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回 無心反致兩離亂

(前面有個章節增加了一部分內容……向後平移了……有少部分重疊……對不起>_<)

薛增端起茶杯猛喝了一口道:“我們看過之後,心裡都有了底,便將這信鋪在臺案之上,帳內悶熱,不一會兒這紙張便烤乾了,我們正要收起,見上面的內容卻已變了,事隔多年,我自然不能字字句句都背下來,但是大概的意思是在這邊遇到了徐敬業的女兒,情投意合之下準備與她成就好事,聽說姐夫在這邊軍中,煩勞回鄉之後把這意思轉告給原來的妻子,順便也奉勸他找個藉口離開軍隊,否則必定會被徐敬業的軍隊擊潰、性命不保等等,看來這信的內容,竟和一封普通的休書差不太多。”

林劍瀾道:“這倒奇怪了,那後來呢?”

薛增道:“更絕的是,當時李元帥不在帳中,我便拿了這封信去給他看,結果出了帳外半刻左右,上面的字卻又都不見,仍是隻留下‘遇水則現’四字。”

林劍瀾道:“是了是了,想必這信紙上的字不能見風,或者不能見陽光,若是見了,半刻之後便會消失,總之大概便是這個特性。”說到此處,卻一個激靈,道:“薛將軍,那信封……可是二次粘貼的麼?”

薛增驚奇的看了一眼林劍瀾,點點頭道:“林公子猜到了?不錯,我事後特地看了一下信封,那信封雖然送來的時候是封口的,卻仍能看出二次粘貼的痕跡。”

林劍瀾此刻當真是啞口無言,不知應該佩服林霄羽還是應該對他更爲憤恨討厭,連一個女孩兒的心思都琢磨並算計,玩弄於股掌之間,在他心中,還有什麼不可以利用麼?不知他如何哄得徐敬業的女兒替他送這封信,那癡情女子讀到情郎意欲與自己比翼齊飛,而寧願拋棄舊妻的書信,自然應是心滿意足,再無懷疑,卻不料正是此舉將父兄送上了兵敗如山倒的絕境。

林霄羽早已瞭然,即便是對最心儀之人,礙於當時的情勢,也不得不防備幾分,徐小姐拆開這信,恰恰合了他的心意。

人心就這麼一點縫隙,他賭了,他贏了。

林劍瀾臉上表情不禁顯露出憤懣之色,薛增見他臉色有異,似乎頗爲不喜。“風竹”當日報信授策,事後功成身退,無緣得見,在他與衆高層將帥心中是如同神仙一樣的人物,臨淄王之前便與他提起過“風竹”之子,他此次見到林劍瀾,自然是十分興奮以至於提起往事滔滔不絕,現在看林劍瀾似乎並不引以爲傲,不禁收了口,道:“臨淄王只囑咐我儘量款待照顧,但不知林公子此行有何貴幹?若是來江南遊玩,恕我直言,現在可不是什麼好時候。”

林劍瀾暗道:“若是此時便透露此行目的,一來流傳出去容易動搖軍心,二來若不成功,被人恥笑無能事小,反而白白讓薛將軍空盼望一場。”忖畢一笑道:“多謝薛將軍跟我說了這麼多我父親之事,只是我自生下來就沒見過他,所以並沒有多深的感情,請別見怪。我還懂些防身的功夫,軍中事務繁忙,薛將軍不必爲我操心,我自己到處走走就好。”

薛增捋須道:“原來林公子未見過令尊,這倒難怪了,林公子既是臨淄王的貴賓,若有需求,儘管直言,你身負武功自然是好,然而單打獨逗並非千軍對陣可比,林公子最好不要去陣前冒險。”

林劍瀾點了點頭,告辭出了軍營,奔行了一個多時辰,方隱隱約約見到杭州城的影子,早先便已聽聞義軍已經攻佔了杭州城,然而走近了些看,卻見除了城樓上的旗幟變換,守軍換成義軍打扮,並無什麼戰亂的破敗氣象,門口來來往往秩序井然,一問之下方知袁行健並未將大軍駐紮此地。

林劍瀾心中暗道:“雖然攻城取勝,然而義軍損失頗大,休養生息之前若佔着這杭州城,不但存在安撫民心,制止士兵作亂搶劫等問題,若是朝廷反擊,反而要變成孤城四面受敵之勢。”不禁對袁行健用兵治軍之道暗自佩服,義軍之中大多以太湖鄉民爲主,並不擅長陸上打仗和守城戰役,長線補給也頗爲不便,還不如仍舊以太湖爲根基,有十全把握之時再緩步推進。

守門的兵卒並不對人嚴加盤查,林劍瀾進得城去,略微打聽了一下,方知杭州城破後,袁行健遍發安民告示,措辭頗爲懇切,仍是以替謝仲舉雪洗冤枉爲由,還親自拜望了杭州城內數十名頗具名望的士紳文人。謝瑤環在杭州之時本就名聲清白,極受百姓讚譽,袁行健此舉自然贏得了一片民心,即便不加入軍中,但聽聞卻有不少人私下捐贈。

щшш⊙TTKΛN⊙¢ O

看着熱鬧如常的杭州府,林劍瀾心中頗多感慨,沒想到袁行健除了身懷絕世武功,兵法高超,認真起來,起碼也有着治理一州一府的本領,不急功近利能收放自如更是難得,若不能說服,當真是官軍的強敵了。他雖是緩步而行,但不自覺的腳步漸漸快了起來,竟從另一方向出了城,擡眼望去,眼前這條路卻是走了多少次的,極是熟悉,原來自己不經意間是對着匡義幫那個方向前行。

當日被成大夫脅迫之時,他第一個想到的竟是唐子慕,然後便是殷殷這裡,事後想起,也是頗爲困惑,唐子慕他是本來便沒有什麼好感,殷殷則即便自己替她療傷、助她練功,也一直對他極爲冷淡,然而不知爲何,卻能讓他覺得十分可信,若有什麼所託付的事情,不會落空。

林劍瀾在城門口呆立了一會兒,心中卻是着實惦念殷殷,杭州落入義軍之手,匡義幫不會一點動靜都沒有,何況殷殷在義軍起事之時抽身而退,雖然江湖地位在那兒,不會被其他同道爲難,但袁行健是否會有什麼舉動便很難說。想到此,猶豫片刻,林劍瀾便拔足向匡義幫方向而去,小時候覺得坐在轎內要行走很久的路途,而今施展輕身功法卻是片刻就到了眼前,看天色將晚,將樹林映照的金黃一片,立在樹梢,竟被光線晄的睜不開眼。這樣一怔之間,聽到下面有人道:“請二位回去轉告,曹幫主不日便可回來,到時候親自去軍中拜訪。”

林劍瀾忙屏住呼吸,向下探去,見二人躬身一拜,施施然而去,步法一致無二,十分沉穩,身後則跟着兩名小廝打扮的人,手中捧着箱盒,想必是禮物一類,但見前面二人行走雖慢,後面那兩個小廝卻怎樣都追趕不上。再低頭看去,匡義幫出來送行之人不是別人,正是鐵嵩鐵堂主,對着遠去的人影露出了一副甚是懊惱的神色。

林劍瀾見他轉身,正要進去,急忙躍下樹來,道:“鐵堂主!”

鐵嵩吃了一驚回過頭來,林劍瀾知他見周邊林中暗哨竟防不住人,必定會一副吃驚的樣子,然而見了林劍瀾不但表情未見平復,反而益發吃驚,道:“林公子?你、你怎會在此處?”

林劍瀾見他問的古怪,道:“我因事來杭州,想念你們,所以過來瞧瞧。”話音剛落,已被鐵嵩拉了進去,道:“林公子進來說話,這事情倒有些奇怪了。”

林劍瀾道:“方纔聽你說,曹幫主不在幫中麼?”

鐵嵩道:“林公子,我問你,你可要實話實說。”

林劍瀾看他臉色鄭重,一隻獨眼盯着自己,竟有些嚴肅的可怕,不由點了點頭,聽他道:“不到十日以前,有個年方七八歲的孩子到了匡義幫總堂,說你被一個叫‘成大夫’的壞老頭兒綁走了,還說是你讓他來匡義幫。我們本不願輕易相信一個黃口小兒的話,只是他口中說出了‘成大夫’三字,又拿着你當日與幫主切磋武藝的斷劍,不由我們不信。林公子,這孩子你可認識麼?”

林劍瀾驚愕的說不出話來,點了點頭道:“我的確有這麼交待過他,但卻沒讓他直接前來匡義幫。他是年幫主生前收留的一個孩子,也算是丐幫弟子,只是我讓他先去找丐幫的唐長老,沒想到……”

鐵嵩輕噓了一口氣道:“這我便能放下一半兒心了,只要林公子真的差了他來,不是什麼旁人的陷阱,就一切都好。”

林劍瀾道:“這實在是太過出乎我意料之外,那晚……”

鐵嵩擺擺手道:“那晚的事情,這孩子都一一說明了,說實話,幫中私下裡有不少人疑心成大夫做爲元老,被幫主猜忌陷害,編出那套話來擠走了他,不想竟然是真的。”

林劍瀾暗道:“青叔自覺問心無愧,可是這些手下的堂主們,卻不免有些人黑白不分,易受蠱惑,不知他們想起青叔,可會有一絲一毫的自責。”然而又想到匡義幫之事,韋素心不大不小也算是個罪魁禍首,就連自己也都不敢再坦然面對林龍青,又何必對他人苛刻挑剔,收了心思道:“那曹幫主去了何處?”

鐵嵩道:“此事既然與成大夫有關,幫主自然也不能放着不管,執意要去洛陽花王府,林公子,可能說起來有些對不住你,幫中除了幫主,其他人俱都是持攔阻之意,因爲韋花王名聲在外,無人見過他的功夫,恐怕到了深不可測的地步,幫主上次洛陽之行,在他內宅門口晃了一圈,便已見到了幾位消失多年的武林豪客,竟能安心在他府內做個清客,可見花王府內高手如雲,幫主還是莫要替你出頭爲好。”

林劍瀾想到韋素心那以氣撐船的功夫,再回想起那隻覆在自己後背的掌力,一邊助自己平復療傷,一邊還能娓娓而談,分心而用,不由點點頭道:“韋花王的功夫據我看來,恐怕……啊!”他此時方明白過來,擡眼環顧四周,道:“殷殷她去了花王府麼?”

鐵嵩苦笑道:“怎樣攔阻也不聽,只說林公子幾次救助,不能忘恩負義置之不理,當日便和秦副幫主帶了一批人趕往洛陽去了。十來天都沒有什麼消息傳回來,這邊義軍早已拿了杭州,幾乎每日都要差人送禮拜望,都要等幫主回來才能定奪。”

林劍瀾道:“義軍?義軍求你們何事?”

鐵嵩道:“不見到幫主,他們怎肯言明來意?”

林劍瀾站起身來道:“鐵堂主,是我太過莽撞,以至於讓曹幫主千里奔波,匡義幫中這許多事情都擱置不能處理,我會盡快差人趕回洛陽,通知曹幫主回來。對了,現在看來,義軍勝算仍是頗大,況且連連告捷,不知義軍中的江湖同道對匡義幫當日抽身而退可有什麼說法?”

鐵嵩哈哈大笑道:“匡義幫之前雖然屢遭變故,但曹幫主行事已頗有大將之風,他們哪個敢亂講?只是說來倒也奇怪,杭州城拿下之後,並未見許多的江湖同道,難不成他們便都窩在太湖不成?”

林劍瀾聽他這麼一說,也是頗爲納悶,卻也來不及細想,便匆匆告辭而去,心中卻頗爲自責,因爲自己對匡義幫不加考慮便脫口而出,沒料到年小俠因爲不喜歡唐子慕,卻一個人徑直來了匡義幫,不知無人照顧的長途羈旅怎樣捱了過來,更是因爲自己,害的殷殷寧肯違拗幫中衆人之意,也要奔赴花王府,若是鬧了起來,真不知該如何收場。

走了兩步,方想起剛纔送禮那二人,似乎身懷武功,在袁行健周圍並未見過這二人,恐怕並不是義軍差遣,若是江湖中人,鐵嵩卻應該多少識得,想到此處,竟多半是韋素心所差。

想到殷殷縮在被子中被寒氣籠罩的蒼白麪孔,只是因爲並未釀成什麼嚴重的後果,林劍瀾才強迫自己忘記,不去追究是韋素心親自下手,還是差人下手,匡義幫退出義軍,正是他想要的結果,此刻又差人前來,真是不知道又有什麼計謀,所幸曹殷殷與秦天雄早已知道上次之事就是韋素心這位藏頭遮面的“神秘人”所爲,必定不會如他所願。

第四十五回 無心反致兩離亂第三十四回 黯然做論且抽絲第三回 破陣子第三十九回 花徑聞幽語第四十二回 風雷雨驟 嬌容名花 似有相識第十三回 混濤濁浪 長嵩破水聲第三十一回 情本是孽世間同第二十四回 一葉秋第八回 小院殘陽第三十八回 醉蓬萊第三十八回 醉蓬萊第三十八回 醉蓬萊第二十八回 雲深訪道家第三十七回 一落索第十一回 避刑竟遺恨第九回 往事如煙第十回 雙目茫茫恨不還第二十五回 箭如雨燃天第十回 自飲自傷情第二十一回 牽絆本無故第四十五回 論烹鮮 詡讚辭第二十三回 寸土羣英匯林戰第四十二回 凝思百難論沙場第二十二回 惜瓊花第二十九回 月色可做秉燭遊第四十四回 旁人感念是舊傷第二十六回 且雲塵世貪戀第十五回 弱質誰堪憐第二十八回 雲深訪道家第十一回 往事難釋終嘗苦第三十九回 花徑聞幽語第三十七回 月醉荼蘼架第四十回 肝膽兩相照第三十九回 花徑聞幽語第二十五回 圍火共夜話第二十六回 且雲塵世貪戀第十六回 獨憶月華潔第四十五回 薄命女第一回 黃沙漫卷離人道第三十八回 波瀾驟 恨意未已第一回 黃沙漫卷離人道第三十三回 再見期何日 荒山路稀第四十回 暗夜無常歸完壁第十七回 今遊多歧路第二十回 南柯子第十六回 三犯錦園春第二十八回 入塞第三十二回 黯自兩天涯第三十二回 過澗歇第二十一回 牽絆本無故第六回 舊日恩怨舊時恨第二十回 往事自難顧第三十五回 片語碎憶解玉匣第二十回 忠魂已歿唯長嗟第一回 寒塘憶隻影第三十八回 雙鉤斷劍夜相峙第十九回 燃香心欲靜第四十一回 回身遠望赴長安第二十九回 甘州偏第二十一回 浩淼山水葬青衫第四十回 肝膽兩相照第十回 雙目茫茫恨不還第二十回 笑論金戈 難解大廈傾第二十五回 箭如雨燃天第八回 小院殘陽第十八回 夕山小寺孤第一回 寒塘憶隻影第三回 煙焰空落第十五回 沉波未及述離別第三十三回 再見期何日 荒山路稀第四回 重遇故人心如潮第四十四回 冷暖咫尺間第二回 絕路聞響鈴第七回 花開敘螟蛉第四十七回 玉壺冰第二十九回 甘州偏第二十一回 牽絆本無故第二十一回 一心懸懸終見第三十八回 信步池邊道第十五回 下兵詞第二十六回 山亭柳第四十八回 戲消前嫌 遙憶太湖 初雪沾衣第四十七回 蜂蝶舞 娓道往昔第四十一回 千里人未還第二十七回 傷情怨第一回 寒塘憶隻影第七回 黯然觀驚雷第二十回 往事自難顧第二十六回 且雲塵世貪戀第十五回 沉波未及述離別第九回 解連環第十七回 一去千里念煙波第三十三回 相見歡第四十五回 簪針零落斷第二十五回 圍火共夜話第二十七回 漫言人生如參商第四十三回 送我入門來第三十六回 丹心報聖朝第四十三回 思道不明 亂絲難剪 春風綠意第十九回 鬥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