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1節 祿東贊

聽到大唐秦王回長安,僅這個消息就讓住在長安的各國使節象打了雞血一樣,拜帖排着隊的往秦王莊送。

倒是來自吐番的祿東贊卻有着不同的想法。

“國相,唐人必定是爲了絲綢之路而緊張,大唐那位秦王殿下也是爲此事回來的。”

“準備禮物,既然唐人的禮部說了,大唐秦王負責對外談判之事,我們來和親的事情看一看這位秦王怎麼說。”

李元興第一個接見的是泥孰,就在秦王莊小會客廳。

“多餘的仁慈,你害了幾萬條性命!”李元興一進來就是指責。

泥孰沒有反駁:“我來求救。這場戰爭不想再打下去了。我們西突厥再這樣打下去,一但到了冬天,會死傷無數的。眼下已經有近十萬人沒有了家園,我的部下已經堆起了一萬多座墳堆!”

“調節,還是出兵,或者是完全擊敗他們。”

“一切依秦王殿下的吩咐。”泥孰這一次倒是光棍,上一次他沒有聽李元興的勸告,如果他自己當這個大可汗可能西突厥就沒有內亂了,現在的大可汗根本就不能服衆,不服氣自然就會有戰爭的。

“你回去吧,整合西突厥。有幾個人很快就會死掉。”

聽李元興這麼一說,泥孰立即在旁邊的書桌上拿起筆來,寫了一封信,沒有留下日期的信,只是說自己派人刺殺了誰,然後就是列出名字,並且願意接受大唐的對停戰調解,也願意接受刺殺的指責。

李元興也寫了一張紙條。

“回去吧,回去之前從兵部領戰刀三萬把,算是本王眼下對你的支持。最後說一句,你應該知道,突利小可汗現在很富有,他爲什麼富的。這應該不是秘密。”

泥孰有些猶豫,他雖然選擇臣服,但不代表他就甘願讓西突厥爲大唐衝鋒在前。

可李元興的話,他還不能不考慮,只好施了一禮:“秦王殿下的意思,請容我回去與長老們商量!”

“本王不急!”李元興拿起了茶杯,緩緩的喝了一口水。

泥孰走了。裴喜來到了李元興的面前:“殿下,吐番人帶了些禮物過來。禮單上有黃金五千兩,說是獻給大唐的禮物。”

李元興遲疑了一下:“帶他去秦嶺別院吧,本王在那裡見他。”

秦嶺別院,當初武曌爲了顯示自己的富有,所以特別建造的。就是爲了給李嵐姍去看。這裡平時倒是天天清掃,可真正來這裡住的時間太少。一個月都未必會有人來上一次,所以這裡越發的顯得清靜了。

吐番的客人被擋在門外。

“我們是來自吐番的使節!”祿東贊面對擋路的士兵怒目而視。

一個消瘦的年輕隊長從旁邊走了過來:“這裡是大唐秦王的別院,你們只能有三個人進入,其餘的人退到秦王莊正門的會客等候區。記得從旁邊的小路過,損壞了任何的花草,就是對秦王府的不尊重。進入別院的任何。將武器擺在這裡,容我們檢查之後纔可入內。”

“你……”祿東贊身邊的副使只開口說了一個字,就被旁邊的一名近衛一棒子打暈了。除了用棒子的近衛軍之外,周邊站崗的士兵甚至都沒有側一下眼睛。

“想挑戰大唐的尊嚴,還有我們的秦王殿下的威儀,儘管來。否則,在不能反抗的時候還要嘴硬的人,只會被人嘲笑。給你們二十個呼吸的時間。作出選擇,是按規矩,還是……”這名隊長沒有說後果會是如何。

祿東讚歎了一口氣,將自己的配刀還有短刀,匕首放在旁邊的架子上。

跟着他進去的兩個人,一個是他的護衛,另一個是非常精通漢語的人。其餘的人則按照來的路退回到秦王莊正門處。從這裡到正門足有五六里路,既然正使都不反抗,他們也沒有辦法,只能聽從命令。

就在這時。祿東贊問了一句:“如果我不同意,難道就見不到秦王了嗎?”

“準確的說,是你們這些人見不到明天的太陽!”

祿東贊被噎的不輕,可他卻無話可反駁,要抗議也要對真正當權者,而不是一個小兵。

所以,祿東贊進入會客廳的時候,一見到坐在正位上看書的李元興,就大聲的說着:“你們唐人怎麼能夠這樣的無禮,我是吐番的使節,代表着吐番爲結盟而來!”

李元興微微的點頭看了祿東贊一眼,視線又回到了書本上。

站在李元興旁邊的秋香這時開口說道:“自己掌嘴二十,否則視爲向我大唐宣戰。秦王殿下令,任何敢對大唐宣戰而,飛舟出戰,將敵都城化爲一片火海,以示天罰!”

秋香用了天罰一詞,讓祿東贊不由的打了一個哆嗦。

那飛舟整天就在長安上空飛來飛去,可以運送貨物,也可以載人。他沒有靠近看過,卻在長安看到過無數次,也打聽了,這種命爲飛舟的分爲民用與軍用兩種,民用的就是載人載貨用的,軍用卻沒有任何人提到半個字。

一想到可以飛在天空的飛舟,祿東贊不懷疑這東西直接飛到吐番都城上空後,扔下可以燃燒之物,怎麼也能給都城放一把火,而且無視所有的關卡,這確實是戰爭的利器。

掌嘴,自己無論怎麼說也是吐番的使節呀。

正在猶豫之中,秋香向前一步:“近衛軍何在,時間到了。”

啪!祿東贊打了自己一記耳光。

“有站在掌嘴的嗎?”秋香冷冷的說道。

祿東贊看了一眼李元興,大唐秦王依然穩穩的坐在那裡,似乎眼前的一切都與他無關一樣。祿東贊怕了,大唐秦王是一個狠人,這一點周圍各邦各種傳聞自然是越說越可怕。

一但跪下,無論在氣勢上,還是心態上,都已經敗了。

啪啪的兩聲耳光之後,只看到李元興微微的一擡手,秋香立即說道:“殿下說罷了。有悔改之意就足夠了,畢竟也是一國使節,只是記得大唐是禮儀之邦,處處要記得有禮,野蠻的行爲是被會人嘲笑的。”

祿東贊臉都綠了,打人的也是你們,嚇唬我們的也是你們。然後說禮儀的也還是。

“殿下吩咐,遠道是客,看座,上茶點!”

從開始到現在,李元興都是一個字也沒有開口,只是手上拿着一本書在看着。祿東贊離得遠,也不知道李元興手中拿是什麼書。

“尊貴的大唐秦王殿下,我吐番獻上黃金五千兩,珍寶一百件。願與大唐結盟,並請求和親。我大……”

祿東讚的話還沒有講完,秋香就在李元興的示意下問道:“這些獻禮是兩國邦交的獻禮,還是求親的禮物?”

被問住了。祿東贊當下就愣住了,在他從前輩的記錄之中看到,帶獻禮五千,拿回來的至少值兩萬,什麼時候大唐人變的和商人一樣了。

可這個問題,他還不得不回答。

“尊貴的大唐秦王殿下,這只是獻禮。如果大唐同意和親,這樣的禮物吐番會再準備一份。當然。還有更多的珍寶!”

李元興站了起來:“知道我七皇弟娶新羅公主的彩禮是多少嗎?你區區五千兩黃金,也好意思在本王面前高聲喊出來,你要看黃金,本王的倉庫裡有上百萬斤的黃金,你區區五千兩的黃金,就象糧倉中的小小一袋米,本王沒興趣。”

“結盟。自然是兩邦爲利?”祿東贊大聲說道。

“不知道,吐番可以帶給大唐什麼?你們想從大唐學到工匠的技術,文學,繪畫等等。可本王不知道你們吐番可給大唐什麼。你們有什麼資格和大唐談結盟。或者說,大唐需要你這樣的盟友嗎?”

李元興的語氣之中帶着一種戲謔的笑意。

祿東贊卻是長長的鬆了一口氣,只要談就行,有談就有機會。

“尊貴的大唐秦王殿下,和我吐番結盟,可以保證大唐西南之安全,可以保證大唐絲綢之路的安全。我們吐番會派出精銳,來保護這兩邊。大唐之西南有百越人作亂,大唐之絲綢之路,西突厥人、大食人都影響到這條絲綢的之路的安全。”

“有趣,這個真的很有趣。”李元興笑了。

祿東贊信心更足了,繼續說道:“既然尊貴的大唐秦王認爲有趣,那麼就有繼續談下去的必要,其實我們吐番還有許多特產可以與大唐貿易在,而且我們可以將天竺的貨物運到大唐來作交易!”

“一,我們大唐已經與天竺人在交易了。二,大唐現在的貨物甚至不夠自己用,沒興趣再要絲綢之路。絲綢之路是西域商人來大唐尋利的,他們的死傷與大唐無關。三,你有興趣可以在這裡多住幾天,百越王很快就會被帶到長安,以一個囚犯的身份。”

李元興說話間,已經向前走了幾步。

“本王對吐番結盟沒興趣,沒有實質的好處,你們連給大唐作臣屬的資格都沒有,結盟根本就是一個笑話!”

“我大吐番有勇士!”祿東贊真正是被激怒了,他認爲面前這個年輕的秦王完全就是在戲弄他,也是在戲弄整個吐番。

李元興倒是一副無所謂的神情:“勇士呀,你帶了多少人來長安,都是真正的勇士嗎?”

“三千!”祿東贊咬牙切齒的說道:“全是吐番真正的勇士!”

李元興微微一笑又坐下了,秋香輕輕的拍了拍手。從後堂走出一排侍女,每一個都美豔動人,穿在各色的絲綢長裙。

“無知的吐番人,這些是秦王殿下的舞姬。你可以何意挑選三個人,就足以擊敗你的三千勇士。或者在秦王莊之內,普通的侍女任選三人也可。高等侍女不屑於這樣的遊戲!”

第226節 殘軍第634節 瘋狂的淵蓋蘇文第261節 秦王親民第206節 秦王府家臣第625節 見過金山嗎?第110節 本王是李元興第461節 騙局還是奇蹟第368節 血淋淋的泡妞禮物第531節 代罰第105節 火計(三)第599節 長安之富第624節 壓歲錢第298節 巨獸第389節 一份禮物第558節 長孫家的舊事第594節 櫃爺也不是全能的第841節 末日之皇第178節 宣戰!第898節 李信之墓第239節 秦瓊不信佛第621節 除夕盛典第695節 杭州城!第191節 文明(二)第620節 最有趣的禮物第15節 準備回現代第379節 戰黃河(一)第802節 沒有陰謀第513節 高句麗貴族(二)第40節 李元興與魏黑子的雙簧第780節 股市開第745節 全明星陣容第176節 秦王罰俸第615節 戰,戰,戰!下第276節 媵妾第86節 新秦王還稚嫩第249節 紅紅火火第642節 陸軍之威第104節 火計(二)第543節 古方神藥第316節 大唐第一個領事館第488節 軍魂第78節 書印出來了第10節 炭哥第515節 名之戰!第620節 最有趣的禮物第505節 兩位皇帝都想打仗第557節 大唐的明星(三)第172節 李淵還不老第124節 大唐秦王殿下第387節 榮歸第315節 驚天慌言第246節 慈苦和尚第696節 破石頭第725節 大唐水力第40節 李元興與魏黑子的雙簧第632節 倭人小策返第219節 秦王微服商會街(下)第271節 秦王睡書房第419節 跪了一地請罪的第190節 文明(一)第287節 大唐初雪第804節 全民大賭第76節 能源是文明(下)第52節 秦王大計第334節 春耕忙、彈劾多第493節 唐軍第一任品德教官第367節 驅逐第389節 一份禮物第355節 惡魔之花與明前龍井第784節 大唐沒有殖民地第379節 戰黃河(一)第573節 史上最龐大的地下會議第640節 雙魚救人第313節 一等大匠師(下)第880節 英王封地第671節 如核彈一般的威力第614節 戰,戰,戰!中第499節 遼東行倒計時第79節 正式出兵第480節 瘋狂的十二衛、瘋狂的長安城第537節 高句麗對秦王的第一次反擊第533節 一篇文章第748節 用技術玩陰謀第169節 危言聳聽第761節 唐軍新年第611節 七世家的產業結構第824節 秦王無親情第287節 大唐初雪第736節 留下一個傳說(一)第890節 斷碎的傳承(三)第352節 工業帶給儒生的震撼第100節 大唐vs突厥的第一場血戰第853節 光明與黑暗第126節 回紇使者的誠意第446節 守礦區的將軍第140節 武曌!第313節 一等大匠師(下)第463節 一條人命第688節 棒子的泡菜危機第614節 戰,戰,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