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6節 倭人鎖國

倭島大和國都城。

距離發糧已經過去數日,探子將收集到的衆多信息整理之後,送到了都城。

倭人大和國這個時代,歷稱飛鳥時代。是一位女天皇,名爲推古天皇。在這位推古天皇執政前期,任命了用明天皇第二子,聖德太子爲爲攝政。

這位聖德太子也是一位人傑。

他大力引起華夏的文化、政治、工藝等各種可以提高倭島社會發展的先進知識。推行了全新的冠位十二階與律法十七條。

可以說,這位聖德太子是中興倭國的一位功臣。

密探將兩年來收集到了所有的資料交給了聖德太子,聖德太子則真正入王宮去找推古天皇。同時也招集了倭島大和國重要的權貴。

“我們倭人,花了幾百年時間學習華夏的文化。在十幾年前,還派出了大量的遣隋唐史。可自從隋亡,大唐興之後,我們與唐人的交流變少了。上一次派去大唐的使節團,這已經過去兩年了,各位可知道如何?”

聖德太子的視線掃過四周,卻無人迴應。

“正副使以及數位官吏,過的如同奴僕。留下的所有人,不足十人。其餘人呢?”聖德太子反問了一句之後,深深的嘆了一口氣:“其餘的人已經是以身爲唐人爲榮,他們不準備回來爲我大和族效力了。”

“往年也有留下,沒有回來的。”有一個權貴接口說道。

“這次有所不同,就我派出的探子回報。大唐已經不允許任何工匠將技術教給我們倭人,長安城你們知道,洛陽城你們也知道。長安到洛陽只需要幾個時辰的時間,唐人用一種名爲吞火龍的鋼鐵機械可以拉動數十萬石的重量,在精鋼的軌道上跑的飛快。這要多少精鋼,我們倭島一年的精鋼產量。也頂不上大唐一天的。”

聖德太子說到這裡,卻引起一隻唏噓之聲。

“大唐繁榮,遠不是我們大和國能夠相比的。我們大和國也不敢與大唐爲敵。我們大和國在前隋的時候,四徵新羅。我們與新羅也難分勝負。可大唐一夜之間就滅了高句麗,新羅,百濟。所以不可爲敵!”

“你有何建議?”又有權貴問道。

“不是建議,而是我們必須作出選擇。眼下出雲的一條家已經叛變,內海各城與大唐來往密切,他們有偏向唐人之心。僅最近四個月,我們倭島就有超過十五萬人遠赴大唐作工。大唐給這些人家中每月送來的米,就能堆成山。”

聖德太子說完,命令人將自己收集的資料發下去。

足足一個時辰的時間,大和國王宮之中只有不斷翻着紙張的聲音。

這些紙是來自大唐的。花了高價買的大唐的紙。

筆也是大唐的,墨也是。上面的文字,也是漢語,因爲倭島根本就沒有文字。真正需要記載的時候,用的只能是漢語。

“唐已經在影響着我們大和國對倭島的統治。一但所有的領主都偏向大和國之時。那麼我們的天皇將無立足之地。現在有十五人去了大唐,將來就會有一百五十萬人去大唐。然後會有許多所謂的大唐貴人來到我們倭島,他們只是普通的平民,卻擁有着高於我們貴族的地位,長此以來。我們大和國將不存了。”

聖德太子說的完全沒有錯。

李元興就是這麼打算的。

“封港,關閉國門。將唐人擋在外面,集中所有的力量,清除出雲的叛亂!”聖德太子向推古天皇進言,換一句話說,以他在倭島大和國政治的影響力,他這個已經不是進言,而是結論了。

十天後……

大唐皇宮之中正在喜悅與緊張的雙重氣氛之下,就是李元興都親自來了長安城。因爲這一天是長孫皇后臨盆的日子,已經起好名字,未來可能就是大唐之主的孩子既即將出生,這對整個大唐來說,都是一件極要緊的事情。

秦瓊非常清楚今天是什麼日子,可他卻不得不遞表請求進宮。

“叔寶呀,來來來,先入席。”李二滿臉的笑容,倒是象頭一次作父親時的感覺。自古傳說,一個懷胎超期的孩子,必然不是普通的孩子。不能正常生產的,就是上天不許。能夠正常出生的,這就是上天賜福的。

秦瓊抱拳一禮:“聖上,秦王,出了件不大不小,但很麻煩的事情。”

“不大不小,很麻煩。哈哈哈!”李二爽朗的笑着,然後一指李元興:“麻煩的事情去給五郎講。”

“倭人與我們親近的那幾個領主被殺了,我們給那些百姓的幾十萬石糧食被大和國沒收。並且下了嚴令,任何人私通外邦者全家殺光。倭島所有的重要的海路,港口,倭人準備了投石機,上面裝滿松脂,或者是其他的油脂,只要我們大唐的船靠近,就點火投過來。並且已經查明,倭人正在調集兵力,準備攻打出雲。”

秦瓊一臉嚴肅的說着。

“還有多久?”李元興追問了一句。

“倭人還在作準備,出雲原先與其他的倭將、或者是領主作過戰。出雲的戰力是極高的,而且還有名爲大唐傭兵的唐軍在背後,所以倭人眼下也只是調集兵力,什麼時候開戰很難說,會不會主動來與大唐談判,也是不知道的。”

李二臉上的笑容沉下來了,一把就將自己几案上的菜掃到了地上。

他不是生秦瓊的氣,秦瓊是在儘自己的職責。

“可恨的倭人,今天讓朕真的很不痛快。”李二的臉色鐵青,殺氣十足。幾步走到李元興面前:“五郎,爲兄要出兵讓那什麼倭人大和國知道,那島上誰說的算。”

“那臣弟以爲,先讓兵部安排一下,作好出雲的防禦工作。叔寶兄負責探查出雲那些不安份的勢力,在這種壓力之下,誰敢有動搖誰就是我大唐的敵人。縱然以後收服倭島,這些人也是下等人。”

聽李元興這樣安排,李二臉色纔好了一些,滿意的點了點頭:“五郎你繼續!”

“時間就按半年來算,命令準備足夠的糧食。在百越與南洋買糧,有多少要多少。攻下倭島之後,爲了保證我們的大唐對倭島的統治,發一些糧食收服民心還是有必要的,至於說打仗的藉口……”

說到這裡,李元興停下了,思考片刻之後繼續說道:

“叔寶兄,可否安排一下。讓那些倭人勞工中聽話的寫了一些檄文,倭人大和國搶了他們家裡的糧食,又讓他們的家人去作奴隸,總之要有一個開戰的藉口。有沒有人信不重要,重要的是面子還是要的。”

秦瓊笑着點了點頭。

“下一步再議,招集多少條船,需要多少兵力,倭島那裡還是需要調查一下的。具體的作戰方案讓兵部出吧,時間還是剛纔所說的,要打仗也要到半年後。”

說出兵就出兵,看似是痛快。

可這不是防禦性戰爭,大唐沒有必要搞什麼戰爭動員令。

一但不顧大唐農、工、商各行業的利益,發起戰爭動員令的話,對大唐的各行業都是一種打擊,也會讓百姓感覺到不安的。

李元興正說着,高公公那邊過來報造:“聖上,正午時順產,龍子!”

正午時!好時間呀。李二臉上的笑容又恢復了,哈哈一笑向着後宮走去。

李元興也站了起來:“叔寶兄,這一戰比高句麗之戰難打,一戰滅國。先滅國都,再掃平整個倭島,絕對不能手軟了。”

秦瓊點了點頭:“還有一件事情!”

“還有?”李元興感覺到秦瓊的表情不是那麼自然,心中不免多了幾份緊張。

“還有就是,五郎記得秦嶺那次大雨嗎?”

“記得!”李元興心說,怎麼可能不記得那次大雨呢。

秦瓊從懷中拿出幾張紙條來,這是電報的抄文。李元興一看,也倒吸一口寒氣,從秦嶺那次大雨開始,劍南道幾乎天天有雨,雖然不大,但卻影響着鐵路的工地,眼下鐵路的工地幾乎是全停工狀態。

劍南道天天是小雨,可山南道卻天天是大雨。

偶爾還會有一天,兩天的豪雨。

“五郎,我已經查問過了。眼下知道的,至少八十萬畝肯定無收了,這已經算是災了。以往減免賦稅就是朝廷的恩典,可現在沒有糧稅,這些人卻要是過冬的。應該早作準備了,根據那邊的說法,這雨估計還要下上幾天。”

大雨!

山南道就是長江上游呀,這裡下暴雨,那麼下游呢。

“江南道好些,但這雨也讓江南道影響不少。只是江南道人少,損失些十幾萬畝糧田,他們自己就能救得過來。淮南道現在還看不出,他們本就是水田多,那些養殖珍珠的大戶已經修水圍了,想來珍珠不會受損。”

李元興不斷的在搖頭,很顯然秦瓊沒有抓住這件事情的重點。

長江流域,大唐之時長江並沒有任何外在原因受到過損傷,兩岸多是山石,或者是峽谷。到了下流,還有多個大湖減少水位壓力,所以古時記載只有黃河改道,卻沒有長江改道之說。而且長江流域的人口密度也遠不如黃河流域。

可是李元興卻感覺到了一種危險。

“叔寶,速致電長江沿岸各州,長江水位如何?各大湖水位如何?”

第192節 秦王莊的奇蹟(一)第525節 夜宴天策上將府(四)第845節 三種武器第306節 千金買馬骨第54節 秦王府中那看不見的戰爭第627節 新聞第574節 李元興是偶像第438節 武曌的驚!第590節 聰明人的計謀第296節 落月!第663節 天德號!第900節 秦王駕臨第115節 惡整趙言德第706節 遺囑(上)第103節 火計(一)第865節 精神第620節 最有趣的禮物第899節 李嵐姍的一天第620節 最有趣的禮物第686節 熊貓級人物第740節 八菜一湯第356節 長安城的騷動第353節 量產熾羽甲第641節 丹東城的晚餐第61節 出兵倒計時第859節 深談第457節 兩粒石子翻起了濤天巨浪(上)第296節 落月!第265節 堵門!第19節 暴露的危險第492節 初現軍民情(三)第42節 正常男人是無法忍耐的第631節 賜名一條輝第154節 定計三年第554節 樂民園的白天(二)第125節 葉秋霜的夢第93節 世家門閥也爲利第212節 各種痛快第90節 真投降、假投降第228節 身世第416節 豬肉白菜燉粉條第706節 遺囑(上)第709節 太原王家第110節 本王是李元興第98節 真亦假時假亦真第855節 北美無封地第458節 兩粒石子翻起的濤天巨浪(下)第225節 秦王莊十二金釵第44節 火星與地球的激烈碰撞第46節 葉秋霜的第一次發狠(二)第368節 血淋淋的泡妞禮物第765節 櫃爺點將第726節 黃河清第640節 雙魚救人第25節 唐皇登基大典第737節 留下一個傳說(二)第254節 玄奘你忍心走嗎?第786節 海熱第678節 這是任務?第282節 我們結婚吧!第789節 唐人第570節 秦王追殺令第59節 竟然有人來踩秦王府第477節 秦王錢第822節 大唐人的傲氣第214節 悲慘的武氏兄弟第695節 杭州城!第192節 秦王莊的奇蹟(一)第885節 核心技術第9節 軍神上門第592年兩個和尚第812節 豬仔計劃第245節 精兵強將第13節 被震驚的貴婦們第786節 海熱第173節 上位者禁小善第666節 李元興挖寶第797節 租界第869節 時差六倍第708節 嵐月公主的表章第679節 大唐國土第354節 有客自遠方來第442節 時間差,四倍!第20節 就是錢多燒的第158節 武曌圈地第272節 大婚之後是大戰第848節 戍軍(上)第66節 現代的大唐vs突厥第518節 報紙的威力(三)第665號親王級野人求月票第367節 驅逐第367節 驅逐第81節 憐農!第842節 倭島侵入第890節 斷碎的傳承(三)第427節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第313節 一等大匠師(下)第357節 鬥!第709節 太原王家第658節 女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