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殺了房舒,長安城最明顯的變化就是治安好多了,幾乎達到了路不拾遺,夜不閉戶的地步,這倒也難怪,皇帝的表弟都被砍了腦袋,誰還敢頂風作案。

以往那些整天自以爲牛.逼通天的貴公子們,也趕緊收斂了行跡,那一日處斬房舒,他們可都是去親眼參觀了的。

鬼頭刀一下,鮮血狂噴,斗大的人頭掉在地上,沾滿了泥土,骯髒不堪。

誰願意去試試?

好傢伙!那麼大一個反面典型就擺在那裡了,誰會和自己的身家性命過不去,那不是找不痛快嗎?

於是乎,低調做人,低調做事,成了長安城所有豪門貴戚的人生座右銘。

誰想找不痛快,鬼頭刀就在那裡,把脖子伸進去,咔嚓一聲,可就徹底痛快了。

這件事也隨着大唐官方的宣傳渠道,很快就傳遍了大唐帝國的每一個角落,百姓們歡呼雀躍,因爲他們感覺聖主臨朝,有皇帝爲他們做主,那些平日裡有些劣跡的高門子弟,自然是噤若寒蟬,他們可不認爲自己的小命比房舒的金貴。

皇帝雖然年幼,可卻是個敢殺人的,連自己的表弟都幹掉了,他們要是犯了法,估計也脖子上也要挨那一刀。

李賢雖然深居宮中,但是外界發生的事情,百姓的輿論還是能時不時的傳到他的耳朵裡,對於民間對他這個皇帝的風平,李賢自然是很高興的。

以前不想做皇帝,可是一旦坐上了這個位子,李賢便想着做一個好皇帝,又是少年人的心性,被天下萬民稱頌,哪有不高興的道理。

皇帝的威望樹立起來了,杜睿自然高興,可是卻偏偏有人替他擔心了起來。

李世績要請杜睿喝酒?

接到請柬的時候,杜睿也是一愣,他和李世績雖然是師兄弟的關係,在朝中又一向是團結一致,但兩人都是低調的性格,爲了避免不必要的閒言碎語,他們很少會私下裡交往。

可是自家大師兄請他過府飲宴,杜睿總不能不給面子,吩咐人準備好車馬,只帶了杜平生一個,便去了李世績的應國公府。

被下人引着到了應國公府的後花園,李世績已經在等着了,酒菜都已經擺下,專等着他這個貴客臨門。

“師兄今日怎的有這般閒情逸致,請小弟前來飲酒了!”杜睿在私下裡的時候,都是稱呼李世績師兄的。

李世績如今年紀高大,鬚髮皆白,聞言笑道:“近幾日朝中無事,又快到重陽了,這纔想着請你到府上,說起來咱們師兄弟兩個,還不曾私下裡飲過酒,今日正好補上!”

杜睿一笑,他知道李世績不會無緣無故的請他過府,定然是有話要說,不過李世績既然不開口,杜睿也不好擅自揣測,便入了席。

李世績將下人打發走了,後花園只剩下了兩人,親自給杜睿滿上酒,兩人對飲了一杯,道:“承明觀當今聖上如何?”

杜睿一愣,他可沒想到李世績一開場就拋過來這麼大的一個命題,兩人雖然都是朝中衆臣,當朝的宰輔,可是背後議論皇帝,要是傳揚出去,那可是大罪過。

李世績見杜睿不答,笑道:“今日所言,出你之口,入我之耳,不爲旁人知曉,承明可暢所欲言!”

杜睿見李世績都這般說了,他也不是個循規蹈矩的人,只不過這些年年紀漸長,性子沉穩了些,想了想,便道:“當今聖上,聰慧,睿智,仁善,雖然年紀尚輕,然久後必爲我大唐的一代英主!”

杜睿這話可並非都是奉承,要是論起資質的話,李賢絕對要比李承乾強得多,他和李承乾最大的不同,就是善於自己思考問題,而且更加沉穩,做事並不急躁,這是一個皇帝難能可貴的素質。

李世績聞言,點了點頭,顯然對杜睿的說法也十分認同,道:“當今聖上,確實是一代明主,單單此番處決了房舒,便得了天下人望,久候說不得又是本朝的一位太宗皇帝!”

杜睿笑道:“現在說這些,還言之過早,聖上究竟如何,畢竟還要等親政之後,才能看出端詳。”

李世績又是點頭,道:“算起來聖上也十五歲了,距離親政也還剩三年,老夫就是不知道這把老骨頭還能不能看見聖上親政的那一天了!”

杜睿聞言,心中一動,他已經猜到了李世績今天要對他說什麼了,卻只是道:“師兄何必說這等喪氣話,師兄老當益壯,身子也一向康健,莫說是三年,便是三十年也等的!”

李世績聞言,低着頭好半晌才道:“承明!難道你心裡就不曾擔心過!”

杜睿一笑,道:“擔心!又有什麼可擔心的!”

李世績將酒杯放下,面容整肅道:“聖上雖然年幼,但是卻看得出是個英明,果決的主兒,一旦聖上成年加冠,到時候承明所執掌的權柄,便要全部交出去,承明!須知歷朝歷代以來,但凡是權臣,能有幾個有好下場的!”

杜睿坦然的一笑,將杯中酒飲下,道:“師兄還有一句話沒說出來,但凡是權臣不是身死族滅,便是篡位謀反,師兄是在擔心小弟的身家性命,還是在擔心小弟會行那大逆之事!?”

李世績被杜睿反問的一時間也不知道該如何作答了,好半晌才道:“承明的心意如何?當今聖上如今藉着這斬房舒一事,博得了天下稱頌,恩威已立,說不得會有人跳出來,讓承明早早歸政,到時候,承明如何應對!”

杜睿道:“一朝皇帝,未成年加冠之前,不得理政,這是內閣票擬通過了的法案,誰都無權更改,便是聖上也不行!”

李世績又道:“可要是聖上心念及此,承明又該如何!?”

杜睿一笑,言辭突然變得鋒利起來,吐出了兩個字:“不準!”

李世績沒想到杜睿會如此回答,不禁有些擔心道:“可要是天下人指責你擅權欺主,又該如何?”

杜睿端着酒杯,站起身來,看着遠處的大明宮,道:“師兄!小弟這一生可不是爲了別人的看法而活的,旁人的攻訐,指責,小弟可不會去理睬,只要問心無愧,也就是了!”

李世績嘆息一聲,道:“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工錢未篡時!”

杜睿接道:“假使當時身便死,一生忠奸有誰知!?師兄!多慮了!小弟不願做那倒履吐脯的周公,也不會做那篡位自立的王莽,小弟做事,旦求無愧於心,師兄!你當知我,功名利祿不是小弟所求,只是奈何因緣聚會,身在局中,不得不爲而,小弟既然受了先帝的託孤之重,當盡心竭力,做好自己該做的也就是了,餘下的,便由得旁人去評說就是了!”

李世績見杜睿說得這麼坦然,笑道:“你倒是活的灑脫,不過也該爲身後之事,多做佈置了,即便你不想行大事,可是你身邊的人呢?他們仰仗着你的餘澤,身居高位,難保他們便不會生出別樣的心思!”

杜睿聞言,心中也是一動,不得不說李世績說得有些道理,就比如後世歷史上的宋太祖趙匡胤,雖然他自己也想做皇帝,可是想和做是兩回事。

趙匡胤未必就有那麼大的膽子,他之所以能陳橋兵變,黃袍加身,不過是順勢而爲,而這個勢,就是他的手下,那些想要做新朝開國功臣的人。

如今杜睿門生故吏遍佈天下,可以說,如果他想要做皇帝的話,不過就是一句話的事情,整個天下沒有幾個人會反對他。

論聲望,剛剛樹立恩德的李賢,遠遠沒辦法和他相比,而且杜睿要做皇帝的話,可以說是衆望所歸,整個大唐天下,有一多半都是杜睿打下來的。

即便是杜睿沒有這樣的心思,他的兒子呢,他的學生呢,他的舊部呢?

那些人未必就沒有這樣的心思。

特別是軍權,天下的軍權幾乎都掌握在杜睿的手裡,無論是禁軍,還是天下的各大軍區,那些掌權的不是杜睿的親戚,就是他的學生,要麼就是他曾經的部下。

可以說,杜睿要篡位的話實在是太簡單了。

一句話,或者一個暗示,就會有人將皇帝的寶座送到他的面前。

“唉~~~~~~~~”杜睿想着,突然一聲嘆息,道,“師兄!小弟這才知道,你今日請小弟過府飲宴,是想要勸小弟歸隱的!”

李世績也是面色黯然,道:“承明!不是爲兄要勸你歸隱,而是大勢所趨,不得不爲啊!聖上年紀漸長,恩威已立,或許現在還不會怎的,可是日後呢?他會越來越不滿意自己掌握的權利被你把持着,到時候,君臣反目,受累的可是大唐的江山社稷的!”

杜睿嘆息道:“師兄!小弟又何嘗不想歸去,一葉扁舟,一壺美酒,縱情江湖,逍遙自在,可是師兄覺得小弟現在能走嗎?大唐新政初立,政局尚且不穩,一旦小弟走了,那些不甘心失去權利的人,會立刻跳出來,到時候新政被廢,那纔是禍亂天下。一個有法度的天下,一個天下人的天下,是小弟一生所求,便是再難,日後小弟的結局再差,小弟也要堅持下去!不得不爲啊!”

李世績聞言,心中也是一陣感佩,以前他對杜睿並不十分了解,今天聽了杜睿的這一番言語,他才徹底明白,杜睿的心裡裝着天下,卻唯獨沒有他自己。

一個一生只求做一個富貴閒人的貴公子,卻爲了大唐江山社稷奔波了三十餘載,他心中的苦楚有誰能夠知曉呢?

“承明!江山社稷太重,非一人能獨立支撐,萬事還是須以自身安危爲重啊!”

杜睿一笑,對自己的結局,有的時候,杜睿也能猜到,這個天下敬佩他的人很多,恨他的人同樣也不少。

他終究不能左右人們對他的看法,能做的不過就是堅持本心罷了。

“多謝師兄!小弟省得!日後之事,便交由日後去證明吧!當今聖上若是日後親政了,當真容不下小弟,小弟這大好頭顱交出去,也就是了。”

李世績一驚,他這才知道,杜睿,這個表面上無限風光的大唐執宰原來早就做好了最壞的打算,可是既然猜到了,爲何便不肯爲自己爭一線生機呢?

以杜睿現在的權勢,如果他要是想做皇帝的話,誰能阻攔他。

杜睿猜到了李世績的疑惑,笑道:“師兄還是不瞭解小弟的爲人啊!小弟這一生做得最好的就是一個信字,既然受了先帝的託孤之重,這件事小弟自然是要做好的,我與先帝總角之交,先帝縱然對小弟有些薄待了,可是總歸當初待小弟是極好的,小弟又豈能言而無信!”

李世績一嘆,道:“總歸是苦了你一個!”

杜睿笑道:“若是小弟一人之苦,能換來大唐萬世永昌,能換來天下萬代太平,又有何苦不得!師兄今日之言,小弟謝過了!”

杜睿說完,飄然而去,李世績皺眉思索了半晌,心中依舊悵然。

李世績勸杜睿歸隱,杜睿眼下還做不到,也不能做,但是李世績的話卻也給他提了個醒,他的時間不多了,李賢漸長,日後總歸是要親政的,在交出權利之前,有些事,杜睿必須做了。

次日內閣會議,杜睿便將一個天大的議案提了出來一一西征!

原先杜睿不贊同大舉西征,是因爲大唐還沒能做好準備,可是現在不一樣了,大唐只要能佔據埃及,就有了一個永久的軍事據點,埃及所產出的糧食,便可以供應西征大軍。

而且經過這些年的生聚教養,大唐無論是人力,還是物力都已經十分充沛,剿滅大食,鯨吞天下,大唐已經做好了完全的準備。

“太宗,高宗皇帝之志,便是鯨吞天下,橫掃宇內,只可惜壯志未酬,現而今大唐國力鼎盛,也該到了一償太宗,高宗皇帝心願的時候了,大舉西征,橫掃天下,正是其時!”

第四十九章第五十九章第12章 大唐皇帝的責任第73章 大食國滅第十九章第26章 願做一閒人第10章 侯府壽宴第16章 機會第十七章第六章第二十八章第56章 癡心妄想第32章 泉蓋蘇文第五十四章第61章 出師表第72章 兵臨城下第69章 杜克明生的好兒子第7章 魏王之毒第4章 憫農第77章 收得佳徒第77章 收得佳徒第11章 夜宴第33章 臨兵鬥者第36章 逃出生天第23章 踏青第20章 鬆贊老布第六章第11章 夜宴第49章 請纓第二十章第39章 富人和窮鬼第4章 杜陵第53章 解放奴隸第31章 蒂卡爾第8章 局第44章 大陸的夢想第29章 斬草除根第10章 國宴第47章 丕平第7章 等你們好久了第70章 碩鼠第73章 不肖子孫第33章 石堡城第90章 崑崙奴第9章 西方局勢第55章 內華夏而外夷狄第31章 蒂卡爾第43章 焚書坑儒第47章 兵進吐蕃第31章 突襲第26章 閉門謝客第64章 高陽公主與辯機和尚第二十一章第41章 會師漢江第47章 丕平第五十五章第77章 收得佳徒第76章 講個屁和第四十五章第88章 你是皇十四女?第62章 羅敷有夫第1章 濁世佳公子第36章 英倫小戰國第50章 嚴拒第四十章第13章 惡奴第五十九章第90章 汝南公主第67章 佛道之爭第58章 滅其國第7章 魏王之毒第31章 四方雲動第91章 夷男來朝第四十三章第四十五章第89章 大唐之事,讓爾多嘴!第14章 李義府第二十六章第80章 征服者第二十八章第四十三章第71章 暗戰第18章 下來受死第26章 怒極攻心第二十章第二十三章第七十八章第104章 不如歸去第46章 最好的結果!第76章 這孩子叫狄仁傑第72章 各方反應第27章 契丹窘迫第二十章第67章 彈劾第63章 皇室豪放女第19章 父子之國第25章 處罰第五十二章第二十四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