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回 青絲紅顏

林青見狀,忙將瀾兒一把抱起,道:“站在雪地裡那麼久,鞋子都溼了,腿怎麼受得了?青叔抱你進屋!”

林青一掀門簾進得屋去,見王婆仍藉着昏暗的燈光在縫縫補補,便將瀾兒放在炕上道:“大娘怎麼還不休息?”

王婆見他進來,露出笑容,道:“前幾天你將打的獵物剝皮時我剪下了一些不能賣的邊邊角角,給你湊了一件坎肩,不嫌棄的話就試試看可合身?”說着從翻出了一件毛坎肩,毛色繁雜不齊,一看就是各種獵物的毛皮拼湊而成,但針腳綿密,顯然在做工上花了大工夫。

林青默默接過,披在身上,卻是無一處不貼身,無一處不合適,他天涯淪落,卻不想王婆不計較當日持劍脅迫瀾兒之事,這些天來反而對自己倍加關懷,頓覺心中一暖,再看瀾兒身上,穿的棉衣已經打滿了補丁,道:“大娘……我不怕冷,倒是瀾兒還穿着破棉襖,還是給瀾兒穿吧。”

王婆一笑道:“這是特意給你做的,瀾兒哪穿得下這麼大的衣服!自瀾兒父母去了,我又是一年不如一年,沒少讓瀾兒遭罪,這幾日有了你幫襯,已經比以前好多了,還怕以後沒有衣服穿嗎?”

林青道:“這點小事怎能與您救我一命相比……”

他心中暗暗下定決心,向王婆正色道:“如大娘信得過我,開了春就不要讓瀾兒去村塾了,我粗通文史,也能教他一教,平日還可指點他一些防身之道。”

這在武林中無異於表示要收瀾兒爲徒,他少年成名,十餘年來在江湖中一直威名不減,當日雖有不少人登門拜師,但自己覺得仍在壯年,始終不願意過早收徒傳授衣鉢,有時略微指點一二便已經讓人感謝不已。

他只道王婆必定十分歡喜,卻見王婆一雙渾濁的眸子在燈光下忽明忽暗,透着無法言喻的複雜情緒,緩緩道:“我知你武功高強,如此就多多勞煩你了,只有一點,我需事先講明,我讓瀾兒去念村塾,原就沒有讓他求取功名富貴之意。讀書但求明理通事,練武只願強身健體,不求天下揚名。因此你既願意教他,望你多多教他爲人之本,若他本性頑劣,不喜讀書練武,就聽之任之,不必誘之以功名利祿。”

林青心中驚道:“別人家送孩子讀書,莫不是一一叮囑,勤奮讀書,入官爲仕,正如我們武林中人少年苦練,不過是求一夕成名,這王大娘卻將世情看的如此通透。”又想到初獲救當日王婆唸的偈子和教瀾兒的話,俱有深意,實在不像村野間的粗鄙婦人。擡眼看去,卻見王婆佝僂着身子,燈光下映着她面容蒼老,雙手皴裂,是再尋常不過的老嫗罷了。

見王婆一雙眼睛仍望着自己等着回話,林青走到炕邊,拿了一牀小墊子蓋在已經累得睡着了的瀾兒身上,輕聲道:“大娘放心,我自己就是從名利是非頗多的江湖中來,深知其中苦楚,又豈會再教瀾兒去趟這混水。”

王婆方嘆了一口氣,道:“既如此,請跟我來。”說罷走至自己屋內,林青不明就裡的跟在後面。

王婆平日休息的房間他不常進去,此刻細細打量,見與自己屋中也並無二致,只是北面的一面牆都被一幅大布蓋上,並不知裡面所藏何物。

王婆走過去輕輕從一邊慢慢掀起,林青纔看清乃是一排櫃子碼在那裡,彷彿一堵牆一般,王婆道:“你過來看看便知。”

林青將櫃門拉開,一股潮溼的墨氣和紙張的氣息迎面撲來,原來櫃中所放俱是一排一排的各類書籍,見那橫隔之上好像用漆塗了字一般,仔細一看,方看清上面寫着“史書”、“兵法”、“醫藥”、“詩賦”等名目,竟是種類繁雜,各個方面均有涉獵,其中很多珍本書籍是他聞所未聞見所未見,他心中不勝訝異,回頭道:“這是……”

王婆道:“這是我女婿留下來的,他酷愛讀書,平日收集就各種書籍,你既然要教瀾兒,就從這裡挑選着教他吧。”

二人又閒聊了幾句,王婆方將瀾兒喊醒,帶回自己屋中,各自休息,林青夜半難眠,細細思索,覺得王婆一家有着說不出的怪異,自己原想瀾兒的父親不過是普通農夫,現在看來,單就他收藏的這些書籍,已非常人,可惜早早去世,自己無緣得見。

寒冬將去,春雪消融,自聽外婆說以後由青叔教自己後,瀾兒高興不已,常念着林青帶他打獵之時的英姿,渾身都是勁頭。

林青教授得法,加上瀾兒本就聰穎,漸漸讀書入門,不像以前在村塾時那般貪玩,對比同齡的孩子已是成熟穩重了許多。

如何教授他內功心法卻着實令林青躊躇猶豫了許久,需知內功的修行,並不宜太小就開始,只因內功練習之時,情緒波動俱都對心脈有所影響,一來少年時容易大悲大喜,二來經脈本未完全成型,承受能力尚弱,一旦修行時受到外界影響,太容易造成不可逆轉的後果,而今看瀾兒已經稍稍懂得控制情緒,行動舉止也穩重不少,才慎而又慎的決定教他。

林青武學藥理積累頗廣,深知人的經脈各不相同,各有適合的內功心法,然而武林中人多數不瞭解自身條件,盲目的修行,窮其一生也只是事倍功半,終究無法躋身一流高手之列,還需看看瀾兒自身的經脈如何,挑選一種適合的內功才能大有裨益。

瀾兒見林青叫他,卻並不知道爲了何事,只見青叔右手中指和食指搭在自己腕上,心中奇道:“鎮上的郎中就是這樣給人看病的,青叔要給我看病嗎?可是我並沒有哪裡不舒服啊。”

林青把着脈,卻越來越心驚,臉上陰晴不定,最後放開瀾兒的手只是沉默不語。瀾兒見他臉色駭人,小心翼翼道:“青叔,我生病了嗎?”

林青回過神來,臉色略微和緩道:“瀾兒,可有人教過你氣息在身體裡遊走的招術嗎?”

瀾兒納罕道:“什麼氣息,是呼氣吸氣嗎?”接着連連呼吸了幾下。

林青道:“不是這樣,像流水一樣,在你的身體裡沿着一定的線路走,最後又回到某個地方。”

瀾兒搖搖頭道:“感覺不到啊!我是不是生病了?”

林青見他神色鄭重,不似騙人,拍拍他的頭笑道:“瀾兒好的很,沒有生病,去玩吧。”

見瀾兒走遠,林青方皺起眉頭,心中驚疑之至。

剛纔爲瀾兒把脈,他只覺得經脈之中有一股內息在瀾兒周身遊走,雖然微弱,但是已經成型。他剛用極小的內力稍微試探了一下,剛截住這遊走的內息便被彈開。

能使氣息在周身自由運轉如常,也需得三、五年功夫,但若真有這幾年功夫,內息便不會如此微弱纔對!

更令林青不解的是,雖自己只修行林家祖傳的內功乾元勁,但對其他門派的吐納之法大體都有所瞭解,這瀾兒身上之氣息,竟和任何一家都無相似之處!

想到瀾兒本性淳樸,並不會騙自己,但若無人教授,他體內的這股內力又從何而來?

林青不知道這股內力的修行路數,而看情況這內息對其他的內力甚是排斥,恐怕瀾兒此生都無法練習其他內功了,如果教授他強練其他心法,反而對他有害無益,轉念又想,若不求武功登峰造極,這內力存留體內倒也並無壞處。

然而林青心中早已把瀾兒當作大弟子一般,自然免不了心存一念,希冀瀾兒在武功上能青出於藍,如今被這股不明來源的內功所阻,始終放心不下。

見到王婆,他總想開口詢問,又怕她爲外孫擔心,況且她對瀾兒是否練武本就不太放在心上,於是每次都生生的把疑問又壓在心裡。只得將瀾兒父親所留的醫藥書籍盡數搬至自己房中,埋頭鑽研,是否有解決之法。

歲月無情,轉眼林青已在這異地他鄉呆了三年有餘,一年前他體內的毒便被清除殆盡,自己的內息更上了一層。

平日看那些醫藥典籍,又有瀾兒時時陪伴,倒也不覺光陰難熬。看着又是一樹梨花開放,林青不禁放下書本,怔怔望着梨樹出神。

瀾兒知他又起了思鄉之意,這一年來不時發呆,外婆說他雖有仇家,但是想念故鄉的念頭不是想斷就斷的,也勸過青叔幾次,讓他回家看看,只是他執意不肯。

見林青發呆,瀾兒並不打擾,坐在一旁自己讀書,偶一擡眼,卻發現一根白髮在林青的頭髮中時隱時現,便道:“青叔,你有一根白頭髮,我給你拔下來。”說着跑到林青身邊,找出了那根白髮輕輕一拽拔了出來。

林青用指拈住那根白髮,對着陽光凝視片刻,一笑,用筆濃濃沾了墨,在紙上寫道:“世間公正唯白髮,貴人頭上不曾饒”。

瀾兒道:“這個我明白,意思是說,這世上最公正的事情是白髮,不論富貴貧窮,最後都會長出白頭髮,這裡說是白髮,其實就是說人都會老的,對嗎?”

林青點點頭道:“說得不錯,我們都會老的,瀾兒也會老。”

瀾兒道:“會變的像村裡李爺爺那樣老麼?他是我見過年紀最大的人啦!前朝還沒滅的時候他就做村長,後來變成了本朝,又做了本朝的村長,現在說是改了大周,他又變成了大周的村長。”

林青抓了一把粟米,道:“雖然改朝換代,老百姓卻還是一樣,被苛捐雜稅所逼,大多過着窮苦日子。”說罷將粟米撒在地上。

前年冬天獵得的那隻野雞被當作家雞一樣餵養,加上翅膀折斷,每日不甚活動,因此一年多過去,養的甚是肥胖。

瀾兒聽了林青教他的詩經,便給這野雞起了個名字叫“雎鳩”,“雎鳩”見地上有人撒了粟米,慢吞吞一搖一晃的到處走着啄食。

瀾兒便蹲下逗着它道:“雎鳩啊雎鳩,你要再這麼胖下去,我們就把你煮了吃。喂,你這麼胖,恐怕黃鼠狼想來偷雞,都叼不動你走呢。青叔,你說是嗎?”

卻覺得院中早沒了聲響,青叔也並未答話,瀾兒正欲回頭,卻聽見一個細細柔柔的聲音道:“你叫這隻野雞‘雎鳩’嗎?唉,你這麼大的小孩,也知道美麗的姑娘,小夥子要對她朝思暮想嗎?”

瀾兒直起身來回頭看去,卻見那梨花樹下站着一位三十多歲的美婦人,面勝梨花,發如墨染,一身素袍,亭亭而立。

那婦人只瞟了一眼瀾兒,便直直的向林青望去,臉上忽悲忽喜,變幻不定,片刻才向前半步道:“青哥。”

林青卻面色蒼白,嘴脣不停的抖動,好一會兒,才吐出一句話來:“你畢竟還是找到這裡來啦。”

瀾兒見林青舉止異樣,雖然那女子叫他“青哥”,他卻並沒有兄妹相逢的歡喜之意,神情反倒甚是淒涼,心中十分納罕。

那婦人看着林青,見他面目滄桑,頭髮和鬍鬚都是草草修剪,身上的棉袍雖然乾淨,但幾處都打着補丁,外面的皮坎肩也是拼拼湊湊,與普通的東北農家漢子並無二致。只是目光溫潤,並透着一股淒涼之意,與當年那意氣風發的犀利目光大大不同。

那婦人垂低眼簾,幾顆淚珠簌簌滴落地上,道:“青哥,見你這副模樣,妹子我着實難過的緊。”說罷,朝院門外使了個眼色。

片刻,一個滿臉絡腮鬍子的中年漢子捧着一套價值不菲的綢緞棉衣走到林青面前道:“請幫主更衣。”

林青凝視那鬍鬚漢子片刻,苦笑道:“好,好,你也來了。這又何苦?我雖然穿的是破衣服,可是比那些綾羅綢緞舒服過幾百倍、幾千倍;雖然吃糠咽菜,但是再也不用擔心有人趁你吃飯的時候殺過來。”

第四十二回 斥語傷黃衫第二十四回 一葉秋第二十五回 圍火共夜話第四十六回 借茶語歉然第十二回 月門幽靜聞花間第十七回 東風齊着力第四十一回 千里人未還第十回 九迴腸第四十五回 薄命女第三十四回 玉女仙瑤佩第十九回 故居拾遺窺管徑第四十一回 回身遠望赴長安第十三回 花自落第四十八回 戲消前嫌 遙憶太湖 初雪沾衣第四十七回 身陷泥淖何言清第四十六回 破字令第七回 性本多疑幾難釋第三十三回 小飲會英豪第十九回 手執令兮風雲散第五回 湖中風動小歸舟第四十三回 送我入門來第八回 君不悟第四十三回 思道不明 亂絲難剪 春風綠意第二十七回 漫言人生如參商第二十二回 飛箋示警相探第一回 將軍令第四十一回 千里人未還第三回 回看落雪猶入夢第二回 絕路聞響鈴第三十三回 落花流水錯相識第十四回 綠窗之外竹色青第三十八回 波瀾驟 恨意未已第十九回 手執令兮風雲散第三十二回 黯自兩天涯第三十三回 小飲會英豪第十回 九迴腸第四十四回 聊勝貪嗔癡 共署妙棋第四十八回 戲消前嫌 遙憶太湖 初雪沾衣第十五回 弱質誰堪憐第四回 定風波第二十回 笑論金戈 難解大廈傾第十四回 一江春水第八回 無路見花明第八回 無路見花明第四十六回 暗裡鸚音惑釋第二十四回 和戰徘徊兩難決第二十七回 漫言人生如參商第三十七回 一落索第八回 無路見花明第十七回 今遊多歧路第五回 捺袖梨淚盈第四十二回 青衫溼第三回 破陣子第三十七回 一落索第十六回 獨憶月華潔第八回 無路見花明第三十回 天淨沙第三十二回 白雲深處對高樓第二十一回 一心懸懸終見第四十五回 論烹鮮 詡讚辭第四十四回 孤雁兒第十六回 三犯錦園春第三回 巧鬥消戰意第十六回 三犯錦園春第二十六回 山亭柳第十五回 巨船豪艇 無意窺瀅瀅第三十一回 踏莎行第二十三回 尚念至親徒留恨第十三回 丹鳳二喬兩零落第四十一回 如此心牽腸掛 再分離馬倦路迷第三十三回 再見期何日 荒山路稀第十一回 偶爲義第四十五回 論烹鮮 詡讚辭第四十三回 思道不明 亂絲難剪 春風綠意第四十八回 閒坐聞故緣第三十六回 暮色流雲是別時第三十八回 雙鉤斷劍夜相峙第十四回 綠窗之外竹色青第七回 花開敘螟蛉第四十二回 風雷雨驟 嬌容名花 似有相識第三十五回 片語碎憶解玉匣第二十九回 月色可做秉燭遊第二十一回 滿庭霜第十九回 手執令兮風雲散第三十九回 更深重訪梨花院第三十二回 黯自兩天涯第三十回 憶少年行復悠悠第九回 往事如煙第一回 寒塘憶隻影第十八回 聚義廳中待一搏第二十八回 黃泉何處系歸舟第三十八回 信步池邊道第三十九回 蝶戀花第十五回 下兵詞第三十七回 拋卻情絲只言志第三回 巧鬥消戰意第二十一回 一心懸懸終見第三十九回 濤聲平 畫中佳色麗第二十五回 圍火共夜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