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安定地方

隨着李承乾聖旨頒佈,整個長安瞬間陷入了一片歡騰,取消了宵禁,即使已經是深夜,百姓依然紛紛走出了自己的家,在大街上載歌載舞,大肆慶賀平定吐蕃。

生逢盛世,大唐的百姓是幸福的,離亂人,不如太平犬,一些經歷過隋末亂戰的老人,禁不住老淚縱橫,能生在這個太平盛世,又遇上這等天大的幸事,讓他們不慶賀都不行。

次日麟德殿內也是大擺宴席,歡喜無限的李承乾與羣臣開懷暢飲,壓在心頭的一塊大石總算是被挪開了,李承乾整個人都輕鬆了下來,到了這個時候,他也該好好的放縱一次了。

有太宗皇帝這麼一個父親,李承乾是幸運的,當然也是不幸的,說他幸運,那是因爲他從太宗手中繼承的是一個龐大的,富強的帝國,說他不幸,那是因爲,有太宗那個一個光芒萬丈的先帝在,他做什麼都要小心翼翼。

李承乾也渴望建功立業,得到百姓們的愛戴,可是無論他做什麼,和太宗皇帝相比,他都遠遠不如,可是如今好了,吐蕃被平定,這個在貞觀朝時期就爲禍大唐,太宗欲除之,而不可得的國家,如今在他的手中化爲塵埃。

李承乾心情極好,羣臣紛紛道賀,李承乾也不退據,一杯接一杯的喝,酒到杯乾,不知道喝了多少壞,彷彿他這輩頭一遭喝酒似的。

不僅他的心情好,就是羣臣的心情也是極好,李世績,程咬金他們這些老將軍先是用酒杯喝,喝了一陣覺得不過癮,乾脆抱着酒罈喝。

這舉動很不禮貌,尤其是當着李承乾的面,是君前失儀,可是這個時候,這個大喜的日子,沒有任何人會去阻止他們,反倒是爲他加油鼓勁,要他們多喝幾壇。

這些老將軍雖然沒有親身參與此次征伐,但是身爲大唐的締造者,他們也有資格享受着勝利的喜悅,因爲若是沒有他們的話,大唐也不會有今天,沒有他們當年的努力,大唐何來今日的赫赫武功。

有了程咬金他們做榜樣,大臣們也就不管什麼禮儀不禮儀的了,有不少善飲的大臣有樣學樣,抱着酒罈一陣狂飲,一邊喝,還一邊大聲叫嚷起來。

“痛快!痛快!”

李承乾見了這情形,豪氣大發,把酒杯一推,抱起酒罈就要痛飲,卻給武京娘攔住,她身爲大唐皇后,一國之母,像這樣的慶典,自然也是要出席的。

“聖上,龍體要緊啊!”

“唉!普天同慶,莫要掃興,人生能得幾次這樣的機會歡飲!皇后就不要勸了!”李承乾倒也不着惱,反而像個耍賴的孩子一樣,“平定吐蕃這等大事,豈能不痛飲一番,以示慶賀!來!來!來!諸位愛卿,再飲一杯!侯義!給他們上酒,今日都要開懷暢飲,能喝多少,就讓他們喝個痛快!”

“聖上!這”武京娘也是無奈,話到嘴邊卻又咽了回去,只能看着李承乾一個勁兒的喝酒。

程咬金喝的興起,跳將起來,大聲道:“皇上!今日生逢這天大的喜事,莫要小氣,何不將宮中珍藏多年的美酒盡數取來,這酒水雖說醇香,卻未免有些不過癮,還是那醉長安好!”

李承乾大笑道:“老愛卿,年紀大了,還是適量的好!”

程咬金最煩的就是別人說他年紀大,見李承乾這般說,唬着一張臉道:“聖上說咱年紀大了,老了,俺老程卻不服老,這些酒俺老程還不放在眼裡,就是再來個十壇八壇也是一樣的喝,廉頗年事已高,還能日食全羊,俺老程和廉頗相比,還年輕着哩,只要聖上召喚,咱還要爲國征戰沙場!”

李承乾聞言讚道:“好!程愛卿所言極是,來人啊!給他們換醉長安來!今天讓他們都喝個痛快!”

李承乾說着,還抱着酒罈醉醺醺的站了起來,道:“衆位愛卿,這等盛世豈能不開懷暢飲,共謀一醉,都換酒罈,來!飲勝!”

衆臣聞言,也是齊聲叫好,就連褚遂良這個老古板都抱着酒罈,一張嘴笑得,嘴角都要咧到耳根那裡去了。

李承乾抱着酒罈,衝羣臣一晃,仰頭便喝,大口痛飲,不一會兒功夫,一罈酒就給他喝得精光,一身龍袍也是酒水淋漓,看的武京娘又是皺眉,又是無奈。

身爲李承乾的枕邊人,她最清楚李承乾這些天是怎麼過來的,沒到夜靜更深之時,都要驚醒,醒過來之後,見着人就要問前方戰事如何,杜睿那邊要是還不能解決吐蕃的話,武京娘都要擔心李承乾會被自己給折磨瘋了。

今日就由着他的性子放縱一次好了!

羣臣見李承乾都喝了,也是轟然相應,無不是抱着酒罈痛飲。

君臣一邊痛飲,一邊說笑,說得多的就是平定吐蕃之事,雖然這事已經說了,百遍千遍,可是衆人依然百聽不厭,百說不厭!

直到夜靜更深,皇宮之中依然喧鬧無比,什麼皇家規矩,禮儀的,全都被他們扔到了一邊,今日就是要放縱,就是要暢飲。

皇宮之中在歡慶,暢飲,宋國公府上的諸女一樣也在歡慶小酌,吐蕃被滅國,也就意味着她們的丈夫就快要回來了,一經分別半年,誰能不思念,不過好在這種日子不會太長了。

“姐妹們!夫君前方大勝,大漲帝國威嚴,來”

汝南公主舉着酒杯,正要祝酒,卻被安康公主給打斷了:“姐姐說這些做什麼,要慶賀也是慶賀那死沒良心就要回來了!”

衆女聞言頓時一陣笑,寶釵道:“公主也就是當着姐妹們的面罵,背地裡還不知道哭溼了多少枕頭!”

安康公主聞言,面色一紅,不依道:“寶釵!你竟敢取笑我,看我饒得了你!”

兩人笑鬧了一陣,接着又是一陣歡飲,杜睿在前方征戰,隨着那些捷報,她們也能猜得出,這場仗打得有多艱難,杜睿身先士卒,不知經歷了幾多生死,如今好了,吐蕃戰事總算是結束了,杜睿也該回來了。

黛玉輕啄了一口香茶,撫着隆起的小腹,她的孩兒就要降生了,也不知道杜睿來不來得及趕回來。

“黛玉妹妹!”汝南公主笑道,“你也不要心急,睿郎不日就要班師,孩子出生時,肯定能到長安!”

黛玉點了點頭,道:“蘭若出生的時候,夫君奉皇命巡查山東,便沒能看着蘭若出生,也不知這個孩子有沒有福氣。”

一旁的惜春笑道:“姐姐儘管放心,這個孩子的福氣自然是極好的,到時候定要讓夫君給娶個好名字!”

黛玉笑道:“名字已經取好了的,夫君說過,若是男孩兒的話,便取名定藩,若是女孩便取名雪蓮!”

定藩,雪蓮!

從這兩個名字就不難看出,杜睿出征之時,對短時間內解決吐蕃也不抱太大的期望,好在杜睿運籌帷幄,將士拼死用命,吐蕃戰事一帆風順。

“也不知道夫君如今是不是瘦了!”一直都很安靜的可卿突然說了一句,“聽人說吐蕃地處高原,氣候多變,這會兒驕陽似火,下一刻便是漫天風雪,夫君定然是受了不少苦的!”

可卿一句話,衆女的心頓時沉了下去,杜睿在前方廝殺,她們如何會不擔心,若是杜睿當真有什麼三長兩短的話,他們這一大家子孤兒寡婦可怎麼活。

衆女不約而同的在心中打定了主意,下次再有戰事,無論如何也不能讓杜睿去了。

“衆位姐妹!”汝南公主不忍見衆女如此擔憂,急忙岔開話題,道,“來!都不要說這些了,如今睿郎率我大唐王師平滅吐蕃,此乃天大的幸事,爲我們的夫君幹上一杯!”

衆女也學着男人的樣子,紛紛起身,端起酒杯,道了一句:“飲勝!”

與此同時,吐蕃,邏些城內。

吐蕃的重建工作依然在進行着,捷報發出去已經過了大半個月的時間,算起來的話,聖旨也應該到了。

“聖旨到”

伴隨着一聲尖利的甩腔,一個內監捧着聖旨到了邏些城外,跟隨而來的還有一隊侍衛,以及杜睿的那個老熟人。

杜睿強忍着內心的激動,自打當年他自泉州出海遠洋,已經多年未曾見到過杜鯤鵬的,只是聽人說他辭了官,在四處遊歷,卻不成想居然到了吐蕃,看那一身紫綬朝服,杜睿很快就猜到了他此來的目的。

“杜兄!久違了!”

杜鯤鵬見着杜睿,也是難言激動之情,當年在杜陵隱居之時,兩人互爲摯友,這麼多年過去了,那份友情卻從未淡過。

“承明!許久不見了!”

杜睿笑着,將衆人引入了原先吐蕃贊普的王宮,而後率領衆將正要跪接聖旨,卻被前來宣旨的內監止住了。

“宋國公!奴才此來,聖上已有口諭,衆將爲大唐社稷,不辭勞苦,浴血沙場,特別恩命,諸位將軍不用跪了!”

衆將聞言,頓時一陣激動,跪接聖旨乃是慣例,如今李承乾恩命衆將不用跪,這乃是天大的殊榮。

“末將謝恩!”

這時內監才展開聖旨,扯着公鴨嗓宣讀了一番,內容無外乎就是此次平滅吐蕃,衆將勞苦功勞,將衆將好好誇獎了一番,回朝之後會有極其豐厚的賞賜,而後就是宣佈杜鯤鵬接任吐蕃都護府的大都督之職,最後責令杜睿即可班師回朝。

接了聖旨,衆將都是喜氣洋洋的,學會文武藝,貨賣帝王家,再沒有什麼是能得到皇帝嘉獎更讓他們高興的事情了。

杜睿接過聖旨,吩咐人帶傳旨太監等人下去歇息,對着杜鯤鵬恭賀道:“杜兄!此次受命鎮守吐蕃,兄長總算是可以一展胸中才學了,小弟恭喜兄長!”

杜鯤鵬笑道:“有何值得恭喜的,爲兄此來也不過是撿了個現成的,要是沒有賢弟與諸位將軍浴血.拼殺,我便是有沖天之志,也無處施展!”

杜睿引着杜鯤鵬坐下,問道:“兄長!此來吐蕃,不知心中可有成算!”

杜鯤鵬道:“昔年也曾在吐蕃遊歷,對吐蕃民情,山川地理倒也瞭然於胸,只是有一事還需賢弟代爲解決,不然的話,爲兄這吐蕃都護府都督的位子,只怕也做不牢靠!”

杜睿笑道:“兄長有事,儘管吩咐就是,小弟自然盡力!”

杜鯤鵬道:“倒也沒什麼旁的事,吐蕃平定,百廢待興,唯有這錢一途,爲兄還不知該如何解決,臨行之時已然在聖上面前誇下了海口,不動用朝廷的一文一兩,如今大話說出去了,賢弟總不能看爲兄的笑話吧!”

杜鯤鵬說得輕鬆,可在場的衆將一個個眼睛都瞪得老大,錢還是小事,這可是天大的事,修葺城池,安撫百姓,恢復生產,哪一樣不用錢,沒有錢,哪一樣能做得成。

方纔見面的時候,衆將見杜睿對杜鯤鵬甚是恭敬,還以爲此人定然才學過人,不然的話怎能與杜睿結爲好友,如今看來這分明就是個大話王,這等大話居然趕在皇帝面前說,難道此人不知道死字該怎麼寫了?

誰知道杜睿聽了,非但沒有絲毫爲難,反而顯得胸有成竹,笑道:“兄長還是老樣子,小弟心中在想什麼果然瞞不過兄長!”

杜鯤鵬也笑道:“賢弟在這邏些駐足不行,難道當真就是爲了修葺這邏些城,眼睛還不是盯着那西南邊嗎?”

杜睿倒也不隱瞞,點頭道:“兄長所言不差,小弟確實記掛着那天竺!”

天竺!?

衆將聞言都是大驚,他們怎麼都沒想到,這吐蕃剛剛平定,杜睿怎的又將目光對準了毫不相干的天竺,難道杜睿還打算將天竺也一併取了不成!?

第12章 朝中來人第七十五章第14章 怒第4章 杜陵第87章 什麼情況第56章 防患於未然第3章 兒孫自有兒孫福第68章 隱情第四十一章第10章 侯府壽宴第11章 大智大勇大仁大義第39章 聖駕臨門第44章 大陸的夢想第72章 兵臨城下第42章 父與子第71章 密談第60章 捷報傳來第17章 密議第57章 圍城第17章 太宗教子第十七章第22章 君子之道續第6章 海外棄民第56章 越俎代庖第2章 堅船利炮第90章 汝南公主第27章 綏州戰事第5章 兄妹情深第1章 濁世佳公子第3章 皇恩第39章 騎兵出擊第四十五章第72章 舞弊第14章 南下第42章 舉國歡騰第33章 官紳一體納糧第39章 血戰七寶山第12章 大唐皇帝的責任第十七章第二十一章第54章 術數第24章 打金枝第十九章第34章 孔孟無用第十八章第十二章第4章 西行漫記第39章 血戰七寶山第11章 秦王破陣樂第68章 隱情第69章 請辭第33章 石堡城第33章 臨兵鬥者第六十六章第63章 皇室豪放女第4章 褚公遂良第41章 會師漢江第46章 最好的結果!第44章 大陸的夢想第二十四章第7章 大食消息續第42章 自不量力第30章 正氣歌第22章 滅其族,亡其種第二十一章第1章 晉陽有喜第12章 皇后省親第35章 再添事端第88章 你是皇十四女?第23章 詔書第七十三章第66章 的黎波利城下第96章 和親!第62章 善後事宜第9章 野心第5章 大食消息第7章 夷州土人第100章 蜀王之謀第30章 軍神廟第22章 君子之道續第二十四章第75章 內王外霸第十九章第31章 豎子第四十二章第二十二章第15章 是非功過第五十一章第3章 皇恩第66章 玉枕第59章 欲正人先正己第2章 長安消息第1章 重生第61章 閱兵第四十五章第42章 風起第38章 日不落帝國第二十六章第32章 安西軍第4章 杜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