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1節 租地百年

次日,韋挺前來報告。

“殿下,尉遲將軍派了一團前去,敵過於弱小。我軍沒傷一人,對方也沒死一人,敵敗。並且將敵營寨拿下,全俘!”韋挺報告看,在暗自打量着李元興的反應。

按常理說,這樣的彙報怎麼也會引起聽報告者的一些追問。

可李元興卻沒什麼反應,只是說了一句:“知道了!”

不關心嗎?

韋挺沒有再問下去,又說道:“殿下,明晨起航可好。”

“好,就明天。安排下去,海崖那裡本王不去了,讓分出一條船把人送過去就行,建港的時候不是一天兩天就能辦成了,讓天英閣多操些心。程將軍是個粗中有細的人,他會建一座非常出色的要塞。”

聽李元興這樣吩咐,韋挺欠了欠身:“殿下說的極是。”

“告訴商人們,眼光放遠一些。這百越之地,一港所帶來的財富有多少,讓他們用心計劃。貨物過多自然變賤,過少他們也掙得少。關稅之事,由戶部來管。怎麼樣把電報機建在這裡,帝國安全司要拿個主意。不要事事都問秦王府的主意。”

韋挺點了點頭。

看來秦王殿下是要將許多事情都推出呀,秦王府不是管不過來,怕是不想再管了。

這些日子以來,李元興一直在讀書,讀史書。

公元初南洋就已經有國家了,真正意義上的國家。那怕還是混亂的,卻真正的是國家。下龍灣對於百越來說,還是偏僻之地,而且本身就是一處國界扯皮的地點。佔了就佔了。海崖,就是後世的新加坡,那裡在大唐的時代,根本就是一處窮苦之地。

同樣可以隨便佔下。

可其他的地方就是不同,那裡卻是土著人的掌控區。

“竟然是這樣!”李元興讀到一段非常有趣的歷史。笑了。

在旁邊整理資料的秋香擡了擡頭,沒說話,秦王殿下在讀書的時候,偶爾有些自言自語,還是不要打擾的好。

李元興在選擇這裡作爲港口的時候,就讀過古代與近代歷史。

早在二戰結束之後。新加坡是屬於馬來西亞聯邦的,新、馬聯合對抗了英國人繼續對新加坡殖民的陰謀。可在1963的時候,馬來西亞聯邦卻是以全票通過的形式,將新加坡趕出了馬來西亞聯邦。

新加坡這才成爲了一個獨立的國家。

原因只是一個,當時的新加坡主張各民族平等。無論是華人、馬來人、印度人都平等。就是這個主張讓新加被趕出了馬來聯邦。華人太多,馬來人害怕因此而改變了本國的民族結構。

接下來的幾十年。新加坡成爲了保持着百分之七十五華人的,以英語爲第一語言的國家。

馬來,則以馬來語爲第一官方語種,保持馬來本土文化爲主的國家。

此時,就在這個時候的大唐。竟然發生着相同的事情。或者說,是後世的現代重複了大唐經過的事情。

馬來半島有一個叫三佛齊的國家,受印度佛教的影響建立的國家。

三佛齊的人把不願意被他們同化的華人。都趕到了最偏僻的地方,其中後世的新加坡,現在的海崖,就是最偏僻的地方之一。

海崖沒有物產,沒有糧食,甚至淡水都是靠挖水塘集雨水。

最窮,最苦的地方。

李元興放下手上的書本,拿起了一支菸,自語着:“是不是應該去看看老程,那裡還是苦呀。”可轉念想了想。李元興又搖了搖頭:“不能去,動靜太大被人看出來大唐對那裡的重視,以後就不好作手腳了。”

“算了,難爲老程了。”李元興還是決定不去了。

次日,大船起航。目標就是後世古晉的位置,馬來西亞沙撈越地區。

“韋長史呀,趁這會沒有走遠。給馮盎發一份電報,告訴他。老程那裡的補給,無論如何也不能有失誤,那裡需要的水泥,一定要盡全力供應。一定要告訴他,那地方就是幾年之後,大唐將整個南洋劃入我大唐版圖的關鍵所在。如果他不懂,讓他去長安當面請教賢皇,此事重要,不能怠慢!”

韋挺重重的點了點頭:“殿下儘管放心,馮都督知道輕重。”

“恩!”李元興長長的鬆了一口氣。

“殿下,昨晚有南洋回來的船被攔下。原是高白揚回廣州拉貨的,順便把封存的賬目安排送回秦王府,下臣就直接給扣下了。”

“看過了嗎?”李元興示意韋挺坐下說話。

韋挺點點頭:“看過了,殿下所需要的泗水港可能還要拖一段時間。下臣先報一下這半年來所有的花銷。”

泗水沒有拿下,這個讓李元興有些失望。

韋挺開始念:“大島以一千畝良田租約百年,費用一百匹錦。荒地千畝租約百年,費用六十匹錦,荒灘亂石地,租約百年爲三十匹錦。累計租下田七十萬畝,荒灘五百萬畝,荒地三萬畝。用於打通關節,各種貨物消耗八千貫!”

李元興摸了摸下巴:“什麼錦?”

“問過,二等彩虹錦。送禮的時候,用過一些一等雲錦。”

“打通關節才花了八千貫,這些南洋小國之官員,還真的很廉潔呀!”李元興笑着點評了一句。

韋挺不知道李元興這話是玩笑話,還是反話,也沒有接口。

“殿下,蘇門島那裡,只租下總量不到一百萬畝。但卻得到了一處港口的通商權,不過也有一些小麻煩。那小國的宗主國,就是三佛齊,似乎在施壓。下臣以爲,所有的關鍵所在,就只有一點,那就是關稅。”

李元興笑了:“長史以爲,應該如何處理。”

“殿下在南洋還沒有施展過武力呢?”韋挺笑着迴應了一句。

李元興輕輕的搖了搖頭:“這個艦隊親自去出戰。不好……”李元興說不好,可又說不出一個理由來,只是感覺有些大炮打蚊子的感覺。

韋挺卻有不同的想法:“殿下,一等強軍不是擺在那裡給人看的。超級戰艦也不是供世人驚訝的。殿下不打,下臣也不能說什麼不對之處。只是再從大唐本王調兵。無論是華亭港,還是漁陽港,這一來一回,消耗巨大。馮盎的任務是控制中南半島,南洋各島如果讓他出兵,那麼他的手就伸得太長了。殿下以爲下臣分析的如何?”

說馮盎手伸的長,這話韋挺都敢當着馮盎的面去講。

要知道,馮盎的一塊封地就是澳洲,要是讓他在南洋佔了一些有利的地方,馮盎自己都會害怕,要知道還有各世家呢。

被韋挺這麼一說。李元興倒有些尷尬了。

“好吧,你去議一議。那些請辭了的大唐之棟樑,既然在船上,也出一出主意,提一提想法。就說是本王說的,既然身爲大唐子民,有能力者自然要爲大唐盡一份力。議出一個結果之後。本王再考慮。”

“是!”韋挺的目的達到了。

先去古晉,這是訂下來的,絕對不會更改了。

打或者是不打,怎麼打,打到什麼程度,打那裡,這些自然是需要計劃的。

打一場,還是打兩場。最多隻能打兩場,再多就失了大唐秦王的風度了。

李元興示意韋挺把那份賬單留下,然後叫秋香等幾位侍女對着地圖開始標地點。李元興要看高白揚到底租了多少地皮,以及都租在那裡了。

而韋挺則把這船上所有的,有身份的人全部召集到了大會議室。

船上的會議室,最多的也沒有秦王莊的小會議室大,不過坐上三五十個人還是沒有問題。

來到會議室的。除了權貴,將軍,世家代表,還允許商人們派出三個代表前來。

“這一次的會議,殿下認爲我們出海在外,各位都是大唐子民,既然是大唐子民就要爲大唐出一份力。某先說兩件事情,然後再說會議的內容。”

韋挺先開口,衆人聽來也沒什麼緊張的,無非在就是出錢出力出力這些個事情罷了。

“先說頭一個,秦王府的參謀部作了一個測算。南洋這地方一年的貿易額,是絲綢之路的五十倍。至少,所以南洋這一塊不能不管。但是,殿下派人想租借三兩個港口,卻受到了不小的阻力,秦王府高白揚倒是作事之人,成功的租借了港口一處,可那港口的原屬小國之宗主國,三佛齊,卻是施壓。按高白揚所說,貿易必須經由三佛齊商人經手,大唐的商人不能直接與南洋作生意。”

衆人原本臉上輕鬆的笑容都消失了。

他們全猜錯了,出錢出人出力什麼的,他們不在乎。可這會似乎上升到了軍國大事上。都收起了輕視的心思,請韋挺再詳細的講一次。

韋挺又講完了,尉遲恭當時就跳腳了:“這三佛齊是跟誰混的。”

崔君肅笑了,用文明的語言重新問了一句:“這三佛齊是什麼來歷,與我大唐的關係如何?他對這些小國的控制力如何,對南洋這些島的影響如何?戰力如何?國力如何?”

崔君肅問的纔是關鍵。

韋挺自然有資料,叫一個書吏給讀着。衆人也聽得明白,三佛齊立國,原本是叫幹陀利國的,是近些年才改變的名字。原本是就是受到天竺孔雀王朝的影響,所以說是印傳佛教的國家,至於說戰力,不值一提。

“扯他的三佛齊,某以爲,直接打平他的王都再坐下談一談!”尉遲恭大吼着。

第494節 一日千畝第622節 每逢喜慶必見血第581節 農田北移第839節 人性的底線第431節 武(三)第230節 這一都是真的第683節 掌控者!第590節 聰明人的計謀第581節 農田北移第591節 回長安第312節 一等大匠師(中)第478節 繼續搞事第128節 大唐醫道第340節 秦王英明第260節 不作孤王第536節 高句麗獻禮第813節 三萬豬仔第31節 出賣的只是身體第833節 災後重建的考慮第356節 長安城的騷動第12節 長孫氏的喜悅第503節 上國之民當行遊天下第99節 秦王犯險第434節 李元興入獄第861節 祿東贊第343節 歷史的真相?第552節 長安、長安!第410節 蓋棺定論第803節 超級豪賭第687節 現代的高句麗戰爭第97節 心狠手辣第122節 再次被彈劾第264節 小小一坑第594節 櫃爺也不是全能的第141節 士、庶、貴、賤第107節 李元興的坑(一)第129節 不死小強趙言德第513節 高句麗貴族(二)第90節 真投降、假投降第684節 拼死攀親!第733節 誘敵深入第704節 皇宮訂計(二)第315節 驚天慌言第836節 攻心戰術(上)第869節 時差六倍第260節 不作孤王第718節 大唐絕密計劃第378節 病危的老將第859節 深談第525節 夜宴天策上將府(四)第171節 秦王興長安第360節 遼東三黑!三第868節 李嵐姍的請求第391節 似是而非的寶藏第744節 大唐皇家第一菜第143節 尋寶去!第706節 遺囑(上)第541節 耀州總動員第492節 初現軍民情(三)第336節 宣戰吧第446節 守礦區的將軍第298節 巨獸第196節 秦王莊的奇蹟(四)第503節 上國之民當行遊天下第271節 秦王睡書房第611節 七世家的產業結構第419節 跪了一地請罪的第586節 大唐第一件鎮國之寶第90節 真投降、假投降第674節 耽羅國第595節 真正的戰略經濟學(上)第825節 倭人分糧第877節 女人,女人第183節 安心娶老婆第655節 高端黑第137節 秦王特權第300節 程魔頭哭訴第94節 樑師都的雙面投降第350節 遼東大爭第693節 李靖的兵法教學第797節 租界第385節 軍損!第201節 秦王七妃第584節 立威需要流血嗎?第153節 大唐百英閣第32節 爲了那些大唐的莊戶第793節 土着暴動第391節 似是而非的寶藏第6節 哥們富了,亮子更呆了第772節 教科書式戰鬥第803節 超級豪賭第588節 巨獸初現第41節 縣令杜子春第642節 陸軍之威第590節 聰明人的計謀第145節 水力絲機第612節 真正的將軍第721節 又到秋收前第811節 倭人勞工第66節 現代的大唐vs突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