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8節 女官

誰聽說過女官,女子爲官是對男權社會的一種挑戰,也是對社會規則,還是禮教的一種挑戰。

可大唐,卻非常現實的有了女官。

最初是大唐貴婦們不想被圈養到家裡,在武曌等人的鼓動下開始爭取一些無關痛癢,根本無所謂的官職。 www✿Tтkд n✿c○

可現在,卻是大唐官場上的無奈。

因爲,官員的數量嚴重的不夠用了,光是給高句麗這邊,各種文職官員,大大小小的官職就這一次就派出了超過了上千人,建安城不再是軍管,正式成爲了一個州,遼東建道,一道之地上千官員扔進來連點水花都打不起。

貞觀初期,原本肯定是夠用的。

但李元興的出現,讓這個需求量增加了何止十倍。

除了作官,各商會,各工坊,對於識字,懂史,知禮,會管理的男人需求量增加了千倍不止,最初出現的女子當權不是朝廷,而是民間。

商會、工坊需要量太巨大了。在長安周邊各州縣選擇一些有才幹的官吏之時,許多原本在工坊作過管事的女子也被挑選成爲女官。

這也是秋香被御封七品女官的一個原因。

李元興貞觀二年新年後在準備打仗,然後開戰,現在遼東道的事情非秦王不能作鎮。

李二、吏部也沒有把這種小事告訴李元興。

說到女官,有一位身份不俗的女官正在回鄉的路上,從建安城到她的家鄉,足有四百里。古代的四百里可不比現代,這裡的四百里也比不上那耀州到長安的路。可真正的思想心切,在出發的時候,金蔓青拿出自己的全部積蓄。

不爲別的,只求那些護送她的軍士們可以每天多趕一些路。

收錢,軍士們不會。

帶隊的校尉半開玩笑的說了一句:他只是八品校尉,金蔓青領着七品的銜,幹着六品的活。就是這個身份的差異,他也不會拒絕這種要求。不過軍士們辛苦,殿下賞了那麼些肉,每天晚上拿出半扇來給這二百軍士加加餐,就當是感謝了。

古代油花少,肥肉纔是好肉。

大肥豬一隻也有二三百斤重,一扇就是上百斤,半扇也有五十多斤。

這加餐當真是厚道了。

這一路四百里,路上在外搭營,不打擾地方。只是每人派出騎軍在沿路的縣裡打個招呼罷了。

路上的百姓只有吃驚,他們不知道這是什麼樣的大人物,也都躲的遠遠的。

只知道這是大唐的貴人。

硬是在出發之後第三天下午的時候趕到了距離金蔓青家鄉還有十里遠的地方。校尉一揮手:“停!”

隊伍停下後,裴姓校尉來到金蔓青的馬車前:

“金管工,按嚮導所說這裡距離您家的村子只有不到十里遠了,下官的意思是讓弟兄們喝口水休息一下,再把裝備整一整,進了村子是您的臉面,也是大唐的臉面!”

“辛苦各位了,我在這裡感謝大家!”

金蔓青的眼圈都紅了,馬上就要到家了,已經離家快十年了,真不知道家人還好嗎?

金蔓青卻是不知道,此時村子裡的百姓已經是處於極度的不安之中。

大唐佔了這裡,縣裡的官員都成了大唐的官。而今天中午時分,縣裡的貴人就來到他們的村子,只對村長說有大人物來這裡,依禮當地官員是要迎接的。聽聞是一個大唐縣子的大貴人要來。

這裡的縣令已經命村裡人清掃街道。

大唐縣子,是大唐次二等的爵位。四個,實爲三個等級的王爵之下,國公、郡公、縣公、縣侯、縣伯、縣子、縣男。縣子受封開國縣子,這在大唐也屬於士族了,至少是入了士族的門,這個加封可不是玩笑。

除了武曌是兩位皇帝的特旨給了虛銜的公主外,其餘的必須經由禮部認證。

大唐四個等級的王爵,分別是大唐秦王,各位親王,然後就是嗣王(承襲親王的爲嗣王)、郡王。因爲秦王獨一位,而且不再傳承,也就大唐只有三等級的王爵。

高句麗這裡的縣,幾乎就沒有上縣,這裡更是很小的縣。

原本是京兆一個偏僻下縣的縣丞,正九品小官,連升五級成爲從七品下的縣令來到了高句麗。

縣令在村子裡來回轉着,連路口的雜石都命令擺開。

這不是巴結,依唐禮,禮部公文。大唐有爵位的官員回鄉省親這是需要當地縣令有迎接的禮節,這是禮。也是給予有爵位的功勳之臣一個巨大的顏面。

要不爲何叫衣錦還鄉。

更何況,在位縣令在赴任之時禮部就有特別的交待,這位金蔓青的爵位是大唐秦王殿下、大唐長孫皇后殿下親點的,而且讓她衣錦還鄉還有戰略層面的意思,一個小官不會解釋太多,卻讓他小心應付。

擁有六品職司,實爲正七品的官員,縣令也不敢馬虎了。

這位縣令卻是緊張,就讓整個村子所有人緊張,所有人都陷入了一種極度壓抑的氣氛中。

終於,金蔓青看到村子,看到了村前寫村名的石碑。

一塊豎在這裡不知道有多少年的石碑。金蔓青哭了,眼淚止不住的往下流,隨着她一起回鄉的人當中,不落淚的根本就沒有。

“報,來了,來了。”一個小吏急急的跑了過來。

縣令整衣冠,帶着手下人向村口走去。他的手下中只有三個人是大唐人,其餘的也是當地挑選的,或者原先衙門裡的幹吏。

“立……正!”一聲響亮的口號之後,整齊啪的一聲,唐人知道,那是大唐軍士軍靴腳跟相碰的聲音,不知道長安百姓有多麼喜歡這種聲音,這代表着唐軍的威武。

整個村子的人都在村口,他們害怕,大多數人都跪伏在地上。

至少以前高句麗的貴族會打人,會搶人。不跪下的人會被用鞭子打,甚至會殺死。

可有幾個大膽的卻望着那隊伍,似乎隊伍中有人就是自己的家人,可他們不敢認。大唐貴族的隊伍之中,怎麼可能有他們低賤的高句麗平民在隊伍之中。

“下官,青礁縣令恭迎上官回鄉省親。”

金蔓青強忍着立即衝進村的衝動,從馬車上輕步下來,每一步都謹記着大唐的官員禮節,在青礁縣令面前在唐官禮回了一禮:“有勞縣尊親迎,本官回鄉打擾縣中公務,實爲不安。請受本官一禮!”

聽到是女人的聲音,整個村子所有人都把頭擡起來了。

一個女人,身上穿的是何等的華貴。

可那是他們高句麗的服色,沒有知道那個女子在說什麼,可卻可以感覺到從身份上那女子高於這裡最大的貴人,青礁縣的縣尊。

青礁縣令輕聲說道:“官禮之後,金管工不用再顧忌什麼。下官如果衣件還鄉,怕是會撲到爹孃身前,下官這就回縣中,有任何需要請派人前來。”

金蔓青已經說不出話了,淚水如泉水一般的涌出。

她已經看到了跪在人羣當中的父母,雖然八年過去了,父母蒼老,可那面孔就是用刀刻在她內心深處的,生她養她的父母。家中窮苦,弟妹們都要餓死了,只要把自己送到宮中,作一個低賤的婢女這纔是活命的機會。

八年,整整八年了。

金蔓青從八年前在高句麗王宮之中受女官的皮鞭,再到拼命的學習醫術,再到隨宮中醫官被派到北方公幹,再到被靺鞨人抓走,最後成爲耀州的奴隸。

現在,身爲大唐正七品官員,帶着足可以比得上青礁縣全縣的財富回到家中。

金蔓青幾乎已經要暈倒了。

在縣令離開之後,金蔓青帶着的幾個女醫工已經哭的暈死過去。

金蔓青再也忍不住了,飛奔着撲到父母的面前,用高句麗語大叫着,放聲的哭泣着,來傾述着她這些年受到的苦,受到委屈,還有此時見到父母時無法形容的心情。

原本害怕的村民們驚呆了。

他們聽不懂漢話,卻是可以聽得懂高句麗語。

一個連大唐縣令都要恭敬的女子,竟然跪倒在金家夫婦的面前,竟然是金家夫婦的女兒,這是在作夢嗎?

更多的人衝了過來,他們不知道期待了多少個日日夜夜,卻是沒有想到回鄉的一天。

整個村子被哭聲包圍了。

殺過人,流過血。面對突厥十萬鐵騎寸步不退的大唐校尉眼圈都紅了,爲了不讓人看到,故意的轉過頭去,衝着部下黑着臉罵了一句:“不立即去紮營,大巴掌呼你們呀!”

衆軍士也是眼圈紅紅的。聽到吩咐衆軍士都用力的點了點頭,轉身命令開始紮營。

村裡卻是哭的昏天黑地,都是生活了上百年的老鄰居,金蔓青是村裡出去的女兒,衣錦還鄉,誰人不爲之激動。

村裡窮。卻好客,他們搬出家裡所有的存糧準備招待大唐的軍士們。

那校尉爽朗的笑着,大聲的下令:“弟兄們,大鍋搬出來。整一出咱們軍中的名菜,大鍋的豬肉白菜燉粉條,大鍋的整紅白高粱,把酒也搬出來,放開了整!”

“開整!”二百軍士扯開嗓子大聲的迴應着!

第71節 天策上將第223節 秦王微服工坊區(三)第377節 又要結婚了第726節 黃河清第704節 皇宮訂計(二)第751節 海盜?第594節 櫃爺也不是全能的第864節 殖民第879節 摩洛哥的財富第126節 回紇使者的誠意第61節 出兵倒計時第395節 虛假的重量第691節 貴客來倭第288節 武德除夕第717節 和和氣氣第169節 危言聳聽第696節 破石頭第177節 大勝榮歸第411節 走進叉路的大唐科技樹第407節 命中註定(一)第505節 兩位皇帝都想打仗第67節 大唐戰略計劃(一)第20節 就是錢多燒的第30節 重寶走私名人第831節 神兵天降(五)第585節 春風滿面伊吾王第56節 大唐富國計劃(一)第261節 秦王親民第549節 樂民園開園前兩日第510節 第一個留學生第389節 一份禮物第654節 奇蹟第266節 催妝詩第706節 遺囑(上)第47節 掙他一個億(上)第697節 飛舟上的賭石第134節 新戰幕的拉開第509節 債第80節 樑師都第422節 真正的金釵侍女第41節 縣令杜子春第655節 高端黑第670節 定江山第292節 大閱兵(中)第630節 遣唐使第829節 神兵天降(三)第95節 楊政道出兵第906節 穿越價目表第368節 血淋淋的泡妞禮物第118節 制肘之人第254節 玄奘你忍心走嗎?第392節 板車,板車第58節 大唐富國計劃(三)第438節 武曌的驚!第630節 遣唐使第169節 危言聳聽第359節 遼東三黑!二第140節 武曌!第788節 老秦人第619節 新年慶典第476節 大唐的即時戰略遊戲第542節 秦王空中堡壘第133節 賜回紇驚天大禮第623節 出雲城第141節 士、庶、貴、賤第590節 聰明人的計謀第785節 狂熱的海貿第228節 身世第822節 大唐人的傲氣第115節 惡整趙言德第582節 誤差十公里第269節 秦王妃的第一次內部會議第861節 祿東贊第10節 炭哥第257節 這算是陰謀嗎?第735節 大唐的準備第439節 秦嶺深處第362節 國與家的倉庫第231節 茶之說第752節 神藥雛形第781節 大唐民告官第一案第511節 大唐第一女醫第573節 史上最龐大的地下會議第67節 大唐戰略計劃(一)第118節 制肘之人第695節 杭州城!第484節 金融改革背後的大陰謀第27節 穿越的真像第329節 工具!第906節 穿越價目表第94節 樑師都的雙面投降第603節 金子、銀子!第103節 火計(一)第250節 以身飼虎的和尚第871節 次遠通道第541節 耀州總動員第168節 爭牛!第431節 武(三)第620節 最有趣的禮物第449節 加糧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