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7節 賠錢的買賣

在李靖與秦瓊帶着一幫悍匪討論如何在倭島大幹一翻之時,李元興沒有立即回長安,而是又到了涇河邊上。

很巧的是,崔君肅竟然帶着高白楊還有幾個商人在準備過涇河大橋。

此時大橋封路,只能從北向南,不能從南向北。

大橋的寬度沒有路寬,這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縱然李春是位修橋大師,可他也不可能用石頭以及極少量的水泥修出一條寬有三十丈的橋來,所以涇河橋也是李元興這條直道上的一個瓶頸。

但那怕是瓶頸,也增加了巨量的運力。

涇河橋專門安排了一位官員,以及幾個小吏。

這官員的品階是流外,至於是流外九品中的那一品李元興沒有關係,正常九品之下的流外級別實在太低了,李元興身旁的近衛軍都是從九品的校尉了。

可就是這麼一個小官,卻擋住了戶部尚書的車馬。

李元興遠遠的看着這一幕,真是心生感懷呀。

特權不是用在這裡的,一個遵守本份的朝廷大員,讓李元興由衷的尊敬。

“崔尚書!”李元興親自走到了崔君肅的馬車旁。

“秦王殿下安好!”

崔君肅施禮之後走下了馬車,視線還望着那連綿不斷的車隊。

崔君肅如果要過橋,至少會影響到這裡五百至一千輛車過橋,按照涇河橋管事的說法,每半個時辰南往北放行一刻鐘。而這個放行也僅僅是給空出一個車道罷了,讓南往北的車子排成長隊單排過橋。

“一萬輛馬車,五萬輛人力板車,殿下可否告之,這運的是什麼?” wWW ⊕тт kan ⊕¢ O

“菜,給長安百姓過冬的菜。總不能說耀州的奴隸都在冬天裡天天有菜吃,長安的百姓沒有,我這個秦王會被人罵的!”李元興笑着回答着。

馬車的運力在有了實心橡膠車輪,以及注油軸承。

最大的一個改進是,將原本的單軸雙輪。改成了四輪雙軸。馬背上不吃力了。

馬僅僅就是一個拉力,載重量按大唐新制就是四噸,按現代的計算方式,差不多就是二噸七左右。

而更大的。雙馬。甚至四馬的。卻可以拉到唐制的七噸,至十六噸的重量。

只是這樣的大馬車僅在耀州臨時運輸大件精鋼物件物到。

耀州到長安的路上,最多的還是單馬四輪。實際裝唐制三噸貨,加再一百斤水,以及幾十斤草料,還有精豆餅的單馬四輪馬車。

然後就是單人最大載重五百斤的板車,用的是皮帶傳動的三輪車。

僅這個三輪車,就讓無數的眼熱了,在大唐誰見過精鋼製作的車子,鋼製的鏈條。雖然看着簡單,這東西放在一年前,這一輛三輪車就敢在長安城要價三四百貫錢。

裝了三百五十斤,加上自己的乾糧與水。

時速大約在每小時十五公里,這些騎三輪車的民夫,一百人一隊,隊中備有一輛專業緊急修理三輪車的,裝有大量零件與工具的修理車。

天不亮就出發,中午的時候已經到了涇陽。

“五步,馬車間隔五步。”有人在橋上喊着。

很有節奏,很有順序,排着隊快速的通過涇河石橋。

崔君肅側過頭問李元興:

“殿下,六萬噸的貨物。就是六百萬斤,如此巨大的數量,殿下可是讓長安整個冬天都有鮮菜了。”

“這只是第一批,每個月三次。長安城明德門以南,秦王莊供應,明德門以北耀州供應。”李元興說着,示意親衛叫一輛馬車過來,那車伕先是給帶隊的喊話,整隊十輛馬車不敢佔道路,停到橋旁的空地上。

這空地就是考慮到準備過橋排隊,或者爲了等候的地方。

依李元興的要求,靠右行,那隊馬車停下之後,卻是沒辦法從連綿不斷的隊伍之中擠過來,正在焦急之時,李元興與崔君肅快速的穿過連綿不斷的車隊走到了停車的地方。

“殿下,小的是耀州東六區第十八坊的。這一隊全部是同坊的人,我們這次的任務是運貨至長安,再聽從長安耀州辦的主官調度,將一些貨物拉回耀州去。”那帶隊的小隊長在李元興面前恭敬的說着。

李元興笑着點了點頭,就算是應禮了。

篷布打開,車子下面裝的白蘿蔔,上面裝的是白菜。因爲白蘿蔔比重大,白菜體積大。光是裝蘿蔔沒多少體積就會讓車子超重,同樣的重量裝上白菜那卻堆得太高了。

“好水的菜呀!”崔君肅說的水就是新鮮了。

“白菜好保存,堆在雪地裡可以堆一冬天,外面凍壞的也可以餵豬,餵雞。一斤一文錢,本王卻是不知道長安的百姓能不能接受,考慮是不是價格降到三斤兩文錢。可腳伕們辛苦拉過來,跑這二百里,怎麼也要加上二百文錢的腳力,天不亮就出門,一口氣跑上二百里,當真是極辛苦了。”

腳伕是苦力,許多腳伕苦幹一天,也就是三十文錢就非常滿意了。

但這些白菜卻可以換一種計算方法,三百斤貨拉到長安來,車行收上二百文絲毫也不多,因爲這在以前需要花上三五天的時間呢。而且還需要至少四個人,就算用馬車,也需要兩個人。

“殿下,騎鐵車的腳伕跑這一次,是一百文錢。殿下體恤百姓,這一天憑力氣掙一百文錢,卻是不低了。許多沒有手藝奴隸爲了這個腳伕的機會,已經掙破了頭。”

李元興笑着點了點頭:

“再加上長安各坊市分派,菜的耗損。二斤三文的價怕是可以控制住了,這蘿蔔可是大補呀,用骨頭湯這麼一燉,當真是美味。”

崔君肅是戶部尚書,怎麼可能不知道菜價。

就說這白菜,倒是與菘菜有幾份相似,但似乎又不是。

菘菜這東西春秋兩季有,誰聽到冬天可以吃到,冬天就算有鮮的,一百文一斤,就是他崔君肅都未必能夠吃到,有些乾菜就已經是非常奢侈了。

一斤一文,你秦王要賠多少錢呀。

“先不管外來的商人們,優先供應長安的百姓。不說別的,每個人每月十斤菜,本王還是供得起的。讓百姓能吃到冬天的鮮菜,也好過得一個好年。前些日子崔長史問本王,今年慶典怎麼過,本王想來想去,縱然再華麗的慶典,也不如百姓過個好冬,過一個好年!百姓樂纔是大唐樂。”

崔君肅一言不發的長身一禮,起身之後,默默的點了點頭,又是長身一禮。一言不發的轉身回到自己的馬車上,等待着南往北放行的時刻。

長安城之中,北偏西光化門入城。

足有上萬的百姓聚集在了城門外,這讓李元興倍感意外。

因爲自己準備賣菜的事情並沒有在長安報上說,原本是讓耀州拉着菜過來,因爲李淳風推測這幾天就會下雪。

可不知道消息爲何讓長安的百姓知道了。

近些再看,長安各坊都有坊官帶人高舉着牌子,寫着各自坊間的名字。

最先的一隊停下了車,帶隊的小隊長走到長樂坊的牌子前,看了看牌子,又看了看自己手中的紙條,剛剛學習文化的他真怕自己認錯了。

“長樂坊,敢問長樂坊怎麼走。我等負責給長樂坊送貨。”

聽到這小隊長的話,那坊官快步迎了上去,然後衝着身後的人高喊着:“長樂坊!”

一句長樂坊,當下就有好幾百號人跑了過來,他們用繩子綁着三輪車的車頭上,兩人一組。這不是帶路,他們是幫着在拉車。

站在皇宮城牆上,李二拿着望遠鏡看着這一幕笑了:“五郎作此善事,自當讓百姓知曉。朕親筆那篇貞觀二年初元慶典的文章,明天大唐報頭版。就依五郎所言,大唐的慶典就是與民同慶,百姓日日有鮮菜,過個好冬,過個好年!”

“聖上,秦王殿下的本意應是讓百姓感謝皇家!”京兆尹獨孤修德站在李二身旁輕聲說道。

“不可!”李二重重的搖了搖頭:

“一個冬天,五郎準備了三千萬斤鮮菜。五郎付出多少,這聲名是五郎的。這是皇家之事,亦不是朝廷之事。去吧,不要有亂子,任何敢於搶菜之人,重責。非長安百姓,是我大唐子民的亦可得到部分鮮菜,其餘之人這鮮菜市價多少,朕不知,你會不知?”

“臣領命!”京兆尹是大官,在初唐也是正三品的官職,中唐卻是提到了從二品。

而且這位京兆尹,不僅僅是大官,而且是李二的親信。

更重要的是,他身份顯赫。

有兩個大人物分別是他姨奶奶,一個是獨孤伽羅,楊廣之母。

另一個,則是李淵的母親,楊廣之母的四姐,獨孤伽嵐。

獨孤修德這也是一個狠人,王世充被李淵免死,卻是被他親自帶人在路上截殺,報了父仇。

在李淵時代他沒有特別重用,而李二玄武門之變後,他就坐上京兆尹的坐子。

正說着,一名禁軍飛奔而至,到了高公公面前低語幾句,退到了一旁。

高公公快走幾步來到了李二面前:“聖上,菜價訂下了。白菜二斤三文,蘿蔔一斤一文!”

哈!李二都笑不出來了,盯着獨孤修德:“去年鮮菜何價?”未完待續。。)

第816節 人與人的不平等第324節 唐之輝煌不僅僅盛世第418節 小道消息第649節 渤海寶藏第745節 全明星陣容第617節 貞觀元年的除夕第862節 李元興的獵物第54節 秦王府中那看不見的戰爭第857節 美洲合建港第849節 戍軍(下)第503節 上國之民當行遊天下第232節 茶之道第601節 春曉園第628節 功藥一體才神奇第556節 大唐的明星(二)第423節 一對珠花第627節 新聞第672節 升級的軍民情第797節 租界第179節 懸崖上的那塊石頭第67節 大唐戰略計劃(一)第202節 秦王的野餐第630節 遣唐使第828節 神兵天降(二)第447節 招商令第584節 立威需要流血嗎?第39節 秦王的大逆不道第107節 李元興的坑(一)第90節 真投降、假投降第327節 大唐春耕第833節 災後重建的考慮第480節 瘋狂的十二衛、瘋狂的長安城第323節 約會第631節 賜名一條輝第478節 閒來搞事第892節 醫仙臨世(二)第248年秦王聘禮第二更第399節 重賞之下第335節 高句麗女人第126節 回紇使者的誠意第685節 國家級絕密!第773節 唐之羽林第775節 人質事件第46節 葉秋霜的第一次發狠(二)第104節 火計(二)後記第82節 壓力下的瘋狂第294節 新年運動會第111節 小小突厥也敢狂妄第630節 遣唐使第111節 小小突厥也敢狂妄第520節 用牛刀殺螞蟻第183節 安心娶老婆第573節 史上最龐大的地下會議第768節 百姓與戰爭第885節 核心技術第102節 程魔頭空城計第626節 唐式養生功第242節 聘禮第784節 大唐沒有殖民地第832節 血肉長城第796節 對外第一炮第218節 秦王微服商會街(上)第36節 狂熱的大唐商人們(一)第496節 是誰不安份第440節 惡客上門第167節 羊吃人的進化靈感第152節 星空第331節 面子、裡子第202節 秦王的野餐第265節 堵門!第768節 百姓與戰爭第780節 股市開第494節 一日千畝第657節 白菜真是好東西第743節 獻禮第699節 嶺南致富論第867節 女人的外交第325節 玄武門的真相第472節 神奇的火第584節 立威需要流血嗎?第648節 暴政、酷吏第519節 傲慢的筆客第766節 臘月二十八第664號朝堂上的暗鬥第832節 血肉長城第478節 繼續搞事第299節 耀州紀第456節 把黑科技進行到底第88節 羅藝造反第802節 沒有陰謀第314節 嶺南論第785節 狂熱的海貿第233節 茶之道傳天下第14節 大唐新秦王第847節 苦與樂自知第897節 星辰之島第73節 盧承慶獻計第787節 最大的野心家第899節 李嵐姍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