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5章 大唐和瓊州的差距

杜荷三人在船上飲茶聊天,看着李治有些鬱悶的表情。杜荷不免失笑道:“我說那皇后不是已經搞定了嗎?剛纔靠岸的時候已經說了,整個拜占庭都已經以爲她猝死你還怕什麼?以後等你當皇帝了直接帶進宮就好拉,估計你回長安的時候她也就到了,你怎麼還鬱悶呢?”

“青蓮哥,你以爲我是爲了這件事嗎?”李治白了杜荷一眼說道:“現在大食已經和拜占庭屬於兩方爭霸了,至於歐羅巴各國我倒是不在乎。他們亂不亂的和我們大唐也沒有什麼關係。我在想現在我大唐只有大食一個殘敵了。至於三韓問題不大,只要有你和大哥在是早早晚晚的事情。可大食不一樣啊!他現在已經對西域虎視眈眈,我看早晚要對三哥動手的。你與大食是同盟關係,到時候……”

杜荷還以爲什麼事情呢!笑道:“還真沒看出來,你小子還是多愁善感型的。你殺啊!大食欺負你三哥我能看着不管嗎?你放心好了,再等等我們就收拾他!絕對不會讓他好過的。至於拜占庭我這次也看了,雖然他現在對小國動手了。但是對於大食來說根本就不是問題,滅亡我看是早晚的事情。”

李恪擺擺手說道:“這根本就不是我們操心的事情。現在我們根本就沒有能力擴展到歐羅巴,還是好好的顧忌眼前吧!…青蓮啊!你是不是應該回大唐看看了,你出來也兩年了。總是這飄着也不是個事吧?”

“你當我不想回去?”杜荷苦笑道:“我現在窮的都當褲子了!在等些時日,現在真不是說這話的時候。你現在能說回大唐就回去?買賣越做越大已經身不由己了,一切都順其自然吧!”

李恪也知道杜荷說的是實情,自己這些年在外漂泊也知道身不由己這四個字到底是什麼意思。突然很懷念在長安城當逍遙王爺的日子。可是現在真是……

“行了,別傷春悲秋了。”杜荷笑道:“現在你秦國現在也很不錯嘛!要是想接着逍遙還不好辦,在等幾年你那大兒子長大了直接將皇位讓出來就是了。到時候咱們接着回長安便是了,其實就是自己到底能不能放下來。”

“的確如此啊!”李恪感嘆一聲說道:“權利這東西,開始沒有的時候拼命的抓。等自己真抓在手裡的時候才覺得這東西不是好東西,可你要是說在放下那可就難嘍!……在等幾年吧!我這在積攢幾年家業我也就不幹了!實早給與晚給都是那麼回事。倒是青蓮還要奮鬥一陣了,你家業最大。可你那幾個娃兒卻是最小的!看來你就是個勞累的命啊!”

杜荷哭笑不得,的確自己的家的小子現在剛剛會走。最早最早也要二十年以後才能放手了,以後是好是壞就不是自己能控制的了。一切就看他們自己的了。

“那我豈不是更慘,我這還沒上位呢!”李治叫屈道:“我這還得等多少年啊!……你們到時候可都得幫着我點啊!…現在我看着奏摺就頭疼!”

半月後,李治與李恪等等下船在天竺下船。李治覺得自己應該是高昌去看看,再回到瓊州就沒有什麼意思了。既然走了這麼一大圈那就別走同樣的路線,而且還能去看看自己的六哥他們。正好用杜荷給自己的相機多拍一些照片,就是充電有些費力。要用什麼充電器十分的討厭。

李治在下船以後,想了想這麼長時間發生的事情,很多的都讓他十分的不可思議。其中一件那就是胡雨依的親生父親,也就是那位胡校長在經過慎重考慮後,竟然決定不和李治回大唐,而是依然呆在瓊州。這讓李治是驚訝無比,因爲誰都知道,只要這位喜歡做官的胡校長跟着李治回到大唐,那麼無論如何,李治也會安排他做官,雖然不能做名義上的皇親國戚,但做個縣令卻不是什麼太難的事。

爲此李治還特意去找過胡校長,與他面談了一個時辰,結果對方告訴李治,他以前也在大唐做過小吏,對大唐的生活和官場也都十分的熟悉,不過自從他們搬到瓊州後,就感覺在這裡生活的十分舒服,無論是生活環境還是各方面的政策,都讓他們感覺很自由,不像大唐那麼的壓抑,也正是如此,周校長雖然明知道回到大唐就能做官,但卻還是放棄這個機會,選擇在臺灣做一個小小的校長,曰後憑自己的能力升遷。

當然了,胡校長在說上面這些原因時,用的話比較婉轉,而李治也是憑藉着他在臺灣生活的這段經歷,才勉強聽明白了胡校長說的這些話,而且他對此也十分理解,甚至有時候他也在想,若是自己真的是一個普通人的話,那麼在大唐和臺灣之間,自己無疑也會更喜歡臺灣,因爲這裡對於普通人來說,有着太多的機遇等待着他們,可以說一個人只要努力,那麼過上一種富足的生活並不是件難事。

想起這裡,已經坐上船的李治長嘆了口氣,雖然瓊州開發的時間並不長,城市的建設也並不完備,但是這裡卻有一種自由開放的氣氛,使得來到這裡的人都會不自覺的被這裡所吸引,比如很多從大唐來臺灣做生意的商人,都會在臺灣買下一所宅子,慢慢的把全家都搬到這裡。

對於這種現象,雖然看起來並不起眼,但是李治卻知道,這已經說明了一個問題,那就是大唐的內部環境比不上瓊州,特別是在一些有關民生的政策方面,與瓊州相差甚遠。

比如臺灣對百姓建宅子就沒有什麼限制,只要你財力充足,那麼你想建成什麼樣都行。但是這在大唐卻有明文規定,什麼樣的人家建造什麼規格的宅子,房屋的高度、裝飾品的樣式等等,全都有嚴格的規定,一不小心就可能犯法。

當然了,房屋只是一個方面,其它還有言論、衣着、行爲等方面,瓊州也都沒有什麼強制規定,但是這在大唐完全相反。一個人在瓊州的那種寬鬆的環境中呆久了,自然不願意再回大唐受管制,這也是瓊州人口越來越多的原因之一。

雖然李治對這些情況知道的很清楚,也知道大唐在某些方面的缺點,但是知道是一回事,能不能改變卻又是另外一回事,想要改變大唐的現狀,勢必會牽扯到各方面的利益,畢竟大唐不是瓊州,瓊州是從一清二白的基礎上新建的,所以杜荷無論做什麼規定,都可以很順利的推行下去,但是這在大唐是行不通的。原來大唐看起來好像很強大,但其實國內勢力盤結,牽一髮而動全身,現在父皇能壓制住各方面的勢力,但曰後我若登位,恐怕國內各方面的矛盾就會爆發出來,看來這個大唐的皇帝還真不好當啊!”李治看着西方,一臉苦笑的喃喃自語道。

“小治!你就感慨什麼?”李恪笑了笑說道:“你的擔子是最重的,如果大唐亂了。第一個倒黴就是大哥還有我!所以……我們都希望你能把把大唐管理好!”

爲了迎接外出一年半的兒子歸來,李世民還特意派人前去迎接,不過採兒和兕子卻從另外一個城門悄悄回了城,畢竟她們身爲女子,在外出時就是打着其它的名義,這次自然也不能和李治一起回城。

李治回到長安的第一件事,就是向李世民請安,並將這一年半以來的經歷講了一遍,特別是海外瓊州、高昌等地的發展情況,更是李世民想要知道的重點。而李治也有許多的話想與父親說,特別是在這一年多以來的感受,他急於想找一個人傾訴,而李世民無疑是個極好的對象。

父子兩人在兩儀殿內的書房中一聊起來就沒完,甚至連飯都是讓人送到書房,到了晚上時,兩人誰都沒有一絲睏意,最後還是長孫皇后得到消息後,親自趕到那裡,這才讓他們父子二人分別回去休息。

不過在接下來的幾天中,只要李世民一有空,就會把李治叫去,讓他給自己講這一年多的經歷與感想。其實李世民也正是通過兒子的眼睛與嘴巴,瞭解大唐與其他各國在各個方面從而找出自己施政時的得失。

第109章 帶兄弟迴歸第40章 來到草原第232章 二人世界之武照第365章 李治的愛情第439章 開發南美第289章 土匪搶糧第106章 李恪倒黴了第285章 缺糧食老子有啊第377章 雨依的選擇第141章 你是來自首的第214章 節:準備成立跨國銀行第144章 太子的悔悟第126章 我要去雅典第2章 老爺子哭了!第37章 跨時代的武器第409章 收復林邑第207章 父子談話第129章 杜荷說大唐第156章 火車之上(下)第418章 征討東瀛第442章 開發南美第87章 西方來客(4)第319章 女子學院第410章 收復林邑第413章 征討東瀛第190章 不戰屈人之兵第177章 用你們的生命來捍衛他的信念第129章 杜荷說大唐第237章 杜荷的分析第196章 三兄弟的想法第303章 長樂的妄想症第74章 高昌馬匪(下)第221章 小舅子你比我可紈絝啊第213章 駙馬不是那麼好當滴第67章 雲朵的想法!第146章 李世民的想法第424章 征討東瀛第143章 杜荷又開始做買賣了第412章 馬尼拉第7章 長孫皇后的病第440章 開發南美第411章 收復林邑第208章 李世民很欣慰第237章 杜荷的分析第414章 征討東瀛第100章 爺爺我等着你們月票和推...第402章 契丹的打算第120章 高陽的看望第455章 節:大結局第37章 跨時代的武器第73章 上好茶!第65章 女皇解圍!第352章 李治的平民生活第265章 打野戰第107章 同道中人第357章 定吐蕃第285章 缺糧食老子有啊第255章 二人的回憶第237章 杜荷的分析第92章 演習前夕第376章 出國訪問第263章 潔鳳的威力第141章 你是來自首的第420章 征討東瀛第305章 香水傳銷第292章 你真的是官軍第244章 世家的到來第157章 江南的情況第340章 血戰到底(1)第8章 和長孫皇后談話第67章 雲朵的想法!第275章 都是老熟人第448章 北美商旅第44章 上錯人!第1章 大唐!我本不想來的!第422章 征討東瀛第417章 征討東瀛第234章 杜荷見祖宗第422章 征討東瀛第306章 小棉被第383章 拜占庭第187章 處理世家第413章 征討東瀛第335章 李治來了第39章 錦衣衛的第一戰(下)第206章 李承乾的改變第448章 北美商旅第93章 程將軍威第334章 戰吐蕃第59章 我們這裡有女兵喲!!第179章 我們突厥是土豪第178章 海上迎敵第223章 杜荷吃醋了!第134章 準備做罐頭第328章 發現玉礦第107章 同道中人第69章 大婚(下)第113章 赴宴(上)第248章 他們的目標是國會?第324章 鳳凰自行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