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1節 春曉園

(?)????李元興翻看了一會手中的價格表,輕輕的搖了搖手中的鈴。

“殿下!”陸毛鋒從門外進來,等等李元興下令。

ωωω ¸TTKΛN ¸c○

“去告訴高白楊,讓他在準備買房的人當中挑選十個人,本王準備親自去看看春曉園。這些人當中至少有三個是以前的原住民。”李元興吩咐過,陸毛鋒立即就去安排了。

十個人,有擁有幾個大工坊,幾十間店鋪的富商。也有原來住在這裡,因爲改造而搬走,作工掙錢想回來買套屋子的人,也有品階不低的工匠,想在長安城中有一套屋的。只因爲春曉園之中,平均五千戶就有一個蒙童書院,一萬戶就是一個小型醫館以及藥房。

從正門前往後走,春曉園畢竟已經有三分之一完工了。

樹已經種上,花園水池都已經有了,只是這些卻是公用的。李元興相信,訂下規矩,這裡的住戶也不會破壞他們的居住環境的。

園區按照李元興事先給的規劃,卻是分成了許多個區,每個區都有灌木或者是水渠,再加上道路隔開。

“老丈,你想買什麼樣的屋呢?”李元興一開口,就讓那五十多歲的半老頭一哆嗦,結結巴巴的回答道:“殿,殿下。小民想給小兒子買套屋娶親!”

“你那兒子每個月有多少收入?”

“某那小兒子,在樂民園一家點心坊作工,已經是五等點心師傅了。每個月連工錢,還有賞錢有兩貫錢還多。某在樂民園負責清理垃圾,加上賞錢一個月也有五百五十文。聽聞快過年,還會加發五百文的賞錢!”

五百文在大唐不算少了,可以買到差不多五百斤米了。

對於原本窮苦人家來說,這已經是不算少的一筆收入了。

聽到這個收入,李元興微微的點了點頭,以一個還沒有娶親的人來說,這個收入不低了。在長安城之外,一個九品官員。以他的俸祿、永業田、公田。以有各種補貼下來,差不多就平均到每個月,就是四貫錢多,不到五貫錢。

九品官員,比如說縣尉,也相當於現在一個縣的治安一把手了。

衙門裡的小吏不算官員的,收入自然也是有高有低。

聽到這個收入。李元興又問道:“想買個大點的,還是隻夠兒子住就行呢?”

“如果當真可以借些錢,想買個大些的。一家人住在一起,是極好的。我大兒子現在軍中作了隊正,聽聞過了年就是校尉了。”

李元興默默的點了點頭,翻看手中的佈局圖後徑直來到一個分區。

“這裡的屋子。每層有二千尺,共有三間屋,這房一共五層。年齡大了就選低一些的樓層,買兩套屋,一大一小。一共是一千三百尺。這屋每尺七十五文錢,你大兒在軍中。每尺減一文,如立有功勳,根據功勳大小再減。但只能減大屋的,這是規矩。所以這兩套屋,需要九萬多文。”

聽到九文,老頭嚇了一跳。這是好大一筆錢呀。

“不過,你可先付三十貫,其餘的部分二十年還清,每個月差不多就是六百文錢。搬家進來,自然也是要打理一下屋子的,這樣的屋子,差不多也要有三五貫錢收拾,如果買些雲石鋪地,差不多要八貫錢!”

聽李元興這麼一算,老頭瞪圓了眼睛:“夠,夠了!”

看來老頭是存了一些錢的,以樂民園作工,小兒子是點心師,大兒子差不多混到校尉了,就算是最低級的從九品,一個月也有三四貫的錢的收入,他們還當真負擔得起。

李元興調查過長安的房屋。

許多窮苦之人一家五口在老舊的坊間也就是擠在三百尺的屋內,三百尺差不多按現在的標準就是實用面積三十平方剛出頭罷了。

而那樣的一間舊屋,在李元興剛來大唐的時候,銅錢還不是流通的貨幣,多用實物結算。那樣的破舊小屋就是一尺差不多二石米的價錢,依當時的米價,十至十二文一斗。三百尺就是六七十貫錢左右。

這可是一千三百尺,按現代計算,就是一百二十個平方,大的八十平方三室一廳,小的是兩室一廳。

就如同早期的磚混結構樓房一樣。

在現代,磚混結構在九十年代,建築成本差不多每平方米五百元。

李元興在這個春曉園,這樣的五層,以磚爲主,少許混凝土柱子的,成本也不過就是每尺不到三十文錢,再加上週邊的水渠,修路等。李元興的利潤卻是極高了,當然長安的百姓可不知道水泥的價值。

就是高白楊也不知道,因爲水泥是直接從耀州那邊運來的。

還有窮的,可李元興這裡卻還有更便宜的。筒子樓,一層十六間屋,只有一個公用的廁所,一個公用的水箱。每間屋三百尺,每尺銷售價才四十文,再加上各種減免,實際購買最低,比如家中再沒有親人的孤身軍人,三十文錢就可以買到。

九貫錢一間屋,這是一個讓長安人發瘋的價格。

事實上,還有一件讓李元興發瘋的事情。

放在現代,頂樓絕對是沒有人要的,那裡冬天冷,夏天熱。可在大唐,頂層卻是要加錢的,賣的比一層貴了有三成的價位。

市場決定一切,那怕李元興說了,頂層冬天冷,夏天熱。也阻止不了長安百姓對頂層的喜歡,住的高,自然是一件非常榮耀的事情。

對於富商,李元興這裡有價值五百文一尺的房子。

絕對華麗的,佔地二畝至五畝的獨立院落,花園水池一應俱全,只要你付得起錢,就可以在春曉園住上華麗的院落。僭越之事根本不用擔心,只要春曉園允許賣給你,就不用再考慮身份等級的問題。

而且賣給富商的獨立院落,全是清一色的三屋小樓,樓梯在屋內,外牆最下部分貼的石片,再往上用的一塊塊條形的瓷磚,屋內地面客廳部分就是白色的雲石(大理石)還配有云石柱,精鋼的樓梯扶手。

一套院子,屋一個價,院一個價。

買一個五畝的院子,配上萬尺的屋子,手上沒有九千貫,根本就不用想。

九千貫多嗎?

一萬貫的錢莊憑證那富商當場就交到了高白楊手中,然後又是一張一千貫的。就一千貫,連裝修都預訂了。

一千貫,高白楊準備連門樓都給他用雲石整了。

回到前門處,這裡已經有人在開始交訂金了。李元興有些後悔,應該讓高白楊製作一些樣板間了。這裡只有用木板拼成的與實際大小差不多的戶型樣。

坐回到小間,李元興品了一口茶後,給高白楊講起了樣板間與樓號的問題。

這就是預售的關鍵部分。

高白楊跟着李元興轉了這一圈,倒真的是懂了,至少他明白事情應該怎麼辦了。

“本王以爲,是不是應該增加一些十畝的院落。按三萬至五萬貫去設計呀。”

“殿下,一萬貫已經是巨資了。再華麗的些的,不如再等等看,過於華麗禮部那裡不好交待。”高白楊在旁邊小聲的說着。

李元興點了點頭:“屋子的質量要保證了,不要趕進度。長安的百姓可是拿出所有的積蓄爲了一套屋的。那個工隊出了問題,一定要嚴懲。關於引水之事與金水處理之事,第一批人住進去之後,也在跟上。”

春曉園這個園子,李元興真心是服了大唐的工匠了。

五層的樓,說高度就是十五米呀。可工匠們硬是利用水流差,再加上水車,給每個樓旁的十八米高的水塔完成了上水的工作。

沒有電,沒有任何動力。

李元興不能不說這是一個工程學上的偉大突破,特別是水車的利用,當真是極高明。

但廢水的處理,依然還是作不到全封閉式管道。

好在大唐這裡並沒有太多的化學物品,半封閉式連同排污水道,大量的水生植物等,卻是有效的解決了這個問題。

最大的生活區排污,則用馬桶與早晚專門的金水清理作到了有效的解決。

李元興在春曉園的正門銷售處待了三天,主要是親自觀察這個大唐的貸款買房,分期付款這一項長安百姓的反應。

大唐的金融業已經打好了初步的基礎,接下來就是看百姓們是否願意將錢存在錢莊了。

“殿下,遼東那裡有人回來了!”陸毛鋒帶給了李元興一個非常不錯的好消息。李元興示意錢莊的掌櫃先出去,這才讓陸毛鋒繼續說。

“殿下,完全按您的要求。那淵蓋蘇文只帶着一個人活着回去了,只是有幾個人並沒有被殺死,而是掉入陷井。此時正押回長安的路上,那淵蓋蘇文留下了一條腿、一隻左手,一隻眼睛,一隻耳朵,順便給了他要害一擊,至於傷得有多重,那要他的女人才知道了。”

陸毛鋒笑的很邪惡。

李元興也笑了:“很好,告訴那胖子,看他的心還能不能更黑一些!”

“殿下安心,秦將軍已經作出了安排。”

陸毛鋒突然提到了高句麗,這讓李元興心中又多了一個主意,低聲對陸毛鋒說道:“去請本王的紅俠嫂嫂來長安。”

“是!”陸毛鋒躬身一禮後退下了。(未完待續。。。

第527節 秦王的筆之刃(二)第671節 如核彈一般的威力第480節 瘋狂的十二衛、瘋狂的長安城第530節 打龍袍之戲第289節 除夕夜宴第215節 重罰武曌第335節 高句麗女人第588節 巨獸初現第870節 六倍之後第655節 高端黑第870節 六倍之後第697節 飛舟上的賭石第12節 長孫氏的喜悅第580節 羊毛之路第73節 盧承慶獻計第699節 嶺南致富論第320節 你想刺殺誰?第270節 大唐的婦女革命第393節 金瓜,金瓜第25節 唐皇登基大典第619節 新年慶典第238節 涼州定第396節 百善孝爲先第713節 李元興的股市與期貨(三)第214節 悲慘的武氏兄弟第393節 金瓜,金瓜第406節 驕傲的老農第398節 洛陽世家的猶豫第410節 蓋棺定論第718節 大唐絕密計劃第518節 報紙的威力(三)第281節 杜如晦的病情第28節 其實我們是人渣第853節 光明與黑暗第824節 秦王無親情第334節 春耕忙、彈劾多第572節 現代的新年夜第170節 古長安第695節 杭州城!第166節 李氏皇族的區別第276節 媵妾第106節 火計(四)第13節 被震驚的貴婦們第702節 翡翠出世第739節 明月VS嵐月第845節 三種武器第347節 李治!!第723節 窮人不交稅第271節 秦王睡書房第431節 武(三)第737節 留下一個傳說(二)第416節 豬肉白菜燉粉條第416節 豬肉白菜燉粉條第825節 倭人分糧第748節 用技術玩陰謀第339節 人心慌亂!第445節 高句麗求使第853節 光明與黑暗第794節 忠誠與背叛第891節 醫仙臨世(一)第429節 武(一)第469節 受命於天第215節 重罰武曌第190節 文明(一)第760節 秦王玩政治第686節 熊貓級人物第597節 又要準備新年慶典了第311節 一等大匠師(上)第67節 大唐戰略計劃(一)第589節 捨得與捨不得第749節 最賤的名士第108節 李元興的坑(二)第232節 茶之道第389節 一份禮物第524節 夜宴天策上將府(三)第723節 窮人不交稅第535節 上邦大國的面子第843節 世上最高賭注的麻將第419節 跪了一地請罪的第122節 再次被彈劾第297節 盛世大唐第275節 圓房的壓力第46節 葉秋霜的第一次發狠(二)第116節 反間突利小可汗第189節 李元興‘碩士’三第277節 換防令第189節 李元興‘碩士’三第663節 天德號!第262節 大婚的最後倒計時第492節 初現軍民情(三)第126節 回紇使者的誠意第608節 耀州的兔子第23節 歷史變了第355節 新羅金德曼第39節 秦王的大逆不道第715節 絕對不能放過棒子第600節 大唐第一家房地產公司第539節 耀州奴工服第896節 又一位王妃第590節 聰明人的計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