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詠王之亂
“那座山谷並不是很寬闊,也就三百來步吧,深倒是挺深的,不過,當時史某帶了二百餘人,纔不會管他溝深澗險的,大隊人馬就一直往裡走,沒過多久就起了很濃的山霧,當霧氣消散時,我們卻驚異的發現,我們又回到了山谷的入口。
老夫心中詫異,仗着人馬衆多又走了幾遭,卻都是一樣的結果。”
李泌認真聽着,只見史思明的額間鬢角滲出了一顆顆豆大的汗珠,眼睛裡流露出深深的恐懼。
“是不是有人在那裡佈下了陣法?”
“不清楚,也不太像。”
“當時還發生了什麼?史兄似乎——”
“呵呵,很害怕是吧?那霧裡面好像有什麼東西,開始我以爲是野獸,後來想想又不太對勁兒,我們最後一次出來了,就沒再進去,當時只剩下我和十幾名近衛了,二百多人就那麼憑空不見了。”
原來是這樣,最初安祿山派出的三波人馬,也都是莫名其妙失去了蹤跡,可那些畢竟只是臆想和猜測,但這樣的事情真正降臨到自己身上時,那種恐懼是無法言說的。
史思明接連飲下了三杯酒,情緒漸漸平復了。
“其實,史兄心裡還是打定了主意,那座山谷就是龍脈的入口的吧?”
史思明面無表情的望着李泌,沒有說是,也沒有說不是。
“剛纔爲什麼不直說呢?”
“那座山谷到底是不是龍脈的入口,史某實在不能肯定,老夫還是希望你們能夠設法找到其它的道路,那個地方實在是太危險了,若非有通天的本事,根本沒有再去的嘗試的必要。”
“史兄沒有再嘗試過?”
“恩,本來那次巡遊就是我一時興起,帶着一衆兄弟出去散散心罷了,沒想到會遇見那種事,發現士兵死傷慘重,老夫忽然想起了因爲黑龍之夢接連失蹤的那些人,老夫我呀畢竟在乎安祿山對自己的看法,不想他對我起什麼疑心,便叮囑了屬下千萬保密,更對安祿山謊稱是遇到了契丹人的遊騎兵,後來雖然禁不住要去查探,但一想到要損失許多人馬,無法向安祿山交代,便作罷了。”
“這件事越來越有意思了,既然關乎龍脈,就算沒有史兄的家眷在那裡,也是要去查探一番的。史兄,還是把那座山谷的準確位置,說出來吧。”
史思明想了想,便同李泌索要了一張范陽一帶的軍事地圖,將路線標記了出來。
“籌碼”之類的事情大體談的差不多了,雙方慢慢喝着酒,寒暄起來。
這老狐狸真是沉得住氣啊,竟然一點要提條件的意思都沒有?算了,事已至此,還是自己先開口吧,以他的性格也不是個要星星要月亮的人。
想到這裡李泌指了指刻漏:“時間不早了,方纔史兄所言對我軍幫助甚大,至於史兄的條件麼,也不妨直言。”
史思明想了有一段時間,才緩緩開口:“第一,史某想要一面金書鐵券,老夫知道,金書鐵券本是朝廷頒給功勳之臣,像史某這樣的罪臣請求此事,實在有些厚顏了,不過,爲了保全自身史某也不得不如此行事。
第二,史某想要太子的一份手諭,允諾日後保全史某的身家性命。
第三,史某所率兵馬,仍歸史某統領,洛陽城破之後,史某自會率領本部,再爲大唐效力,收復安祿山所佔州郡,至於兵馬所需糧草軍餉,還請朝廷調撥。
至於史某之官祿,悉聽朝廷恩賞,罪臣不敢貪妄,只是在朝廷旨意下來之前,史某仍會以范陽節度使之職,帶領部下,爲皇上效命。”
郭子儀和李泌互相望了一眼——這老傢伙的如意算盤打得夠響呀,一方面要朝廷答應保他不死,一方面仍要統領舊部,進退皆在其掌握之中啊。不過,照眼下的形勢,朝廷應該還是會答應他的要求的。
剿撫並用,對於大唐和百姓來說,更是上策,這些年來戰火連連,百姓們的日子過得太苦了。
不過,李泌還是詫異的問了一句:“還要太子的允諾?你在擔心什麼?”
“哈哈哈哈,你即在官場又不肯做官,又所爲何事啊?”史思明反問道。
自天寶年間,李泌即爲玄宗皇帝所賞識,奉爲待詔翰林,輔佐東宮太子,也就是當今的皇上李亨。而其才學謀略深爲楊國忠猜忌,便辭官不做,長隱山林之中了。
及至安祿山叛亂後,太子李亨在靈武繼位稱帝,使人遍尋天下找訪李泌,李泌竟主動到了靈武。
當今皇上命他出任朝中要職,他卻堅辭不受,只願以客位身份爲國家出力,皇上拗不過他,但許他以布衣之身參謀軍機,平日裡但稱其爲先生,不直呼其名。
縱是謙卑如此,其間仍是受到了李輔國等人不少的排擠。李泌,自然也是知道官場的兇險。
“也罷,也罷。”李泌搖頭苦笑。
衆人又就相關事宜,做了詳細的商談定好了初步的計劃。史思明這才悄然離去。
郭子儀心思縝密,史思明離去後他一直悶不做聲,好像在盤算着什麼。
“郭將軍,在想什麼?”李泌笑呵呵的問道,“今天的會晤已算十分順利了,應該高興纔是。”
郭子儀心中確有疑慮。
“我在朔方時,曾聽一位部將提起,史思明原本就是姓阿史那的,也算是突厥王族了,怎麼他今日說起,自己一族是阿史那一族的奴隸呢?”
“哈哈哈哈,原來是這件事,這個倒也無妨,阿史那的確是他本來的姓氏,只是他的祖上爭奪嗣位失敗,被貶爲了奴隸,他們一族從此被禁止提起自己的姓氏,後來他追隨安祿山做了大唐的將官,乾脆自己改了姓氏。天寶年間,山人做翰林待詔時,看到過相關的卷宗記載。”
與史思明談判的時間、地點、人員,涉及內容:
洛陽城內三十餘萬百姓處於水火之中,安祿山父子正在實施的洛陽城極端防禦計劃,因此種種,破城之事不可再拖。
摩羅曇照在西域籌謀叛亂,請朝廷與回紇王聯繫確認。
黑龍逆脈。
史思明投降所求取的條件等等。
這些事項,郭子儀和李泌又梳理分析了一遍,商討出對策建議,當即撰寫成文,以蠟丸封裝,由郭子儀的親衛六百里加急,連夜送往長安。
郭子儀和李泌的密函,是在次日夜間,亥時之內送抵長安的。
比此早些時候,回紇王的獵鷹突然飛來長安,落在了回紇駐長安進奏院的鷹架上。
以上兩份密報,除了直接上呈皇帝外,作爲兵馬大元帥的太子李豫,自然也得到了相迎的消息。
一天前,吳郡太守、江南採訪使李希言的密報,也已呈報了肅宗,詠王李琮發兵廣陵,斬殺了守將丹徒太守閻敬之,懇請朝廷調兵增援。這些已在今早的朝堂上議過,然而尚無決策。
關於詠王李琮密謀叛亂的事情,朝中早有線報,卻一直被擱置着。
詠王李琮爲玄宗第十七子,早慧敏學,然而相貌醜陋,尤其脖頸歪斜,不能正視,常常遭人所鄙。
玄宗對他的感情很是淡薄,加上他幼年喪母,更失了護佑之人。
李琮,是被當今的皇上親自撫養長大的。當時的李亨,尚未冊封太子,位列忠王,乃是李琮的異母兄長。
李亨性情仁厚,是皇族中少有的能夠真心愛護李琮之人,兄弟二人同吃同住,感情深厚。
李琮幼年懼怕一人獨寢,常常哭鬧,李亨常常把他抱在懷中同睡。
安祿山攻陷洛陽後,玄宗敕封其爲山南、江西、嶺南、黔中四道節度使,江陵郡大都督,鎮守江陵。
肅宗,當然不會相信這個與自己同吃同睡的弟弟真的會起兵謀反。雖然他因爲幼年的遭遇,對父皇和宗親多有怨尤,但他心性軟弱,怎麼會做出這樣膽大包天的事來呢?一定是身邊的人,爲求一己私慾,蠱惑他罷了。
因此,對於詠王李琮的事情,肅宗也只是派過幾位監軍、使者,前往撫卹過幾次罷了。
然而,事情發展到今天的地步——私自率領水軍沿着長江東下,更在廣陵斬殺了朝廷命官——一味撫卹之策,就難以令羣臣信服了。
這一日凌晨,未及卯時,太子李豫便來到了宣政殿外,心急如焚的等待着肅宗臨朝。
一名伶俐的小太監小跑着過來,早早的跪下,清脆的喚道:“太子殿下,外邊冷,李大人請太子殿下到暖閣裡歇着。”
所謂暖閣,便是先前提到的,高力士在宣政殿一側那間屋子,如今成了李輔國的所在。
李豫猶豫了一下,還是隨着小太監進到了李輔國的屋內。
李輔國此刻正坐在一張厚厚的綿羊皮上,就着地爐吃着火鍋,大概是聽到了李豫的腳步聲,便指了指旁邊的一具羊皮墊子,一副碗筷,示意李豫坐下。
“老奴給太子殿下請安了,快請進來用些酒肉,暖暖身子。”
李輔國耷拉着眼皮,頭也不擡的就這樣招呼着。
“李大人,有勞了。”
李豫始終保持着微笑,大大方方的坐了下去,拿起碗筷,兀自挑揀些鮮美的肉片兒,涮着吃起來。
“昨夜裡皇上咳嗽的厲害,後半夜才睡着,先請皇上休息着,有什麼事情,太子可先與老奴商議,拿出些能讓皇上滿意的對策,也好爲皇上分憂。”
“恩,李大人所言極是,”李豫滿臉賠笑,“是不是因爲詠王的事情?令他老人家心焦了,父皇同十七皇叔情分重,那樣的消息傳來,氣火攻心,身子哪受得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