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回 片語碎憶解玉匣

林劍瀾心道:“想必這便是解開盒子的提示了,只是看這字面無論如何也靠不到數字上去。”便重又將盒子放在桌上,皺眉思索這兩句話的深意所在:“超然,是指這超然閣麼?可是其中含義是指人的心態心境,半山又不知道是什麼山的半山,若是這白雲山的半山,啊!”他心中彷彿靈光一現一般,慢慢便有了一些頭緒。

端木耳和莫聃、年小俠見他突然短叫一聲,似有所悟,卻時而面有喜色,時而蹙眉沉思,過了好久,林劍瀾方長長噓了一口氣,再次拿起那盒子,神色凝重,將手放在那轉盤之上慢慢撥去,三人急忙奔到旁邊,只怕林劍瀾一步走錯,要引發機關。

林劍瀾見他們三人如此關切,對他們笑了笑,低下頭來,慢慢撥動那轉盤,看轉盤上的“陸”字對準了下面小人的箭頭方纔鬆手,三人屏住呼吸,莫聃更是神色緊張,他從小便陪着端木耳做了道士,山中並無第三個人,與同齡人這般熟識和親近林劍瀾還是第一個,又說笑着認了把兄弟,自然十分關心,便在手中蓄力,若是機關發動便將林劍瀾推到一邊。

端木耳臉上也是微微浸出汗珠,見林劍瀾將輪盤撥到“陸”處,才面呈鬆色,聽盒裡一聲輕微的“咔噠”聲,那轉盤自行一陣輪轉,好久方纔停下,卻並無什麼暗箭、毒水噴出,莫聃方鬆了一口氣,正待開口,卻見林劍瀾又將手置於輪盤之上,慢慢轉動,竟又停到“陸”上,端木耳擡起頭看了看林劍瀾,面露驚異之色,莫聃、年小俠看着端木耳的神情,此時心中明瞭恐怕林劍瀾已經將這盒子之謎解開,並無危險了。

同剛纔一樣,盒內仍是“咔噠”一聲,輪盤又是一陣亂轉,待輪盤停下,林劍瀾又轉到了“捌”處,方纔呼出了一口氣,饒是他心中已經篤定自己所想全然正確,雙手卻也是有些溼漉漉的。

過了片刻,那騎馬彎弓的小人慢慢從仰望彎下身來,變成平平執弓,盒蓋也隨即慢慢打開,一塊古樸的半圓玉佩出現在三人面前。

到此時端木耳心中真是佩服之至,道:“我是真的服了,這塊玉佩你拿去吧,只是你要告訴我你是怎麼猜到的!”

林劍瀾道:“當然是根據這盒底的兩句詩了,‘拾級半山棄爭鬥,閒臥雲頂倍超然。’字面上看這可和十個數字一點關係都沒有,要琢磨透還真是需要有心之人,說起來還多虧了我義父。”

莫聃納罕道:“多虧林幫主?他又不在這裡!”

林劍瀾不由得回想起當日上山求醫之時,林龍青也曾不勝唏噓提起自己的少年往事,十數載風流雲散,那些神情傲然英氣勃發的少年豪傑今在何處?此地唯剩空臺衰草而已,想到此處他不禁悵然道:“記得我和青叔第一次上山之時,我那時還不懂得身上的經脈到底毀損到了什麼程度,少年貪玩,邊上山邊數這臺階的數目,從解鬥臺出來,我已經忘了數到了多少,多虧青叔幫我記着。可是後來遇到了莫聃,那時候莫大哥輕輕拍了幾下就將青叔留在桶上的紋印拍平,我心中佩服之至,一時間竟忘記數到了多少。”

莫聃不好意思道:“現在你的武功可大大的超過我啦!”

林劍瀾將年小俠攬在身邊,憐惜的撫摸着他的頭髮道:“後來雖然又來過,可都是心中有事,要拜託端木道長給阿秀……給臨淄王妃看病,又想讓你們替我照顧小俠,哪有什麼心思接着數下去?這次也是……”

莫聃雖然不知他心中感受,端木耳卻有些明白了他與那臨淄王妃之間的糾葛,笑道:“從解鬥臺出來時的臺階,你記得倒清楚。”

林劍瀾低聲笑了笑,道:“嗯,因爲青叔少年時也是有這個心思,想數完這臺階,卻沒有做到,便格外的幫我留心記着。轉瞬經年,青叔替我記起的這個數,始終我沒忘記過。這盒底詩句的前一句便是說的這裡了,白雲山什麼地方是‘棄爭鬥’之所在?便是解鬥臺無疑了。既然已經暗示了半山所在,下句則更爲明確,超然閣位於這白雲觀頂,所以下句中有‘臥雲頂’和‘超然’這幾個字,關鍵則是一個‘倍’字,和上句那個‘半山’真是遙相呼應,便是半山之數的一倍了。上句中的‘拾級’二字便是點睛之筆,提示這盒子必然是和臺階的數目有關。我和青叔從解鬥臺出來時臺階數目是三百三十四級,再翻一倍可不正是六百六十八麼?”

端木耳連連點頭,聽完哈哈大笑道:“不錯不錯,是這麼個理!”

林劍瀾又道:“設計這機關之人,心思真真是十分巧妙,我和青叔也是應了無心插柳這句話,本來上山的時候數臺階便是玩耍之舉,若是一心想要搶奪盜取這塊玉佩,必定匆匆上山,根本無暇顧及一級一級的數臺階的。”

端木耳道:“好險啊好險,若是當日成大夫像你這樣聰明,就糟糕之至了!”

林劍瀾聽到“成大夫”三字,神色頓時黯然起來,道:“我接下來便要提到他了。極力勸說我和青叔來白雲山請道長爲我調理經脈的人是他,事後意圖下手的人也是他,想將道長弄下山去的人也是他。我們一時僥倖脫險,他回了來抓不到你,也在屋中到處翻過許久,那掛像上的黑紗也被挑開,他何嘗不是起了念頭,希冀這畫像能露出些所藏之物的端倪?青叔無意久留幫中,他資歷最老,幫中凡有決策無不需要請示過他方能執行,雖不是幫主,可比幫主的權勢還要大,他卻輕易放棄也要抓住那次的機會,他爲的什麼?”

端木耳擺擺手道:“不管怎樣,我們並未讓他得逞,這些紅塵俗事和老道也沒什麼關係。”

林劍瀾嘆道:“我知端木道長生性豁達,所以才能和你吐露一下心中疑懼,道長是聰明人,不是想不出,而是不願想。怎麼那麼巧,素心客也想把你千方百計的弄下山去?我心中只盼他與成大夫有那麼一絲絲的關係,那樣或可便可去問他找尋我外婆的下落,我心中又極不希望他與成大夫有關,那樣……”林劍瀾低下頭,難過之至,暗道:“那樣,我心中那個雖不贊同卻始終敬佩和懷着抱歉之心的前輩,是與成大夫一樣無情無義爲了自己目的不擇手段的人麼?”

然而心中卻仍有一個聲音雖微小卻清晰:“他是怎樣的人?他不就是那樣的人麼?爲了能將可能震顫天下的一股力量抓在手中,使得謝仲舉含冤死在江南麼?”

端木耳見他沉默不語,眉頭緊皺,笑着拍拍林劍瀾肩膀道:“先不論別的,今日看來這玉佩真是遇到了有緣人,小哥,這盒子和裡面的東西你便收着吧!”

年小俠早已湊到那盒子邊上,兩隻眼睛瞪的溜圓,看着這玉佩,恨不得從眼睛裡面長出手來摸摸,卻又不敢,回頭看林劍瀾卻是一副絲毫提不起精神的樣子,只淺淺一笑,搖頭道:“道長不必當真,我只是印證一下而已,況且當時聽道長在地道中說這東西關係至關重大,奉了師命,這麼些年在此守護不能下山一步,道長還請收好,我可不能拿這玉佩!”

端木耳卻接口道:“林小哥不必再說,你與這個玉佩真是十分有緣,所以才能連連解開這些難題,我師父也曾經言道若是有緣便可以交給可以信託之人,我看小哥爲人雖善良卻不愚鈍,心思靈動卻不奸狡,頗可信託,就算貧道求你了,收下這牌子吧。”

林劍瀾心中實實沒有什麼心情,做什麼有緣之人,正待再拒,卻聽莫聃在道:“你就收下吧,他可是真心實意想擺脫了這看守玉佩的苦差事。這老頭兒這幾年可憋死了,爲了守着這物件,一步也不能下山,整天不是愁眉苦臉,便是想着法的捉弄我。”

端木耳面色十分尷尬,罵道:“你這小雜毛,道爺我白養了你這麼久,我是教你練功你懂不懂?”

莫聃不知何時將剛纔的木盤子操在手中,聞言毫不客氣的將木盤扔向端木耳道:“誰養誰啊?放明白些!哪天不是小爺下山挑水砍柴,上山做飯燒水,伺候你吃喝?”又回身對林劍瀾露齒一笑道:“兄弟,你還是收下吧,便是爲了我也好,如若不然等這老雜毛死了我少不得還要接着替他看着這玩意兒,那可大大的不妙!”

林劍瀾不禁被他逗的一樂,端木耳方道:“這纔對了,林小哥自進了這屋子如同死了爹孃一番……啊,不對,林小哥爹孃早年就已經離開故鄉了。”他越說越亂,莫聃氣乎乎道:“不會說話就別說,林兄弟,這才見到你能真心笑上一回,方纔那些強露出來的笑容要有多難看便有多難看。”

林劍瀾知他師徒二人有意緩解自己心中苦悶,點了點頭,端木耳又道:“林小哥,你並不是個會藏心事的人,看你表情和言語,想必你心中對素心客是頗有維護之意的,但又對他有些不滿,這玉佩在你手中,老道不再管,怎樣做都由你自己心情就好,就算是我師父都說不清這所謂的‘重要物事’到底有什麼用,你拿了就更不必強擔在自己身上。”

林劍瀾知道端木耳平日戲謔居多,鄭重的時候少之又少,能對自己說出這番話來,已是盡力開解,不禁眼眶一熱,端木耳反倒不好意思起來,四處張望道:“唉,要下山了!”說到此處,竟抽了抽鼻子,走入內堂。

莫聃道:“林兄弟,把東西收好,我和師父,都不是正兒八經的道士,只在這白雲觀討生活罷了,東西既已有了交待,我們便要走了,日後是否再回來,都極爲難說。”

林劍瀾將那玉佩拿了出來放在懷中,見年小俠兀自大着膽子在那兒自己撥弄空轉盤,不禁一笑,回頭看莫聃神色流連,又有些黯然,道:“莫大哥,那……我以後去何處找你們?”

莫聃咧嘴一笑道:“小時候的事情我是記不住了,但我還是要回我老家看看,師父是從那兒把我帶回來的,就是泉州旁邊的一個小村落,之後嘛,估計師父去哪兒我就跟着他了,他總有牙齒掉光頭髮又禿又白的一天……”卻聽室內一陣怒斥道:“小雜毛說什麼呢!”

莫聃吐了吐舌頭道:“我可等不及了,我要去收拾收拾東西。”說罷開了門,卻見外面幾人正在不遠處枯立,喊了一嗓子道:“進來吧,事情說完了!”

林劍瀾卻回頭看了看年小俠,知道這次端木耳師徒離開,恐怕便是永遠都不會回來,他們有要去的地方,也不能再將年小俠託付給他們,想到此又揉了揉他的頭髮,暗道:“小俠,你以後要跟着我受累了。”

年小俠並不知道他的心思,才玩厭了這盒子,回頭一看,端木耳和莫耽都不在屋中,唐子慕等人都已陸續進了來,臉上雖然俱都看不出什麼,卻想也知道他們各懷心事,只白宗平臉上一直帶着憤憤之色。

林劍瀾見他們在外面空等許久,心中的確過意不去,倒了幾杯茶,卻也不知道應該說些什麼,過了一會兒端木耳方從內室出來,提着一個小小的包袱,一幅喜氣洋洋的樣子,衆人正愕然,見莫耽也從門外進來,更是誇張,背後背了老大一個包裹,鼓鼓囊囊,看起來甚是沉重。

林劍瀾道:“莫大哥怎麼要帶這麼多東西下山麼?”

莫耽一咧嘴道:“我們兩個人的吃喝用穿,都在裡面了。再說我們又不是下山花銷的,窮的丁當響,各樣東西還是自己帶着爲好。”

衆人方明白過來白雲觀主和他這唯一的徒弟竟要下山,唐子慕道:“這……端木道長可以下山了?”

第二十二回 雖揭奸邪心難悅第六回 煙消雲散憶舊桃第四十一回 回身遠望赴長安第八回 無路見花明第二十九回 月色可做秉燭遊第十五回 弱質誰堪憐第二十三回 訴衷情近第三回 巧鬥消戰意第四回 重遇故人心如潮第三十三回 再見期何日 荒山路稀第二十六回 愁懷滿眼一江秋第九回 簾幕堆煙衣鬢遠第六回 舊日恩怨舊時恨第二十回 笑論金戈 難解大廈傾第三十五回 誰解其中曲第十二回 明月引第二十九回 月色可做秉燭遊第十三回 丹鳳二喬兩零落第二十二回 惜瓊花第三十四回 玉女仙瑤佩第八回 小院殘陽第二十三回 尚念至親徒留恨第五回 王孫信第四回 定風波第六回 舊日恩怨舊時恨第十二回 悄隱難離別第二十六回 山亭柳第九回 幽徑偶有得第四十一回 闌干萬里心第一回 將軍令第四十一回 回身遠望赴長安第二十回 笑論金戈 難解大廈傾第三十五回 誰解其中曲第四十五回 論烹鮮 詡讚辭第十二回 月門幽靜聞花間第三十八回 信步池邊道第二十八回 一令傳約問故緣第九回 幽徑偶有得第十八回 聚義廳中待一搏第二十九回 甘州偏第三十回 遠別石徑斜第二十回 往事自難顧第三回 回看落雪猶入夢第六回 迴護意同行第四十八回 彩雲歸第八回 情非自已憑添惱第四十回 暗夜無常歸完壁楔子第二回 閒品牡丹豔色嬌第一回 將軍令第二十二回 雖揭奸邪心難悅第二十五回 輕免干戈不可求第四十六回 借茶語歉然第三十九回 更深重訪梨花院第十六回 獨憶月華潔第十回 定心言不多第四回 妙手換容形第二回 雨霖鈴第十一回 往事難釋終嘗苦第四十四回 聊勝貪嗔癡 共署妙棋第二回 絕路聞響鈴第三十五回 莫思歸第一回 雪中遁跡險逃生第二十九回 超然談藥性第八回 君不悟第九回 幽徑偶有得第二十二回 飛箋示警相探第四十八回 閒坐聞故緣第四十一回 闌干萬里心第三十六回 暮色流雲是別時第四十八回 彩雲歸第四十七回 身陷泥淖何言清第四十回 清波引第三十四回 玉女仙瑤佩第十五回 下兵詞第十一回 避刑竟遺恨第四十七回 玉壺冰第三十回 遠別石徑斜第十回 九迴腸第二十二回 迭變莫予毒第二十二回 迭變莫予毒第四十回 終有別 臨行且輕傳秘第二十二回 雖揭奸邪心難悅第六回 舊日恩怨舊時恨第四十三回 思道不明 亂絲難剪 春風綠意第二十回 忠魂已歿唯長嗟第二十四回 和戰徘徊兩難決第四十一回 千里人未還第三十七回 一落索第二十三回 或爲檀香引第八回 小院殘陽第三十五回 誰解其中曲第二十五回 陽關引第四十回 暗夜無常歸完壁第十回 雙目茫茫恨不還第三十二回 脈絡難通醫難治第三十三回 小飲會英豪第十四回 一江春水第四十一回 闌干萬里心第四十三回 送我入門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