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主動請纓

餘額不足

杜睿的一句話,將在場的衆人全都驚呆了,由李承乾親自領軍,這件事本身就石破天驚,李承乾身爲一國儲君,如何能身處險地,一旦出現了意外,那可如何是好。

侯君集第一個反應過來,厲聲道:“此事萬萬不可,殿下,決不可聽信了此小兒的妖言,不就是聲明嗎?臣這就進宮,向聖上講明此事,便是拼着一條命,也要將這差事攬下來,決計不能讓殿下身臨險地!”

李承乾方纔聽了杜睿的話,也是一驚,他雖然自小也曾修習弓馬,但畢竟出身於皇家,自小錦衣玉食的,受不得那番苦,如今倒也上得馬,拉得弓,但要與如狼似虎的突厥鐵騎戰場交鋒,他那兩下子,根本就不夠看的。

不過李承乾對杜睿一向信任有加,倒也不怎麼驚慌,他知道杜睿定然有自己的一番道理,便道:“侯大人先不要着急,承明!這裡沒有外人,將你心中所想全都說出來吧!”

杜睿道:“如今聖上雖然將那件事遮掩了過去,但是心中自然對侯大人不如之前那般信任了,再加上朝中那些言官,大多都是蜀王,魏王一黨,慣用捕風捉影那一套,到時候,侯大人想要領軍,卻也是萬萬不能了。”

侯君集聞言,不禁暗暗點頭,心中卻是悵然若失,他是沙場宿將,指揮千軍萬馬,臨陣對敵,爲大唐開疆拓土,便是他的願望。更何況當初渭橋一戰,他麾下飛虎軍損傷殆盡,此事一直都是他的夢魘,如今北伐在即,有了這個解開心結的大好機會,他卻因爲一時動錯了心思,致使身涉嫌疑之地,錯過了這次報仇雪恨的機會,不能說不是一件憾事。

杜睿接着道:“殿下!侯大人!如今太子在朝中人望頗盛,然在軍中卻無所作爲,當今聖上弱冠從軍,大小戰陣百餘場,才帶領着諸位將軍打下了這大大的江山,軍中的一般宿將在朝中雖然不曾有什麼言語,但是影響卻不可忽視,而且我大唐最重軍功,如果這次太子殿下能主動請纓,率軍出戰,無論是對聖上,還是對軍中的一般元老宿將來說,都是改變他們對太子殿下印象的一個好機會,只要在軍中有了人望,那麼太子殿下的儲位,便是任何人都動不了的了!”

侯君集聞言,道:“這好倒是好,只是太子殿下從未歷經戰陣,如何能統兵作戰,而且方纔本將軍聽了你的那番作戰計劃,太子殿下居然還要領兵突襲頡利的牙帳,這不是將太子往火坑裡推嗎?”

杜睿聞言,笑道:“在下只是說,讓殿下於聖上那邊主動請纓,卻不曾說過,當真要讓殿下親自帶人突襲頡利的牙帳,便是殿下肯,聖上也一定不肯。到時,殿下領一監軍職,跟隨李靖大人的中軍行動,難道還不是萬無一失嗎?”

侯君集聞言心中稍定,只是還有些遺憾,道:“可惜了,生擒頡利的功勞,要是能搶到這個功勞,太子殿下在軍中的威望,何人能比。”

杜睿道:“太子殿下雖然不能親自領軍,然這功勞卻也跑不了。”

李承乾這下也動心了,忙道:“如何做!”

杜睿笑道:“難道殿下忘了飛虎軍!”

“飛虎軍!”

李承乾和侯君集同時發出了一聲驚呼,李承乾是猜到了杜睿的法子,侯君集則是大惑不解,他新練的飛虎軍倒是初具規模了,但是此時節上陣,卻也當不了大用,根本不曾想到李承乾麾下如今也有了一支飛虎軍。

杜睿點頭道:“對!就是飛虎軍!”

承慶殿內,太宗此時正皺眉思索,北伐就在眼前,如今侯君集卻因爲貪瀆一事案發,這時節,再想要領軍出戰,卻是不大可能了。

侯君集到底有沒有貪瀆,這件事根本就瞞不過太宗,就像他總能在第一時間知道發生了什麼事一樣,他在侯君集的軍中自然也有他的人,只是當初侯君集將那一百萬兩扣下,確實是爲了撫卹飛虎軍的遺孤,太宗對於此事,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可現在事情已經被人掀開了一角,雖然被他遮掩了過去,但是朝中的諸位大臣也都不是吃乾飯的,難免不會被人查出來,到時候,那可就完了。

一想到此處,北伐很有可能成功的喜悅蕩然無存,剩下的只是對侯君集的惋惜,以及對李恪的憤怒。

這時馬宣良稟報道:“聖上!太子殿下覲見!”

太宗揉了揉眉頭,道:“讓太子進來吧!”

一想到李承乾,太宗的煩惱的心情頓時也開解不少,總歸這個長子目前所做的一切,還都是讓他放心的。

“兒臣參見父皇!”

太宗伸手虛託了一下,道:“乾兒!這麼晚了,來見父皇,可是有什麼要事!?”

李承乾道:“父皇!侯大人的事情,兒臣都聽說了,兒臣此來是想爲侯大人求情的!”

太宗聞言,嘆道:“他是你的未來岳丈,你爲他求情,倒也合乎情理,只是乾兒,如今不是朕不饒他,而是他的事太大了,雖然目前還沒有人追究,但是朕卻也不得不罰他,可是朕罰他,卻是爲了要保護他!侯君集追隨朕十幾年,鞍前馬後,出生入死,朕決不能讓他因爲小過,就受人攻訐,遭一幫文人的羞辱,乾兒!你要理解父皇的一片良苦用心啊!”

李承乾道:“可是父皇,如今北伐在即,正是用人之時,侯大人身爲沙場宿將,這個時候將他處置了,豈不是白白便宜了頡利!”

太宗皺眉,道:“你說的倒也有理,可是朕身爲一朝天子,臣下有過,卻也不能不罰,至於侯君集的那個任務,朕會交給其他人去辦的!”

李承乾暗自咬了咬牙,突然奏道:“既然如此,兒臣便不再說了,兒臣請旨,此次北伐,兒臣也想要隨軍遠征!”

“什麼?”太宗聞言也是一驚,道,“乾兒!這件事可玩笑不得,你自小就沒經歷過陣仗,如何能領軍出征,此事萬萬不可,便是朕答應了,你母后也不能答應!”

李承乾爭辯道:“那前次父皇讓兒臣操練飛虎軍爲的是什麼?不就是爲了北伐嗎?如今飛虎軍既然已經練成,兒臣如今也該爲大唐的江山社稷承擔些什麼了,兒臣請父皇準了兒臣所請,兒臣願立下軍令狀,如果不能擊破突厥,生擒頡利,兒臣便不再回來!”

太宗見李承乾慷慨激昂的表態,心中也是一陣振奮,那一刻他真恨不得答應了李承乾所請,但是理智卻告訴他,萬萬不行。

雖然有了杜睿的分析,此次北伐,徹底剿滅突厥的希望很大,但也是賭上了大唐的江山社稷,一旦有失,則萬劫不復,李承乾雖然志向可嘉,但是卻也不能拿北伐這等大事兒戲。可太宗卻又不能說出當時讓李承乾操練飛虎軍的真相,唯恐寒了李承乾的心。

思慮了好久才道:“乾兒!既然你有此志向,父皇便準你所請,然突襲頡利牙帳一事,事關重大,朕還當另擇一將,你便道李藥師的軍中做監軍,隨軍出征,可好!?”

李承乾要的便是這個結果,聞言忙拜道:“兒臣領旨謝恩!”

李承乾退下之後,太宗忍不住一陣自豪的笑,每個做父親的心思都是一樣,都希望自家的兒女能有出息,以前李承乾的性子柔弱,雖然侍奉雙親至孝,對待臣下也寬厚有加,然太宗卻時常爲李承乾擔心,擔心他將來挑不起大唐江山着千斤重擔,如今看着李承乾一點一點的改變,他的心裡也總算快慰了不少。

正想着,身邊突然傳來了嚶嚶的抽泣聲,太宗詫異的轉頭一看,見大太監王德正站在一旁以袖拭淚,奇道:“你這老東西,沒來由的哭個什麼勁!”

王德泣道:“老奴失禮,還望聖上恕罪!”

太宗故意一皺眉,道:“說!你哭什麼?”

王德道:“老奴~~~~老奴是在爲聖上高興,太子如今有了擔當,聖上也總算能輕鬆些了,不用一邊處理着國事,一邊還要爲太子殿下操心!”

太宗聞言一笑,道:“你這巧嘴的老刁奴,偏你會說話,是啊!太子長大了,也有了擔當,朕也總算是放心了,可惜,朕也老了!”

王德忙道:“聖上一點兒也不老,誰要是敢說聖上老了,老奴第一個不答應,老奴還指望着聖上萬年,老奴也能沾些龍氣,伺候聖上萬年!”

太宗聞言大笑,道:“好!好!好!朕就承你吉言,王德!有沒有什麼吃的,朕餓了!”

王德一聽太宗要吃東西,頓時喜的眉開眼笑,這幾日太宗一直都沒有胃口,整個人都消瘦了不少,王德看在眼裡也是急在心上,此時見太宗有了胃口,他這個內廷總管如何不喜。

“有!有!聖上開了金口,還能沒有吃食!老奴這就去吩咐御膳房準備!”

王德去了,太宗在殿上也是開懷,那些累人的奏摺,此時彷彿都變得有趣了。

第1章 重生第40章 平壤第12章 皇后省親第四十一章第88章 開城納降第9章 劉仁軌第六章第74章 豎儒蜂起壯士死第28章 忠臣第55章 三戰而下第34章 瑪雅奸第63章 夜襲第十八章第30章 土著問題第14章 最後一搏第14章 怒第12章 朝中來人第31章 四方雲動第16章 暗戰第71章 戰戰兢兢的倭國第14章 懲治第55章 內華夏而外夷狄第二十一章第五十四章第七章第40章 亂國之人第67章 追隨第8章 晉王來訪第44章 大刀闊斧第22章 滅其族,亡其種第1章 濁世佳公子第21章 和親?和個球!第二十三章第14章 太歲頭上動土第15章 完結第五十九章第十七章第五十一章第四十六章第七十五章第10章 國宴第二十七章第46章 最好的結果!第3章 想好了嗎?第15章 雕蟲小技第24章 返京第十九章第32章 危局第13章 富家翁第二十四章第75章 私塾先生第99章 不過一隅第21章 和親?和個球!第32章 泉蓋蘇文第51章 密謀第25章 怒不可遏第101章 海第66章 葉齊德第十四章第29章 尚武精神第18章 密謀第二十四章第51章 密謀第47章 故人第十章第65章 教訓淫僧第68章 奧斯曼?伊本?阿凡第18章 身後事第3章 西方人在東方第47章 丕平第12章 兄妹情深第10章 身在甕中第17章 太宗教子第57章 圍城第31章 豎子第48章 初見丕平第8章 不想起名第二十八章第75章 內王外霸第二十二章第五十三章第10章 第一桶金第12章 悔婚第3章 想好了嗎?第89章 大唐之事,讓爾多嘴!第七十四章第16章 禽獸不如第67章 佛道之爭第55章 所謂騎士第53章 卡迭石大戰第25章 名聲鵲起第5章 大食消息第47章 你要戰,我便戰第30章 搶灘登陸第53章 卡迭石大戰第68章 宗教改革第7章 耿臣第24章 澳大利亞第6章 海外棄民第7章 夷州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