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7節 租界

長孫無忌,不算非常胖,但絕對是胖子。

一個身穿華麗的絲綢,明顯就是大權貴的胖子。他旁邊站一個年輕人,穿着極普通的圓領衫,另一箇中年人雖然也穿絲綢,但那長像不象是大貴族。

所以,三佛齊王的分析是,長孫無忌是這裡最大的大人物。

而那個圓領衫的年輕人是下等隨從。

中年人怎麼看,都是高級隨從之類的。

所以,三佛齊王撲向了長孫無忌,他至少要問明白爲什麼要攻打他的國家。

兩支長戟的戟杆將三佛齊王壓在地上,一把長刀插在他的臉前。

李元興沒有回頭,他不相信有人可以忠心的近衛軍保護之下,攻擊到他的背後。只是輕輕的打了一個手勢,三佛齊之王被架到了船舷上。

李元興沒有去看三佛齊之王,只是看着炮火之下的巨港。

沒有一點點戰鬥的壓力,也沒有半點攻擊的阻力,在大唐強大的軍事力量之下,這個剛剛走出原始社會不久,無論是社會文明,還是社會結構都還在初級階段的小國,在強大的攻擊之下,根本沒有絲毫反抗的能力。

李元興緩緩的閉上眼睛,揹着手往船艙走去。

“吩咐下去,如果這裡的平民不反抗,不得騷擾普通百姓。至於貴族什麼的,你們自己看着辦吧。本王累了,沒有什麼要緊事情不要來煩我。還有,關於這裡的處理方案,戰鬥結束之後來拿吧!”

李元興說完就離開了。

三佛齊之王甚至都沒有看李元興一眼,因爲他不相信這樣年輕的一個人,可以這大船上有着多麼高的地位。

巨港被攻下,三佛齊王宮成爲了唐軍的戰利品。

長孫無忌與崔君肅對禮一眼,兩人都苦笑着搖了搖頭。

他們苦笑的原因不是因爲戰事不利,他們可以感覺到李元興似乎被什麼束縛着。至於是什麼?他們也說不清,只是感覺到李元興對於攻打別國有着一種排斥的心態。

“韋長史!”長孫無忌笑着看向了韋挺。

韋挺趕緊搖頭:“別找我,我辦不了。這種事情我不敢多話,兩頭不落好。”

韋挺自然明白長孫無忌要幹什麼,無非就是勸說秦王殿下應該怎麼樣,怎麼樣之類的。所以韋挺纔不會去呢,秦王想幹什麼,秦王不想幹什麼,不是他韋挺能夠隨便插嘴的。

三佛齊之王爬在船舷上哭泣着,他的三佛齊,他的首都,就在眨眼之前被攻陷了。

“這個打完了,總能去說一聲吧!”崔君肅也對韋挺說道。

韋挺輕輕的嘆了一口氣,這才走向了李元興的書房。

書房門前,秋香捧着一個兩尺長的卷軸。看到韋挺前來施了一禮:“長史,這是殿下吩咐之物,依此計可以爲將來佔領南洋打下良好的基礎。”

卷軸是一副地圖,上面標着一些地點,主要就是港口。

卷軸的最後,卷着十幾張紙,紙上寫着方案。不是手寫的,而是打印體。船上沒有打印機,很顯然這是出海之前就準備好的。

退到甲板上,韋挺請來長孫無忌與崔君肅兩人。

“總共九處,全是重要的港口。殿下要租借這港口一百年,然後派駐我大唐軍隊。這裡的關稅,這裡的港口,總之所有的一切都依大唐一縣之地來管理。三佛齊如果不同意,那就打到他們同意爲止。”

韋挺把方案給了兩人。

三個人就坐在甲板上看着這方案。

李元興用的方案是李嵐姍改進的租界方案,曾經列強用這租界壓迫着華夏。可大唐現在卻是用租界壓迫着南洋。

“如果說羊吃人是一種非常高明的戰略手段的話。這個租界方案就是更高明的大戰略,看來秦王殿下一直剋制着自己的殺戮之心,否則天下除了大唐之外,不出二十年,就看不到其他的邦國了。”崔君肅點評了一句。

長孫無忌卻一副滿不在意的神情。

“全天下,只有大唐有何不好?”

“好不好,不是我們說了算的。大唐上有聖上,下有百姓,放在中間還有世家權貴。裂土封王本就是歷來的禁忌,今天打破了這個禁忌,不知道將來會有多少壞處。難道正如那《三國演義》所言,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嗎?所以,有些話我們不能說多,秦王殿下心中必有顧慮,但顧慮是什麼?某猜不出,也不敢猜。只是知道,眼下聖上與秦王殿下所允許的範圍內之事,某無論是作爲大唐正三品的官員也罷,作爲清河崔河的家主也罷,作爲大唐子民也罷,在規矩之內行事,纔是你我要謹守之道!”

崔君肅一口氣說了許多,也全是真心話。

長孫無忌也點頭認可,他本就是低調之人,只是這次有機會在外分封,才讓他心中一直壓抑的情感放縱了一二。

“叫高白揚去和三佛齊之王談。”韋挺突然來了一句。

“好主意!”崔君肅與長孫無忌都笑着應下了。

長孫無忌又補充了一句:“叫兩位皇子暗中跟着,也聽一聽。”

三佛齊之王幾乎要瘋了,他手下的官員也幾乎就要發瘋了。

可就在他要真的發瘋之時,高白揚出現了,這個被三佛齊的高官拒絕了多次,甚至還有些惡語與威脅的年輕商人一臉的和氣。

三佛齊王宮。

這座王宮沒有受到什麼破壞,王宮中的女子也沒有受到傷害。

高白揚坐在王宮臺階下的椅子上,在他身後有着幾個書吏擺開桌子,李承乾與李恪則坐在高白揚的側面。

“你們想幹什麼?”三佛齊王沒有怒火,也沒有太多的恐懼了。

如果對方要殺他,早就殺過了。

攻下了王宮,卻沒有拿走一文錢,這已經讓他無比意外了。

“我是一名商人,希望租下一些土地,還有港口以方便我行商,就這麼簡單。所有港口的管理權在我的手中,所有港口的關稅也是我的事情,與你三佛齊無關。不過,我會提供給三佛齊人不低於三十萬人作工的機會,貿易帶給三佛齊每年的收入,不會低於一百萬貫。但,我租借的地方,一切的規矩必須按我的規矩走!”

高白揚說完,叫手下展開了那張地圖。

這樣清晰的地圖,三佛齊人連想像都想像不出來,他們現在都沒有一個真正意義上完整的三佛齊地圖。

可敵人卻已經有了,那各種標註遠遠的超過了三佛齊官員的想像。

三佛齊之王根本就沒有坐在自己的王座上,他坐的位置距離高白揚只有十步,離座,走到地圖前一看,大喊一聲:“不可能,你不能佔了我們所有的港口。”

“不知道新的三佛齊之王,會不會同意我的要求!”高白揚很平靜的回了一句。

“你……”三佛齊之王怒視着高白揚,卻是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高白揚的語氣平靜:“我要這裡,沒有理由。這不是談判,只是在告訴你必須執行。你可以反對,我的主人告訴我,只要你敢於反對,就打到你同意爲止。當然,你這小小的三佛齊,還見不到我們真正的軍隊,你看到的僅僅是我家主人的衛隊罷了。”

衛隊!

三佛齊王懷疑,可卻又有些相信高白揚的話。

“巨港這裡,我們只要五百畝。出海口那裡,我們會修建一座新的港口。這裡只作爲所有港口總的管理機構,我們稱爲領事館。現在,用印吧!”

純漢語寫的條約擺在了三佛齊之王面前。

簽定條約,三佛齊就等於給自己套了一個鐵鏈,然後將鐵鏈交給了唐人。

可不簽約呢?

後果沒有人敢想,就是這些官員也希望簽約,三佛齊的利益肯定是得不到保障了。可官員貴族們的利益卻是未必。

李元興再沒有出現過,而是找了一處風景優美之地,名爲度假。

各軍士依舊在船上訓練,商人們則瘋狂的在幾個港口亂竄着,他們要在港口正式開放之前,就先給各自的商行佔到地皮。

有快船迅速的往回趕,在廣州就把電報發了回去。

大約一個月之後,足有八百條船的巨大的船隊,如狼羣一樣的涌到了南洋。

其中原本軍用的五百料戰艦,大約一百五十條,全部賣給了商人與世家。後軍用的一千三百噸船也賣出三十幾條。最多的,還是大帆船,改良過的,在世家自己建造,還有嶺南馮盎、遼東蕭瑀、華亭老狼。將舊船改造的海船,全部都賣了出去。

可以說,整個大唐,除了必要的運輸線上的保障之外,多餘的船隻全部涌到了南洋。

總量,超過二千條船。

第一批來的船中,倭人的舊船幾十條連在一起,由一千三百噸蒸汽船拖着,足有一萬倭人,三萬高句麗人也都來到了南洋。

大唐尊重各民族的風俗,高句麗人與倭人,依然穿着他們自己的民族服裝。

新巨港碼頭,佔地三千畝,加上生活區,貿易區,工坊區。佔地總計五萬畝。這裡擁有着三千護衛,清一色的高句麗衛兵。

第136節 臣弟有錯第602節 秦王府掛起了戰旗第567節 蒸汽工業的第一次閃光第211節 秦王府的家臣儀式第217節 大婚到計時第396節 百善孝爲先第484節 金融改革背後的大陰謀第681節 李元興的人口賬本第237節 秦王莊茶禮第264節 小小一坑第854節 不同的待遇第294節 新年運動會第191節 文明(二)第520節 用牛刀殺螞蟻第547節 百姓情第309節 趙州橋第19節 暴露的危險第350節 遼東大爭第127節 妙應真人第307節 全是良匠第722節 大唐第一次農業擴大會議第829節 神兵天降(三)第645節 意志VS意志第29節 賣身救母的少女第345節 炒作的極致第12節 長孫氏的喜悅第199節 大唐的廣告學第798節 身份的進階第38節 被李二暴打了第865節 精神第258節 爲你付出第536節 高句麗獻禮第101節 威武陌刀第103節 火計(一)第558節 長孫家的舊事第416節 豬肉白菜燉粉條第879節 摩洛哥的財富第418節 小道消息第653節 公開的體測第756節 喜事要來第590節 聰明人的計謀第348節 蘇暗回來了第538節 淡定的秦王第23節 歷史變了第568節 耀州的工匠第99節 秦王犯險第98節 真亦假時假亦真第451節 點石成金術(二)第532節 意外的結局第337節 打仗一定要宣戰嗎?第146節 星君小秘第554節 樂民園的白天(二)第192節 秦王莊的奇蹟(一)第590節 聰明人的計謀第464節 聰明人的錯誤第276節 媵妾第803節 超級豪賭第800節 世界地圖(下)第425節 嘗試着讓心交融第418節 小道消息第132節 非戰之勝第473節 人生需要節奏感第348節 蘇暗回來了第182節 六十四本表章第622節 每逢喜慶必見血第80節 樑師都第431節 武(三)第412節 盛世之威第553節 樂民園的白天(一)第53節 打着欠條的拍賣第185節 老農的夢第355節 惡魔之花與明前龍井第512節 高句麗貴族(一)第134節 新戰幕的拉開第875節 垃圾廠第835節 整軍備戰第830節 神兵天降(四)第881節 星辰之島第898節 李信之墓第870節 六倍之後第707節 遺囑(下)第392節 板車,板車第617節 貞觀元年的除夕第307節 全是良匠第91節 長孫皇后的夜宴(一)第337節 打仗一定要宣戰嗎?第276節 媵妾第13節 被震驚的貴婦們第368節 血淋淋的泡妞禮物第112節 奴隸將軍第67節 大唐戰略計劃(一)第270節 大唐的婦女革命第670節 定江山第740節 八菜一湯第781節 大唐民告官第一案第742節 長安第285節 大史記第508節 隱太子的寶藏第111節 小小突厥也敢狂妄第375節 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