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0節 點石成金術(一)

李元興留在華州三天,專心研究華州的改革方案。

華州只有一萬八千多戶人,說起來,也就是不到十萬人的數字。

前文提到,華州就是後世現代的渭南市。

渭南關中的大糧倉,無論是牧、漁、農、林等各種行業都非常的出色,因爲渭南擁有着非常豐富的水資源,無論是地上,還是地下。

後世的渭南,何止百萬人,千萬人口也不止。

現在大唐的華州,僅僅只有十萬人口,這個數量極少的人口讓華州的開發變的艱難又容易。

說艱難是因爲人口不足,華州根本不可能完成大開發之舉。

說容易,因爲人口少,只要整理了渭河,可以說華州就有使用不盡的良田。真正有八百萬畝的話,華州平均每戶就有四百畝土地,如果僅按成年人計算,就是每個人有一千畝土地。再加上許多人並不務農,平均每個人何止千畝。

思來想去之後,李元興突然失去了興趣。

第二天下午,傳達完自己的改革意見之後,李元興就離開了華州。

“殿下,不是原計劃三天嗎?”元春在李元興身旁問道。

“突然失去了興趣,華州人口太少了,八百萬畝良田,種得過來嗎?”李元興反問了一句之後,元春也無法回答了。

李元興靠在軟墊上動着腦筋。

“殿下,那麼華州還動不動?”元春又問道。

“動,修河的事情已經定下來了,戶部也拿出錢糧,你不動,如何向六部的大臣們交待。有了良田沒有人種,那個時候再說,先把河道修好。”李元興說完緩緩的閉上了眼睛。

看來,自己還是年輕,有熱情,卻失了冷靜。

自己的參謀院全是傻蛋,他們現在還沒有學到真本事呢,而真正能幹活的人,已經忙得腳不粘地,眼下也根本抽不出人頭來。

武曌在耀州,王妃們這幾天對招商業協會很熱情,李元興似乎閒下了。

回去的路上,李元興在採石場拉走了一百塊粗磨的大理石,這裡的設備不行,雖然人手充足。

“殿下,這裡還要繼續幹嗎?”這粗嗓門的石匠姓鐵,又喊起來。

李元興坐在馬車邊上,扔了一袋果汁給了石匠,然後問道:“我說老鐵,你說採石頭賣掙錢,還是賣採石場掙錢。”

老鐵的大嗓門一下就啞巴了,好複雜的問題呀。

李元興沒有急,轉過頭問元春:“元春你認爲呢。”元春也沒有了主意,李元興又看向了陸毛鋒,陸毛鋒也搖了搖頭:“殿下,你說的太古怪!”

“行了,也別廢話了。老鐵,你在這裡建一個可以有五百工匠,一千採石工的工坊。建好多後,你算一算一年可以掙多少錢,這個你會不會?”李元興問完,老鐵點了點頭:“殿下,這個會,就某算不了,某那幾人兒子也學了些算學!”

“成,到時候,誰要買這個採石場。你算好了,秦王莊投了多少銀錢進去,然後再加上五年的利潤,就這個價,賣掉。賣的工坊,不是工匠,工坊可以賣,工匠不轉手,可以幫着他們培訓工匠就是了。然後再找地方再建一個,建好了,再賣掉!”

老鐵將那袋果汁抱在懷裡,然後搬着指頭開始計算。

李元興對陸毛鋒一揮手:“回家!”

“起!殿下回府!”陸毛鋒高喊了一聲後,李元興的車駕立即動了起來。

在李元興離開很遠之後,老鐵還在那裡計算着。

遠遠的看着車駕遠去,老鐵的幾個兒子跑了過來,他們可沒有老鐵那不命的膽子,竟然還敢在秦王殿下扯開嗓門說話。

“大,別算了,一年少說掙十幾年的錢!”

“好象是!”老鐵眯着眼睛在自己大兒子腦袋上重得打了一巴掌:“你當老子不知道,滾,都滾去幹活,二個月把這工坊建成了。”

(長安古話,“大”就是父親的意思!發音也是二聲!)

老鐵是不是能夠算的清楚李元興不併心,但他已經不想在再搞產業了,特別是那些並不屬於自己直接管理的地盤。

更重要的是,李元興越來越發現自己的人手不夠用了。

回到長安已經是夜裡了,頭一次李元興的主屋之中竟然沒有半個人。

“今夜,很特別!”李元興站在自己的主屋之中,看到屋內空空的,有些很難以形容的心情。

元春也不知道爲什麼,出去詢問過之後回來說道:“殿下,幾位王妃在開會,她們正在研究明天招商大會的事情。奴還聽到一件事情,就是在今天的大唐報上,聖上要在招商業協會上拍賣遼東金礦!”

“金礦?”李元興真的以爲自己聽錯了。

“殿下沒有聽錯,就是金礦,遼東那裡有一些金礦準備拍賣。而負責拍賣的,就是幾位王妃了。奴還聽說,長安城之中想買之金礦的勳貴都已經數不清了,光是送上名帖的就有好幾百人。”

元春把自己知道的都講給了李元興聽。

“有趣,相當有趣!”李元興一邊說着,一邊自己躲衣服就往浴室走。

元春的心跳加快了。

有一句話她沒有對李元興說,那就是崔瑩瑩告訴她,今夜由她來伺候秦王殿下,當然如果她感覺自己吃不消,可以在十二金釵之中選一位。

元春已經作出了選擇,選的比自己年齡只小一歲,在十二金釵年齡當中排名二。

梅見!

梅見彈得一手好琴,她的琴藝放在整個長安都能夠排進前三的。

梅見這會去拿自己的琴了。

李元興走了幾步又停下了,轉身將自己的衣服撿了起來:“元春,出去讓人準備兩頂軟轎,然後再讓人準備好洗澡水,本王要去一次農莊,突然想到一些有趣的事情來。”

“是!”李元興的命令元春自然不敢違背,立即就去安排了。

秦王農莊之中,老白頭被叫來迎接。

“本王上次交待的事情,算一算時間應該有了結果。”

“殿下交待的事情太多了,一有結果某就上報莊子裡,怕是殿下忙,沒注意!”老白頭在李元興身旁跟着,小聲的回着話。

李元興停下腳步:“就是那個蘑菇、木耳、銀耳。”

“某四天前就報上去了。這些都已經成熟,只是按殿下說所要曬乾,所以沒給殿下送過去。”老白頭一邊說着,一邊從自己懷裡拿出一個小本翻看着。

李元興一伸手:“給本王看!”

拿過老白頭的本子,李元興蒙了,這是地球上的文字嗎?似乎火星也沒有這樣的文字,上面有許多古怪的符號,很神奇的圓圈。

李元興苦笑着,將那本王拍在老白頭的胸口:“叫你識字,這就是你識的字!”

老白頭已經四十八歲了,放在大唐都算是老人了,如果不是戰亂的話,怕重孫子都抱上了。這會被李元興一說,臉一下就通紅了。

“殿下,這認識比種田難。”

“行了,不爲難你了。說一說你寫的這都是什麼?”李元興心說,讓快五十歲的人現在才學習認字,怕是難度真正不小。老白頭怕是用銀河系之外的文字來記錄自己的事情了,能記清,也算是人才。

聽老白頭一彙報,李元興拿起摺扇就想打人。

“本王是不是說過,木耳與銀耳要曬乾,那蘑菇新鮮的就能吃,如果爲了保存纔會切成絲曬乾的。十三天就有成熟的,你四天前才報告,然後現在將所有的都曬了?”

“這個,殿下聽某講呀!”

老白頭是半點也不緊張,今年就算被李元興真正的打了一巴掌,他只會樂。所以被李元興罵了幾句,他反倒是笑呵呵的說道:“殿下,咱這是存糧,您老人家說過。這曬乾之後保存上幾年都不成問題,冬天沒有菜了,這就是上等美味。不過,某去打聽了一下,市面上有賣幹木耳的,都是從林子裡撿來了,一斤的價錢要七百多文錢,有的成色特別好的,那個至少也要一貫錢的。咱莊子裡銀耳,誰見過,誰吃過,賣個三五貫錢也不貴,放在冬天的時候,價錢再加一倍,愛買不買,那有錢的商人們想吃沒地買,他要買只要找咱買,咱不賣他們想買……”

開頭說的還是正經話,後面的越說越離譜,廢話連着廢話,繞話連着繞話。

別說同村的幾個管事,就是與白二娃親近的親衛都想上前阻止了。

可秦王殿下卻樂呵呵的聽着,也不打斷,也不制止,只是向暖房那裡走去。

終於,到了倉庫門口,老白頭閉嘴了,他拿出了一把鑰匙,然後又有兩個管事各拿一把鑰匙,一共三把鑰匙一起,這才把那倉庫門給打開了。

一進倉庫,李元興真正是給嚇了一跳。

放眼望去,那一個個的架子上擺滿了小竹筐。

“多少?”

“七萬斤!”老白頭從自己那銀河系外文字的記錄本上,翻出一頁後看了一眼,然後給李元興報了一個數字,然後又開始補充說明:“殿下,咱們這暖房從開春不用育苗了,就全空了,老孃們閒也是閒着,就讓她們種這個。”(未完待續。

第905節 玄奘與秦王第476節 大唐的即時戰略遊戲第690節 海匪第571節 現代的新年第662節 工潮第263節 大婚第130節 秦王金冠第496節 是誰不安份第138節 大唐的軍工三產第532節 意外的結局第549節 樂民園開園前兩日第232節 茶之道第410節 蓋棺定論第168節 爭牛!第850節 水晶頭骨第672節 升級的軍民情第711節 李元興的股市與期貨(一)第742節 長安第92節 長孫皇后的夜宴(二)第629節 民心所向的口水仗第414節 紅粉劫第269節 秦王妃的第一次內部會議第65節 打突厥的戰略目的?第166節 李氏皇族的區別第283節 玄武門開機第476節 大唐的即時戰略遊戲第7節 帶回大唐的禮物第152節 星空第427節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第45節 葉秋霜的第一次發狠(一)第495節 大唐的自我科技發展第757節 紅紅的喜字第578節 國母的寬容第643節 牛進達VS 乙支文德第565節 王候將相寧有種乎第883節 藍天白雲第379節 戰黃河(一)第897節 星辰之島第332節 王八拳第一式第9節 軍神上門第206節 秦王府家臣第451節 點石成金術(二)第886節 二伯到訪第106節 火計(四)緊急通知第799節 世界地圖(上)第133節 賜回紇驚天大禮第498節 另類的計劃第479節 三句話與新的遊戲第235節 七女留宿第325節 玄武門的真相第459節 軒轅神功(一)第653節 公開的體測第467節 大唐錢幣(下)第638節 唐之武安第882節 七萬七千項專利第617節 貞觀元年的除夕第393節 金瓜,金瓜第646節 回鄉的奴隸第750節 算是陰謀吧第355節 新羅金德曼第198節 秋之意第340節 秦王英明第344節 炫富門!第36節 狂熱的大唐商人們(一)第35節 大唐的第一個僞工業流水線第488節 軍魂第688節 棒子的泡菜危機第604節 拉桿子佔山頭第831節 神兵天降(五)第37節 狂熱的大唐商人們(二)第512節 高句麗貴族(一)第319節 刺客第693節 李靖的兵法教學第36節 狂熱的大唐商人們(一)第76節 能源是文明(下)第783節 天高皇帝遠第217節 大婚到計時第134節 新戰幕的拉開第861節 祿東贊第614節 戰,戰,戰!中第396節 百善孝爲先第686節 熊貓級人物第68節 大唐戰略計劃(二)第852節 先祖之地第382節 寒冷的春雨第296節 落月!第567節 蒸汽工業的第一次閃光第769節 春耕與戰爭第57節 大唐富國計劃(二)第449節 加糧稅第396節 百善孝爲先第223節 秦王微服工坊區(三)第74節 有驚無險的重寶交易第313節 一等大匠師(下)第330節 出大事了!第517節 報紙的威力(二)第561節 你讀過三國嗎?第251節 靜默的唐僧第223節 秦王微服工坊區(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