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回 牽絆本無故

林劍瀾再擡眼望去,見大智已是神色空明,嘴脣微合喃喃頌經,不再望向自己,知他再不會透露一句。

他默默轉回身去,明知大智不想他爲生父的過往之事牽絆自責,卻仍是止不住要恨他不肯說個清楚明白,忽聽身後那蒼老的聲音道:“劍爲君子之器,施主既以劍爲名,謹拒小人之行,莫忘君子之正。”

林劍瀾聽到這番話略在門口停了一下,才木然將那門打開,見屋外已經是日落時分,只覺得周圍空氣極爲悶熱,纏繞着自己到喘不過氣來,回想這聽來的些許言語,雖未講的清楚明白,卻已是足夠了,處處都暗指自己的父親當年雖胸懷大志,滿腹才華,然而走了歪路,做了讓人極爲憤恨、極爲不齒之事,這字字聲聲都如同鋼針般刺在心中。

暮色中慈恩寺鼓聲乍響,林劍瀾只覺得胸腹中受了重擊一般,鈍鈍的痛楚中又彷彿萬箭穿心般的刺痛,身子一歪,便扶着門框緩緩栽了下去,只見悟常一張驚惶的臉閃了閃,咧着嘴喊了些什麼,便沒了知覺。

朦朧中林劍瀾覺得渾身如在火中焚燒一般,隱約見大智也在火中翻滾,雙眼滿溢着仇恨,兩隻枯瘦如柴的手帶着火向自己撲來,一把掐住自己的脖子,簡直窒息悶熱的喘不過氣來,忽又覺自己不知爲何撞在牆上,火辣辣的一陣疼痛,向下望去,卻是雷闞張大了嘴在狂呼,聽不見聲音,只想向後躲避,周身卻已經是一片火海。昏昏沉沉中又覺從額頭出涌出一陣冰涼,將他從這煉獄中解救出來,嘴中也如同冒出冰泉,帶着些許甜意,那股泉水又流向脖頸處,所到之處似乎火焰都被熄滅。

猛的睜開雙眼,卻是什麼都看不見,一隻冰涼柔軟的手在額頭上輕撫,又覺得一件冰涼的物事抵在嘴脣上,卻是一支盛了水的勺子,因林劍瀾嘴脣緊閉,只有點滴流入口中,倒有多半沿着嘴角流入了衣領中。

林劍瀾沉默了片刻,輕輕動了動,低聲道:“阿秀嗎?”

身旁那人不安的挪了挪,聲音中帶着喜悅之意道:“林公子,你這回沒有認錯人了。”說罷又低聲啜泣起來。

林劍瀾知萬秀心中恐怕焦慮萬分,嘆了一聲,道:“阿秀,你莫要哭了,我不是已經醒來了嗎?都是我讓你擔心了,本來是我帶你出來看病,現在反倒要累你第二次照顧。”

萬秀吸了吸鼻子道:“一位老方丈送你回來,他們寺中規矩甚嚴,我也不能出外打探,不知道出了什麼事,也只能做到這些了。”

林劍瀾勉力支起身子,覺得沒什麼力氣,想起之前大智所言,心頭一陣陣的痛楚,道:“是曇宗方丈麼?”

萬秀道:“別人是這樣叫他的,他人很好,見我這副模樣,還替我把了把脈,囑我好好休息。”

走到門邊,林劍瀾輕輕拉開簾子,見外面天色已經濛濛發亮,回頭將油燈點燃,見萬秀面色憔悴,眼睛周圍有些發黑,歉疚道:“難道你竟看護了我一夜麼?你自來虛弱,這樣熬夜怎麼受得了?”

萬秀呆了一下,輕輕用手指在碗邊抹來抹去,笑道:“我不礙事。”

林劍瀾回身坐下,實在無法開口,但又覺得心中憋悶,直欲把這番遭遇一吐爲快,凝思半晌,方道:“阿秀,你知道青叔是我的義父吧?”

萬秀點了點頭,聽他又道:“我從未和你提起過我的親生父母,只因我從未見過我的父親,他在我出生之前便遠離了故鄉,而我娘爲了去尋他,也離開了我和外婆,至今十幾年他們都沒有音信,生死未卜。而今我在這寺中一個老僧的口中,卻聽到了我父親的名字。”

萬秀甚是驚異,瞪大了眼睛道:“難怪你那時表情那麼古怪,真的很巧啊。”見林劍瀾表情卻是極爲痛苦,頓時緊閉了嘴不再多言。

林劍瀾道:“可是,和那老僧一番談話,原來我父親他……他不是我想象的那樣,阿秀,若是你一直在找尋的親人,竟是一個令人憤恨不齒之人,你要怎麼辦?”

萬秀愕然道:“你父親他到底做了什麼事?”

林劍瀾搖頭道:“大智長老不肯說,可是從他的口氣來看,我也知道,我父親當年做了極爲對不住他的事,還牽累了其他很多人。若是你,你還會再找下去麼?”

萬秀默然了一會兒道:“林公子,我不是你,我自小得父母的照料與疼愛,你的感受我始終是無法體會,可我卻知道世上沒有哪個父母能狠心的拋下自己的孩子,他做什麼事情必定有着不得已的苦衷,你爲何不再問問清楚?”

林劍瀾躊躇了片刻,方苦笑道:“阿秀,我不敢去問,或許我父親真的做了什麼不可原諒之事,果真是這樣,那我該怎麼辦?事到如今,還不如只當他是個早亡的普通農夫,或許更能坦然面對。”

萬秀道:“我不懂,這固然也好,若不知道便少了許多煩惱。但是你媽媽怎麼辦?你也不再找她了嗎?”

林劍瀾道:“我娘……大智長老說過,他並不知道我爹還有妻室,不知道她有沒有找到我父親。她只哺育到我剛能斷奶,便離開了家去尋我父親,我小時候還曾怨過她對我和外婆如此心狠,而今我已長大,卻不知是否該敬佩她對我父親如此情深。唉,你怎麼哭起來了?”

萬秀將眼角的淚珠輕輕拭去道:“林公子,我當日救你,不過是因爲我爹孃對你做了惡事,你卻不計較,明知我娘暗中有什麼計劃,還百般幫我,帶我出來醫病。你心地這般好,自然打心眼兒裡不能接受那位長老所言。若今日過去,說過便忘了也好,可是你能忘卻麼?每日受這不明不白的煎熬,還不如尋到你父母,將以往之事問清楚,那時再說不遲。你也曾對我說過,‘世上無不是的父母’,他們畢竟給了你一條性命,況且……”

說到此處萬秀突然停下,咬了咬嘴脣,接着道:“況且,若是他已不在這世上,你也不願再探詢下去了麼?”

林劍瀾一怔,他聽大智所言,只當他父親恐怕已經靠着什麼不肖的手段享受着功名富貴,卻從未想過父親也許已經不在人世,心中暗道:“是啊,別人依舊在仇恨他尚無話說,我本就沒有什麼資格去仇恨他,還說什麼原諒?青叔曾說的那句詩,日暮不歸魂,若我父親已經亡故,一縷孤魂便要在不知名的異鄉飄蕩。”

想到此林劍瀾心中已經十分酸楚,暗叫了一聲“罷了”,已有了決定,擡頭道:“阿秀,我要再去問問那位長老,他不告訴我以往之事是爲我着想,然而我爲人子,卻不能這樣糊里糊塗下去。若我再苦苦相求,他或許會告訴我也未可知,你先在此稍等片刻。”說罷轉身出門而去。

正殿離此並不遠,走在路上,雖昏睡了一夜,林劍瀾卻仍是覺得十分疲憊,腹中還甚是飢餓,想到萬秀徹夜守候,心中內疚萬分,邁出院落,聽偏殿已傳來早課之聲,周圍無人,只門口處傳來沙沙的打掃聲,林劍瀾步出門外,定睛望去,那打掃之人正是悟常,急忙問道:“小師父,在下有急事,請問大智長老現在何處?”

悟常一愣,道:“施主,他們昨日便已經啓程了。”

林劍瀾大驚道:“昨日?昨日下午便走了?”心中則道:“難道大智長老對於當日之事竟真的不願透露一絲一毫,以至急急啓程麼?”

悟常笑了一下道:“不是,他們昨日清晨走的。”

林劍瀾“啊”了一聲,呆立在門口半晌,原來自己這一昏倒,竟過去了一天兩夜,悟常見他嘴巴張的老大,一動不動,碰了碰他道:“施主可大好了?前日你暈倒後,又發了熱,昏昏沉沉一直睡着,多虧你妹子照顧你。”

林劍瀾納悶道:“我妹子?”

悟常道:“那位女施主說是你妹子,讓我將飯菜擺在屋外窗臺上,她……”話還未說完,卻見林劍瀾拔腳便跑,瞬時便轉過了西院角門,不見了蹤影。

在門口略微平息了一下,林劍瀾方輕輕推開門,見阿秀已經伏着桌邊沉沉睡着,一綹碎髮有些汗漉漉的,從額邊垂下,膝上放着那本她從不離手的書卷,正慢慢滑落。

林劍瀾急忙悄步上前,將那書接在手中,卻覺似曾相識,那書冊之上沒有名字,翻開再看,頓時一愣,心中百感交集,這本書他曾在萬秀歸還的書籍中反覆尋找,都未曾找到,本已經放棄了,卻在此時又復相見,拿開那疏疏離離的枯乾梨花後,凝神看去,那頁卻寫着一首詩:

送俠客

白衣江上過,觀戰臨岸行。

片身驚鴻影,斜刺出岫雲。

斗酒幸相邀,談笑論輸贏。

常懷俠客志,今觀俠客行。

未別問重聚,把盞憾長亭。

那字跡與書皮內側那首小令一摸一樣,正是林劍瀾的父親送給妻子的那本詩集,原來竟在萬秀手中。看她平日手不釋卷,顯是十分喜愛,林劍瀾將那書輕輕放在桌上,卻見萬秀動了動,緩緩擡起頭來,雙眼仍是有些紅腫,看了這桌上的詩集,忽的窘迫起來,道:“林公子,我、我不是故意不還你這本書的,只看幾天就好。”

林劍瀾輕輕摩挲那詩集的皮子,道:“這是我父親送與母親的東西。”

萬秀緊張道:“我不知道這是你父母的遺物,不知可有什麼損壞。”

林劍瀾輕輕搖了搖頭道:“幸而有你替我保管,這詩集自在我手中,每晚都要讀上一會兒,希冀能從中看到我父親的影子。”頓了一下,他又道:“青叔曾讀過很多我父親留在遼東的書,對我說過他是個滿腹才華之人。作這詩集之時,雖避居鄉村,卻也能看出他志向卻十分遠大。”

萬秀囁嚅道:“他……對你母親也是很情深意重,這裡面有很多詩便是寫給她的。”說罷垂下頭去。

林劍瀾並未注意她的表情略有害羞,只茫茫然盯着那詩集道:“是啊,大智長老說,他刻意隱瞞了自己有了家室,因此也曾有人傾心於他,可是似乎落花有意,流水無情。”

萬秀卻被這最後一句話打動,暗道:“林公子的父親對她母親這般情重,真是讓人羨慕,然而那對他父親傾心的女子卻也讓人爲她難過,落花有意,流水無情,這世上又豈止她一個……”正思忖間,聽林劍瀾道:“阿秀,你既然醒了,你的病也不能在此耽擱太久,我們也該上路了,若是疲倦,便在車上休息可好麼?”

萬秀愕然道:“現在便走麼?林公子剛纔可向那位大智長老問清楚了?”

林劍瀾笑着責備道:“他們已經走了,你也真是,過了兩夜,這麼熬着,怎麼得了?”說罷將屋內物品收拾了一番,放在車內,方又囑咐萬秀將頭臉遮好,輕輕抱到車上,正要將車簾放下,衣袖被萬秀牽住道:“林公子,你若是送我去看病,便沒法去找那位長老,失了他們所在,那如何再去找你的父親?”

林劍瀾道:“這有什麼打緊?我向寺內僧人打探一下便可知道他們去往何處了,等給你醫好了病,再去不遲。”說罷又從懷中掏出一物,道:“這個還是阿秀替我保管吧,長途行路,也好給你解悶。”

車簾放下,外面林劍瀾幾聲吆喝,馬車慢慢啓行,過了一會兒又復停下,聽他問道:“小師父,可知曇宗方丈他們要送大智長老前往哪處寺廟落腳嗎?”

那和尚道:“這……小僧不知,方丈臨行前囑咐衆人,連大智長老曾在此修行一年之事都不許與外人提起。”

聽聲音是昨日送飯的沙彌,萬秀聽的大爲內疚,忙掀起車簾,大聲道:“林公子,你問問這位小師父去往哪個方向了,我們快些追過去,或許還能追趕得上。”

第四回 青絲紅顏第四十四回 冷暖咫尺間第十六回 獨憶月華潔第四十五回 論烹鮮 詡讚辭第四十一回 回身遠望赴長安第四十一回 如此心牽腸掛 再分離馬倦路迷第三十六回 暮色流雲是別時第三十五回 莫思歸第三十四回 觀案如牆草第四回 青絲紅顏第三十八回 雙鉤斷劍夜相峙第三十六回 暮色流雲是別時第三十一回 雨夜傳驚變第二十九回 絕決道義擔鐵肩第十回 雙目茫茫恨不還第二十一回 牽絆本無故第三十一回 雨夜傳驚變第一回 將軍令第十二回 月門幽靜聞花間第七回 性本多疑幾難釋第五回 遊曳不改色第四十二回 斥語傷黃衫第四十五回 無心反致兩離亂第二十四回 和戰徘徊兩難決第十八回 小重山第四回 重遇故人心如潮第三十九回 更深重訪梨花院第二十三回 或爲檀香引第二十一回 滿庭霜第二十一回 牽絆本無故第二十三回 訴衷情近第四十五回 論烹鮮 詡讚辭第十一回 長相思第三十六回 鬥百花第四回 妙手換容形第十一回 長相思第五回 遊曳不改色第三十二回 脈絡難通醫難治第三十五回 片語碎憶解玉匣第三十三回 相見歡第四十八回 青衣素顏舊時樣第三十四回 觀案如牆草第二十二回 飛箋示警相探第三十九回 濤聲平 畫中佳色麗第十八回 夕山小寺孤第四十五回 論烹鮮 詡讚辭第七回 性本多疑幾難釋第十回 自飲自傷情第五回 捺袖梨淚盈第四十二回 青衫溼第十六回 三犯錦園春第三十八回 信步池邊道第二十八回 黃泉何處系歸舟第二回 雨霖鈴第三十六回 洞中石露可爲滋第三十一回 踏莎行第二回 且從少年行第十二回 明月引第五回 王孫信第四十回 暗夜無常歸完壁第二十回 笑論金戈 難解大廈傾第十三回 混濤濁浪 長嵩破水聲第一回 雪中遁跡險逃生第十五回 下兵詞第三十七回 東風至 千頭萬緒慎理第十三回 混濤濁浪 長嵩破水聲第二十二回 惜瓊花第一回 寒塘憶隻影第三十五回 莫思歸第三十七回 一落索第四十一回 闌干萬里心第十五回 巨船豪艇 無意窺瀅瀅第四十八回 青衣素顏舊時樣第十九回 故居拾遺窺管徑第十一回 長相思第三十回 遠別石徑斜第二十二回 迭變莫予毒第四回 青絲紅顏第三十九回 蝶戀花第一回 黃沙漫卷離人道第十五回 巨船豪艇 無意窺瀅瀅第四十三回 雙劍初綻雪第二回 雨霖鈴第十七回 今遊多歧路第二十七回 傷情怨第二十五回 圍火共夜話第三十七回 東風至 千頭萬緒慎理第三回 巧鬥消戰意第四十八回 戲消前嫌 遙憶太湖 初雪沾衣第四十五回 無心反致兩離亂第三十二回 黯自兩天涯第十六回 三犯錦園春第十一回 往事難釋終嘗苦第四十八回 青衣素顏舊時樣第十回 九迴腸第三十三回 相見歡第十一回 偶爲義第四十回 終有別 臨行且輕傳秘第二十一回 浩淼山水葬青衫第十六回 入迷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