退了,在李世民面前把事情講出來,心中的氣也出了。只是還是有些忐忑,不知道皇帝會如何處置。

“你說的情況都屬實?”李世民盯着契芯何力的眼睛問道。

“陛下,赤海之戰數千將士都可以作證,臣約無半句虛言”契芯何力堅定地說道。

“你先去吧,聯會調查清楚的,若事情屬實,自會還你一個公道”李世民臉色很

契芯何力離開後,李世民又召見了薛萬均和薛萬徹兄弟。

薛萬均和薛萬徹自感負疚,一進兩儀殿就跪在李世民前面。

李世民也仔細詢問了一番,要兄弟兩人把赤海之戰的前後都講個清楚

事情已經鬧到如此地步了,薛萬均和薛萬徹不敢再隱瞞和欺騙,把事情的經過源源本本地講了一遍,基本與剛纔契芯何力講的無二。

兄弟兩人等着李世民的的處罰和唾罵。李世民卻是冷着臉讓他們離開了,並沒說什麼,更讓薛萬均和薛萬徹兄弟倆心寒,不知會有什麼處罰等着他們。

隨後李世民又喚來李靖和李業詡,對他們也仔細地冉詢了一番。

“陛下,此是臣失職”。李靖也向李世民請罪,“赤海之戰後,薛萬均和薛萬徹所領的軍隊損失巨大,作爲西海道行軍大總管,臣並沒有派人細查原由,而是相仿了薛萬均所傳軍報所述,其所部與天柱王部下面遭遇,將士們死命拼殺,無奈寡不敵衆,才遭如此重大損失?臣請陛下治罪

李業詡心?也在打着鼓,作爲領兵的主帥,所部將領中出現此等情況。若李世民要治李靖的罪,也是難逃其咎的。

“藥師,此罪不在於你,作爲一軍主帥,你不可能事無俱細,都探查清楚,此是薛萬均想冒領軍功,掩蓋其指揮失誤所致”李世民的臉色已經平和了。並沒責怪李靖的意思。

在李靖和李業詡告退後,李世民又喚人,到薛萬均和薛萬徹所領的軍中,還有契芯何力領的突厥部中,問詢了衆將士一番。

大唐軍中冒領軍功之事雖有,但最多也只是把斬敵人數誇大了些,像薛萬均這樣邸毀人家,推高自己的事兒,李世民也還是第一次遇上,必須得甚至處理。

幾天後,李世民再次召見了契芯何力。

在契芯何力。拜後,李世民緩緩說道:“聯已經使人調查此事。你所言屬實。今日聯想告訴你處理決定:聯決定免去薛萬均的左武衛大將軍職,將此職授予你聯不會偏袒任何人,有功即賞,有過必罰

李世民說話的語氣異常來緩,但這種平緩中透着一絲可怕。

李世民本來對薛萬徹和薛萬均在戰場上的勇敢很是欣賞,此次出征吐谷渾也是親自點將,讓兄弟倆跟隨李靖出征,卻沒想到所領部中敵伏擊,差點全軍覆滅,且還貪領軍功,詆譭旁人。

“陛下,不可”契芯何力撲通一聲重新跪在李世民面前,“千萬不可因臣所說而貶去薛萬均之職。這個職位臣也不敢受?”

“爲何?”李世民聽了滿腹疑惑地問道,“你起來說話?”

“陛下,若以臣之故解了薛萬均的職位,羣胡無知,會認爲陛下重胡人而輕漢人,會竟想誣告漢將,以得陛下的獎賞,而且也會使胡人認爲漢將都如薛萬均兄弟般不講信義,心生不屑,那些立了功的胡將,更會滋生驕橫心裡,看不起漢將,這將不是好事啊?”契芯何力站起身。又向李世民鞠躬道,“陛下,千萬不能出現此種情況,”

“唔,言之有理,聯想不到你如此深明大義”。李世民臉上已經滿是高興的神色,契芯何力如此說,也讓他心中的難題得以開解。

薛萬徹和薛萬均兄弟,當年是李建成的手下,玄武門兵變後,薛萬徹逃往終南山,李世民費了好多心思,多次使人去請,才終於將其說動,成爲自己手下的一猛將,若因此冒功。將其兄弟免官,那也會影響一大批人。

契芯何力的大義更讓李世民高興,誰說胡人不講信義,眼前的契芯何力相對於許多漢將來說,那是耿直和忠義的多。

且在戰場上也是一員有勇有謀的戰將,如此一員良將,也不能冷了他的心,還有所有歸附胡將的心”

“如此甚好,但聯也不能虧待於你,你的功勞還是要獎賞的,過些日子聯自會有封賞稱先去吧一個難題破解了,李世民心中也釋然了。

幾日後,李世民下詔以契芯何力爲右驍衛大將軍,玄武門宿衛,校檢屯營事,並把宗室女臨漲縣主許給他作妻。

而薛萬均和薛萬穩兄弟倆,自被李世民喚去,大罵了一頓,減其爵位,罰俸祿半年,當面向契芯何力道歉,並在家裡思過。

在特衛軍營中的李業詡在聽到這消息後,也長舒了一口氣,契蒼何力,還真是一個可以結交的朋友。

只是軍中事務繁雜,都沒空去祝賀了,

第27章 共餐第102章 太子帶來的消息第151章 南北夾擊第29章 解惑第72章 這是誣告第123章 伏擊戰(中)第139章 鬆州之戰(十三)第127章 鬆州之戰(一)第3章 新式武器問世第83章 孫思邈的好消息第163章 好戲開場第203章 伏兵四起第119章 河曲之戰(中)第236章 你爲何不自立爲王?第166章 女兒家的心事第208章 黑齒常之被俘第27章 共餐第197章 金勝曼相求的事第5章 阿史那思摩第201章 皇帝的詔命送達第117章 故人有約第44章 慕容順何意第113章 軍歌--《大唐軍魂》(下)第80章 貞觀五年是個好年份第21章 世襲刺史的風波第70章 攻擊第49章 慕容順被殺第38章 壽辰(中)第38章 生擒阿史那矩第30章 朕看好你第215章 這些都是大唐的國土第14章 我要常不回家了第212章 不戰而取烏骨城第7章 新任的特衛大將軍第151章 夠味吧第19章 一羣公主來鬧騰第115章 檢校行軍大總管第76章 大婚第51章 元旦朝會第31章 丫頭雲兒第19章 新事物第238章 你這下可是滿意了?第77章 訪客衆多第53章 軍隊整體戰鬥力要提高第37章 利器第167章 高麗棒子是懦夫第58章 永不言放棄的漢人後代第121章 贊聶部沒有動靜第122章 伏擊戰(上)第72章 凱旋第28章 軍事屯田第147章 安北有亂第145章 不過是一場鬧劇第160章 熊津江口之戰(上)第158章 出海第110章 再次拒婚第1章 兵制改革開始第30章 接下來的安排第54章 上元節第90章 抵達靈州第78章 爲何如此第247章 攻佔飛鳥城第260章 事情很複雜第174章 平壤道行軍部的動靜第83章 孫思邈的好消息第9章 有後了第70章 李業詡的對策第258章 替朕去看看皇后的病第217章 高延壽所提議的第76章 大婚第250章 準備班師回朝第81章 太子的抱怨第4章 不速之客第63章 不能回家了(上)第259章 因病請辭第117章 故人有約第94章 太上皇駕崩第8章 關於吐谷渾的情報第138章 鬆州之戰(十二)第124章 縱慾過度了第107章 拜訪溫彥博第51章 皇后和太子第29章 訓練不能受影響第267章 房玄齡的臨終勸諫第159章 吐蕃稱臣第32章 美味的軍糧第36章 特種訓練(下)第49章 安西都護府的設立第69章 薛延陀人的奇怪戰法第3章 我要一個人第177章 抵泗沘城下第56章 爭功第36章 穿越莫賀延磧第51章 元旦朝會第98章 溫情第12章 你對將軍人選有何要求第156章 李恪回京第101章 你要明白皇帝這樣做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