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6節 報紙的威力 一

衡陽長公主,大唐皇帝的親妹妹。

親自探望這是何等的殊榮,金蔓青慌亂到不知道應該使用那一種禮節,尷尬之間卻是被衡陽長公主伸手一扶,輕聲說道:“打在你的臉上,就是打在我五皇兄的臉上,我五皇兄發怒可比二皇兄可怕多了。”

“公主!”元春在旁邊小聲提醒着。

至少元春認爲衡陽長公主這些話並不是合適。

衡陽長公主那裡懂什麼政治,聽到元春的提醒,卻還沒有意識到。好在阿史那杜爾明白,急忙接口說道:“公主先進屋再說,院中說話是咱們失禮。秦王殿下在意的是大唐的威嚴,絕對不是個人的面子!”

衡陽長公主這纔回過神來,急忙稱是。

入屋內坐定,唯一站着的阿史那杜爾對金蔓青說道:“某是突厥了,父親是突厥處羅可汗。可又當如何,頡利待我如豬狗,身在大唐才知道什麼是人的尊嚴。某頂撞過秦王殿下,秦王殿下因爲生氣。將手中的杯子都砸掉了。”

聽阿史那杜爾這麼一說,金蔓青感覺到一絲害怕。

阿史那杜爾卻在此時笑了:“秦王殿下的仁厚如草原上的太陽,讓某感覺溫暖。”

“五皇兄告訴我,大唐有等級,士、庶、民、役、奴。這樣的等階代表着的身份,代表着一種尊重,越是身份高的對大唐所付出就會越多,大唐邊疆有戰事,士族子弟不出戰。將沒有資格再作士族。”衡陽長公主也接着說道。

金蔓青似懂非懂的點了點頭。

“在大唐,長孫僕射曾經在東市一酒樓門前,遇到一個平民老翁。長孫僕射退三步,讓平民老翁先行。長孫僕射是我皇嫂的親哥哥,大唐國舅!”衡陽長公主也跟着在說。

國舅。僕射,長孫氏。

金蔓青再不懂,也知道這是一個身份極尊貴的人物,竟然在市集給平民讓路。

大唐的等階好奇怪。

“某也是少數民族,某也是大唐人。如果你有什麼需要,儘管來找雷騎將軍府找我。如果百濟使節再敢對你無禮,無論什麼原因,我會護着你!”阿史那杜爾說的誠肯,或許因爲他們都是來自外族吧。

衡陽在阿史那杜爾的手上拍了拍,表示支持。

她能夠理解阿史那杜爾的心情。初到大唐之時,他會感覺到孤單,希望有一個依靠。

現在想來金蔓青也會如此。

長安城因爲金蔓青的事情,權貴圈子裡已經是沸沸揚揚了。

而秦王莊,卻是極爲安靜。應該幹什麼就幹什麼。每個人都有着屬於自己的職司,忙碌之中也沒有多少閒功夫去聊些不相關的事情。

李元興吃着早餐,一邊聽着李麗苑和她的兩個侍女念着最近幾天莊子裡的各種報告。每當念着又開了多少荒,又有那條渠修好,多了幾百畝水田之是,李麗苑的語調就提高好幾度,她會爲這種事情而高興。

陸毛鋒站在餐廳門內,雙手交叉自然下垂着。

“神棍,長安的事情如何?”

“殿下,那劉院長說。事情分爲不知無罪,知有罪兩種。似乎劉院長正在想對策,但他說了,無論如何,這個賠禮與出些錢補償是少不了,無非就是重與輕罷了,想來那位使節無論如何也不會低頭纔對。”

陸毛鋒不緊不慢的說着,原本他準備等李元興吃過早餐再彙報的。

崔瑩瑩等女卻是不知道發生了什麼。

問過之後,李元興讓陸毛鋒把情況講給了幾位王妃聽着。

“怎麼有這麼混帳的人,竟然出一個弱女子,如果不是有人護着他還想再多打幾下嗎?”崔瑩瑩發怒了,她僅僅是討厭這種打女子的惡行。

武曌一言不發的吃完自己那份早餐,聽着幾個秦王妃在指責那百濟使節。武曌卻是走到桌旁寫了一個紙條,然後放在李元興面前。

李元興看過之後,無奈的笑了。

“神棍,安排人把這條子給張士貴。這是明月讓他去耀州順便帶給盧府君的。”

聽說是給耀州帶信,幾位秦王妃也沒有在意。

李麗苑卻是問道:“明月公主,那百濟使節打的是耀州的管工。”

“少火上澆油了,本王才勸過明月安份一些。此事,本王會處理。吃過早餐都去農莊,今天寒瓜初採,皇宮的用度已經由秦王莊負責了,這些東西也要給皇宮送一份,然後也給各家都送一些回去。”

李元興笑着指責了一句。

李元興更是清楚的知道,你們不要火上澆油,武曌就已經想殺人了,你們再起鬨怕是真的會出一些古怪的事情來,到時候就不好收場了。

聽到水果,幾位春王妃都是非常的興奮。

“殿下,殿下,楊梅也要成熟了,要不要泡一些梅子酒。還有,今年的葡萄似乎收成不錯,還有那個叫草莓的果子,是不是也給耀州送一些過去!”

“耀州種的比長安還多,多數都是準備作成蜜餞的。”武曌迴應了一句:“怕是這會長英王妃她們已經泡在水果堆裡了,連飯都不吃了。”

盧秋雨聽到這話,跳了起來,伸手往外一走:“姐妹們,立即出發去農莊。”

“瑩瑩留一下!”李元興叫住了崔瑩瑩:“送水果,你要親自去一次皇宮。這是頭一次送,皇宮用度你心中有數,但水果這種用度之外的物品,你要和皇嫂有個商量。”

聽到是正事,其餘幾位王妃也不等崔瑩瑩了,都跑着出去了。

武曌也去小書房作一些準備,她這兩天會爲異邦的學生所讀的課程作最後的決斷。

餐廳裡沒有其他人之時,李元興揮手示意崔瑩瑩靠近自己,然後小聲說道:“你去一次長安,在報館之中找一個機靈點的人,按本王教的,你默默記下!”

崔瑩瑩原本以爲說皇宮之事,可一聽報館,卻是來了很大的興趣。

當崔瑩瑩聽到李元興所教的,採訪百濟使節所用的繞話之後,驚的捂住了嘴巴:“殿下,這是詐術!”

“沒有錯,報紙就是這麼一個可怕的東西。在本王手中,報紙比刀更可怕!”李元興非但沒有感覺有什麼不好意思,反而引以爲傲。

崔瑩瑩甜甜一笑:“殿下沒說全,任何物件在殿下手中都會變的可怕。或者變的可愛些。殿下才是最高明的!”

“這件事情你可以給你叔父說,本王相信他會知道這可怕之處,也會看好這把刀!”李元興說的嚴肅,崔瑩瑩只是呆呆的點了點頭,默默的記下了李元興教給她的話,又小聲的重複了一遍,確實沒有記錯,也沒有理解錯之後,才起身。

“不要用筆記,這些東西不要留下文字。”李元興又吩咐了一句。

崔瑩瑩去長安了,帶着一些新鮮的水果去了長安城。

皇宮之中,長孫皇后特別招待崔瑩瑩共進午餐。

午餐後崔瑩瑩才正式開始提及正式。

長孫皇后聽完,深思片刻說道:“兩種計算方式,都各有優劣。以銀錢來計算,每月銀錢有一個固定的用度,這樣可以迴避浪費。但是也卻有不足之處,如果皇宮人口增加,或者是貨物價值改變,要麼是浪費了,要麼就無法保證皇宮用度!”

“皇嫂說的正是這個道理,所以秦王殿下說需要拿出一個更加合理的方案,在保證了皇宮用度的前提下,減少浪費。”

“秦王莊是如何管理的?”長孫皇后追問了一句。

崔瑩瑩其實已經考慮好方案,但讓皇宮依秦王莊的方式管理,卻等於在指責皇宮的管理並不好,所以沒有主動開口。

長孫皇后既然問起,崔瑩瑩就如實回答。

“必須的生活物資,以物管,在數量上有一個詳細的定額。必須之外的,就是額外的享受,用銀錢來計算。比如麗苑王妃特別喜歡漂亮的衣服,她花在衣服上的就多些。臣妾喜歡飾品,在飾品上用度就多些,衣服卻是遠沒有麗苑王妃的多!”

“這個方式卻也不錯。”

“只是,依然還有一個問題,那就是什麼是必須品,什麼是非必須品。每個月,甚至每旬莊裡都會爲此事在討論,外院的管事本月就認爲,寒瓜應該是需要必須品,至少每戶應該有分配一個固定的重量纔是。”

聽了崔瑩瑩這麼說,長孫皇后純是好奇:“以工匠坊而論,他們是怎麼分的。”

“每等工匠加一斤,五等之上加兩斤,三等之上加五斤。好在工匠大半都去了耀州,否則真的分配不過來,今年寒瓜只有大瓜二千畝,小瓜八百畝。大瓜畝產七千斤,小瓜只有四千斤。”

幾百萬斤不夠分嗎?

長孫皇后心說,你秦王莊出產,一畝就是幾千斤呀。

以往在大唐什麼時候聽說過什麼東西畝產好幾千斤的。

“今年,殿下讓用麥芽糖的渣料,還有豆子榨油之後的渣料上肥,卻是產量高了許多,也更甜了,其中還有些許技術,農莊的管理懂。臣妾沒有精修農科,只是略之一二罷了,皇后宮中的小寒瓜,都是精心挑選的,已經交待管理的太監小心存放,這一千斤足夠本月食用了。”

一千斤。

長孫皇后聽到這個數字真的吃了一驚,這遠比原先皇宮的用度高了許多。

第281節 杜如晦的病情第834節 禁工化區第291節 大閱兵(上)第484節 金融改革背後的大陰謀第243節 世家分利第11節 來自仙界的禮物第258節 爲你付出第237節 秦王莊茶禮第603節 金子、銀子!第414節 紅粉劫第780節 股市開第164節 秦王儀仗第809節 鐵路要多少錢第888節 斷碎的傳承(一)第882節 七萬七千項專利第651節 長安城出大事了第218節 秦王微服商會街(上)第147節 秦王小農第一莊第15節 準備回現代第724節 官場大換血第314節 嶺南論第194節 秦王莊的奇蹟(三)第330節 出大事了!第687節 現代的高句麗戰爭第211節 秦王府的家臣儀式第464節 聰明人的錯誤第288節 武德除夕第849節 戍軍(下)第68節 大唐戰略計劃(二)第31節 出賣的只是身體第625節 見過金山嗎?第176節 秦王罰俸第379節 戰黃河(一)第227節 這是謀殺!第794節 忠誠與背叛第511節 大唐第一女醫第884節 華夏的奇蹟第301節 詩畫遊園第443節 黑科技時代第896節 又一位王妃第848節 戍軍(上)第547節 百姓情第677節 是詛咒嗎?第311節 一等大匠師(上)第647節 高句麗歷史上最成功的反賊第854節 不同的待遇第157節 長樂王拜帖第427節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第582節 誤差十公里第763節 邊戍(上)第648節 暴政、酷吏第550節 樂民園開園前一日第765節 櫃爺點將第73節 盧承慶獻計第652節 海珍第417節 長安城的新小吃第479節 三句話與新的遊戲第696節 破石頭第130節 秦王金冠第139節 天命大運之人第58節 大唐富國計劃(三)第832節 血肉長城第665號親王級野人求月票第848節 戍軍(上)第538節 淡定的秦王第666節 李元興挖寶第760節 秦王玩政治第553節 樂民園的白天(一)第190節 文明(一)第703節 皇宮訂計(一)第33節 價值十億的女人第570節 秦王追殺令第735節 大唐的準備第245節 精兵強將第103節 火計(一)第799節 世界地圖(上)第402節 鐵血軍旅第98節 真亦假時假亦真第890節 斷碎的傳承(三)第613節 戰,戰,戰!上第529節 輿論施壓百濟使節第615節 戰,戰,戰!下第451節 點石成金術(二)第156節 秦王花錢必重利第897節 星辰之島第45節 葉秋霜的第一次發狠(一)第581節 農田北移第515節 名之戰!第722節 大唐第一次農業擴大會議第569節 環環相扣的陷井第251節 靜默的唐僧第189節 李元興‘碩士’三第778節 擴土之策第514節 高句麗貴族(三)第211節 秦王府的家臣儀式第410節 蓋棺定論第134節 新戰幕的拉開第484節 金融改革背後的大陰謀第75節 能源是文明(上)第336節 宣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