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節 鬥!

下午的時候,李元興坐在自己的小會客廳,元春在那邊彈着琴,蘭秋泡着茶,李元興則靠着軟椅上,聽着荷暑給他念着近曰來秦王莊的各種報告.

很奢侈的貴族生活呀!

李元興只是伸手有一個示意,一杯茶就喂到了他的嘴邊,不冷不熱,剛剛好。

茶是茶商們送來,供李元興點評的,今春新綠。

奢侈嗎?

高公公來到秦王莊,進入小會客之後第一句話卻是:“殿下還是那麼清儉!”

清儉呀!李元興都不知道應該如何回答了。只好笑了笑:“老高來了,坐。這裡有茶商送來的今春新綠,還沒有參賽比評。送給皇兄有些失禮,等大比結束,皇兄喝的自然是頭三等好茶!”

高公公拱手一禮坐在下首的位置上:“總是聽說殿下府中人手不足,要不要老奴爲殿下物色些得利的。浙杭那邊絲綢商會調教了一隊樂姬,江南小調卻是別有風趣,殿下拒絕甚是可惜!”

李元興擺了擺手:“收下他們的,那其餘幾個商會當如何?”

“殿下高義,秦王府公道之說,已深入民心!”

“少拍本王馬屁,你來一定有事,就從你這態度讓看,不是讓你爲難,就是讓本王爲難。”

高公公尷尬的笑了笑,把李二的意思說了。

李元興聽後,愣了一下,卻是笑了:“元春不要彈琴了,準備筆墨。”

這時,高公公才注意到元春頭上還是有金釵的,但卻領口多了一個小小的徽章。這是秦王府文吏的徽章,看這個樣式似乎相當於正八品上的職司。

這是女官嗎?

秦王府的事情,高公公自然不會多嘴,只是好奇罷了。

“寫,賬單!”李元興開口,元春只管記錄,不管內容。

“一等精鋼每斤,七貫錢。二等精鋼、每斤五貫錢。四千副鎧甲,共用鋼合計六萬斤,合計材料費三十六萬貫!牛皮,使用一千二百張、豬皮用六千張。合計價位,一萬貫!”

李元興說着,高公公只是安靜的坐着,他不會插嘴,也不會提問。

元春更是隻管記錄,多餘的半個字也不會問。

“一副鎧甲設計費,八千貫,本王給打一個折扣,一共收下三萬貫設計費。”

“一副鎧甲需要一千二百個工時,每個工時本王收二十文錢,累計用工本王也打一個折扣,只收五萬貫手工費。”

“內衣、外套、靴子等其餘各件,每套鎧甲本王收五貫錢。合計就是二萬貫!”

“配套的兵器,設計、打造,本王吃點虧每套兵器一共六件,本王連同材料費計算在其中,收十五貫錢。這就是六萬貫,運輸保養的成本,本王送了。計算一下,一共有多少銀錢,打了合計出來。”

元春寫記,從桌下拿出算盤,啪啪一打。

“殿下,一共合計:五十三萬貫!”

“好,寫一份正式的表章給我皇兄,然後再抄送戶部、工部、兵部、天英閣、諫院。”

李元興完全就是信口胡說的價格。

高公公這時站了起來:“殿下,老奴認爲這個價位過高了,不如由老奴來寫?”

“你說,元春寫!”

“殿下的一等精鋼是千鍊鋼、二等精鋼是百鍊鋼。如果一等一斤十二貫、二等一斤九貫如何?這樣合計就是六十萬貫錢。再說那人工費,殿下用奴工多,降一降。一副鎧甲按五百文的工錢,這就是兩千貫錢。”

“繼續!”李元興暗贊,這老太監不是一般的聰明呀。

高公公自然也是心裡有數,聖上與秦王的關係非常緊密,秦王殿下沒有必要去收這種錢。耀州至長安的那直道,只是讓戶部補了一個修橋的銀錢,那路真正要算錢的話,等於是用銅錢鋪設而成。

所以,此事必有深意。

至少深意是什麼,高公公很聰明的迴避了這個想法。

高公公按照當下的市價,重新給李元興訂了一個價,比如那靴子,僅僅訂到了三百文。那細麻布的內衣,一套才合出五十文的價位。

五十文,已經是極高的高價了,要知道上等細麻布一匹才三百文。

不過,高公公覈算的更細,襪子兩又才一文錢,手套一雙纔給一文錢。

全部寫完之後,李元興用私印,高公公帶着李元興給李二的表章回去了,給各部的則由秦王府正式的人員送達。

李元興沒有讓人保密此事,不出一個時辰,整個秦王府上下人盡皆知!

許多親衛軍士摸着自己身上的軍裝還有鎧甲,第一反應是,自己身上竟然穿着價值百貫,數百貫呀。這和揹着一塊金子走在街上有什麼區別,搶了一個秦王府的普通軍士,立即就變成有錢人了。

晚餐的時候,武曌問李元興:“你報這麼高的價爲什麼?”

“草原上兩個獅羣打架,許多動物去幫忙,也有去勸架的。最後那個獅羣會有死傷?”李元興笑問着。

武曌也笑了,不再說這個話題。

七位秦王妃七嘴八舌的討論着,武曌給他們的解釋就是,獅子就是另一種很威猛的老虎。

七位秦王妃興趣很高,什麼狼呀、狐狸呀,都出來了,誰會幫誰?

武曌卻明白李元興這話的意思。

兩個獅羣打架,最終死的只會是那些看敢於靠近的,無論是勸架的,還是幫忙的。打到最後,兩個獅羣卻什麼事也沒有,各回各家。

難道說,李元興想借機清洗朝廷上的某些力量嗎?

李元興沒有回答武曌,論政治能力,武曌現在不是歷史上那個武曌了。

就算曆史上的武曌,真正懂這些也是四十歲以後的事情了。

李二看到李元興的表章,愣了一下之後大笑:“好,好一個五郎。”轉而對高公公說道:“明曰開始,所有針對朕要給禁軍換裝的表章全部分類送上來,一份也不能少!”

一箭雙鵰!李二心說,還真的兄弟連心呀,自己要進行官員的調整,借李元興這個表章先把那些真正有眼光的御史留下,那些只會隨大流的,或者是滿嘴胡說的,再或者就是迂腐到讓人煩的,打發到其餘的崗位上去。

李元興的精鋼需要多少錢一斤。

一等精鋼,耀州盧承慶作過非常認真,準確的核算。而且不僅僅是他,程魔頭也帶着軍中司馬參與覈算。

一等精鋼每一千斤,成鋼錠之後,以十斤一條。

成本僅僅只需要,八千三百一十一文。而且二等匠師馬匠師還說過,工藝還在改進之中,如果一切順利,半年之後肯定會降到六千文之內。可以說,李元興報上的一等精鋼的價格是實際價格的二百倍。

當然,李元興說過,什麼環境保護,河道保護也要花錢,錢也要算在成本之中。

就算再加上那些給工匠們的打賞,礦工的打賞。

李二相信,李元興的報價還是高了一百多倍。一千斤一等精鋼的價格,說破天,就不會超過十貫錢。這就是耀州工業化鍊鋼的的成績。

那麼,李元興會不會借這個機會,推動大唐各工坊的工業化呢。

李二猜測李元興有這個打算,這些東西便宜了,大唐百姓會生活的更好,更加的富足,國庫的稅收也會成倍的增加。

一套熾羽甲連同全部的裝備,不算武器,全套成品的價格爲,九百文!

九百文,以現代的物價來說,大唐一文錢的購買力是現代大約四元五角至五元二角之間,算起來,也就是四千多元一套。

李二滿意的笑着,晚餐特別多要了一壺酒。

李元興心中的價位是,一千五百文。他與盧承慶計算的方式不同,如果煤礦與鐵礦不是奴隸,還有那些幹粗活的人不是奴隸,而是正常的工人的話,一千五百文才是真正合理的成本價格。

賣給兵部,二貫錢絲毫也不過份。

戶部、工部、兵部、諫院接到這個表章之後,都激動的要大幹一場,力諫聖上就是萬世留名的機會。文臣死諫,武將死戰,這就是流芳百世的機會。

唯有戶部尚書崔君肅找了個藉口,不參與此事。

“尚書大人這是一個揚名的機會呀!”崔君肅的親信在衆人離開之後,這才問道。

崔君肅品了一口茶:“愚蠢,這是兩位大人物之間的遊戲,他們要清理御史臺那些老頑固了,你要如果要上表,只說禁軍換裝勢在必行。但請聖上推後,也請秦王殿下考慮這成本,國庫壓力巨大,因爲我們要修路!”

“屬下懂了!”崔君肅的親信重重的施了一禮,然後退下去。

崔君肅不知道精鋼的成本,但見過那巨大的衝壓機之後,他相信這個價格是虛高的。

不說別說,他崔氏有織坊,現在一匹絲不算生絲價格,僅說絲織的工匠成本,僅僅是原先的十幾分之一,他崔氏都能夠依靠水力織機降低成本。難道說秦王殿下不行嗎?所以這肯定是一個圈套!

誰會傻到自己跳進這個圈套裡?崔君肅相信一定是那些不動變通的老頑固嗎?順便讓這些回家養老,對於七世家也是件大好事。

第395節 虛假的重量第905節 玄奘與秦王第780節 股市開第833節 災後重建的考慮第492節 初現軍民情(三)第516節 報紙的威力 一第860節 定策第503節 上國之民當行遊天下第494節 一日千畝第271節 李元興作媒!第237節 秦王莊茶禮第434節 李元興入獄第296節 落月!第478節 繼續搞事第707節 遺囑(下)第428節 好美!第331節 面子、裡子第573節 史上最龐大的地下會議第558節 長孫家的舊事第42節 正常男人是無法忍耐的第700節 李元興的石頭第465節 抗令第45節 葉秋霜的第一次發狠(一)第201節 秦王七妃第49節 天價第56節 大唐富國計劃(一)第408節 命中註定(二)第641節 丹東城的晚餐第906節 穿越價目表第655節 高端黑第350節 遼東大爭第836節 攻心戰術(上)第413節 空中樓閣第845節 三種武器第101節 威武陌刀第590節 聰明人的計謀第890節 斷碎的傳承(三)第304節 奴隸主第506節 傳票第483節 金融改革(三)第845節 三種武器第188節 李元興‘碩士’二第727節 馬拉松式大唐全面會議第373節 和親第894節 傳承的使命第78節 書印出來了第497節 嫌疑人越來越多第658節 女官第204節 又厚又黑第345節 炒作的極致第175節 天策四衛第456節 把黑科技進行到底第119節 秦王討逆第2節 天下第一城第817節 一隻玻璃杯第719節 獨木橋第629節 民心所向的口水仗第390節 一份寶藏第201節 秦王七妃第814節 文明與野蠻第87節 突厥的智計第63節 李嵐姍的強勢入股第615節 戰,戰,戰!下第652節 海珍第410節 蓋棺定論第655節 高端黑第805節 大唐第一屆夏季運動會。第590節 聰明人的計謀第274節 先結婚後戀愛第759節 買下高昌第145節 水力絲機第657節 白菜真是好東西第817節 一隻玻璃杯第3節 秦嶺小莊第667節 水晶之王與後第366節 秦王是什麼第252節 和尚不好混第143節 尋寶去!第60節 爲田而喜,而泣第132節 非戰之勝第645節 意志VS意志第551節 樂園民開園之日第302節 詩、書、禮、樂!第169節 危言聳聽第858節 急務!第100節 大唐vs突厥的第一場血戰第632節 倭人小策返第291節 大閱兵(上)第693節 李靖的兵法教學第703節 皇宮訂計(一)第578節 國母的寬容第182節 六十四本表章第331節 面子、裡子第4節 又穿越了?第792節 甘蔗園第250節 以身飼虎的和尚第190節 文明(一)第674節 耽羅國第76節 能源是文明(下)第104節 火計(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