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0節 斬草除根

那一場持續了只有十分鐘,連震級都搞不清的海底地震連同海嘯,卻讓倭島上百萬人無家可歸,也讓這上百萬人在飢餓當中。

大唐官方已經用倭語給每個村子都喊過話,任何敢在這個時候作亂的人,會成爲奴隸。

在大量的糧食運到之後,倭島勉強恢復了一些平靜。

距離倭島東南大約二百里一個無人的太平洋小島上。

上身穿着一件圓領真絲衫,下身是大唐版的純色大短褲,李元興拿着一隻摺扇就站在沙灘上,而他的面前擺着有近百具屍體。

“看清楚,這個人是誰?”一個穿着倭島王宮侍女服色的女子正在一個個的辨認那些屍體。不過這位宮女似乎沒有太多的恐懼,非常認真的,嚴肅的,幾乎是爬在地上仔細的看着,然後擡起頭:“這個是倉麻呂大官!”

“確認?你可以肯定嗎?”

“是,他脖子上那道傷口,是一次皇宮比武之時弄傷的。在……”這宮女說出了詳細的時間,還有地點,當下就有官員去查倭島皇宮的記錄。

旁邊是一個年輕人,看起來只有十四五歲。

這宮女很快就報上了名字:“他是連子殿下!”

所有這宮女認識的人都寫了下來,一位女官最後給她了一張紙,然後說道:“你作的很好,他們會得到相應身份的葬禮。從現在開始,你將擁有五百畝土地。每年會領到一匹絲綢,每個月會有五石米,以及一千枚大唐錢幣。”

宮女嘴裡感謝的話說個不停。

又一個內侍被帶了出來,重新開始辯認這些屍體是誰?

李元興站在遠處看着這一切,表情之中沒有什麼憐惜,或者是不忍的感覺。

櫃爺提着菸袋從島的另一側走了過來,李元興這纔開口說道:“爺爺,我感覺我的心越來越硬了,這此屍體當中,十八歲以下就有四十個。十歲以下的就有十個。”

“還不夠。我已經讓秦叔寶調大唐帝國安全司的精銳過來。按照倭皇宮記錄,推古天皇的兒子、女兒、孫女、外孫、還有侄子、侄孫。以及所有的皇族血統的,應該是二百八十一人,眼下這裡才二百個。其他人在那裡。活要見人。死也要……”

櫃爺殺氣十足呀。

把倭人滅族。這是櫃爺幾乎一個甲子的夢。

眼下聖德太子的屍體已經擺在這裡了,屍體上一直瞪圓着眼睛,真正的死不瞑目。他怎麼也不相信。一夜之間,大和國就這麼消失了,而且許多貴族,大和國的武士竟然投靠了大唐人。

大和國沒有長備士兵,這些士兵原本就是農夫。

家養的武士,纔是貴族暴力機構的核心力量,這些人造反,或者是被殺。讓大和皇族沒有一點反抗的力量。

投降還是被殺,在看到伍斌一個人面對大和皇宮十大高手,一個照面讓十大高手成爲屍體的時候,大和貴族養的那些武士就已經怕了。王霸一把偃月,將大和武士連武器帶人砍成碎肉之時,無人不膽寒。

已經沒有道理可講了,秦王下的是絕殺令。

雖然用這種手段,可畢竟還是將倭皇族全部給滅了,櫃爺絕對不會讓倭族有翻身的機會。

眼下櫃爺不高興,因爲推古天皇那個老女人活不見人,死不見屍呀。

李元興沒有就倭島的事情再多話,秦瓊親自到倭島自然會有一個結果的。

“爺爺,派船把倭工們運回來,告訴他們家裡受災了。怎麼也要回來看看,幫助家裡度過這個難關。有什麼需要的,大唐自然會幫助他們。”

“好主意!”櫃爺臉上終於多了一些笑意:“元興呀,對敵人的仁慈,等將來萬一再讓大唐的軍士死了幾萬,幾十萬人的時候,你不會有機會後悔。所以到需要殺的時候,你不要手軟,大唐皇帝纔是真正的英明。”

李元興沒接這個話,一擡手,身旁的裴喜將煙盒送上來。

“晚餐吃什麼?”

“兄弟們整了幾條海魚,不如殿下去看看?”裴喜在旁邊小聲的問着。

“走,看魚比看這些屍體強。吩咐下去,不能少了一人。”李元興說完,轉身就往小島的另一邊走去。

遠遠的看着李元興與櫃爺並肩走了過來,四五十個倭人貴族打扮的立即跪伏在地上。

當走到這些人近前的時候,櫃爺突然開口:“元興呀,這一次救災與平亂,他們是有功勞的。應賞賜一下。”

“爺爺以爲如何?”李元興也停下了腳步。

“一條家這次衝鋒在前,將平城京的叛亂鎮壓,他們是有功的。不如將界泉港周邊五百里賞賜給他們,作爲一條家永久的封地。並賞賜一千三百噸戰商艦一條,來來往往作些生意,也可以過的富足些,一條家這些年也是忠心,沒有功勞也有苦勞,一條家主連雲錦都穿不上,倒顯得元興你小氣了。”

誰敢說秦王小氣。

倭人跪在這裡的,先是原先的五大族的家主與重臣,後面的纔是新歸附的小家族家主。

聽到這位老人說秦王小氣,都將頭緊緊的貼在地面上。

李元興卻是哈哈一笑:“一條家,有空派人去大唐學習一下,什麼叫百姓富足,領主才更富足的道理。五百里封地的卷軸,新年之時派人來長安領吧,現在挑選優秀的船工,去大唐學習如何操船。還不謝過太上賢皇!”

太上賢皇是什麼身份,倭人也搞不太清楚。

能叫太上皇的,之前肯定也是皇帝。

一條家上下趕緊大禮叩謝。

“近衛家,長崎港五百里……”櫃爺與李元興早說商量好的,開口將其餘幾家也作了加封。最顯赫的一條家放在原倭島京都的位置,而最可靠的近衛家則放在與大唐最近港,也是一個制約。

其餘的三個大家族,則分別交叉放在九州、四國、關西三地。

那些小家族則擺在這些家族之間的位置上。

近衛家是倭島第一大家族?還是一條家是倭島第一大家族?

這個問題跪在這裡的所有倭人都思考過,眼下似乎一條家得到京都。可轉念一想,近衛家卻控制了對大唐的商路。一條輝有野心,他在推動一條家興起。近衛忠仁只知道爲大唐打仗,就因爲這樣,大唐秦王府對近衛忠仁好到讓整個倭島羨慕。所以他家中的家老,也在拼盡一切借大唐秦王府的力量,將近衛家推到倭島第一族的位置上。

烤魚、燒酒。

夜色下,李元興與櫃爺在沙灘上把酒論英雄。

“爺爺,我準備去天竺了。”李元興似乎早就作出了決定。

櫃爺點了點頭:“現在是個機會,不過再等等。等過完年,爺爺我順便把百越給收拾了,再去不晚。而且,爺爺更希望你在長益鐵路通車之後再走。畢竟這是大唐最重要的一條鐵路,順便說一句,按歷史的記載,明年就是吐番來求親的時間了。”

“爺爺怎麼看?”

“沒什麼可看的,那怕是嫁一個宮女過去,那也我大唐的女子。這臉爺爺可以不要,你大唐秦王可以不要嗎?”

櫃爺當真是在說笑話了,這也算是一種態度。

“吐谷渾你是打算滅,還是打算收。”櫃爺又提到了另一件事情。

李元興有些不知道如何回答了,似乎這也是一個事,自從強軍滅了高昌之後,吐谷渾再也沒有出來鬧過事,聽說內部還有些亂子。具體怎麼辦,看來急着去天竺是不可能的,櫃爺這是在變相的告訴自己,天竺短期內去不了。

李元興想離開的原因,櫃爺也知道。

無非就是七位王妃在暗鬥,爲的是多爭到一些資源,爲自己的兒子發展封地罷了。

夜色下,太平洋的小島上多了一份寧靜,不想說話的活人,還有不能說話的死人。

倭島上,卻不平靜。

秦瓊親自到了倭島,跟他一起來的,有三百帝國安全司真正的精銳。

急急從太平洋小島上趕回來的一條家、近衛家等各家的家臣躬身站在秦瓊的面前。

這一位,身上有着大唐純金軍徽,帶着無盡殺氣的男人讓倭人家臣們有種發自心底的恐懼感,在秦瓊面前這些倭人大氣都不敢喘。

“你們幾個家族,想在倭島成爲人上人。這就是一個機會,如果倭王再次回來,他發動針對你們幾個家族的戰爭,我們能幫到就是一些武器罷了,畢竟這是你們倭人自己的事情。但眼下,倭島受天災,四處都是亂的,這個機會你們沒有把握住,你們幾個家族最多隻是守得一片小地方的小地主!”

秦瓊把小地方几個字說的極重。

可惜他用的是漢語,能完成聽懂漢語的人連一半都不到。

“想成爲王族嗎?”秦瓊的語氣變了,帶着一種誘惑力。

倭人的呼吸變的粗重起來。

“去吧,沒有了蘇我氏,倭島就可能多了五個王族。”秦瓊輕輕的一揮手。

“哈依。”倭人齊聲高呼。這是一種效忠的態度。

可秦瓊卻是微微一皺眉頭。

看到秦瓊皺眉的近衛家家老趕緊上前一步,行了大唐軍禮:“近衛家得令!”(未完待續

第632節 倭人小策返第82節 壓力下的瘋狂第243節 世家分利第842節 倭島侵入第274節 先結婚後戀愛第309節 趙州橋第315節 驚天慌言第143節 尋寶去!第65節 打突厥的戰略目的?第789節 唐人第59節 竟然有人來踩秦王府第727節 馬拉松式大唐全面會議第391節 似是而非的寶藏第493節 唐軍第一任品德教官第84節 突厥準備出兵第524節 夜宴天策上將府(三)第474節 生命的祭禮第258節 爲你付出第519節 傲慢的筆客第850節 水晶頭骨第802節 沒有陰謀第242節 聘禮第777節 澳洲第615節 戰,戰,戰!下第861節 祿東贊第537節 高句麗對秦王的第一次反擊第467節 大唐錢幣(下)第398節 洛陽世家的猶豫第536節 高句麗獻禮第880節 英王封地第105節 火計(三)第726節 黃河清第108節 李元興的坑(二)第424節 迷茫的靈魂、火辣的身體第800節 世界地圖(下)第552節 長安、長安!第576節 秦王出遊第739節 明月VS嵐月第25節 唐皇登基大典第158節 武曌圈地第328節 什麼叫統籌安排第645節 意志VS意志第170節 古長安第325節 玄武門的真相第579節 出發蘭州第56節 大唐富國計劃(一)第587節 李氏的榮耀第855節 北美無封地第798節 身份的進階第857節 美洲合建港第695節 杭州城!第850節 水晶頭骨第5節 櫃爺是牛人第347節 李治!!第605節 瓢把子第450節 點石成金術(一)第790節 唐軍英武第296節 落月!第527節 秦王的筆之刃(二)第349節 這是點心?第683節 掌控者!第409節 命中註定(三)第737節 留下一個傳說(二)第129節 不死小強趙言德第570節 秦王追殺令第542節 秦王空中堡壘第551節 樂園民開園之日第498節 另類的計劃第829節 神兵天降(三)第291節 大閱兵(上)第73節 盧承慶獻計第891節 醫仙臨世(一)第785節 狂熱的海貿第745節 全明星陣容第862節 李元興的獵物第385節 軍損!第415節 武者之死!第894節 傳承的使命第267節 秦王莊夜宴第738節 留下一個傳說(三)第224節 秦王微服工坊區(四)第799節 世界地圖(上)第155節 半島三國第293節 大閱兵(下)第276節 媵妾第806節 秦王開店第637節 起飛第722節 大唐第一次農業擴大會議第574節 李元興是偶像第489節 一箭四隻鳥第591節 回長安第611節 七世家的產業結構第137節 秦王特權第380節 戰黃河(二)第618節 天賜九鼎第283節 玄武門開機第497節 嫌疑人越來越多第547節 百姓情第902節 大唐錢幣第8節 大唐第一強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