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6節 海熱

免稅二年,然後用獻禮來當這些稅嗎?

有意義,或者說有必要嗎?

王霸拿不定主意了,這個獻禮似乎是一個好主意,可細想一下,是不是有些當出頭鳥的麻煩……。不對,出頭鳥!王霸懂了,向李韶一禮:“東平王您高明!”

東平王呵呵一笑,這才請王霸入席。

可以說,後世菲律賓那塊就是被他們這些人給分了,上面大約有十幾萬,甚至更多的土著。這塊地方光是建一個麻繩工坊就能發大財了,更不用說也可以種些糧食,還有春天就有產出的水果。

各世家也開始對海外打起了主意。

又是一個月之後,終於到了李元興準備出海的日子。普通的船隻,船工,還有世家已經事先趕到了華亭,只有李元興帶着五位王妃坐上了飛舟。留下的,只有已經懷孕的王語煙,還有盧秋雨兩人。

華亭縣!

五千噸級,在重要位置鑲上鋼板的鉅艦引來了無數百姓的圍觀。

這一次李元興出海,不能不說陣容強大。光是三品將軍級別就有五六十人,三品文官也有二十多人。其中連長孫無忌與崔君肅這樣級別的人都要求跟上,爲了跟着李元興出海,崔君肅甚至學着長孫無忌的法子,請辭了戶部尚書一職。

“殿下可知道,華亭現在什麼生意最紅火?”老狼陪着李元興在碼頭上看着給船上運送補給的時候問道。

李元興想了想:“應該是製衣、造船、製糖。這些生意最紅火!”

“殿下也有猜錯的時候。”老狼乾笑了兩聲:“殿下猜這三樣,是大生意沒錯。但近些日子。最紅火的每一個罐頭坊,特別是給出海的船用的罐頭。然後就是王霸這小子弄來的水果,也製作成了罐頭。再下來一樣,就是藥坊,防曬的、防毒的、各種治病的成藥,有多少這裡就能被買走多少?”

“藥?”李元興能說,罐頭他能夠理解,可藥是爲什麼?

“牛將軍的人,憑着防蟲,還有風寒的藥。直接就控制了一個五千人的超大部落。他們的甘蔗已經種下了三萬多畝。還有一萬畝稻米。藥可以治病。可以強身。對於土人來說,這東西就是寶貝。”

“也算是一件好事。”李元興點評了一句之後突然問老狼:“你想要那裡?”

“那裡也不要,爲殿下守門就足夠了。”老狼很簡單的笑着。

李元興點了點頭:“那霸,那裡雖然小。但絕對會非常富。養活不了太多人。但你們這些秦王府的老軍沒問題。記住,那霸只憑一樣,就是貿易中轉港。就足以養活你們所有人,那霸這個位置,再往東二萬里,就是一片比中原大十倍的土地,那霸就是門戶!”

“謝殿下!”老狼行了一個軍禮。

李元興沒有再多說什麼,船已經準備好,大唐秦王李元興就要出發。這一次遠行,怕是要用好幾個月的時間,甚至更久一些。

長安城的點評是,大唐將邁出征服的第一步。

長安城西昆明湖別院中的櫃爺,看着長安報,用茶水在桌上寫了兩個字“文明”

李元興第一站,就是呂宋島。被重新命名爲,大唐南海呂宋道,設十一州,五十八縣。當然其中至少有三個州還不知道有沒有活人呢。四十多個縣僅僅只是在地圖上標了一個位置,甚至都沒有人去過。

重要的四個州所在地。

第一個就是北島後世馬尼拉的位置。第二是是王霸最先登陸的,也是後世巴科洛德港的位置。另外兩個,卻是簡單的多。只是找了一塊空地建了一處軍營。軍中這幫傢伙作生意不行,但會種田,也會交換物資。

而且兩軍距離非常的近,就在南島的後世的德奧羅與伊利甘的位置,直線距離連一百里都不到,相互之間倒是在照應着。

王霸的旗艦,已經是他能夠弄到最大的,就是一條一千三百噸,雙蒸汽機,整個船兩側各有四門炮,艦首一門炮的武裝商船。

站在海邊,擡起頭,那船就有三十幾丈長,五丈高。

畢竟是木船,一千三百噸的吃水,長度接近一百米倒也是正常的,後世的純鋼五千噸排水,也不過就是九十多米長。

島上的巫師給自己起了一個名字,叫芒山。

最初遇到王霸的那位部落首領給自己起名叫來,刀鋼。

很古怪的名字,卻是用他們對漢語的理解給自己起的名字,刀鋼用了兩個月的時間,已經認識了差不多七八十個文字。

其中數字的一至十,漢字的一至十,然後就是百、千、萬。接着,就是白麻布,細白麻,絲綢,酒,鋼。之類的字他認識,這是在交易當中非常重要的部分,除了這些之外,他還知道了縣令一詞。

因爲,他就是這一地方的縣令。

這位刀縣令帶着部下在港口正安排裝船,卻聽到那船的唐人大喊着什麼。有些詞他聽得懂,比如尊貴,比如秦王。

秦王是什麼,他搞不清。但這兩個字的發言他聽到的最多,因爲這些唐人在討論什麼時候總會不時的說這個詞,他知道這個詞代表着一種非常高貴的什麼意思。

正在刀鋼心中好奇的時候,突然眼前一暗,再擡頭,卻是看到一條足有二十丈高的巨船開進了碼頭,所有的唐人都在不斷的歡呼着。

留在這裡的王霸的參謀這時來到了刀鋼身旁:“還記得我教給你那種禮節嗎?”

“禮節?”刀鋼在回憶着,因爲從來沒有真正用到過。

“秦王,天上的星君,活着的神明。秦王可以賜給人富足,也可以讓人毀滅!”那參謀再一次用心的交待着,他認爲土著會大唐的禮節,這一定會讓他得到足夠的獎勵。

來呂宋,雖然是李元興的提議,但卻是所有人心中期待的。

“聽說王霸搞了一個煤礦,掙了不少李道宗的銀幣!”李元興在下船之前笑着問道。這問題當真是古怪,事實上煤礦還是李元興給王霸村注的。不過王霸也是高明,先不開挖金礦,卻是先挖煤礦。

王霸沒有在島上,他還在倭島那裡指揮着倭人爭地盤呢。

李元興還站在船甲板上之時,就有數百精銳的秦王府近衛用長繩滑了下去。然後李元興才站在吊板之上,緩緩的從船上降了一下來。

“下,下官刀鋼,恭迎秦王殿下視察鄙縣!”

刀鋼這些咬字不清,動作古怪的大唐禮讓所有人都震驚了。

唯有李元興似乎就認爲這纔是情理之中一樣,隨手拿出一塊早就準備好的玉牌放在刀鋼手中:“本王只是巡視一翻,拿着這個。總會有用得上的時候。”

只是一塊綠色的石頭,珍貴嗎?

刀鋼不知道,也不知道這位感覺非常高貴的人說的是什麼,只是依舊王霸的參謀所教的回禮謝恩。

李元興只是在走一個過場,在王霸的地盤轉了一圈之後,隨便找了一個藉口就回到船上去了。

刀鋼這會才問那個參謀,這綠色的石頭是什麼。

“這叫翡翠,先不說這一塊翡翠可以值一萬罈酒。你知道一萬吧?”

“一百個一百。”看來刀鋼的算術不錯,至少比本書的作者強。

“這是一塊令牌,擁有這麼一塊就代表着你到了我們長安城,就有資格直接進秦王莊。長安,你明白?”參謀儘可能用最簡單的語言告訴刀鋼,你小子走運了。

刀鋼看過一副畫,一副巨大的畫,就貼在那碼頭中最大的房間裡,那畫似乎就畫了一個叫長安的地方,而且僅僅只是一條街道,那裡的人都非常的富有,有吃不完的糧食,喝不完的酒。

一條街道是什麼意思,刀鋼懂。

就是一百街道就是一座城,一百座城就是一個叫道的地方。

土人兒童在念三字經,光是頭三十句就已經唸了有快一個月時間了。可依然還是有人念不清,那負責教唸書的明顯就不是一個真正的教書匠,從那身上的刀疤看來,這就是一個土匪,正在教人念三字經的土匪。

崔君肅與長孫無忌難得走到一起。

遠遠的看着這島上的一切。

有最簡單的工坊,有正在打理的稻田,聽說已經是種下兩個月時間了,看那長勢,怕是再有一個多月就能收到新米了,只是不知道這新米的味道的如何。

這次出海,能跟着這些貴族出來的,僕役侍女之類的,勉強夠用就行了。真正的名額是留給了有真本事的人,任何一項可能有的技術。

農業,船隊之中至少有二十個可以放在一州之地作農管的官員的高級農匠。

“米三十三天至三十七天就會必定會成熟。一畝差不多就是四石左右,這島上的人只管種,卻沒有怎麼打理,施肥似乎從來沒有作過。按現在島上的人數,加上荒地的數量,就算是隨便扔些種子,也能養活十萬人。”

說話的是長孫家的農管匠。

崔君肅又示意自己家的農管匠說幾句。得到的結果幾乎是一致的。

各世家,各位親王在這島上心情都不錯。可李恪與李承乾兩人心情都不怎麼好,他們似乎意識到,一但他們的封地遠離大唐,那麼就等於他們與那個皇位無緣了。(未完待續。。。)

第170節 古長安第743節 獻禮第374節 天池盛會第622節 每逢喜慶必見血第75節 能源是文明(上)第698節 嶺南行第115節 惡整趙言德第245節 精兵強將第687節 現代的高句麗戰爭第635節 貞觀二年三月末第139節 天命大運之人第159節 室韋與靺鞨第581節 農田北移第696節 破石頭第897節 星辰之島第189節 李元興‘碩士’三第125節 葉秋霜的夢第217節 大婚到計時第628節 功藥一體才神奇第865節 精神第694節 意外的計劃第538節 淡定的秦王第424節 迷茫的靈魂、火辣的身體第673節 民心、軍心!第461節 騙局還是奇蹟第153節 大唐百英閣第192節 秦王莊的奇蹟(一)第358節 遼東三黑!一第879節 摩洛哥的財富第675節 一根棒棒糖第701節 明月公主的萬言表第229節 一步登天第198節 秋之意第184節 秦王的邀請後記第8節 大唐第一強盜第354節 有客自遠方來第240節 秦王出手第33節 價值十億的女人第788節 老秦人第904節 軍隊集體旅遊第858節 急務!第890節 斷碎的傳承(三)第884節 華夏的奇蹟第20節 就是錢多燒的第285節 大史記第761節 唐軍新年第821節 天英閣監國(下)第192節 秦王莊的奇蹟(一)第187節 李元興‘碩士’一第222節 秦王微服工坊區(二)第402節 鐵血軍旅第56節 大唐富國計劃(一)第700節 李元興的石頭第323節 約會第685節 國家級絕密!第473節 人生需要節奏感第547節 百姓情第65節 打突厥的戰略目的?第877節 女人,女人第394節 過而能改第232節 茶之道第252節 和尚不好混第438節 武曌的驚!第458節 兩粒石子翻起的濤天巨浪(下)第631節 賜名一條輝第662節 工潮第582節 誤差十公里第164節 秦王儀仗第161節 我掙到錢了第718節 大唐絕密計劃第702節 翡翠出世第253節 秦王書房第215節 重罰武曌第335節 高句麗女人第259節 孤第187節 李元興‘碩士’一第558節 長孫家的舊事第289節 除夕夜宴第721節 又到秋收前第500節 自由之路第217節 大婚到計時第591節 回長安第21節 天賜的好機會第302節 詩、書、禮、樂!第278節 秦王的生活第372節 棉田第636號大唐帝國激動人心的一節第723節 窮人不交稅第3節 秦嶺小莊第420節 不要小看餐桌第143節 尋寶去!第191節 文明(二)第816節 人與人的不平等第13節 被震驚的貴婦們第536節 高句麗獻禮第163節 學歷玷污者第523節 夜宴天策上將府(二)第706節 遺囑(上)第807節 小店搬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