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李靖的憂慮

李靖並沒繼續說,但看向李業詡的眼神已經變得柔和慈祥。

在李靖眼裡,李業詡就是年輕時的自己,各方面都非常神似。李業詡自小就在李靖親自調教下成長,傾授其學,希望能有一個好的傳人。看着李業詡一天天成長,各方面表現都非常不錯,讓李靖甚感欣慰。

經歷了大半輩子,李靖已經閱人無數,這次征戰回來,第一眼看到李業詡時,就看出來其身上有着太多的變化。

李業詡的一些舉動和表情,李靖都是非常熟悉,甚至比李業詡的母親王氏都熟悉。

這次乍一眼看到李業詡,竟似有些陌生的感覺,自己鍾愛的這個孫兒變化太大了,無論是體態、眼神和氣度上,都與先前相差很多。特別是李業詡那淡淡的從容的表情,不應該是這樣年紀應該有的,像極了久經殺戮的戰將那看慣死亡而油然生出的漠然神態,竟讓李靖捉摸不透,也讓他很是驚異---大半年時間,若沒經歷過異常或重大的變故,不應如此的!

經李業詡母親王氏一說後,才知道李業詡和府中的一些變故,特別是李業詡昏迷前後府中自然現象的特異變化,讓李靖知道李業詡這次昏迷定非平常事兒。

一番問詢和觀察後,李靖有了非常好的感覺,那就是李業詡身上的變化,讓他非常的驚喜。

李靖一直以爲,總是感覺有些東西是冥冥中註定的,就像他自己的這輩子一樣,遇到明主,得以施展才華,也總認爲,眼前這個孫兒就是上天帶給他最好的禮物。

如此奇異的事情,或許真的是有神靈在庇護着李府。

李靖也不再問詢李業詡關於受傷的事兒,呷了口茶,接着道:“翼兒,你也該到軍裡去磨練磨練了,老夫想,還是待過些日子,我再作安排吧,你到了軍中,如老夫再次出征,你就隨在身邊,我可多多調教於你,待有了軍功,我也可向算皇上薦舉你!”

“是,孫兒定時刻牢記祖父的教誨…孫兒也想到軍營裡磨練一番了,”李靖說這些話竟然讓李業詡有種如受嚴父般訓導的感覺,關愛又充滿希冀,當下長身而起,一眼肅然,“作爲您的孫兒,翼也想和祖父一樣,殺敵立功,報效國家,成就一番功業!”

“坐下,”李靖含笑道,“翼兒,你天資聰慧,是個可造之才,老夫對你寄予厚望,我會把全部家當傳與你!”

李業詡豪氣涌上心頭,李靖的話,更讓他滋長了一份雄心壯志,“多謝祖父厚愛,孫兒定不負你的期望,”一會相處下來,感覺眼前的李靖就是自己最親近的人,已經沒有了那種高高在上,需要仰視的感覺,甚至與母親相處都沒這種感覺。

“當今皇上是曠世奇俊,雄才大略,文治武功在古往今來的上位者中都是佼佼者,且又知人善用,從諫如流,老夫這輩子從沒服過人,但對皇上卻是心服口服,大唐在他帶領下必定會越來越強盛,”李靖頓一頓,“有老夫在,你定有機會施展才華,只是我也老,以後的路還是要靠你自己走了,這次…”李靖搖了搖頭,嘆了口氣欲言又止。

“祖父,您好象心中有什麼煩惱的事?”李業詡小心翼翼問道!

“唉,如今你也已成人,老夫也與你說說吧,”李靖沉默了良久,才說道,“以後老夫還要多給你講講朝堂上的事,我也想聽聽你對一些事的看法!”

“是,祖父!”李業詡乍聽到這話,有些意外。

在這個時代生活了一段時間,迫切地想融入其中進去,也很想知道關於皇帝李世民和朝臣們的事情,但向李靖打聽又覺得不合適,沒想到李靖主動說給他聽。

“此次出征突厥大勝歸來,皇上是非常高興,今日朝會上,皇上本欲嘉獎老夫及此次出征的將士,可是御史大夫蕭瑀卻參奏一本,彈劾老夫御軍無方,在破頡利牙帳時,縱容士兵虜掠突厥珍物,請求皇上嚴加審查,”李靖眼裡有些憤憤,“皇上知道老夫一向治軍嚴謹,麾下軍士紀律嚴明,雖然有所疑慮,但也狠狠責怪了一番。老夫雖然大覺冤枉,但作爲這次出征的總帥,我無法反駁,也不願在朝堂之上與蕭瑀那老頑固頂牛,只能在皇上面前叩首認罪。搶掠財物的並不是老夫親率的麾下將士,而是…”

李靖話語停了一會,卻沒說是誰的部下。

“那皇上責罰祖父了?此次大功連賞賜都沒有了?”李業詡有些替李靖鳴不平,這該死的蕭瑀,史書上記載的好像也是很倔的傢伙吧?!

“那倒不是,皇上說,‘隋史萬歲破達頭可汗,不賞而誅,朕不然,赦公之罪,錄公之功’。皇上特赦不得彈劾,還封賞了我,加授老夫爲左光祿大夫,並賜絹千匹,加真食邑通前五百戶,這讓我心中更加的不安。”李靖感慨道,“如果皇上責罰了我,那我還會心安,皇上這樣待我,只是因我功勞太大,責罰我怕引起軍中武將的不滿,這不是好事情啊!”

“祖父大人您是擔心自己在軍中威望太高,怕引起皇上猜疑?功高震主,”李業詡也是一臉凝重!

李靖一驚,“翼兒你也這麼想?”

“孫兒不敢揣摸祖父心思,我只是胡亂猜測,”李業詡不敢太放肆,但知道李靖終是得善終,和李世民的相處之道成爲一段佳話,當下並不太擔心,“不過孫兒覺得,皇上既然兼聽衆議,不會只聽一面之辭,定然會盤查清楚的。皇上有如此心胸,祖父大人也不必過於擔憂!”

“老夫跟隨皇上征戰多年,累積下的戰功無數,皇上對老夫一向信任有加,”李靖感嘆道,“可是盈滿則虧啊,功勞越大,越覺得不安,伴君如伴虎,朝堂上是非爭鬥太多,老夫已經非常小心,儘量不參與各方爭鬥,只是希望得以無事,能保李府上下長久平安,以後你也要記住這一點!”

“是,孫兒記住了!”

“老夫這條命也是皇上救的,”李靖有些神傷道,“可是玄武門兵變時,當時還是秦王的皇上曾經派人請求老夫協助,但老夫卻擔心受牽連,選擇了兩不相幫,這是老夫的心病啊,還有李世績當時也是和老夫一樣!”

當初李靖覺察李淵有起兵造反的跡象,遂往江都欲告發,誰知剛到長安,李世民已率軍攻破長安,李靖被擒。李淵想要殺了李靖,李世民愛慕他的才識和膽氣,從刑場上把李靖救了下來,不久,被李世民召入幕府,充做三衛。

李業詡對玄武門事件只知道一個大概,李世民殺了哥哥李建成和弟弟李元吉,然後才被立爲太子,隨即登上皇位的,哪些人蔘與就不知道了。

按史書上寫的,李靖和李世績這兩位手握兵權的大將都拒絕參與李世民的兵變,按學理李世民定是心存芥蒂的。可事實上李靖和李世績一直都身居要職,得以重任,只能說李世民馭人有道。

但從另外一個角度講,他們也沒幫助李建成和李元吉,不然以當時秦府所掌握的兵力,李世民怎麼能與李靖與李世績手上掌握的大軍相抗呢,而這兩位大將又是軍中的風向標,若軍隊參與了,那就不只是一個玄武門的兵變了,大範圍的戰爭都有可能發生。

“不說這些了,都是過去的事,”李業詡正思慮着,李靖出聲打斷了他的思路,到底在朝堂上混跡多年了,李靖心境不錯,繼續說道,“翼兒你一向聰慧,與老夫少時非常相象。老夫這輩子大半時間在戰場上度過,多年戰事下來也總結了一些行軍打仗的經驗和心得,還有祖傳的李家槍法,我希望你能多用心學習,快老了,希望有個人繼承我的衣鉢。”

李業詡心中一驚,李靖這是今晚第二次講繼承衣鉢的話了,這是怎麼了…

第72章 凱旋第118章 我不允許任何人陷害你第86章 流落塞外的漢人秦飛羽第22章 我們要殺了李世民第71章 威嚇回紇人第30章 朕看好你第84章 給皇后治病第158章 出海第146章 溫柔鄉,侈靡夜第6章 李靖辭相第27章 大戰牛心堆(上)第24章 皇帝李世民第78章 異常情況第79章 勇敢的回紇女孩第139章 鬆州之戰(十三)第216章 你可以自請除國第256章 李靖不一般的吩咐第166章 女兒家的心事第28章 大戰牛心堆(中)第59章 回家第140章 鬆州之戰第66章 北方有戰事第169章 攻佔玄菟城第31章 丫頭雲兒第141章 曼蘇歸來第138章 做好伐高麗的準備第129章 長孫無忌爲何會如此?第17章 我們要加緊備戰第33章 口服心更服第261章 李世民親自來探望第49章 過年了第88章 各地的情報第185章 準備與新羅王會合第134章 鬆州之戰(八)第122章 伏擊戰(上)第162章 熊津江口之戰(下)第176章 李世積回京第80章 諸事進行中第178章 看望美人兒第67章 出征第217章 高延壽所提議的第69章 可能的理由第31章 如此大好河山第87章 這小子還真行第28章 軍事屯田第31章 重兵出擊第110章 這是調查的結果第27章 拜訪房府第10章 李恪告訴的秘密第252章 李世民親迎出長安第15章 再次相遇第146章 溫柔鄉,侈靡夜第38章 生擒阿史那矩第12章 未來的名將蘇定芳第36章 收留第158章 出海第2章 即將開始第30章 接下來的安排第159章 吐蕃稱臣第186章 新羅王是個絕色美人第143章 意外的封賞第246章 倭王被俘第26章 決定第3章 三月三第46章 取高昌城第23章 初次進宮第223章 高藏必須向我大軍投降第33章 口服心更服第94章 那是曼蘇願意的第9章 這是愛情嗎?第179章 太子扶余隆守城第37章 血戰赤海(五)第6章 李靖辭相第67章 遭遇伏擊第243章 抵達難波外海第243章 抵達難波外海第254章 長安風雲四起(上)第106章 上元節的煙火晚會第107章 你說朕這主意好不好?第35章 特種訓練(上)第14章 我要常不回家了第215章 這些都是大唐的國土第171章 心跡第123章 伏擊戰(中)第187章 女王也要聽我的第60章 歸來第19章 一羣公主來鬧騰第2章 李世績所薦之人第153章 又見皇后第240章 倭王拒絕臣服於大唐第75章 女助手第66章 胡無人,漢道昌第22章 論理第116章 如何戰?第31章 是喜是悲?第32章 比武第81章 太子的抱怨第29章 解惑第23章 很多意外第26章 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