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4節 一大批使節團到訪

麻將桌上,李淵接起了黃牌前的最後一張牌,摸了摸後放在桌上。

陪着一起打牌的,一位是崔君肅的父親,就是崔瑩瑩的親爺爺。另一位是李道宗的父親,現在閒在這裡的一位閒散親王。

李淵看了看這兩個人,笑着說道:“吾與五郎加註,兩位作個鑑證!”

“自然是要作鑑證的!”

打牌本來就是消磨時間,也是玩樂,輸輸贏贏的銀錢不是問題,重點是樂趣。聽到加註,兩個老傢伙都偷着笑。

李元興將頭髮完全解開,這一次不但沒有頭冠。連發帶都扯掉了。

“賭,父皇你說加什麼注,怎麼個賭法?”李元興自然不會退縮,在大唐身爲秦王不可能存在輸不起這個麻煩。

李淵沒有立即說賭注,而是指着李元興說道:“五郎你不戴冠,讓御史看到又是幾箱子彈劾。你還當自己是秦王嗎?”

李元興聽到這話,連自己的袍服都脫了:“兒臣去年就給皇兄說過,兒臣就算是脫光了也是秦王,秦王的威嚴不是用這頭冠還有袍服撐起的,兒臣這秦王是實實在在作事,真真切切爲百姓換來的名聲。”

“好,就賭這個。就賭爲父這一把是否可以拿到那小鍋,這一張就是三條,五郎你信與不信,爲父是不是詐你。”

“不信!”李元興立即就接上話了。

從概率上講,李淵海底撈月的概率太低了。就從心態上講,李淵詐李元興的機率更大。

所以,賭不信,李元興相信自己贏面大些。

“賭注不要用銀錢,太過無趣!”老崔家主這個提議讓李淵笑的合不上嘴。

“如果五郎輸了,今天這加註的遊戲,還有五郎剛脫光也是秦王的話,原封不動的印在大唐報上的長安趣聞版上。如果朕輸了,朕一個月不吃肉,同樣也印在大唐報上。五郎那部分就可以取消。”

李元興直接就站了起來。三兩下就把自己的衣服脫下扔到一旁:“要立字據嗎?就兒臣來看,父皇你賭注開的越大,詐賭的機率就越大!”

字據自然是不用了,這裡還有一位世家的家主。一位親王作證呢。

開!

綠色的三根棍棍。李元興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朕很開心。這一局的可以不要贏錢,不要小鍋,只要五郎的私注。哈哈哈!”李淵大笑着,李元興完全愣住了。

就在這個時候,李淵一扶牌桌,順手將面前的牌推了一把,先證明自己就是胡邊三條,然後再把牌推了進去,對着宮內的太監吩咐着:“筆墨伺候,朕要寫長安趣聞,哈哈哈!”李淵笑的極開心。

兩個老頭也藉機站了起來,同時將面前的牌推了一下,讓桌上變亂些。

李元興感覺到了不對,悄悄的伸手拿起黃牌堆裡那些牌後看了一眼,然後將牌也打亂了。

古怪,實是太古怪了。

李淵使詐,因爲李元興看到最後一張三條在黃牌的堆裡,可李淵爲什麼要整這個事情。

用意何在。

李元興當真是想破頭也想不明白,不過很明顯兩個老傢伙也看出問題了,特別是在李淵放棄這一局贏錢之後,他們幫着李淵作假。

“不打了,不打了。”李元興一副無賴的樣子,提着自己的秦王袍服,只穿着便裝就跑掉了。身後留下一長串李淵豪爽的笑聲。

李元興走後,崔老家主才問道:“太上皇用意何在,老朽實在看不懂?”

“爲五郎好,馬上就到八月了,八月初大唐皇家學院開學,各邦使節應該就快到長安了,就要讓他們知道,我家五郎的威風。這看似是趣味,卻是字字刀劍呀。五郎說的沒錯,真正的威勢不是靠衣服撐出來的,他站在那裡,就是勢!”

“太上皇,這是要演紅白臉呀!”

“國之機密,亂說割舌頭!”李淵開了一句玩笑,他不擔心這話會傳出去。從利益的角度上,傳這些閒話沒有半點好處,都是老狐狸了自然分得清輕重。

李元興則是去了李二的書房,可走到一半卻看到了王及善與崔君肅正要進書房時,李元興停下了,一轉身去了御花園。

這兩個老傢伙來幹什麼,他們不是去了耀州嗎?

耀州……

李元興被這事情一打差,剛纔想去問下李二,太上皇李淵到底想幹什麼的想法被壓下,難得糊塗,爲什麼一定要問個清楚呢。

李淵不會害自己,也不可能去作有損大唐威嚴的事情。

“幫本王去帶個話,就說明天早上回秦王莊!”李元興招了招手,一個小太監過來後李元興吩咐道。

小太監只管出去傳話,陸毛鋒已經在禁軍的營區休息了。

李二書房內。

聽完崔君肅的轉述,李二臉沉的象是要殺人,眼睛之中卻多了幾份殺氣。

“秘密傳令候君集,依秦王練兵之法,一年內練精兵三萬。禁軍之中調精銳五千給他,兵營置華州。命令李靖暗中調集五萬精銳赴遼東,所有軍械與物資秘密運輸,戶部需全力支援,不得有誤!”

“尊旨!”

崔君肅與王及善連半句反對都沒有,就立即答應了下來。

完了李二又交待了一句:“這五萬精銳,除秦王令外不聽任何號令!”

李二加這一句就是怕程魔頭胡整,遼東打與不打,怎麼打,打到什麼程度程魔頭把握不住,在李靖不在的情況下,只有李元興可靠了。

在王及善與崔君肅離開書房之後,高公公來報:“聖上,秦王殿下剛纔來這裡的,看到兩位尚書後在御花園站了一會,派人傳令,說是明天要回秦王莊。”

“隨五郎高興,你去通知張士貴、翟長孫來見朕!”

聽到李二的命令,高公公愣了一下,可馬上回來神來小跑着去了。他沒有吩咐小太監們,而是親自往玄武門那裡跑去。

玄武門,這裡是血色的,這裡有着一個千古傳奇。

而此時負責守衛這裡的則是大唐皇帝李世民非常信任的兩位將軍,一位就是張士貴,另一位是翟長孫。

(許多影視劇之中,大大的醜化了張士貴,事實上沒有張士貴就沒有薛仁貴!)

兩位將軍來到書房,用力的行了一個軍禮。

“卿與朕南征北戰,徵劉武周、徵王世充,立下不世奇功。上次徵突厥,朕依心中不安,得兩位守長安,五郎纔可一展大唐威嚴。今日長安已經定,五郎準備巡視遼東,卿可敢戰否?”李二說話的時候,已經從書案後走到兩個面前。

“萬死不辭!”兩位將軍非常鄭重的施了一個軍禮。

“好,回去整軍,玄甲軍一分爲二,留出九百九十九人,名爲‘百騎’劃歸秦瓊秦叔寶統領,護衛禁宮。你二將帶其餘玄甲軍除五郎赴遼東,五郎說戰,就戰。”李二將兵符鄭重的交在了張士貴手中。

張士貴,玄甲軍真正的統帥。

在李淵最初要建立的第一支騎兵部隊的時候,就是他作爲主帥。玄甲軍更是他輔助李世民而建立的,曾經秦瓊、程知節,尉遲恭都在玄甲軍當過將軍。

張士貴雙手接過兵符,卻帶着一種說道:“聖上,論精銳。臣與天策四衛比較過,如果將五軍作一個對比,玄甲軍排在第三。論戰力第一,非皇家羽林莫屬,到現在爲止僅有八百人,但這八百人……”

張士貴沒有說下去,他已經找不出可以評價的詞語了。

“這八百人,五郎不會輕易動用,朕也不會輕易動手,非滅國之戰,羽林不出!”

李二說的豪邁,可心裡卻是非常清楚,動這八百人花銷真正不少,而且必須是必勝之戰,羽林代表的不僅僅是秦王莊的巔峰戰力,更是大唐的顏面。更何況,損失一個人都會讓李元興肉痛的。

“論速度,雷騎無雙。論近戰,赤血無雙。論重騎的衝擊力,虎賁無雙。臣慚愧,玄甲之名在臣手上沒落!”張士貴這是真心話,他心生慚愧。

“去找五郎,朕相信一年之內秦王之羽林,大唐之玄甲。”李二相信李元興有辦法增加玄甲軍的戰力,這是自己的顏面,李元興不會不管的。

大唐的戰爭機器再一次轉動了起來,只是這一次的轉動更象是一種預熱,只有小部分精銳的調動。

次日,李元興在大清早就動身回秦王莊了。

坐在在馬車上,還沒有出長安城的時候,李元興收到一份來自禮部的文書,上面給李元興列出一個時間表,至少有四十個小邦的使節團會在十天之內趕到長安,未來一個月,可以說大唐周邊各邦至少有九成派出了使節團。

李元興一一的讀着名字。

完了,李元興自言自語的說一句:“那兩家沒有來,那一家竟然就要到了。”

李元興說的兩家,一家是吐番,一家是倭國。

而李元興等的那一家,高句麗的使節團將在十天左右來到長安城。那淵蓋蘇文會不會來,李元興還不知道,需要等來自安全司的情報。

ps:似乎,又出現時間與時速的筆誤了,道歉,鄭重的歉意。

第191節 文明(二)第67節 大唐戰略計劃(一)第855節 北美無封地第416節 豬肉白菜燉粉條第130節 秦王金冠第893節 醫仙臨世(三)第485節 廉價的高奢侈品第565節 王候將相寧有種乎第120節 單騎傲千軍第829節 神兵天降(三)第651節 長安城出大事了第864節 殖民第638節 唐之武安第849節 戍軍(下)第40節 李元興與魏黑子的雙簧第240節 秦王出手第678節 這是任務?第306節 千金買馬骨第816節 人與人的不平等第536節 高句麗獻禮第170節 古長安第468節 私錢竟然成了國事第330節 出大事了!第819節 天英閣監國(上)第900節 秦王駕臨第284節 歷史讓後人評說第344節 炫富門!第421節 能把十二金釵嫁了不第224節 秦王微服工坊區(四)第491節 初現軍民情(二)第511節 大唐第一女醫第750節 算是陰謀吧第474節 生命的祭禮第100節 大唐vs突厥的第一場血戰第491節 初現軍民情(二)第656節 死磕第337節 打仗一定要宣戰嗎?第474節 生命的祭禮第817節 一隻玻璃杯第242節 聘禮第3節 秦嶺小莊第638節 唐之武安第610節 無法阻止的殺戮第596節 真正的戰略經濟學(下)第507節 養生功法第622節 每逢喜慶必見血第398節 洛陽世家的猶豫第733節 誘敵深入第478節 繼續搞事第893節 醫仙臨世(三)第357節 鬥!第448節 華夏論!第887節 頂天立地男子漢第246節 慈苦和尚第531節 代罰第34節 大唐的農業合作社第744節 大唐皇家第一菜第453節 極限第860節 定策第446節 守礦區的將軍第140節 武曌!第431節 武(三)第662節 工潮第869節 時差六倍第349節 這是點心?第598節 制裁第840節 斬草除根第754節 鋼鐵鑽山獸第618節 天賜九鼎第761節 唐軍新年第653節 公開的體測第372節 棉田第808節 地標第796節 對外第一炮第825節 倭人分糧第492節 初現軍民情(三)第3節 秦嶺小莊第620節 最有趣的禮物第33節 價值十億的女人第323節 約會第284節 歷史讓後人評說第264節 小小一坑第80節 樑師都第766節 臘月二十八第415節 武者之死!第383節 秦王府的刀第633節 春天了!第613節 戰,戰,戰!上第454節 史上最強大的新規第341節 惡趣味的女人們第127節 妙應真人第837節 攻心戰術(下)第842節 倭島侵入第708節 嵐月公主的表章第186節 秦王的泡饃第225節 秦王莊十二金釵第16節 現代閒人的麻煩第881節 星辰之島第819節 天英閣監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