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5章 讒言

李適的死讓代宗大受打擊,整個人像是老了十幾歲的樣子,他的年紀比趙子良還要小好幾歲,但看上去已經年近六十的模樣,在李適死後的幾天時間裡,他整個人恍恍惚惚的。

代宗李豫是見過了生死的,他的父親肅宗、兄弟建寧王、母親章敬皇后都是死在他的面前,如今大兒子也死了,早些年他的第四子李遐早薨,因此這次李適之死讓他格外傷心難過。

李適不僅是太子,他還是尚書令,是宰相中排位第一的宰相,元載等人都要向後站,李適的死讓有些人高興,讓有些人感覺失去了靠山。李適的兄弟們爲此高興,因爲李適之死讓他們有機會登上太子的寶座,而裴冕、楊綰、常袞等人卻都失去了李適這個靠山。

其實在做皇帝方面,肅宗李亨的性格比他老子李隆基、兒子李豫和孫子李適都合適,李隆基是人老心不老,到了晚年還能跟楊貴妃秀一把恩愛,把政事都丟在了一邊;代宗李豫是被太監擁立起來的皇帝,也是唐朝第一個被太監擁立的皇帝,缺乏膽魄、決心和狠心、意志不夠堅定;李適就有些兒女情長了。

李豫的心很脆弱,當年李適的母親沈珍珠被叛軍擄走,李豫傷心掛念了很久,後來在洛陽找到了沈珍珠,卻因爲皇祖父玄宗的不允許而把沈珍珠留在了洛陽,以至於沈珍珠再次被叛軍擄走之後下落不明瞭,他才知道後悔。他不得不把感情轉移到獨孤氏的身上,在獨孤氏這裡,他找到了慰籍,他是一個感情專一的人,儘管跟宮中其他妃子、宮女一共生了二十個孩子,但他的感情這些年一直放在獨孤身上,但他內心潛意識當中並未忘記沈珍珠,並把這種思念的感情轉嫁到兒子李適身上,而李適卻死了,可見對他的打擊有多大。

望着雙眼無神、整個人都有些傻呆的代宗,獨孤氏勸道:“陛下,吃點吧,人死不能復生,陛下再傷心難過,太子也活不過來了。陛下還是保重龍體要緊,臣妾和膝下這麼多皇子皇孫都指望着陛下呢,您要是有個什麼三長兩短,臣妾等該如何是好啊!”

代宗回過神來,嘆道:“哎······讓你擔心了!你說這好好的一個人怎麼就沒了呢?”

獨孤氏道:“陛下,這一切都是命啊!”

兩人正說着話,一個太監走過來行禮道:“陛下,裴相求見!”

“裴冕嗎?宣!”

“遵旨!”

裴冕很快到來,向代宗和獨孤氏行禮:“老臣拜見陛下和貴妃娘娘!”

裴冕是三朝老臣,玄宗時期給哥舒翰做過行軍司馬,資歷上很豐富,性格忠誠勤勉,悉心奉公,但此人和其他很多官員一樣有一個共同的毛病,就是不識大體、貪財,他當任宰相期間賣官鬻爵,度尼僧道士,以儲積爲務,在官場上造成了很不好的風氣,御史臺這些時間一直在查他,由於他前些日子跟着李適去了前線,調查事宜一度中止。

獨孤氏點了點頭,很識趣的迴避,向代宗打過招呼之後轉身離去。

代宗問道:“裴卿家,你今日來見朕有事嗎?”

裴冕下拜道:“陛下,老臣冒死前來向陛下告御狀,請陛下爲太子做主啊!”

代宗一驚,連忙擡手:“你快起來,慢慢說,到底怎麼回事?”

“是,陛下!”裴冕起身,說道:“太子以前雖然有過天下兵馬元帥的頭銜,但衆所周知,太子並不知兵事,這次太子在朝堂上說想帶兵平定李靈曜之亂,是想立功,有這種想法也是正常的嘛!攝政王想都沒想就答應了,老臣就納悶了,別人不清楚,他攝政王還不清楚戰陣之上對於一個毫無領兵作戰經驗的人來說是多麼危險的事情嘛?他明知道讓太子領兵去打李靈曜有危險,卻想都不想就答應了,他這麼做到底是事先早就有這種想法,還是臨時起意?他完全可以以太子不通兵事爲由拒絕,可他的態度實在太過令人懷疑!”

代宗的心砰砰直跳,“你的意思是攝政王是故意讓太子帶兵去打李靈曜的?目的就是要借叛賊的手除掉太子?”

裴冕道:“除此之外,老臣想不出其他可能性!要知道打仗並非兒戲,那是要死人的,而且成千上萬人死去,攝政王會不清楚這其中的厲害關係?給太子掛一個元帥的頭銜就行了,完全可以另外委派大將統兵,他卻讓一個外行去統帶內行,這不可疑嗎?”

代宗雖然性格柔弱、耳朵根子軟,但他並非是可以任由別人忽悠的人,他疑惑道:“好,就按照你的分析,就算攝政王真是懷有這種心思,但這樣做對他有什麼好處?朕有二十個兒子,就算適兒死了,朕還可以立其他皇子爲太子!”

裴冕聽了這話不由急得跳腳:“哎喲,我陛下啊,您怎麼還不明白呢?其他皇子能跟太子殿下相比嗎?太子在朝中有一大幫老臣幫襯,在朝中的話語權極重,攝政王很多不當的施政舉措都遭到過太子的反對,他因此懷恨在心啊!其他皇子雖然隨時可能被立爲太子,但是他們在朝中並無根基,就算他們被立爲太子,在朝堂上也根本就沒有話語權,先是俱文珍等人或被殺,或被關在大牢,後來元載一派的勢力受到連續打擊,損失慘重,元載現在當起了縮頭烏龜了,只有太子能跟他對抗,恰巧李靈曜造反,這正好給了他一個除掉太子的機會,也怪太子太急着立功表現自己了,趙子良正愁怎麼讓太子統兵,太子沒有跟老臣等人商量就擅自做主表示要統兵平叛,這不正好撞了趙子良的刀尖上嗎?”

代宗心裡七上八下,仔細一想,裴冕的話也不是沒有根據,但是他還是不敢相信趙子良會這麼做,他搖頭道:“你說的固然有一定的道理,但是朕還是覺得不大可能,太子是元帥,元帥受傷或者戰死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攝政王就算要算計太子,用這個辦法的變數太大,按照他的一貫行事作風,他不會這麼幹”。

裴冕不由撫着額頭,嘆道:“陛下啊,您別被趙子良的表象給迷惑了,您想想,如果太子殿下沒事,只要他吃了敗仗,趙子良都有足夠的理由治他的罪啊,如果趙子良剪出了太子在朝中的勢力,那麼整個朝堂上就是趙子良一個人說了算了!到時候他如果要做什麼,誰能攔得住?這太下遲早都得改姓啊!”

代宗被裴冕說得有些心浮氣躁,起身擺手道:“行了,你先回去吧,朕累了!”

李豫雖然趕走了裴冕,可他的心卻無法平靜下來,裴冕的話總是在他耳邊縈繞,作爲一個帝王,他最在乎的當然是自己的皇位,如果不是他實在沒有辦法解決藩鎮叛亂以及朝中複雜的局勢,他當然不會把軍政大權委託給趙子良,可從裴冕的話來看,趙子良的所作所爲好像已經在威脅他的皇帝寶座和統治地位了。

內心激烈的鬥爭讓李豫情不自禁的捏緊了拳頭,指關節都捏得發白了,獨孤氏端着一碗燕窩走過來看見李豫的神情有些不對勁,擔心的上前問道:“陛下,你怎麼啦?”

李豫回過神來,換忙掩飾:“哦,沒事,沒事,你端的什麼?燕窩啊,朕正感覺餓了!”

站在門外伺候的一個太監把殿內剛纔發生的事情看得和聽得一清二楚,輪值的時間結束之後,他立即離去。

攝政王府,練武場。

趙子良拿着棗陽槊與護衛軍統領馬遂打鬥得不亦樂乎,兩人騎在馬背上你來我往殺得不可開交,不到一會兒工夫,馬遂就招架不住了,敗下陣來,打馬退到一邊抱拳道:“大王神勇,微臣不是對手!換張將軍上吧,微臣實在撐不住了!”

趙子良時常跟軍中大將們過招,主要是爲了活動筋骨,到了他這個境界的武技,與一般人較量已經沒有什麼作用了,他平時主要通過頻繁的體能修煉以保持身體機能不退化,並努力試圖更進一步,另一方面通過打坐在腦海中修煉自己作戰技能的意識,在這兩方面的修煉每進行到一段時間之後就以意識驅動身體來做試驗,看看自己的戰力是否得到了提高。

趙子良向虎牙軍統領張賁和選鋒軍統領趙北同時招了招手:“你們兩個一起上!”

以二打一,張賁和趙北並不覺得是恥辱,他們都知道單憑一個人與趙子良過招根本就撐不了幾招就會落敗,兩個人一起上還可以多撐幾招,要知道在過招的過程中,趙子良是絕對不會放水的,他們這些大將雖然每次都被趙子良打得鼻青臉腫,但都很高興,因爲每次跟趙子良過招在武技上都會有一些進步和感悟。

張賁和趙北兩個人上馬與趙子良接戰,一共只撐了十二招就雙雙被趙子良打落下馬,但卻沒有受傷。

“今日就到這裡吧!”趙子良說着跳下馬來,兩個壯漢兵士跑過來把他的棗陽槊擡走了。

第1033章 漠北和雲中第513章 攻城(1)第721章 勸降向潤客第1144章 強悍的攻城器械(2)第823章 上山第1568章 全面攻佔意大利第781章 氣血方剛的吐蕃國王第1100章 張守瑜和高秀巖致仕第1556章 化劣勢爲優勢第237章 朝堂爭鋒(2)第1480章 千鈞一髮第1558章 遇伏第552章 偏向虎山行第1311章 成軍第1359章 一夫當關(2)第1269章 孤注一擲第1507章 迦太基第800章 死戰(2)第578章 兵變(1)第869章 滅可薩汗國第1446章 苛刻的條件第41章 見好就收第610章 曠世大戰(7)第34章 突騎施意劫掠第215章 返家第1411章 婦人之仁第1441章 踢到了鐵板第976章 北進第97章 整肅軍紀(3)第75章 臨行交接(1)第818章 問對第264章 重拳出擊(1)第382章 一路相迎第728章 上表請辭、回家養老第861章 不得已而爲之第939章 犧牲品第753章 皇帝女兒不愁嫁第491章 發明脫粒機第768章 狡猾的崔乾佑第694章 要命的聖旨第1389章 紅磨坊主人第1509章 父子較勁第475章 一網打盡(5)第897章 順利交接第127章 神兵和鐵匠第839章 真正的目的!第1127章 開戰第463章 賣草原(2)第74章 升遷第1318章 駱駝騎兵和地中海艦隊第601章 道士第1473 蒼鷹盜賊團的覆滅第818章 問對第134章 小勝第398章 赴河東第1003章 監考第1402章 驚天密謀第1589章 最後的決戰(1)第 769章 大戰(1)第499章 步兵出擊!第251章 暗中巡視(2)第1425章 幕後之人第1037章 動手(1)第292章 哥舒翰第1212章 敵人的敵人是朋友第1148章 偷襲變強襲第985章 開國盛典第815章 軍政大動作第1117章 連下兩城第130章 膽大包天第887章 反嫁禍(1)第1086章 法不容情第1191章 給大食使臣的下馬威第668章 連下三城(2)第1201章 戰亂敘利亞第184章 隱忍第1003章 監考第617章 殺雞駭猴第1560章 抉擇第551章 糟糕的消息第1326章 秘密會面第287章 殘酷的淘汰第 715章 大戰田承嗣、能元皓第1422章 獄中傳授第1024章 整頓吏治(2)第920章 拖延第1359章 一夫當關(2)第1236章 意外撤軍第446章 殺星第107章 大勝回城第1014章 元載的打算第1097章 皇帝的目的第1335章 勇士圖騰第935章 規矩第795章 遠程較量(1)第255章 板打高力士第639章 統治方略出爐第1507章 迦太基第510章 東西方軍事力量第一次碰撞(1)第642章 成立泰西都護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