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8章 來瑱敗睢陽破

李白的悽慘在於他奔波了一生都沒有得到他想要的理想官職,這就是他這種詩人的悲哀之處,稍微感覺不如意便寄情於詩詞,朝廷不是沒有科舉考試讓學子們有一個出路,但李白不屑於去參加科舉考試,他認爲以他的才氣,出來做官的途徑應該與衆不同,他想要像諸葛亮那樣被皇帝、諸侯三顧茅廬,把他當成不可或缺的謀士,倚仗他、重用他。這也是爲什麼永王好幾次下聘書聘請他,他才扭扭捏捏答應的原因。

官小了他還不做,伺候人的活不幹,感覺下作或受委屈的活也不幹,折腰事權貴?見鬼去吧,這就是李白!李白是清高的,他的心很高,用一句話來形容他應該不爲過:心比天高、命比紙薄!

營救李白,對於趙子良來說只不過是動動嘴皮子的事情,既然杜甫開了這個口,趙子良覺得沒必要計較太多,舉手之勞而已,再說以李白的情況,可以認定爲犯罪未遂,真要較真,他肯定是有罪的,可是這種情況也可以網開一面,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而且又不違背原則底線。

趙子良走到案桌後坐下,拿起筆寫了一封書信,寫好好用信封裝好,遞給杜甫說:“你派人把這份信給來瑱送去,他如今在江東,說話管用!他會以知曉相關軍情爲由要李青蓮協助調查,把人帶走。如此一來,地方官府和朝廷有關衙門就不好再過問了,另外我會派人去朝廷相關衙門把他案卷調來,來瑱會派人把人送過來的!只要人和案卷都到了這裡,他就沒事了”。

杜甫大喜,接過書信連忙道:“我替李青蓮多謝大帥!”

趙子良擺手道:“等人送過來了再謝吧!”

三月二十二,趙霆率軍渡河抵達陝郡與主力匯合,白孝德率領五千精騎爲先鋒一路向東前進,進逼洛陽。雅鹿小城小鎮皆望風而降,抵達澠池後,城內官員兵將扯下燕軍旗幟,掛上大唐旗號,打開城門迎接王師入城,官員們還準備了大量的糧食和酒肉犒勞大軍。

三月二十二下午,白孝德派人回陝郡報告最新的叛軍動向。

“大帥,白將軍命我向大帥稟報,田承嗣受傷之後帶着一千餘騎兵一路東逃,直到新安才停下,從去年十月開始,叛軍爲了加強洛陽周邊防禦,徵集了周邊大量民夫在新安以東原函谷關遺址上重新建造了函谷關,雖然建造的時日不長,但因爲徵集的民夫夠多,因此這新函谷關築造得高大結實,想要正面攻打破關,只怕極爲困難!如今田承嗣就在函谷關!”

函谷關從時間上來算,先後出現過兩座,一是秦朝時期的函谷關,位置在靈寶以北的王垛村,另一座就是東漢時期位於新安以東的函谷關。因爲潼關的建立,函谷關的作用就沒有了,因此後來被廢置。

叛軍重新築造函谷關的事情,趙子良是知道的,這也是他爲什麼要放緩進攻節奏的一個原因,如今大量的後勤輜重和攻城器械等都還在從潼關來陝郡的途中,現在大軍就算抵達新安的函谷關也無法攻城。

趙子良聽了白孝德派來小校的報告之後,讓其先去休息,趙子良又下令召集諸將們趕來商議,通過商議,趙子良決定先鞏固已經奪下來的地盤,派出少量兵馬把周邊的小城小鎮都清掃一遍,同時派人與南方的魯炅和王思禮等人取得聯繫。

······

洛陽,皇宮。

田承嗣和能元皓在陝郡慘敗的消息傳到洛陽之後,燕國君臣人心浮動,安慶緒立即召集羣臣商議應對之策。

安慶緒對滿朝文武說道:“日前畢思琛在方城反戈,不但殺了李歸仁等人,還擊潰和收降了我近十萬大軍,田乾真也是狼狽逃回,兵馬所剩無幾,南方的局勢惡劣,如今魯炅和王思禮還沒有從南邊殺過來是因爲他剛剛吞下我近十萬大軍正在消化,只怕等他們消化了那十萬大軍,肯定會揮師北上。而今,田承嗣和能元皓又被趙子良擊敗,能元皓被俘,田承嗣中箭受傷,目前在函谷關駐防,而安邑方面的崔乾佑部又全無消息,有軍情顯示唐軍攻佔了平陸,崔乾佑只怕凶多吉少,形勢可以說對我大燕國極爲惡劣,不知諸位卿家有何良策應付這種局面?”

嚴莊站出來道:“陛下,微臣認爲現在應該派重兵駐防函谷關和汝州,調去大量守城物資,同時要撤換田承嗣。這田承嗣與趙子良是師生關係,誰又知道這次他慘敗是不是故意的呢?另外,微臣建議做好撤離洛陽的準備,遷都相州!”

高尚站出來說道:“陛下,微臣贊成嚴大人所說做好遷都相州的準備,但不贊同撤換田承嗣,如今我朝可用之將不多,田將軍功勳卓著、戰功赫赫,被趙子良擊敗只是暫時的,而且如今我朝也只有田承嗣與趙子良正面交戰過,只有他有經驗,留他駐防函谷關是最好的選擇!陛下,臨陣換將是大忌啊!”

高尚和嚴莊都是宰相,都各有各的班底,這兩人出來說話之後,他們的班底大臣們都各自站出來支持,雙方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互不相讓。

安慶緒是並非是世家公子哥,他也是跟着安祿山一路殺出來的,對兵事破有些瞭解,知道這個時候朝廷大將們只怕只有田承嗣對趙子良的戰法瞭解有些,換做別人過去受函谷關,只怕還沒有田承嗣做得好。

安慶緒經過仔細考慮,還是決定留下田承嗣在函谷關鎮守,同時派安守忠和田乾真守汝州,汝州是洛陽的南大門,汝州如果被魯炅和王思禮攻破,洛陽就危險了,同時他還下令尹子奇猛攻睢陽,接觸東面的威脅,如今尹子奇手裡有三十萬大軍,而睢陽城內不足三萬,以十倍兵力猛攻睢陽對於尹子奇來說壓力並不大。

睢陽城面臨前所未有的危機,睢陽城並不算大,如何又經得起三十萬大軍圍城日夜輪番攻打?

尹子奇接到安慶緒的命令之後,揮兵對睢陽猛攻半月有餘,睢陽城內守軍承受了巨大的傷亡,糧草幾乎斷絕,守軍從三萬銳減到不足一萬人,吳王李袛幾乎沒有什麼信心和意志力抵擋下去了,賀蘭進明、許遠等人也是一個個如喪考妣,這場仗打到這個份上,傷亡超過了三分之二,城內唐軍兵士士氣已經下降到了極點,隨時都有可能崩潰。

在這個時候、張巡、南霽雲和雷萬春等人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利用燕軍攻城之際突然大開城門,出動了城內僅有的兩千騎兵,出其不意地破壞了城外燕軍的全部攻城井欄、投石車、弩炮等重型攻城武器,還大量殺傷了燕軍,燕軍被突襲之下潰敗而來,圍城之勢緩解,尹子奇不得不退兵三十里。

鑑於睢陽城的危機局勢,得到消息的來瑱當即率馬守業、韋渉等人北上增援,三路人馬合兵一處,共三萬餘人。

尹子奇很快得到消息,當即留下李懷仙、楊宗望、令狐潮等人帶兵繼續圍困睢陽,他自己則統率十萬精兵南下迎戰來瑱大軍。

尹子奇在蔡河和包河之間的中部設下埋伏,以以逸待勞。來瑱大軍探哨被山林阻擋,沒有發現尹子奇伏兵的,當來瑱、馬守業和韋渉等人率兵抵達時發現了不正常,想要率兵撤退時,但時間上稍微有些晚了,尹子奇親率騎兵衝殺而出,唐軍軍令不統一,將校各行其是,將士們一片混亂,尹子奇大軍衝上來時抵擋不住,紛紛潰敗,來瑱、馬守業和韋渉等人一路狼狽地逃到臨淮才穩住陣腳,清點大軍才發現三萬大軍過去,回來時已經不足一萬。

遭此重創的來瑱、馬守業和韋渉等人已經無力主動進攻,增援之事只能擱置,來瑱一方面下令徵兆兵員加強實力,另一方面向朝廷和趙子良上書,稟報戰敗過程請求處罰。

而尹子奇正與來瑱大軍大戰時,睢陽城內發生了鉅變,以吳王李袛爲首的一些武將決定突圍而出,向彭城方向撤退,張巡、許遠等人則認爲應該堅守待援,不到萬不得已,寸土也不能丟,但吳王李袛和他麾下一些武將決心已下,不顧張巡和許遠等人反對,帶着三前人向東突圍而去,同時突圍的還有賀蘭進明。

留守在睢陽城外的燕軍大將李懷仙、楊宗望和令狐潮等人也沒想到唐軍這個時候還敢突圍,要知道城外可是有着十幾萬大軍,這些兵馬並不是紙糊的,但偏偏李懷仙等人沒有防備,竟然被李袛、賀蘭進明等人突圍成功,雖然損失了絕大部分人,但李袛和賀蘭進明這些主要人員卻是成功突圍而去,一同隨他們突圍成功的還有數百親兵。

睢陽城內原本就不足一萬人了,李袛好賀蘭進明突圍時又帶走了三千餘人,此時睢陽城已經不足六千守軍,還都是餓得面黃肌瘦,士氣低落。

轉眼之間到了四月十八,尹子奇擊敗來瑱大軍返回睢陽,繼續揮兵攻打睢陽城,張巡、許遠等人苦苦支撐、城牆上堆積的屍體都沒有時間處理。

又是猛攻五天之後,睢陽城終於支撐不住,東面城牆被燕軍全部攻佔,城門被打開,大量燕軍涌入城內,睢陽失陷!

張巡、南霽雲、雷萬春、許遠等主要人物全部被俘。

ps:大家好,我的新書《血染大宋》已發佈,請讀者大大們一如既往的支持我!鏈接book.qidian./info/1004906925點擊、、推薦票都是一種支持,謝謝!

第1019章 罵死裴遵慶第1080章 釣大魚(6)第1124章 君士坦丁堡的謀劃第796章 遠程較量(2)第1415章 圍困第571章 計議第1424章 現身第945章 決意親征吐蕃第841章 北進第193章 指使第999章 缺錢第537章 節度判官封常清第1475章 掌握主動權第107章 兩面夾擊第1434章 借人第1419章 打賞第1235章 內訌第1014章 元載的打算第694章 要命的聖旨第1053章 天牢送行第1293章 朝會中的較量第802章 僱傭第492章 拉人拉人才第1205章 兵圍巴格達第798章 拼死營救第1059章 出頭鳥周智光和李靈曜第1355章 交涉第1229章 沒有選擇的權利第983章 最高規格的接待第982章 物是人非第1547章 抵抗頑強第1109章 案情複雜第1284章 與宗室交鋒第24章 晉升隊正第500章 逼死祿力第737章 大整編第1196章 調回第376章 怒打李林甫第721章 勸降向潤客第114章 屠殺泄憤第604章 曠世大戰(1)第985章 開國盛典第985章 開國盛典第808章 談崩第770章 大戰(2)第700章 受封太尉第1094章 改制第1090章 收復幽州(2)第1222章 長矛插在城門上第1368章 青松道長第1403章 只是一個意外第1005章 拉攏李峴第475章 一網打盡(5)第943章 父子夜話滴261章 賺錢第902章 西亞戰火起第662章 奪回長安第910章 一戰殲滅第1395章 風起第459章 先打贏我第458章 來了一羣禍害!第599章 北庭出兵第1191章 給大食使臣的下馬威第694章 要命的聖旨第1107章 君臣計議第1175章 引蛇出洞第1533章 弓騎兵的逞威第939章 犧牲品第89章 收網第269章 再接再勵(3)第906章 親征第1200章 伊琳娜的政治眼光第1383章 黑暗時代第756章 和睦第626章 城破人逃第302章 初見安祿山第214章 明升暗降第745章 叛軍內訌(1)第1140章 三萬炮灰第285章 奏對第1173章 懷疑第1044章 倒黴蛋張惠光父子(2)第1296章 拂曉刺殺(1)第1513章 拼消耗第1400章 真相披露第782章 進軍臨潭第716章 馬燧第1295章 燈下黑第1497章 國王的一家(1)第997章 輕重有別第1244章 耶路撒冷之戰(7)第1096章 大裁軍第712章 祿山死第1520章 圍困第1041章 遊說李希烈第19章 獨擋一面第1174章 試探第1362章 託普拉卡萊要塞189章 絲路安全會議(2)第150章 反空營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