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回 雨夜傳驚變

萬秀見他要走,不覺扶牀叫道:“林公子,你便要走了麼?”

萬夫人轉頭看去,見萬秀神色焦急,眉宇間透着幾分擔憂之色,只是望着林劍瀾,不捨之情溢於言表,心中一驚,暗道:“難道……”卻也來不及多想,快步走到門口道:“剛纔是我心急,錯怪了林公子,你帶阿秀去醫治,怎能讓你說走便走,好歹多坐一會兒,我去預備些飯菜,這次但請林公子放心品嚐我的手藝便是。”說完竟急急走了出去,步出廊外,只覺得心亂如麻,萬秀的神情猶在眼前,萬夫人心中暗道:“傻丫頭,你怎麼對他動了情?那成大夫背後之主來歷不明,處心積慮要害林劍瀾,我若是放着不管,豈不誤了你?”

然而萬夫人又想到自己終究不能陪着女兒一生,難道因爲女兒這病,便一輩子不嫁人麼?平心而論,林劍瀾既是林龍青的義子,人又俊秀聰明,更難得他對阿秀的事情似乎也頗爲在心,然而心中又想阿秀這病,拖到今日實屬不易,現在都沒有什麼根治之法,或許還要比自己先走一步,總總念頭糾纏交錯,最終只能化爲長長一嘆,向廚房緩步走去。

林劍瀾哪有心思吃她這頓飯,本想立刻就走,免得與萬秀分別要惹她傷心難受,此刻倒再也走不出去,回身苦笑道:“阿秀,本想與你避開這一場道別,竟是無論如何都躲不過去了。”

萬秀見林劍瀾長身立於門畔,那門側餘光撒進,映照在他身上,在地上拖出極長的淡影,溫暖而又孤寂,擡眼看去,見他面上亦露出幾分不捨,只片刻便又重換了笑容,將門掩好走到自己身邊道:“你母親這般急着出去,竟忘了關門,只是我可不敢吃她這頓飯了。”

萬秀紅着臉道:“有我在,她不敢怎樣。”又輕輕垂下頭去道:“我、我剛纔沒有阻攔你的意思,既然林公子要走,我只想和你道聲珍重。”聲音卻是越來越低。

林劍瀾道:“阿秀,怎地如同這一分手變成永別一般?你若有事,隨時叫人去找我就好。”便將自己在長安暫時落腳之處說了一遍,萬秀皺着眉頭反反覆覆唸了幾遍,終於展眼道:“我記下了,這地方我不會告訴母親。”

林劍瀾一笑,道:“那也沒有什麼打緊,你不要把你媽媽想的這般壞。”忽又想起什麼似的,道:“你先等我一下。”說罷仍是從窗中躍了出去。

過了半晌,萬秀只聽見窗外一陣嘩啦啦的清脆鈴聲,片刻又靜了下來,那窗戶“吱”的一聲打開,林劍瀾探進頭來招手道:“阿秀,你帶好遮陽之物,坐到窗邊來。”

萬秀不知他是何意,依他之言緩緩扶牆到窗口坐下,卻見窗外一片青蔥竹林中紅繩縱橫交錯,上面密密麻麻掛了許多鈴鐺,只是天氣悶熱無風,竟是樹枝都不曾動一下,因此這些鈴鐺靜靜懸垂紅繩上一聲不響。她正自心中疑惑,卻覺手中塞了些東西,低頭一看,竟是一把銅錢,擡頭見林劍瀾笑道:“我最近練成了一個好玩的招式,是受了丐幫那些懸鈴長老的啓發,只給你一個人看看,你只管向我丟錢,看我不出一聲將你的錢全部接住。”

萬秀偏着頭笑道:“那好,你接着我打賞吧。”說罷手中緊握了一枚錢“唰”的一下向那竹林打去。

林劍瀾不曾想她說動手便動手,輕道了一聲“壞丫頭”便抽身向後退去,如同背後長着眼睛一般翻身越過一道紅繩,彎腰仰面,再起身時卻是嘴裡叼着一個銅錢對着萬秀得意而笑。

萬秀也起了玩心,又捏了一枚扔了出去,卻馬上又丟了一枚向那紅繩鈴鐺處用力擲去,林劍瀾已抽出長劍,在林中飛躍騰挪,縱身將那先至的銅錢捏在手中,迅即身形一矮長劍向後一伸,那後發的銅錢已快碰到鈴鐺,卻剛好被那長劍又復彈起,“叮”的一聲向上飛去,重又落下,正落在林劍瀾手中,旁邊又早已有幾枚稀稀落落的銅錢飛至。

萬秀也不知林劍瀾用的是何步法劍法,只見他身形在竹林中晃如一段軟綢一般,曼妙之至,似乎馬上就要碰到竹竿或紅繩卻又極爲柔滑的繞開,身如飛鶴一般,衣袖輕攏慢卷,長劍縱橫開合,又有時如提毽子一般飛身將銅錢踢起,隨着手中銅錢陸續擲出,叮噹之聲不絕於耳,直叫她看花了眼。

此時忽的一陣微風扶起,竟似要起大風了,萬秀見手中還有若干枚銅錢,便輕輕一笑,將這些全部擲出,她力氣弱小,本就無法丟的太高太遠,那些銅錢到了竹林中便已落至林劍瀾肩膀高度,見他身形倏的快了數倍,有如疾風一般,晃的那竹枝也微微顫動,此時銅錢彈在劍上之聲更爲密集,幾十枚或先或後彈至極高處,林劍瀾方長嘯了一聲,縱身而起,將那些銅錢一一攬在袖中。

萬秀卻見一枚銅錢眼看要落至林外,看來竟趕不及去接,不禁“啊”了一聲,林劍瀾只不慌不忙長劍輕削了一下,飛身而落,手中竹枝向那銅錢擲去,卻是後發而先至,釘在泥中,那銅錢不偏不倚的落在竹枝之上穿了進去,卻被竹葉阻隔了墜勢,在那細小枝頭輕輕晃動。

萬秀正要拍手讚歎,卻見林劍瀾已翻身立在牆頭,對她遙遙而笑,揮了揮手,便沒了身影,心中知道這場道別早晚要來,卻讓他費了這般心思,此時風終於大了起來,竹林晃動,發出沙沙聲,牽動了那些紅繩上的鈴鐺一陣陣顫動,陸續有叮咚之聲漸漸交錯進來,竟十分悅耳,萬秀嘴角不禁輕輕一笑,心中卻是惆悵萬千。

林劍瀾回到那久違的小院之中,見這些天未住,屋內已是起了一層薄灰,收拾好後已到了晚上,對着一盞燭光,心情也是難以平復,人生最難是別離,只是因別離之後不知何時再見,尤其江湖之中這樣風雲詭譎,與外婆、林龍青、嶽靈風等人分別時何嘗不是這樣的心境?想到此林劍瀾只覺得屋中有些悶熱,便將那窗子支起,微微涼快了些,仍是端坐牀上,閉目回憶今天在竹林中的身法,心中則道:“我這從流雲劍法和東流雲步結合而來的畢竟只能做戲耍之用,阿秀擲的不快,因此倒還有迴轉之機,那紅繩上的鈴鐺也是死的,若是如同匡義幫中那些暗器高手所擲,該如何救應?若是今日的鈴鐺便是丐幫弟子甚至長老長杖之上的鈴鐺,那又當如何?”種種身形在腦海中盤旋,竟似有幾個人影對敵一般,若想通一招,則嘴角便透出幾許笑意,若是怎樣都無法對招,便是眉頭緊蹙,神色苦惱之至。

他自沉迷其中,不覺時間流逝,卻猛地被一陣急急的拍門之聲驚醒,睜眼一看外面早已經到了深夜,那支窗的木尺早不知何時被風颳掉,急忙快走了幾步開門卻是一陣涼風夾着細雨,地面窪了水,看來竟似剛下過暴雨,此刻才漸小,心中納悶不知何人找到此處,便打開院門卻是一人跌進懷中,斗篷下一張蒼白的正對他仰望,微微打着寒戰,正是剛分別半日的萬秀,不覺輕呼出聲,將萬秀摻到房中坐下。

林劍瀾藉着燭光只打量了一眼,便急忙重又生了火,將茶壺坐在爐子上,又從牀邊拿了一張椅子放在火爐邊,將萬秀扶了過去,見她額前仍在滴水,纖細的手指緊緊攥着那樹枝,上面打的絡子溼漉漉黑糊糊的,已經失了本色,斗篷看底色應是淡綠,只是沾染了無數泥印,不知路上摔倒幾次才勉強找到這裡。

看萬秀這副模樣林劍瀾心中不禁惱怒她不好好愛惜身體,卻又無法責怪,只坐在旁邊看着那茶壺道:“阿秀,你,唉,讓我怎樣說你?”

萬秀正要說話,卻是牙齒一陣碰撞,凍的無法開口,只對着林劍瀾露出焦急之色。林劍瀾心中一嘆,見那茶壺中的水也有些暖了,倒了一杯遞在她手中,萬秀捧着這茶盞,輕輕將尖尖的下顎抵在杯沿上,頓覺一陣暖意,茶杯中霧氣升騰,半晌終於緩了過來,道:“林公子,恐怕你義父那邊出了事!”

林劍瀾心裡頓時“咯噔”一下,手中的茶壺一晃幾乎拿不穩,急忙放在那火爐之上,顫聲道:“秦護法他、他果然是動手了麼?”

萬秀驚愕的看了他一眼,不知爲何林劍瀾能一語道出“秦護法”三字,看他神色焦慮,知道突然來訪和剛纔那句話在林劍瀾心裡震動極大,不敢再拖延,定了定神說道:“我爹爹本來是在晉州分堂料理事情的,可晚飯之時卻到了這裡,他以往就是出去幾日都會一回家便到我房中探問病情,今日卻只沉聲讓我休息。”

林劍瀾暗道:“萬劍虹必是得到了從總堂傳來的消息,從晉州趕來長安,算算時間,卻是青叔將方、嶽二人差來此處的時候。”

“我心道爹爹如此面色沉重,一反常態,必是出了什麼事情,或許能從中聽到些什麼關於林公子的事……”說到此處,萬秀輕輕抿了一口水接着道:“我又不敢在議事廳的門口偷聽,便只在窗外,他們以爲我早已安歇,外面又有大雨,幸好如此才未被他們察覺,那議事廳中並不止我爹孃二人,那成大夫也在其中,見了我爹爹,陰笑道:‘萬堂主消息倒很靈通,當真是聞風而動。’”

“我爹爹冷哼了一聲道:‘這裡並非晉州分堂,你也不再是匡義幫元老,我的地方,成大夫來來去去倒彷彿自己家一般,這是何道理?’

“那成大夫也並不惱怒,道:‘堂規道堂主不得擅自無故離開分堂,萬堂主又何嘗把自己看作匡義幫的人?若是知道總堂出了事,應趕回杭州纔是,爲何來了這裡?想是匡義幫大廈將傾,要趕緊再尋個靠山另謀出路吧?’唉,我依稀還記得小的時候父親與林幫主十分交好,沒想到匡義幫出事他竟如此行事,我心中着實愧疚。”

林劍瀾見萬秀自責,反而寬慰一笑道:“阿秀不必將父母之事通通攬在自己身上,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匡義幫近年來迭變叢生,各個分堂主各懷心思也是難免。”

萬秀道:“我爹爹的口氣有些恨恨的:‘昔日天下第一幫變成今日之模樣,成大夫的功勞倒也不小!’,成大夫道:‘萬堂主說這話豈非太天真了?匡義幫到了林龍青和曹書劍手中,人人都道他們年輕有爲,我這老頭子卻要說一聲他們短視!全國上下那麼多分堂,總堂更是如同森嚴壁壘一般,到了這般地步,早已不知被幾家盯上,偌大勢力,圖利用者有之,想瓦解者有之!豈是我一人所爲?’

林劍瀾暗道:“佛家說,諸行無常,勝者必衰。匡義幫鼎盛到了極點,自然有這麼一天,殷殷父親那樁事不過是個開頭。”想到此又在爐中加了兩塊炭,道:“若我想的不錯,你父親恐怕是想另起爐竈吧?”

萬秀不安的向後縮了縮,道:“直到這時我都並不清楚發生了何事,我父親只得嘆道:‘堂堂匡義幫,竟落在一個黃毛丫頭手裡,秦天雄這廝,我見了絕饒不了他!’”話音剛落,卻見林劍瀾手中夾火炭的叉子鐺然落地,又立刻被他彎腰撿在手中扔到那炭簍中,雖並未說話,但能看出內心波動極大。

林劍瀾只看着那火光,從小院初見那冰雪容顏,長江碧浪上暗自哭泣的樣子,九曲折橋上禦敵後的微紅面龐,最後離開匡義堂時環視四周的冷冷目光,即便是定在自己身上只一瞬,也是斷難忘懷,一旦重又提起,種種往事便紛沓而至,再難揮去。只原來——

是想忘卻終不能忘。

第四十七回 寅夜不速客第四十一回 千里人未還第二十九回 絕決道義擔鐵肩第三十八回 信步池邊道第四十回 清波引第十六回 入迷城第二十回 笑論金戈 難解大廈傾第二十一回 浩淼山水葬青衫第四十二回 風雷雨驟 嬌容名花 似有相識第十六回 入迷城第十一回 往事難釋終嘗苦第十六回 入迷城第九回 幽徑偶有得第十七回 今遊多歧路第十六回 三犯錦園春第四十八回 彩雲歸第五回 王孫信第十一回 往事難釋終嘗苦第三十三回 小飲會英豪第三十二回 過澗歇第四十三回 雙劍初綻雪第三十一回 四載愁腸 妄自是執念第十八回 夕山小寺孤第三十八回 波瀾驟 恨意未已第二十五回 圍火共夜話第二十四回 二賊醜戲九曲前第十九回 手執令兮風雲散第二十三回 尚念至親徒留恨第二十回 忠魂已歿唯長嗟第四十一回 如此心牽腸掛 再分離馬倦路迷第四十回 清波引第二十七回 傷情怨第十五回 下兵詞第十回 雙目茫茫恨不還第三十三回 小飲會英豪第十一回 偶爲義第二十七回 弄巧反成拙楔子第四十八回 閒坐聞故緣第三十五回 假做真亦假 運自來時第二十八回 一令傳約問故緣第二十五回 箭如雨燃天第三十五回 片語碎憶解玉匣第三十八回 波瀾驟 恨意未已第四十一回 回身遠望赴長安第二十一回 浩淼山水葬青衫第三十四回 黯然做論且抽絲第四十二回 斥語傷黃衫第四回 定風波第一回 將軍令第二十八回 雲深訪道家第十八回 夕山小寺孤第十九回 燃香心欲靜第三十五回 誰解其中曲第三十三回 相見歡第三十六回 洞中石露可爲滋第四回 妙手換容形第十八回 聚義廳中待一搏第三十四回 觀案如牆草第四十五回 簪針零落斷第四十四回 孤雁兒第二十八回 入塞第二十四回 一葉秋第四十四回 聊勝貪嗔癡 共署妙棋第三回 回看落雪猶入夢第二十六回 且雲塵世貪戀第三回 破陣子第三回 巧鬥消戰意第十二回 月門幽靜聞花間第二十三回 或爲檀香引第三十四回 憐白髮 聞婉言於道室第十六回 入迷城第十四回 急功險入魔第四十八回 閒坐聞故緣第二回 且從少年行第四十五回 薄命女第十回 定心言不多第十四回 綠窗之外竹色青第四十六回 借茶語歉然第二回 且從少年行第二十六回 愁懷滿眼一江秋第十回 自飲自傷情第十八回 聚義廳中待一搏第四十七回 蜂蝶舞 娓道往昔第十九回 手執令兮風雲散第二回 絕路聞響鈴第三十八回 波瀾驟 恨意未已第三十六回 丹心報聖朝第三十六回 暮色流雲是別時第四十三回 尋幽探密五王宅第十五回 下兵詞第四回 青絲紅顏第十三回 柔腸百迴轉第三十回 憶少年行復悠悠第二十一回 牽絆本無故第十回 定心言不多第二十八回 入塞第三十三回 再見期何日 荒山路稀第二回 閒品牡丹豔色嬌第四十四回 旁人感念是舊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