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4節 聰明人的錯誤

死人,總共才死了三個人,傷到五個。而且全是奴隸,都是最低賤的苦勞奴隸。

在人命賤如狗的亂世之中,誰沒有見過死人。

就在社會穩定了十年的大唐,耀州的人從上到下,包括奴隸自身都不在乎有人死掉。

“一斤煤,在三個呼吸的時間燒完,所產生的熱量,這個難道沒有一個標準嗎?這一斤煤,燒出的水產生的氣,推動的機器,難道也沒有一個標準嗎?”武曌的小竹板落在馬原的肩頭。

現在已經是早上六點了,馬原睡不着。早早就去了工坊!

並不是因爲死人,而是因爲他的設想似乎是可行的,加大爐溫,讓出力管變小一號,絕對可以增加蒸汽機的暴發力,僅靠出氣吹動葉片,產生的轉速高了平時五倍不止。

武曌睡不着,纔是真正因爲死人了。

在聽到工坊那裡熱火朝天的聲音之後,武曌忍不住又來到了工坊。

正好看到馬原在更新那個炸掉的爐子,似乎準備再試一次。

“馬原,你一個人喝一桶酒,喝得下!”

面對武曌的追問,馬原似乎明白了什麼?“公主殿下,您實在太高明瞭。如果各種出力都有一個數值的話,那麼就可以作出詳細的計算來。”

“果真還不算是笨蛋,本宮賞你一樣東西!”

武曌已經對大唐有了一定的瞭解,如果她說死人怎麼怎麼了,那麼最多會被這些傢伙說一句,明月公主仁厚,起不到大作用。

但武曌卻告訴馬原,你還是細心一些,許多東西可以有計劃的去作。

比如爐體大小,厚度,水箱大小,厚度,管道等,都是有據可查的。那麼,馬原自然就明白,自己憑想像作出來的水箱,肯定沒有經過詳細計算作出來的有把握。

大唐的工匠們,並不是學術白癡。

以槓桿學的原理,大唐的工匠們已經有了一套非常研究,非常詳細的數據化理論,所以在傳動的部分,不比現代人差多少,所差的就是一個境界,比如變速箱,離合器這樣超越一般槓桿原理的高超理論。

武曌給馬原的是什麼。

一個溫度計,最高溫度只能測試一百五十度的溫度計。然後是水銀溫度計的原理。

“馬原,水在幾乎要結冰,又沒有結冰的時候,假設爲一度。那麼水在完全沸騰的時候,就爲一百度,以這個爲原理,就是溫度計。度,也是這樣劃分的。你明白多少?”武曌講的最現代人可能人人都知道的普通知識。

但放大唐,這知識可能有人懂,但卻未必有系統。

“公主殿下,某似乎懂了,水在極冷的時候會結冰,燒開了就是氣。公主殿下是給這個變化定一個刻度,就象麥子發芽只有一寸,成熟的時候有一尺八寸。或者說,一錢的就是一錢,十錢一兩,十六兩一斤,也是同樣的道理。”

馬原讀過的書不少,古代算學的書也學過。

“沒有錯,凡事都有一個度,溫度也是度。再說鋼板,彈性,硬度你敢說這不是度嗎?度就是規矩,有了規矩才能夠有更大的發展。你照着作出來的第一臺蒸汽機,給你一刻鐘,你自己思考與第二臺有何不同!”

武曌說完,春蘭給倒上一杯熱奶,給了馬原一杯白水。

馬原盤腿坐下,當真是極用心的在思考着。

一刻鐘很快過去了,武曌催問:“想到什麼了嗎?”

“回殿下的話,第一臺蒸汽機。某記得,每個部件都有非常嚴格的尺寸,當時製作的時候,手工不精,也沒有好的車牀。想來許多部件的尺寸都與原圖有些誤差,最後是勉強組裝在了一起。”

武曌點了點頭:“繼續,本宮聽着呢!”

“第二臺還是那個圖紙,作的更精細。現在想來,應該是與尺寸的誤差更少,所以更好用。某想問殿下,難道說那個尺寸是經過詳細計算的嗎?那理論論據是什麼?”

“就是本宮所說的,凡事有個度。”

在武曌的示意下,春蘭拿來了厚厚三本書,一本是李元興原先整理出來的,從初中到高中的數學,一本是從初中到高中的物理。最後一本是基礎材料學,其中就有鋼、鐵、銅等物質的特性等。

“半年時候,本宮要考試,一百分爲滿,六十分爲合格,七十爲良,八十爲優,九十爲極優。你馬原會有什麼分類,本王拭目以待。眼下,不要去搞什麼新的蒸汽機了,你還差的很遠呢,先去思考一下,有什麼好東西可以讓耕種更省力。先從天賜神犁開始,那犁真正高明的是什麼,你要是想不明白,你自己降爲四等管工吧!”

武曌說完,輕輕的揮了揮手,示意馬原可以出去了。

馬原跪下,重重的磕了一個頭,雙手捧着三本書,恭敬的退了出去。

他不服不行。

武曌雖然是學經濟學的,但怎麼也是學霸的級別。

初中,高中的時候,數理化絕對是尖子生。

就以武曌讓馬原製作的那個滑輪組,雖然只試了一次在坡上拉重物,馬原就看出了其中的奧妙。

原本他認爲,變速箱也是同樣的道理,正準備試着製作着。

這會捧着武曌給他的書,他將兩本交給了他的跟班,打開那本基礎物理學翻看着。這是李元興將電學部分去掉之後,其餘的部分。

看着看着,馬原用力一拍大腿:“正是如此呀,去把老黑找來,那個亞里士多德似乎也他們那裡的人!他說這個鐵球很有趣,重的先落地。可後面又寫這是一種錯誤,雖然這個老亞是個聰明的大賢者,但也有錯誤的時候。”

“什麼聰明人,什麼錯誤!”盧承慶每日例行巡視幾個重要的工坊,正好遇到了馬原。

“盧府!”馬原施了一禮,然後指着書說道:“明月公主殿下賜書,書中有記載,在幾百年前,那個叫希臘的地方。就是老黑他們那裡,有一個大賢者,這個大賢者是個非常聰明的人,他寫下許多書都流傳的後世了。這書中例舉了一條,比如這一個十斤的鐵球與一個一斤的鐵球,同時扔下,這大賢者說自然是十斤的先落地,因爲十斤的重!”

“這是自然,大賢者的話自然不會有錯。更何況,重的肯定落地快些!”

盧承慶算是儒生,他潛意識認爲,大賢者不會有錯。更何況,人都認爲重的自然落得快。

“盧府,書上說,這位大賢者錯了。有人作過試驗,一起落地!”

“不可能,大賢者怎麼可能錯!”盧承慶大聲的反駁着。

馬原雖然身份低微,但在這件事情他不會後退:“盧府,不如一試。”

“當試!”盧承慶心中也有一些震動。

如果這書不是從武曌那裡出來的,怕是他就會下令立即將書投入爐子裡了。

不過,試一試有什麼不可。

武曌卻在房間裡打着哈欠:“本宮要再睡一會,沒什麼要緊事情,別煩我!”

沒有什麼正式的命令,就是試驗。盧承慶想看一看這個結果,因爲他已經不怎麼自信了。古人的理論未必就正確,否則也不會有這個巨大的蒸汽機了。

秦王府顛覆的古代典籍還算少嗎?

馬原也想試,只有親自試驗,他才知道這是怎麼一回事。正如古語中,盡信書不如無書!

試驗的地點在一個餐廳去的鐘樓上。

“明月公主,明月公主!”李長英直接就衝進了武曌的房間裡。

被吵醒的武曌噘着小嘴,一百個不樂意:“打擾別人睡覺,是非常壞的事情!”

“他們要試驗扔鐵球!”

“扔什麼鐵球?”武曌懶洋洋的問了一句。

“就是一個十斤的,一個一斤的鐵球。都說應該是重的那個先落地!”

武曌一擺手:“真無聊,自然是一起落地。這個遊戲秦王殿下十八年前就玩過了!”說到這裡,武曌猛的坐了起來,亮晶晶的大眼睛一轉,馬上說道:“雖然說玩過了,但卻是極有趣的,不如長英王妃親自去!”

“要去,自然是要去的。”

“你先去,本宮換裝!”武曌把李長英支了出去,然後叫春蘭過來小聲說道:“立即去把水思遠這個傢伙叫來。”

扔鐵球有什麼好玩的,結果自然是肯定的。

不過,武曌卻猛然間意識到,這是一個突破,比歐洲早了一千年的突破。這就是科學的懷疑與實踐,科學是要不斷的想像,不斷的懷疑,不斷的實踐之才能夠進步的。

水思遠應招過來,在來之前他還在和劉二小下注,這鐵球那個先落地呢。

“鐵球一定是同時落地,本宮只告訴你一點,有時候以爲是正確的,未必就是正確的。你立即去整個耀州散佈一種理論,實踐就是鑑定真理的唯一方法。然後叫那些個文人們就這個理論吵一吵。”

“某不太懂,但殿下吩咐了某就一定會支準備的。”

“你看完那扔鐵球的遊戲之後,你就懂了。記住,實踐是鑑定真理的唯一手段。記住這句話,要把這句話宣傳出去。特別是要讓馬原這小子牢牢記住,本宮不怕他那古怪的想法,也不怕他整事浪費銀錢,只要他能作的更好!”

水思遠重重的點了點頭。

“某這就去辦!”

水思遠已經決定,先去看一看那個扔鐵球,再自己能夠悟到多少。(未完待續。,!)

第125節 葉秋霜的夢第866節 世家的武裝第702節 翡翠出世第670節 定江山第477節 秦王錢第380節 戰黃河(二)第670節 定江山第835節 整軍備戰第127節 妙應真人第196節 秦王莊的奇蹟(四)第83節 全瘋了!第689節 對馬島第517節 報紙的威力(二)第288節 武德除夕第852節 先祖之地第11節 來自仙界的禮物第270節 大唐的婦女革命第213節 黑對黑第751節 海盜?第569節 環環相扣的陷井第279節 青黴素的五年計劃第835節 整軍備戰第193節 秦王莊的奇蹟(二)第263節 大婚第290節 獻給李淵的禮物第739節 明月VS嵐月第704節 皇宮訂計(二)第617節 貞觀元年的除夕第353節 量產熾羽甲第617節 貞觀元年的除夕第855節 北美無封地第22節 秘密終於保住了第537節 高句麗對秦王的第一次反擊第869節 時差六倍第208節 只有更邪惡第297節 盛世大唐第439節 秦嶺深處第241節 秦王約佛第545節 巨大利益第360節 遼東三黑!三第537節 高句麗對秦王的第一次反擊第568節 耀州的工匠第633節 春天了!第261節 秦王親民第808節 地標第793節 土着暴動第420節 不要小看餐桌第516節 報紙的威力 一第764節 邊戍(下)第876節 不列巔第864節 殖民第122節 再次被彈劾第607節 賠錢的買賣第509節 債第74節 有驚無險的重寶交易第128節 大唐醫道第861節 祿東贊第569節 環環相扣的陷井第86節 新秦王還稚嫩第818節 櫃爺貪財?第556節 大唐的明星(二)第732節 先鋒戰第116節 反間突利小可汗第784節 大唐沒有殖民地第777節 澳洲第481節 金融改革(一)第452節 點石成金術(三)第144節 秦王莊就是銀山第613節 戰,戰,戰!上第228節 身世第237節 秦王莊茶禮第783節 天高皇帝遠第459節 軒轅神功(一)第307節 全是良匠第785節 狂熱的海貿第816節 人與人的不平等第237節 秦王莊茶禮第812節 豬仔計劃第533節 一篇文章第701節 明月公主的萬言表第845節 三種武器第37節 狂熱的大唐商人們(二)第675節 一根棒棒糖第632節 倭人小策返第124節 大唐秦王殿下第95節 楊政道出兵第618節 天賜九鼎第218節 秦王微服商會街(上)第261節 秦王親民第664號朝堂上的暗鬥第75節 能源是文明(上)第188節 李元興‘碩士’二第723節 窮人不交稅第326節 千古一帝的傲然第730節 秦王府新人請計劃(三)第412節 盛世之威第635節 貞觀二年三月末第225節 秦王莊十二金釵第716節 封賞?第337節 打仗一定要宣戰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