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伏俟城外

PS:剛剛抵達開會地,上傳一章,晚上遲些還有一章!

--------------------------

伏俟城離青海湖西約十五里,建成至今已經有一百餘年,其鮮卑語意“王者之城”。城池雖小,方圓不過幾裡,但城牆建的異常高大結實,高約五六丈,城牆也有數丈寬,每邊長約一里,其城內結構與漢民族所建的城池相似,內還有一小城,乃吐谷渾王族所居,類似長安的皇城。

伏俟城四周近百里的廣闊範圍內,是一片地域開闊、水草豐美的大草原,在這片平坦之地上,這一座雖小,但卻異常高大的城池顯得尤爲雄偉壯觀。

吐谷渾人的習俗仍然是“雖有城廓而不居”,“猶以氈廬百子帳爲行屋”,大部的族人和戰鬥力量都是駐紮在城外,城內只有一些吐谷渾王族成員及名王貴族、部落頭人等居住,還有據城防守的一些守衛。

城外的草場,青草已經長得挺高,而枯草也還在,枯黃相雜在嫩綠色,還有已經大量開放的野花,極目遠看去,這一切仿若畫卷一樣,向遠方伸展而去,沒入天際邊。

但此時的草場中看去有不少被雜亂踩踏過的痕跡,一些地方連泥土都被踩得翻上來了,有些煞風景。有經驗的牧民一看就知道,那是大隊馬匹反覆踩踏留下的後果。

往年草原夏季時分,這一片草原上滿眼都是牧馬趕着牛羊放牧,馬兒四處散歡奔跑的情。只是如今這一切都看不到了,草原上沒有任何放牧的牛羊,空曠的不見人兒,平常駐防守衛伏俟城的兩座大營也都空空無人,營帳更是東倒西歪,彷彿被人洗掠過一副頹敗的模樣。

更與往年不一樣的是,在清晨的霧氣中,高大的伏俟城外,圍滿了密密麻麻騎在馬上的軍人,這些軍人並不是往年常見的揮舞着彎刀的吐谷渾騎兵,而是手持橫刀或者長槍,還有長長馬刀的士兵。

他們遠道而來的大唐軍人。

不斷地有從伏俟城西南方向過來的唐軍騎兵加入圍城的大軍中。

圍困伏俟城的,看裝束卻似有三部分人,穿着各不相同。

這三部分唐軍正是李業詡所率的特衛,還有李大亮所率的涼州邊軍一部,及執失思力部。

人數最多的一部軍隊中,一位高大壯實、滿臉黑鬍子的中年將軍正騎在馬上,拿着望遠鏡看着伏俟城的情況,不時地吩咐部下做什麼,那就是涼州都督李大亮。

李大亮率一部緊追天柱王而來,想圍殲天柱王的殘部,雖然消滅了一些落單的吐谷渾人,卻還是讓天柱王帶着一部分人逃入伏俟城內。而李大亮所率的涼州邊軍,除一萬人留在赤海搜索殘敵,清理戰場外,其餘的近八千人也都陸續趕到伏俟城下。

天柱王所領的殘部,被大羣的唐軍追趕,所幸仗着馬快,沒有被李大亮追上,又不敢從這兒往北逃,東北方向有寬闊的布哈河攔着,此時正是雪山融雪,布哈河水流湍急的時候,往那邊逃只有束手就擒的份,天柱王只得逃入還有部分吐谷渾士兵把守的伏俟城,把厚厚的南北方向兩座大鐵門關上,苟延殘息。

在消滅了慕容伏允的殘部後,李業詡也率領特衛往伏俟城而來,並令特戰隊員急速通傳後面的執失思力部及李靖本部。

接到李業詡部所傳信息的執失思力也往伏俟城而來,和特衛差不多同時抵達伏俟城下,此時已經是第二天清晨了。

三部唐軍先後抵達,把小小的伏俟城像鐵桶一樣圍困起來,李靖的本部也已經離此不遠了。

伏俟城厚重的城門緊閉着,城樓上,還有不少的的吐谷渾士兵手執弓箭躲在城牆後面守衛着,只是不敢露臉,敢露出身子的吐谷渾人都被唐軍射殺了。

城下的唐軍雖然人數佔多,但城牆過於高大,沒有攻城的設備,一下子也奈何不了城內的士兵。

待佈置好自己所部後,李業詡帶着幾名親衛,快馬往李大亮這邊奔過來,一個漂亮的旋身下馬,整整身上的束甲,往這名還未曾謀面的大唐名將走過去。

“末將西海道行軍大總管麾下前鋒李翼,參見李將軍!”李業詡走到李大亮面前,行了禮,仔細瞅瞅,竟是覺得挺面熟。

“業詡賢侄…哇哈哈,好幾年沒見到了,如今長這麼高了,”李大亮也跳下馬,拍拍李業詡的肩膀道,“小子,不錯麼,長得比我都高了,都可以跟着你家老爺子闖蕩戰場了。聽聞你也打了幾場非常漂亮的好仗,把吐谷渾人殺得屁滾尿流,後生可畏啊!哈哈…”

李業詡被李大亮這麼親熱的舉動弄得有些不知所措,這位名將也和自己很熟嗎?“李將軍過獎了,末將只是在祖父…在大帥指揮下,打了幾場小勝仗而已,並非將軍所說那麼厲害!”

“唔…你小子長大了怎麼和藥師一樣的德性,都是如此謙就?跟老夫還如此見外,”李大亮還是繼續笑着道,“前些年你把老夫挑下馬時,可不是這樣子!”

“啊!?”李業詡大呆,看着面色和善的李大亮,自己的前身怎麼還和這位名將結下過樑子啊!

“小子,你是越來越有能耐了,所領的兵戰力還是挺不錯的,怪不得藥師敢讓你上戰場了,哈哈…”李大亮把自己的醜事說出來,竟然沒一點不好意思。

“李翼汗顏,不敢當將軍如此誇獎,”李業詡看着李大亮邊上那些好奇的部將,心裡一些不明白事兒又不好問,還是說說來找李大亮的目的吧,“李將軍,慕容伏允已經自殺身亡,慕容孝雋也被末將擒獲了…”

“什麼?逃入伏俟城的不是慕容伏允?”李大亮大吃一驚,又白忙活一場了,被眼前這小子撿了個現成。

“那是吐谷渾的國相天柱王,”看着有些失望的李大亮,李業詡得意的有些想笑,“李將軍,末將想來問問將軍準備如何攻城?”

“唔,這些吐谷渾人躲着,不敢露出頭來了!賢侄,你有沒有想到攻城的好辦法?”李大亮收起失望的表情,反問道。

其實李大亮已經命令手下的士兵到遠處布哈河邊的一片樹林裡砍起木頭來,準備製作攻城的雲梯之類東西。

李業詡還未答,執失思失也帶着幾個人跑了過來,向李大亮和李業詡施了禮。

李大亮卻似和執思失力頗爲熟悉,很隨意地打了招呼。

“李將軍,李…兩位李將軍,吐谷渾人如今被困在城內,無處可逃了,”執失思失指着遠處的伏俟城道,“即使我們不進攻,也能困死他們!”執失思力有些鬱悶,這唐軍中姓李的將領真夠多,稱呼起來還真不好分別…

執失思力所說也是李業詡曾想到的,小小的伏俟城裡面,天柱王的數千殘敵進去,裡面又沒多少存糧,這些吐谷渾人能呆幾天?

只是,如此圍困着,不能速殲,總不是件好事兒,萬一城內有密道什麼的通到城外,那不是要讓裡面的人逃脫了?

但攻城的事兒,還正不是特衛所擅長的,白天又不能派遣特戰隊進城,即使是晚上,這麼一座小小的伏俟城,幾千人守衛着,要想潛進城去不被發現,也是很困難的事兒,他可不想戰爭都快勝利了,再搭上幾名隊員的性命,太不值得了!

唉,現在研製出來火炮多好,遠距離轟擊幾下,保證可以把城牆轟塌了!

火炮?李業詡想到這個,心中一亮。

雖然沒弄出火炮來,但還是有辦法把手雷扔到遠處。

因爲在騎兵衝殺時投鄭的手雷,投擲的人要停下來,用火摺子點燃引線,且殺傷力也不太大,效果並是不好,在庫山一戰後,除了在曼頭山偷襲時用過,後面幾場戰役基本沒用過手雷。

雖然出征時候帶的手雷數量並不太多,李業詡也只是想試試作戰時候的效果,但如今軍中也還留有一定數量,特別是那些體積大的手雷,還有幾十顆,想辦法把他們扔到城牆上,炸開個口子出來,那就有辦法攻進去,爆炸的效果也能把吐谷渾人嚇個半死。

沒有太好的辦法,如此試試也好,若能成功,也可以減少士兵攻城時的傷亡。

但這些東西還是由特衛的那支幾十人的特殊小分隊帶着,這支小分隊是跟隨着李靖的本部移動。

李業詡所率領的這些特衛,身上只有少量那種容易投擲的的小型手雷。

“噠噠噠…”遠處又傳來馬蹄奔跑的聲音,是一隊和李業詡身邊特衛一樣裝束的騎兵奔過來。

李業詡大喜,想到曹操,曹操就到,正是那火器隊的士兵。

他們過來了,李靖所部也應該快到了。

“報道將軍,奉大帥令,讓我們快速趕到這兒過來,”那名領頭的校尉奔到李業詡身邊,報告道。

聽了校尉的解釋,李業詡這才明白,李靖得知這幾部追擊吐谷渾殘部到伏俟城,也知道伏俟城城池堅固難攻,這些衝在前頭的騎兵,對城池可是隻能望城興嘆了。因此命令這隊特衛士兵,快速趕了過來,他們手中的這些手雷,或許在攻城時候能有用處。

據這名校尉所報,李靖本部,也已經在伏俟城數十里外了。

“李將軍,末將想到一個攻城的方法,想辦法做幾架投石機起來…”李業詡對李大亮說道。

“賢侄,這地方,都是草場,連石頭也沒多少,都是些易碎的石頭,用投石機拋,對敵方沒有太多打擊力!”

“我們不是用石頭,還有更厲害的武器,”李業詡笑笑!

“哦,那是什麼?”李大亮滿臉疑惑地說道,但還是馬上派人傳令,讓砍木頭的士兵,還有軍中的一些能者,製作簡單的拋投機起來。

第231章 平壤城下閱兵第53章 軍隊整體戰鬥力要提高第55章 抵達幷州第105章 不被接納第11章 李靖的憂慮第136章 鬆州之戰(十)第101章 你要明白皇帝這樣做的理由第77章 大度設潰敗第104章 閻氏兄弟第17章 機會第136章 馴服良馬第76章 太子的事第67章 接下來要征伐的目標第32章 出征在即第156章 李恪回京第132章 軍事學院開學典禮(下)第115章 無奈接受第2章 即將開始第37章 血戰赤海(五)第145章 回家真好第107章 你說朕這主意好不好?第223章 高藏必須向我大軍投降第255章 長安風雲四起(下)第58章 凱旋儀式第194章 遼東城被攻佔第121章 帳中春色第101章 新的軍隊管理模式第180章 我們四面都是強敵第48章 新的佈署第14章 就一招第177章 怡香院的特殊客人第131章 鬆州之戰(五)第252章 李世民親迎出長安第17章 機會第110章 再次拒婚第75章 封賞第144章 皇帝的理由第64章 回到軍中第2章 即將開始第50章 攻擊欲谷設的牙帳第47章 兩位大佬要做啥?第232章 安東大都護府的設立第135章 鬆州之戰(九)第56章 遭遇馬賊第101章 你要明白皇帝這樣做的理由第260章 事情很複雜第77章 訪客衆多第123章 伏擊戰(中)第106章 上元節的煙火晚會第68章 分兵第141章 曼蘇歸來第157章 水師的戰力第188章 李道宗的計謀:奇兵襲平壤第36章 特種訓練(下)第138章 鬆州之戰(十二)第98章 吳王李恪的心思第178章 戰與降,百濟高層的分歧第100章 各角色的目的是什麼?第28章 李恪母子第256章 李靖不一般的吩咐第27章 大戰牛心堆(上)第40章 伏俟城內第84章 大度設被擒第4章 不速之客第2章 李世績所薦之人第69章 可能的理由第32章 這是迷底?第23章 阿史那社爾的奇怪請求第109章 歡迎你再次來到長安第185章 準備與新羅王會合第98章 吳王李恪的心思第67章 接下來要征伐的目標第52章 過年雜事第10章 李恪告訴的秘密第112章 你又要出征了?第31章 丫頭雲兒第137章 高麗生亂第11章 吐谷渾,自找死第32章 這是迷底?第96章 特戰隊之功第122章 關於吐蕃的事第205章 朕決定:大軍直擊平壤第119章 河曲之戰(中)第173章 復職第25章 長孫無忌太討厭了第116章 如何戰?第141章 曼蘇歸來第136章 馴服良馬第63章 大義的契苾何力第1章 兵制改革開始第104章 曼蘇來訪第173章 復職第107章 你說朕這主意好不好?第137章 鬆州之戰(十一)第43章 到底誰更狠第116章 如何戰?第46章 取高昌城第204章 高延壽歸降第36章 血戰赤海(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