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0節 不要小看餐桌

會客廳內,這些官員們進來倒沒有再跪下,依官階順序站成兩排。

“用最簡單的話告訴本王,糧倉有多少缺口?”李元興一邊問着,一邊示意崔壹葉與元春開始記錄,元春現在穿的有一些男裝的感覺,她現在是秦王府秘書。

秘書這個詞,大唐的人不理解。

秦王府的官員,只當元春就是親王殿下的貼身書吏了。

戶部的官員看看了周圍,最後向長安縣令杜子春點了點頭,杜子春出例,施禮後說道:“殿下,長安縣的官倉與這一次秦王農莊的收成相比……”杜子春停頓了片刻後,一臉的苦像:“殿下,連十分之一都裝不下。”

長安少府也出例:“殿下,長安官倉,耀州出產的糧食,最多裝下三成。臣下建議,耀州糧食不要運來長安了,洛陽運來的糧食都已經讓我等爲難!”

戶部官員這才說道:“今天風調雨順,大唐各地都有豐收上報。”

“糧多了,發愁了?”李元興笑問道。

“自然是要發愁的,糧食多了是喜事。但因爲保存不當受損了,就是天大的罪過。殿下有詩,粒粒皆辛苦!”戶部的官員正色說道:“我等請罪,願受罰。已經上報天英閣,應該可以儘快拿出一個解決的方案來。”

李元興想了想又問道:“長安糧價如何?”

“昨夜已經降至十九文兩鬥了!”

“有過計算,糧價在多少最合適?”李元興又追問了一句。

這時,門外傳來一個聲音:“糧價如何降至六文一斗,就是天下之大盛世。”衆人回頭,看到進來的是王及善,齊身施禮。

王及善回禮之後,向李元興長身一禮:“殿下,末經允許入廳,向殿下請罪,只是聽到這糧價,實在是等不下去了。”

“來人,備坐!上茶!”李元興擺了擺手:“這裡只是會客廳,並不是議事大廳!”

“殿下,糧價必須受到控制,不可一日降到底。否則受損的,是天下農戶。戶部已經上表,長安、洛陽兩地糧價限價在十文每鬥,其餘各州縣雖是豐收,但糧食依然不夠百姓全年食用,所以糧價不會太大的波動。刑部已經發文,禁止糧商惡意操縱糧價,違法者查沒家產,全家爲奴!”

李元興點了點頭,大唐的官員還是非常高明的,第一時間作出了反應。

想到這裡,李元興笑了:“罷了,什麼請罪不請罪的,此次長安與洛陽糧食大豐收,衆官也都辛苦了,用心處理好此事,保證糧食顆粒入倉。”

“是!”衆官員齊聲迴應。

李元興又說道:“壹葉,代本王給六部寫一個文書,就說在仙糧推廣之後,州縣都會有糧食增產,請六部考慮各州縣事先要有個準備,如果再出現糧食豐收,無倉存糧的問題,要問責!”

“殿下,是否一式三份,上表聖上,再抄送天英閣與六部!”崔壹葉問道。

“很好,就這樣辦了!”

李元興說完後起身:“各位還沒有吃早餐吧,既然來到我的莊子,那早餐與午餐就一併吃了吧,仙糧全長安推廣之事,本王想聽一聽各位的意見!”

“謝殿下!”

秦王莊的宴會廳,幾個小包廂內已經不是榻,也不是小桌,而是高背椅與十人圓桌。

“隨便坐!”李元興這一句話,放在後世的現代卻是極爲正常,主人請客人到家中入席,自然會說這樣的一句話。

可放在大唐卻不同。

所有的官員沒有動,王及善大喝一聲:“不可!”

李元興愣住了,吃個飯嘛,有什麼不可的。

正在李元興不解的時候,王及善大聲說道:“殿下,入席自有禮。這十人圓桌,卻是讓人多了一份親近感,但依然也是有禮可尋的。”

李元興完全無語了,王及善繼續說道:“在方位論,坐北面南是首坐。入席自然是以左爲尊,象這樣的小包廂,背牆面門是上首位,左爲次主位……”

王及善語速極快,講着入席的規則,特別是在禮節方面講的極細。

崔壹葉與元春在一旁快速的記錄着,這時就看出鋼筆與毛筆的差距了,崔壹葉用毛筆,元春用鋼筆,元春很輕鬆的在記錄着,崔壹葉額頭已經有汗滲出了。

“這個,換小桌!”李元興終於受不了。

王及善臉都白了,正要勸說李元興,絕對不可失禮。李元興卻說道:“壹葉,以本王的名義,請虞公、蔣公、高公……”李元興說了長長的一串名字的:“這些都是當世大儒,也把袁老道等名道,名士請來,今天晚宴,就給這圓桌訂下了一個禮儀!”

“大善!”王及善這才轉驚爲喜,又提出幾個名字,認爲這些人也是名士。

這一下,就等於請了幾十人,而且全是老傢伙們。

沒有讓崔壹葉去寫請柬,而是王及善親自寫的,這些名士之間,僅僅是看字體就可以分辨出這是誰寫的。

這不早不晚的一餐吃完,官員們離開,他們當真需要去操心夏收的大事了。

在李元興的小會客廳中,李元興請王及善坐下,開門見山說道:“給本王劃兩塊地,一塊在潼關,一塊在秦嶺山中,柞水縣。”

“不用劃了,秦嶺山中根本就沒有細分過州縣,殿下就劃歸長安縣是了。潼關那裡,本就是長安門戶,駐軍之地,殿下換一個守將,那裡自然就歸殿下管轄了。所以這個不需要再劃分。”王及善極痛快的答應了。

在王及善看來,李元興要地皮,無非就是有什麼新的東西需要在特定的地方去製造罷了。

原則是講,世家是支持的。

而且李元興要的地方,大唐皇帝基本上無條件支持的。

李元興要這兩塊地方幹什麼,怕是隻有李元興與武曌兩個人知道了。李元興也從來沒有給任何人提過,武曌自然更不會說了。

“那本王再提一個要求!”

“殿下儘管提!”提要求嘛,答應不答應是另一回事,先聽一聽總是沒有錯的。

李元興拿出了兩份表章:“本王要求增加兩個部,一個爲是憑空增加的。本王要求增加農業部,專門負責大唐的農業發展。農是國本,光靠現在的司農寺根本不夠用,而且在各州縣要有專門負責農業的官員,以及,專門的農業技能指導部門,說的簡單一點就是,上面政策,下管種田的本事!”

王及善聽後,很認真的思想了片刻:“這個,可以有。但細節部分,需要再討論一下。”

“好,那本王說第二條。”李元興翻開了第二個表章:“禮部,現在管着與外邦的聯繫,還有恩科大考之事。這兩個要分開,要麼增加一個外交部,要麼增加一個教育部。禮部已經不足以完全這兩件事情了。”

“增加教育部!”王及善一聽到教育問題就頭大。

現在大唐,光是長安,現在等待進官學的兒童就有幾萬人,這幾萬人怎麼教,怎麼學。禮部已經根本就忙不過來了。然後還有中學,以及大學。再加上外國的留學生幾千人,王及善真正是快要累死了。

李元興提到的這個分開兩部,絕對是合他心意了。

王及善說了一些關於禮部職能分開的想法,這個想法不僅僅是李元興有,就是他也產生過。

原本,六部很早以前就這樣傳下來了。

誰也沒有想過再增加一部的想法,而且每部裡職位就是那麼多的。

從增加了商業部開始,又在各部增加的官吏。

“殿下,提出增加兩部,是可行的。同樣還是那句話,許多細節必須考慮到!”

“天英閣應該處理此事吧!”李元興反問了一句。

“正是,天英閣應該處理這樣的事情。老朽最近正在爲許多請求來大唐上學的異邦學生在頭痛,正打算向殿下這裡拿一下主意。”

王及善剛剛把禮部整理出來的意見文書拿出來,外面就有親衛過來報告,說李元興請的客人有幾位已經先到了。

“到了!”李元興有些意外,這纔多久呀。

王及善愣了一下之後也笑了:“殿下,這都是得益於吞火蛟龍車,長安城到秦王莊,一個時辰的時間足以往返,有幾人先到並不算意外。”

“看來,鐵路要多修呀!”李元興感慨了一句,起身與王及善一起準備迎接客人。

小會客廳外,老狼正在一旁等着。

見到李元興出來,老狼施了一禮:“殿下,今日某就要去洛陽赴任!”

老狼作爲李正寶的副手,這已經得到吏部與兵部的批文。

老狼與李元興一起回到長安,就是想把家搬過去,這要在洛陽至少需要幾年時間。

“殿下,老朽先去迎接客人!”王及善想來李元興肯定有話對老狼說,他也不在這裡等着,先行一步去迎接客人了。

李元興把老狼叫進屋內:“我也沒什麼可交待的,總之相互合作,守住洛陽!”

“是!”老狼重重的點了點頭。

“潼關守將是誰的人,本王想安排一個新的潼關守將,在那裡本王有大事要作。你有什麼好的推薦?”李元興很直接的問道。

“程將軍的長子可靠!”(未完待續)

第826節 倭人鎖國第412節 盛世之威第147節 秦王小農第一莊第527節 秦王的筆之刃(二)第234節 耀州受阻第816節 人與人的不平等第850節 水晶頭骨第137節 秦王特權第901節 離開之前第364節 刀客第10節 炭哥第854節 不同的待遇第707節 遺囑(下)第340節 秦王英明第3節 秦嶺小莊第546節 免死金牌第511節 大唐第一女醫第569節 環環相扣的陷井第520節 一切盡在掌握中第375節 瓷第653節 公開的體測第723節 窮人不交稅第222節 秦王微服工坊區(二)第379節 戰黃河(一)第284節 歷史讓後人評說第396節 百善孝爲先第775節 人質事件第632節 倭人小策返第706節 遺囑(上)第759節 買下高昌第125節 葉秋霜的夢第172節 李淵還不老第515節 名之戰!第202節 秦王的野餐第98節 真亦假時假亦真第363節 越發的高深了第540節 耀州的貼心第766節 臘月二十八第171節 秦王興長安第802節 沒有陰謀第641節 丹東城的晚餐第885節 核心技術第773節 唐之羽林第165節 大唐明月第211節 秦王府的家臣儀式第673節 民心、軍心!第231節 茶之說第625節 見過金山嗎?第228節 身世第683節 掌控者!第130節 秦王金冠第17節 秦王唐橫刀第687節 現代的高句麗戰爭後記第10節 炭哥第479節 三句話與新的遊戲第55節 男人與女人的學問第601節 春曉園第14節 大唐新秦王第497節 嫌疑人越來越多第203節 悲情英雄第645節 意志VS意志第328節 什麼叫統籌安排第867節 女人的外交第470節 秦王殿下參加祭天第400節 女道雪晶第84節 突厥準備出兵第613節 戰,戰,戰!上第646節 回鄉的奴隸第407節 命中註定(一)第83節 全瘋了!第284節 歷史讓後人評說第886節 二伯到訪第732節 先鋒戰第545節 巨大利益第230節 這一都是真的第814節 文明與野蠻第487節 軍隊的核心利益第493節 唐軍第一任品德教官第636號大唐帝國激動人心的一節第592年兩個和尚第691節 貴客來倭第793節 土着暴動第735節 大唐的準備第396節 百善孝爲先第301節 詩畫遊園第588節 巨獸初現第720節 蛋疼的考試第561節 你讀過三國嗎?第741節 秦王莊的夜第531節 代罰第599節 長安之富第288節 武德除夕第569節 環環相扣的陷井第268節 洞房小意外第806節 秦王開店第375節 瓷第466節 大唐錢幣(上)第52節 秦王大計第524節 夜宴天策上將府(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