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長孫無忌的聲音就像在朝堂之上扔下了第二顆炸彈一般,方纔剛剛被那筆數目龐大的黃金震驚了一把的衆臣,再一次被長孫無忌的話給震驚了。

有罪無功?

已經經歷過一次的朝臣們,心中不禁惴惴起來,誰也不知道這一次是不是和上次一樣,太宗和長孫無忌上演的雙簧。

上一次杜睿遠征西域,連滅三國,拓地數千裡,而後又配合着侯君集剿滅薛延陀,立下了不世功勳,結果卻無罪受罰,被罷黜出了長安,難道這次也是一樣。

此時縱然是同樣對杜睿有所嫉妒的朝臣,心中也不禁爲杜睿感到了不值,杜睿明明一心爲國,卻要反覆遭到猜忌,這讓人們如何能接受的了,他們都是做臣子的,如今連杜睿這個未來的駙馬都要受到這種待遇,不禁讓他們心生鳥盡弓藏之感。

滿朝文武的表情,太宗一個不差,盡收眼底,看着長孫無忌,也是心生不滿,長孫無忌對杜睿的嫉妒,太宗心知肚明,可是如果因爲這點嫉妒,便無的放矢,攻訐他人,那就要不得了。

太宗想着,不禁皺眉道:“輔機!你說杜睿有罪無功,可有憑證!”

長孫無忌低着頭,也沒看到太宗的神色,見太宗問起,便道:“聖上!杜睿雖然受封爲宣撫使,然皇命乃是讓他宣撫四方,禮遇諸國,可是杜睿此行卻任意妄爲,那八千餘萬兩黃金是如何來的,總該不會是室利佛逝這麼一個南洋島國給聖上的貢奉吧!杜睿如此恣意行事,定然會使我大唐臉面有礙諸國,到時候衆多屬國離心離德,我大唐如何還自命爲天朝上國,統御萬邦啊!”

長孫無忌的說法,也贏得了朝中一班講究王道教化的老學究的支持,頓時紛紛叫嚷了起來,要求太宗治杜睿的罪。

若是太宗沒有遇到過杜睿,沒有聽過杜睿關於內華夏,外夷狄,內王外霸的主張,或許還真的會被長孫無忌的這番說辭給說的動了心,畢竟前世爲了一個天可汗的虛名,他就曾放棄過對西域廣袤土地的實際控制權。

可是如今太宗已經和歷史上大不一樣,對於那些虛名,他也不在那麼熱衷,反而變得更加實際,對大唐有利益的纔是正確的,當初杜睿的這句話已經深深的刻在了他的頭腦當中。

李承乾聽着長孫無忌攻訐杜睿,心中也是焦急不已,但是他又擔心自己站出來替杜睿講話,又惹得太宗猜忌,可是看着太宗不說話,只是皺眉思索,也顧不得那麼多了,出班道:“父皇!長孫大人所言謬也!”

太宗被李承乾的話說的一驚,看着李承乾,道:“太子!你又有何話要講!”

李承乾躬身道:“父皇!杜睿所行之事,縱然有些狂悖之處,然都是爲了我大唐的利益所致,友愛外邦自然是好的,然而大唐的利益纔是最重要的,若是爲了那點虛名,便要置大唐的利益於不顧,那纔是真正的大錯!”

長孫無忌沒想到李承乾居然當面反駁他,心中更是怨氣叢生,道:“太子殿下!難道因爲些許利益,我大唐便要恃強凜弱,被天下萬邦指責嗎?”

李承乾聞言,也顧不得對方是自己的親孃舅,張口便道:“大唐的利益重於一切,爲了大唐江山,萬民,便是千夫所指又有何不可,國內百姓安居樂業,人人皆會稱頌父皇是個仁德的明君,域外之人如何評價,於我大唐何礙!”

“說得好!”

太宗一聲喝彩,將麟德殿內的衆多朝臣都驚呆了,他們原本還以爲太宗和長孫無忌私底下又說好了,要再次打壓杜睿,沒想到這一次太宗居然突然反骨了,這是什麼情況。

長孫無忌也有些想不明白,太宗一直以來不是最忌憚杜睿的嗎?此時這是什麼情況?

李承乾也沒想到太宗會是這樣的反應,方纔的那番話說出來,李承乾就有些後悔了,生怕太宗見罪,沒想到太宗居然站在了他這一邊。

“我大唐是應當有大國的胸襟氣度,然而事關大唐的利益,朕便當真被天下諸邦國指責恃強凜弱,又有什麼關係,朕終究是大唐的皇帝,是天下大唐子民的君父,朕要的是大唐威服四方,要的是天下的大唐子民安居樂業,傳旨下去,杜睿揚皇威於海外,功在社稷,特加封杜睿先父杜如晦爲東萊郡王,於杜陵,東萊兩處樹碑立傳,杜睿爲杜陵縣公,特賜免死鐵券,除謀反大罪之外,盡皆免死,着人立刻送往杜陵,恩遇世襲罔替!”

太宗的一番恩旨,再次讓滿朝文武驚呆了,大唐立國以來,還不曾有過異姓封王的先例,雖然是追封的,後人不能繼承爵位,但是對杜氏一門,也算是無上的榮耀了。

太宗做出這番賞賜,也是思慮了半晌之後的決定,杜睿已經賞無可賞,唯一能給予的就是爵位,但是對於杜睿的功績,這點賞賜明顯不夠,太宗能做的也只有追封杜睿的生父杜如晦了。

大概杜如晦生前怎麼都不會想到,他身後的榮耀,既然還要杜睿這個從來都不曾受過他重視的庶子來爭取。

再說那免死鐵券,除了武德朝高祖寵臣裴寂之外,杜睿還是第二個享有這份榮耀的臣子,如果說方纔還有大臣爲杜睿抱不平的話,那麼此刻,太宗對於杜睿的恩寵,就是讓他們眼紅心熱了。

長孫無忌還沒有說話,房玄齡便率先反對道:“聖上!我朝開國以來,還不曾有過異姓封王的先例,這~~~~~~”

太宗道:“杜克明一生爲國鞠躬盡瘁,又給大唐生了一個好兒子,這麼一點榮耀,並不爲過。”

太宗一言而斷,讓衆臣都沒有了反駁的餘地,接着太宗又用最快的速度吩咐下去,禮部安排接待室利佛逝的使臣,雖然室利佛逝是被杜睿給打怕的,但是總歸遣使納貢,大唐也不能虧待了人家。

一切安排妥當,太宗便宣佈了散朝,臨走之前,還不忘朝長孫無忌別有深意的看了一眼,太宗的心裡也想不明白,當年爲了一個牧馬的奴隸範興,長孫無忌都能據理力爭,如今輪到杜睿的身上,長孫無忌怎麼變得這樣了。

半個月後,室利佛逝使臣莫旺一行總算是達到了長安,這件事自然引起了長安的轟動,在大唐子民看來,這些域外之人能心悅誠服的來歸附,那邊是大唐強盛的證明,身爲唐人,自然也是與有榮焉。

當隊伍到達長安城外之時,無數人涌到了大路的兩側,其實這時節來長安的外國人也不少,但這可是海外的外國人,當莫旺一行人下了車,長安百姓第一次真正見到了這些外國人的時候,在場的女子都不禁捂上了眼睛。

南洋羣島天氣暖熱,根本不需要厚重的衣服保暖,那個泉州刺史爲了保證莫旺一行人的原汁原味,居然都不曾給他們換上大唐的服飾,就讓他們這麼獸皮,粗布,衣不遮體的來了。

這時的中國北方雖然已經過了寒冬,但是還沒到乍暖還春的時候,即便是在白天,氣溫也不過幾度。西北風呼嘯而來,颳起一地落葉,剩下的的樹葉也在枝頭上瑟瑟發抖。

莫旺等人常年生活在二十多度或者三十多度氣溫下,那裡經受這種寒冷,一個個用手抱着胸示圖取暖。加上他們身形瘦削,一頭長髮胡亂地披散着,現在活脫脫像一羣野人。

前來迎接的信任禮部尚書蕭瑀見狀也是連聲一一有辱斯文!

罵過之後,趕緊名人取來棉衣,棉花被杜睿引進大唐之後,經過一段時間的培育之後,如今已經在整個大唐都傳播開了,棉衣自然也就出現在了貞觀年間。

莫旺等人穿上了棉衣之後,這才感覺溫暖又回到了他們的身上,一個個自然謝恩不止,這一路上,莫旺也在不停的像一通前來的占城通譯學習漢話,雖然還不流利,但是一些簡單的詞語,卻是沒問題了。

圍觀的長安百姓見莫旺居然冒出了一句漢話,一陣驚訝之後,居然爆發出了一陣歡呼聲,那情形就好像後世一個外國的明星到中國之後,隨口說句“你好”,就能讓許許多多的腦殘人士瘋狂一樣。

莫旺這一路上已經被大唐的繁榮給深深的震撼了,如今再看到長安這麼宏偉的一座大城,更是驚詫不已,和長安城比較起來,同樣爲國都的巨港簡直就是個茅草屋,不值一提,當他到了皇城之後,更是被震撼的難以自拔了。

以至於見着太宗之後,莫旺幾乎是從大殿門口一直爬到了御階梯之下,張口便是一句:“外邦室利佛逝使臣莫旺拜見偉大,至高無上的大唐大皇帝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那虔誠的樣子,就連每天都將萬歲萬歲萬萬歲掛在嘴邊的朝臣們都臉紅不已。

太宗詫異的看着莫旺,心中想道:“域外之人,也有這份孝心,實爲難得啊!”

第92章 情敵第3章 翹家少女第2章 西方人眼中的大唐帝國第14章 怒第53章 三戰而下第46章 攻取石堡城第四十二章第45章 倭人來犯第47章 說書先生第五十一章第16章 託孤第100章 蜀王之謀第8章 怒極第93章 宴前挑釁第9章 訪客第五章第17章 太宗教子第53章 繪圖凌煙閣第76章 講個屁和第66章 玉枕第八十一章第7章 西方攻略第36章 英倫小戰國第七十六章第1章 晉陽有喜第三十七章第50章 不速之客第33章 石堡城第34章 偷襲和龍第20章 不朝第15章 李貓第53章 解放奴隸第30章 陳三事續第34章 孔孟無用第58章 追求你的幸福去吧第54章 後宮之主第64章 諾真水之戰第62章 神出鬼沒第24章 喋血城頭第16章 機會第二十一章第16章 機會第62章 神出鬼沒第六十三章第87章 地動山搖第21章 太宗震怒第66章 玉枕第29章 斬草除根第17章 密議第三十六章第29章 斬草除根第60章 古埃及第12章 消失?第34章 全功第27章 契丹窘迫第60章 古埃及第55章 三戰而下第六十三章第37章 繼續進軍(上)第3章 皇恩第22章 最是無情帝王家第19章 驚天第79章 兵臨藤原京第40章 宴會第74章 豎儒蜂起壯士死第83章 七寶齋內藏七寶~~~第八十四章 大觀園第二十二章第62章 神出鬼沒第四十五章第18章 身後事第74章 自賣自身第84章 驕兵之計第六章第十六章第1章 我們回家了第12章 洞房花燭夜第53章 解放奴隸第19章 悲劇承乾第二十五章第30章 軍神廟第73章 願做杜陵一農夫第73章 一戰功成第79章 兵臨藤原京第五章第79章 因材施教第十六章第64章 諾真水之戰第10章 密謀第70章 蘇烈第53章 繪圖凌煙閣第八章第十七章第72章 舞弊第22章 滅其族,亡其種第34章 偷襲和龍第二十八章第25章 怒不可遏第34章 全功第77章 生子當如杜承明第9章 疑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