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回 佛心釋蓮華

那白衣人喟然一嘆,將頭深深埋下,想也是十分傷情,唐子慕嘆道:“這段晚輩未曾聽聞,原來徐小姐一番情深意重,反爲‘風竹’所用。在下只聽說李孝逸軍中接到書信,那信中將徐敬業軍中部署俱都仔仔細細的畫了出來,還爲他寫明瞭破敵之策,那信箋並未署名,只在那信箋下角畫了幾片竹葉。”

林劍瀾張了張嘴,卻是什麼都沒說出來。

萬秀坐在車中,輕輕掀開車簾,見林劍瀾臉色在月色下更顯蒼白,慢慢轉向自己,嘴脣略有發顫,神情似哭非哭,眼中雖沒有淚水,眼中卻是空洞無物,似乎什麼都未看在眼中,整個一張臉透露着濃濃的失望與哀傷,心中頓覺一陣絞痛,暗道:“他父親明明落花有意,流水無情,卻利用了那女子對他一片癡心替他賣友通敵,以林公子爲人,定然無法接受自己的父親竟然如此卑劣。唉,都是我不好,爲何要讓他追尋自己父親的下落?讓他現在受到十倍百倍的打擊?”心中卻又想:“或許那位女子,明知他不過是利用自己,卻仍是想賭一回,若是林公子也這般待我,我……我還是不會怨他,唉,我在胡思亂想什麼,林公子並不是這樣的人。”

衆人皆是一片沉默,偶有夜鳥幾聲驚啼過後,卻是更加靜謐,唐子慕忽笑了一下,道:“大智長老說,‘風竹’賣友求榮,賣友自然無需置疑,求榮卻是未必,若依常論,助李孝逸大破徐敬業義軍,定有一場大富貴等着他,以他的才能,在朝中謀取一官半職也並非難事,然而在高郵一役後,‘風竹’便不知下落。”

唐子慕略停了一下,轉頭望向雲夢稹道:“昔日的駱賓王世間傳言兵敗後自殺,實則今聖愛惜他才華,不忍殺之,責令其削髮爲僧,御賜法號大智,然而十餘年來仍是派人監視,爲免其與徐敬業餘黨聯繫,每隔一年,便要換一處寺廟,可見今聖對當年之事忌憚到了何種地步。”

林劍瀾此時已心智大亂,聽了此言只迷迷糊糊想道:“難怪曇宗帶着那麼多各寺住持長途奔波,卻對我無法言明,原來是上面的命令,估計他們也並不知道大智的身份。”

唐子慕道:“雖十幾年過去,今聖卻始終覺得星火可以燎原,些小遺漏便可能鑄成大錯,因此‘風竹’與‘亂鬆’一直都在禦寇司榜單之上,然而通緝令卻是天差地別,‘亂鬆’位列三君子之一,以萬兩黃金懸賞其性命,還有無數賞賜,‘風竹’則是隻需尋他下落,不可傷其性命,若是尋到了,同樣也是厚加封賞。二人待遇如此不同,也能略微看出,當年報信給李孝逸之人便是‘風竹’,只可笑的是,此人再未出現過,當真是活不見人,死不見屍。”

林劍瀾此時聽了這最後一句,心中一抖,暗道:“那便怎麼樣?那便怎麼樣?即使他活着,我知道他行爲卑劣到了不可饒恕的地步,還會去找他,會認他做爹爹麼?還會問他爲何如此行事麼?大錯已經鑄成,害了無數義士的性命,即便有苦衷那又如何?”想到此真是萬念俱灰,林霄羽爲何輾轉到了揚州,他母親又在何處,那‘張大哥’又是誰,去了何處種種疑問都已經無關緊要,心中只想將這一切拋開,自己仍是那個只有一個外婆、一個青叔的無知少年。

衆人見林劍瀾垂頭呆立,心中俱是百感交集,半晌曇宗方道:“記得昔日匡義幫前,老衲曾對林施主道:‘關北江南,千里來此,萬事皆有緣法’,今日之事,既是一個‘緣’字,又非一個‘緣’字便能解釋,大智長老爲人通達,也不會遷罪於你。”

駱賓王道:“老衲怪你何來,只一句話,曾對施主說過,劍爲君子之器,施主既以劍爲名,謹拒小人之行,莫忘君子之正。”

林劍瀾見他閉目合十,身上哪裡還有昔日意氣風發風采風流的模樣,只是一個垂垂老矣的僧人,心中一酸,道:“晚輩謹領教誨,不敢請二位諒解,晚輩再不情願,也是林霄羽之子,若以後有什麼差遣,晚輩無不從命,以償還我父罪惡之萬一。”

那“亂鬆”卻不言語,林劍瀾心道:“大智長老修行十數年方纔看淡這世上恩怨,他若仍是怨恨,也是常情。”卻聽唐子慕道:“林公子,在下所知便只這麼多,可否將衆人之毒解開?”

林劍瀾一怔,道:“這毒並不是在下下的,我也只是能猜測出此毒須檀香才能引動……啊!” 面上一陣驚異,他經歷方纔那番打擊,一直無暇思考此毒是何人所下,此刻重新想來,心念一動,思考片刻,便急急奔了出去,來回十數次,如剛纔一般將那些中毒的方丈揹回到這火堆附近放下。又環顧四周,將離火堆較遠之人一一挪近前來。

衆人見他如此行事,顯是有了解毒之法,見林劍瀾卻又有些猶豫,片刻方咬了咬牙,奔向那馬車之中,低低細語,過了些許時候方拿了一樣物事出來,極爲愛惜的輕輕撫摸,到了火堆處,衆人方看清是一本書冊。

林劍瀾顫聲道:“這書冊便是解藥了,在下會將這書頁慢慢投至火中,各位試着運力輔助,若恢復功力,便告知在下一聲。”說罷將那書頁一頁頁撕下,丟入火中。

萬秀僅僅攥着車簾,見此情景,不禁輕聲抽泣起來,淚珠滾滾而落,林劍瀾道:“‘亂鬆’前輩,你方纔說是暗地裡關照萬姑娘而來,若此番解了毒,煩請回去告訴她母親,說我仍會帶阿秀去該去之處,但解藥已經被我焚燒,莫要再輕易行事,否則阿秀姑娘身體安危在下不能擔保。”

雲夢稹等人俱是七竅心思的人,聽了這話不禁齊齊向那馬車看去,林劍瀾此言似乎便是說馬車中的這位女孩兒的母親下了毒。萬秀卻已經大聲哭了起來,林劍瀾接着柔聲道:“阿秀,你不要哭了,這書若能解毒,也算是我父親贖了些許罪過。”

林劍瀾聲音雖強自平靜,手卻在不停的顫抖,那書頁中的乾枯梨花,被他一次次拿出夾到前面,“亂鬆”與大智長老聽他說的奇怪,向那翻飛在火堆中的燃燒書頁看去,頓時都是面露了然之色。

那詩集已被撕去過半,忽聽“錚”的一聲,那黑衣人已然站起,手執長劍,直指“亂鬆”道:“掛名數載,今日相逢,在下在其位不得不謀其事,得罪了!”說罷便向“亂鬆”攻去,劍法比與林劍瀾對敵之時犀利了數倍,雲夢稹也暗自運力,那拂塵絲如長針般齊齊張開,長身而上,加入戰團,顯然是內力已經恢復。

“亂鬆”似乎也早已料到毒一解開,禦寇司這二人便會發難,眼中露出笑意,就地一滾避過二人攻擊,身形並不像雲夢稹和那黑衣人般賞心悅目,但卻極爲妥帖,恰到好處,將林劍瀾丟落地上的長劍順勢撿起,飛身而上。

而曇宗等人,也齊齊站起觀戰,林劍瀾自己也將內力巡行了一週天,發覺俱都恢復,方撒了手,向上望去,見那“亂鬆”劍法使得出神入化,雖與禦寇司二人對敵,卻不落下風,心道:“難怪當年禦寇司數次派人行刺,卻都被他破壞,這劍法看似詭異,也不優美,卻是招招式式應景而爲,竟想不出什麼再好的應對之法,即便是青叔與他對敵,恐怕也未必便一定佔了上風。”

正思忖間,卻聽“亂鬆”長嘯一聲,一柄長劍“咻”的一下被摜在空地上,劍柄上的紫色絡子隨着劍身擺動,一陣猛烈的飛揚,正是林劍瀾的長劍。

林劍瀾急忙擔憂的向上望去,卻見那“亂鬆”那一抹白影形如鬼魅一般輕立在樹梢之上,向後連續幾個翻身,瞬即不見,卻聽耳邊有聲音道:“你父親的事情與你並沒有什麼干係,我和‘虯梅’並非心胸狹隘之人,不會怪你。你爲人厚道,想必說剛纔那番話是發自肺腑。我仍懷當日之志,暗中經營,若需你相助,定會再找你。今夜一別,他日定能重聚。”

卻是“亂鬆”之音,這聲音林劍瀾只是覺得耳熟,四顧張望,只見樹影幢幢,哪還有他的身影,心中也是頗爲讚歎,三人中自己的父親自不必再說,“虯梅”也是兵敗後看淡了世事,在當今的監視下過活,只“亂鬆”一人,仍隱忍多年,苦心經營,胸中似乎可懷千丘萬壑一般。

此時雲夢稹和那黑衣人方翩然落下,武功低微之人自然看不出方纔那短短時間內三人對了幾百招,雲夢稹因之前放出大話,這場對決卻是二人都未討得什麼便宜,臉上不由得露出訕訕的神色,然而在場之人哪個還記得他這隨口的挑釁之言,衆僧已將大智長老扶在車中,曇宗立在車邊,遙遙合十道:“老衲這便啓程了,各位告辭。”

林劍瀾急忙道:“不知大智長老要去何處寺廟落腳?”

聽那車裡道:“相見莫如不見。” 沉默片刻,又道:“塵世間恩怨情仇,憂懼喜怒,悟常,你跟我十餘年,還未了悟麼?”

雲夢稹卻道:“他此刻不便再與你同行了,了悟不了悟,也與大智長老無干。”

陸蓮只在旁邊發呆,聽大智此言,神色迷惘之至,卻身不由己向大智所在車輛走去,雲夢稹怒道:“此番波折因你而起,還不速與我回去受責?”

陸蓮卻仍自向那車輛走去,雲夢稹雖貴爲總司,卻也不能將此人硬抗回去,竟呆在那裡不知如何是好,林劍瀾心道:“方纔談及禦寇司規矩,悟常眼神極爲懼怕,若他能就此跟隨大智長老,也算脫離了這禦寇司的掌控。”

正想間卻聽“嗖”的一聲,衆人還未及反應,一柄長劍已從陸蓮後背穿胸而出,林劍瀾見那黑衣人手臂剛剛放下,眼中露出森冷笑意, 殺人於瞬間,卻如同什麼都未發生過一般。

林劍瀾看着這曾拼死爲禦寇司效力的陸蓮瞬時定在原處,也是面露驚異之色,低頭看了看胸口的劍尖,卻並未回頭,只慢慢盤膝坐在地上道:“弟子十餘年來殺人無算,罪孽深重,不知師父能否渡我?”

大智的聲音從車內沉聲道:“渡人者何須人渡?”

陸蓮勉力道:“弟子愚鈍。”

大智道:“你名陸蓮,可知其意?”

陸蓮面色一怔,瞬即漸漸平緩,最後卻是嘴角含笑,道:“若有佛心,陸上水中,何處不生蓮花?”說罷雙目慢慢合上,林劍瀾搶上前去,試探了一下,已經是鼻息全無,旁邊衆僧低低頌了幾聲佛號,聽大智道:“我們走吧。”

林劍瀾見一行人走出密林,急急趕了幾步,卻又不知道追上去何意,回頭見陸蓮的屍身仍自坐在原處,望着那黑衣人只覺得此人冷血如斯,但如現在的自己,卻無法勝過。

那黑衣人知道林劍瀾目前對他恨到極點,只輕輕冷笑道:“他日若找我報仇,你儘管將陸蓮的仇一併報上。”說罷將長劍從陸蓮屍身中拔出,一蓬血頓時噴了出來,那劍身卻仍是銀白閃亮,並不曾沾一滴血跡,轉頭向唐子慕一拱手道:“後會有期!”便縱身奔出林去。

雲夢稹卻還未走,冷冷道:“你爲他做的好交易,現如今貧道卻如何交差?”

唐子慕笑道:“雲道長何出此言,雖未尋到‘風竹’,得遇林公子也是大功一件。”

林劍瀾見他二人邊聊邊走到林邊,知道所談不想讓自己聽到,自已卻也無暇關注他們之間談論些什麼。此刻衆人散去,夜深人靜,寒露溼衣,他只怔怔看着手中那殘破詩集,萬秀卻下了車,踉蹌走到林劍瀾身邊一把將那詩集搶過,緊緊抱在胸口泣不成聲,連聲喊道:“對不起,對不起……”

第十二回 巧釋因第二十二回 飛箋示警相探第二十一回 滿庭霜第二十六回 佛心釋蓮華第二十六回 山亭柳第七回 雲霧斂第四十回 肝膽兩相照第四十六回 破字令第二十二回 飛箋示警相探第二十回 南柯子第十五回 巨船豪艇 無意窺瀅瀅楔子第二十二回 飛箋示警相探第四十二回 斥語傷黃衫第十七回 今遊多歧路第十四回 綠窗之外竹色青第四十一回 闌干萬里心第二十回 南柯子第四十五回 無心反致兩離亂第十回 定心言不多第二十二回 雖揭奸邪心難悅第十五回 下兵詞第二十七回 琢磨細思前事第四十回 清波引第四十一回 回身遠望赴長安第四十一回 千里人未還第四十三回 雙劍初綻雪第三十七回 月醉荼蘼架第五回 王孫信第三十六回 暮色流雲是別時第四十一回 闌干萬里心第三十回 天淨沙第三十五回 莫思歸第二十回 南柯子第二十回 笑論金戈 難解大廈傾第三十回 憶少年行復悠悠第三十四回 觀案如牆草第二十二回 惜瓊花第二十七回 傷情怨第二十六回 且雲塵世貪戀第三十八回 雙鉤斷劍夜相峙第四十三回 雙劍初綻雪第二十二回 惜瓊花第四十一回 千里人未還第二十九回 甘州偏第二十三回 或爲檀香引第四十八回 戲消前嫌 遙憶太湖 初雪沾衣第四十六回 暗裡鸚音惑釋第四十回 肝膽兩相照第十七回 一去千里念煙波第十一回 偶爲義第二十八回 入塞第二十八回 入塞第三十六回 洞中石露可爲滋第三回 巧鬥消戰意第三十四回 觀案如牆草第四十六回 烽煙塗炭摧肝腸第二十七回 漫言人生如參商第一回 將軍令第九回 簾幕堆煙衣鬢遠第十六回 入迷城第二十五回 陽關引第七回 雲霧斂第九回 幽徑偶有得第十一回 長相思第四十回 清波引第四十二回 青衫溼第四十二回 凝思百難論沙場第六回 迴護意同行第四十八回 戲消前嫌 遙憶太湖 初雪沾衣第四十回 肝膽兩相照第十六回 入迷城第一回 雪中遁跡險逃生第三十六回 暮色流雲是別時第四十一回 如此心牽腸掛 再分離馬倦路迷第二十二回 飛箋示警相探第四十三回 尋幽探密五王宅第四十八回 戲消前嫌 遙憶太湖 初雪沾衣第七回 性本多疑幾難釋第二回 且從少年行第四十七回 蜂蝶舞 娓道往昔第三十八回 醉蓬萊第四十八回 戲消前嫌 遙憶太湖 初雪沾衣第四十一回 如此心牽腸掛 再分離馬倦路迷第三十三回 小飲會英豪第三十一回 踏莎行第二十八回 一令傳約問故緣第八回 君不悟第四十五回 薄命女第二十二回 迭變莫予毒第九回 解連環第四十一回 闌干萬里心第二十八回 一令傳約問故緣第三十二回 白雲深處對高樓第十回 定心言不多第五回 湖中風動小歸舟第十七回 東風齊着力第四十一回 闌干萬里心第八回 無路見花明第二十九回 月色可做秉燭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