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0節 初現軍民情(一)

李靖還是想去華州看看,他想擺脫李元興自己去,可又擔心自己看不到更深一些的東西,所以無奈之下,只好同意了李元興這個少數人秘密去華州的想法。

李靖寫了一封信,派人送給了秦瓊。有秦瓊在,李靖還是安心些。

讓李靖沒有想到的是,秦瓊接到信的時候,他這裡還有一個客人,而且是來頭大的不得了的客人。

大唐皇帝李二,初次駕臨大唐帝國安全司總部。

李二爲什麼來,就是爲李元興而來。

“叔寶,五郎必然有什麼我們看不懂的計劃,五郎如果有所隱瞞,朕可以直接去問他。但五郎說的明白,朕反倒不好問了。如果朕就這麼去問了,不是顯得朕的頭腦不夠好,看不透他的深意。”

李二真正的死要面子活受罪。

他自己難道就沒有明白,你給秦瓊說了還不是一樣沒有面子。

秦瓊正在爲難的時候,李靖的信到了。秦瓊在李二面前是不敢隱瞞的,立即就如實的作了彙報:“聖上,藥師說五郎要他一起去華州,請某同去。只說去了華州,就可以看到許多原本不知道的事情!”

“朕也要去!”

秦瓊一個頭兩個大,一個秦王要去就足夠麻煩了,再加上一個大唐皇帝,這個麻煩還少呀。沒等秦瓊拒絕,李二又說道:“不得拒絕,朕一定要去。”

“那請聖上寬容一天。明天再出發,容某作些安排。”

李二得到了讓自己滿意的答案,笑着點了點頭:“明天可以,不過你的安排不得讓朕失了樂趣,朕回宮聽叔寶你的消息。”

說完,李二竟然直接就走了,根本就沒有給秦瓊一次勸說的機會。

秦瓊無奈,先是寫信給了李靖,然後找到高公公借了禁宮高手五十人,然後又調了大唐帝國安全司的高手一百人。這些人打扮成貨郎、江湖遊醫、算命術士、風水師,找活幹的建房工隊,挖井工隊等,先一步去了華州。

次日,李元興帶着崔瑩瑩打扮成準備赴長安求學的士子,帶着嬌妻,丫環。而李靖呢,原本想打扮成一個管家,可是張初塵聽到消息也要去,李靖不能不答應。否則這位女俠可以把他的尚書府翻了。

最終。李元興是某世家遊學的士子。而李靖則是這個世家李元興的同族兄長。也是族中某個商號的大掌櫃,去洛陽準備打探一下商機,也一同去洛陽。再下來,帶上幾個家將。護衛、雜役就很正常了。

等李元興與李靖一起到了長安東郊的時候,另一隊馬車正好與他們相遇。

“求學的士子,那爲兄就是赴洛陽上任的官員。”

李二笑呵呵的站在了李元興的面前。

李元興和秦瓊一樣,一個頭兩個大,心說偉大而尊貴的大唐皇帝呀,你怎麼能夠出來皇宮,難道說華州那窮地方有什麼好玩的嗎?

“想去,就與爲兄一起。否則,你也別去!”李二是無賴之王。大唐無賴的巔峰,而且他是皇帝,誰也沒辦法真正和他去講道理。

“好吧,同去!”李元興不答應也得答應了。

秦瓊作爲家將親隨,只是在一旁呵呵的笑着。他有什麼好說的,要鬥心眼現在也與他無關了,一個是大唐皇帝一個是大唐秦王。可以說是大唐最有權勢的兩個人,讓這兩兄弟好好樂一樂吧。

讓李元興意外的是,李二竟然帶着楊妃。

算了,反正已經不可能不讓李二去了,李二的安全問題肯定已經得到了解決。

李二、李元興、李靖、秦瓊共坐一車。楊妃、崔瑩瑩、張初塵共坐一車。

李二這一車自然是以李二爲首了。

可另一車卻不同。

以身份高低論,自然是楊妃最高,崔瑩瑩次之,張初塵最低。

可坐上車之後,張初塵卻很快佔據了主導地位。她紅拂女之名,名滿江湖,這纔是真正的豪俠,楊妃與崔瑩瑩自然是落了下風。

而崔瑩瑩跟着李元興久了,知道的新奇事物我,新奇的想法也多。

結果,楊妃成了這個車中的傾聽者與提問者,她提不出什麼主導的意見來。論江湖經驗,天下間能和張初塵相比的女子還真不多,論新奇的理論,受李元興影響,崔瑩瑩還真的表現的極佳。

大半天的時間,李元興等人的車隊才趕到華州。

因爲起牀太早,而且李二還在車上,讓李元興少了說話的興趣,說的太多也不如看在眼中的更加的實際。李二也不問李元興,只是與秦瓊、李靖說一些軍務,特別是要求十二衛的常備軍士認字的好處來。

時至中午,李元興靠在馬車窗戶上無聊的看着窗外。

這時,一個身影從在遠處的小村外徘徊着。李元興從車上拿過一隻望遠鏡看了過去,嘴上唸叨着:“只穿着短衫,從那衣料與款式來看,象是我的工坊爲十二衛軍士所製作的。他腿上是短打,應該是某處修河的軍士。手裡提着一隻雞,有趣。”

聽李元興這麼一說,李二立即示意車隊停下,也拿了一隻望遠鏡。

“偷雞的軍士!”李二給那個軍士下了一個定義。

“皇兄這一次可能說錯了,事情沒有這麼簡單。”李元興否定了李二的猜測。

“爲何?”

“如果是偷雞的,他現在應該找一個無人處,或者逃的遠遠的。可他現在卻是在這村邊徘徊,所以必然是有內情的。說不定是非常有趣的內情。”李元興信心滿滿的說着。

秦瓊接口說道:“某派人去查,不出兩個時辰,就會知道一切!”

“找地方安營,我們在野外過夜!”李二下令。

營地選擇在一處靠水的河灘地,李元興則帶着一個揹包,準備出去。李二肯定不會放李元興一個人行動,肯定會有些有趣的事情,最終,李元興、李二、秦瓊、李靖四人,再加上兩個禁宮高手,六個人悄悄的向那個村子靠去。

當一行六人來到一處隱蔽的高地之時,那個徘徊的軍士身旁又多了幾個人。

“某去查問他們?”秦瓊問了一句。

“不要,悄悄的看纔有意思,悄悄的聽纔有意思。”李元興笑呵呵的解下了揹包。

李元興拿是什麼?

放在後世的現代,這東西可以僞裝成合法的物品,就是聽鳥儀。當然,也可是官方用的工具,聽到幾百米外幾個人的對話。

一個象小型雷達鍋的東西,李元興對準了那幾個正在說話的軍士。

一副耳朵戴在自己的頭上,另一副則給了李二。李元興清楚的知道,如果不讓李二聽,怕是李二會發飆的。

大唐沒有那麼多的電波干擾,也沒有高樓林立,更沒有無數的電子信號,與各種雜亂的聲音。李元興曾經測試過,這個機器的實際距離比現代遠了三倍多。

在調試之後,聽到大約在二百多步外那幾個人的說話聲。

“混帳東西,讓你去還雞,你在這裡作死呀!”說話的是那個小隊正,按後世算起來,就是最低級士官的級別,或者可以叫作班長。

另一個士兵打扮的人也說道:“這村子,是右武衛軍屬的村子,你偷了他們的雞,是想讓右武衛與我們開打嗎?”

這個士兵說完,被隊正狠狠的打了一巴掌:“胡扯!”

“某說錯了,沒有!”

那隊正看了看四周,繼續說道:“咱都是吃兵糧的,今天咱隊上偷了他們的雞,你們忘記雷校尉怎麼說了。先把軍規條例扔一邊,咱十二衛算起來就算不是一家人,也是鄰里。你娃兒去偷同村家裡的雞,你在村子還有臉面嗎?”

剛纔說會和右武衛打架的軍士第一個低下了頭。

他是說錯了,這與打架沒有關係。

隊正繼續說道:“你今個偷了雞,丟得不是你的人。是咱左威衛的人,咱們雷校尉說的好,村裡的大人不會打你,會打你大的臉。現在說起來,右武衛的大將軍再把咱大將軍說上幾句,把你打死也不值得這丟的臉。”

當真是話粗理不粗。

李元興聽着默默的點頭,他感覺這隊正說的雖然還沒有到真正的道理上。

可卻已經非常接近了士兵品德教育的邊緣,這個是可以進一步引導的。

李二聽到這翻對話,心中卻是感觸極深。要知道,軍與匪,其實就是一念之差,有時候軍就是匪,匪就是軍。

隋末大亂的時候,有許多反王比土匪還不如。

別說是禮儀廉恥了,就是作人的基本底限都沒有,根本就是有錢就是爹,有糧就是娘。沒錢沒糧的就搶的,搶不過就自認倒黴。

可眼前的這段對話,李二心中還有懷疑,他真的怕自己聽錯了。什麼時候一個最低級的軍士會爲一隻雞在這裡糾結呢,偷走吃了也罷,偷走賣了也罷。

“綁了!”那隊正示意下,幾個軍士拿出繩子將那個偷雞的軍士五花大綁起來。

也就在這個時候,一個農戶打扮的老者,正揹着一個背蔞向這邊走來。

就在軍士們與老農相互發現對方的時候,兩邊的人都愣住了,呆呆的看着對方。

第888節 斷碎的傳承(一)第414節 紅粉劫第533節 一篇文章第397節 時間與生命的賽跑第497節 嫌疑人越來越多第539節 耀州奴工服第480節 瘋狂的十二衛、瘋狂的長安城第621節 除夕盛典第434節 李元興入獄第268節 洞房小意外第338節 悲慘之夜第792節 甘蔗園第571節 現代的新年第245節 精兵強將第41節 縣令杜子春第185節 老農的夢第769節 春耕與戰爭第388節 這只是開始第704節 皇宮訂計(二)第564節 長孫家的閒事第124節 大唐秦王殿下第753節 戰國始第577節 出門前殺殺人第107節 李元興的坑(一)第736節 留下一個傳說(一)第355節 新羅金德曼第687節 現代的高句麗戰爭第41節 縣令杜子春第525節 夜宴天策上將府(四)第243節 世家分利第806節 秦王開店第743節 獻禮第540節 耀州的貼心第294節 新年運動會第606節 先頭部隊第229節 一步登天第39節 秦王的大逆不道第890節 斷碎的傳承(三)第263節 大婚第156節 秦王花錢必重利第461節 騙局還是奇蹟第669節 契丹的內部清理第357節 鬥!第770節 有多少天的糧倉第828節 神兵天降(二)第821節 天英閣監國(下)第524節 夜宴天策上將府(三)第745節 全明星陣容第766節 臘月二十八第580節 羊毛之路第447節 招商令第171節 秦王興長安第516節 報紙的威力 一第595節 真正的戰略經濟學(上)第135節 李元興的野心第828節 神兵天降(二)第632節 倭人小策返第363節 越發的高深了第36節 狂熱的大唐商人們(一)第490節 初現軍民情(一)第689節 對馬島第647節 高句麗歷史上最成功的反賊第469節 受命於天第262節 大婚的最後倒計時第161節 我掙到錢了第738節 留下一個傳說(三)第320節 你想刺殺誰?第382節 寒冷的春雨第841節 末日之皇第238節 涼州定第129節 不死小強趙言德第148節 唐玉米第395節 虛假的重量第398節 洛陽世家的猶豫第157節 長樂王拜帖第545節 巨大利益第266節 催妝詩第314節 嶺南論第18節 閒人打架的重武器第51節 我的農莊我的家第394節 過而能改第101節 威武陌刀第575節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文明第552節 長安、長安!第714節 英明還是心黑第13節 被震驚的貴婦們第606節 先頭部隊第100節 大唐vs突厥的第一場血戰第299節 耀州紀第221節 秦王微服工坊區(一)第831節 神兵天降(五)第501節 大唐子民第487節 軍隊的核心利益第95節 楊政道出兵第65節 打突厥的戰略目的?第527節 秦王的筆之刃(二)第140節 武曌!第601節 春曉園第232節 茶之道第893節 醫仙臨世(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