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節 一等大匠師(下)

;

白二娃盯着那水泥板,發了一會呆,才慢吞吞的說道:“殿下說過,這板子可以承重兩千斤!現在已經兩千斤了,不知道再放鐵錠會不會壞掉!”

猶豫一會後,白二娃示意讓人再放十塊,就是一百斤上去。

結果,又是二十塊上去後,石板依然還是老樣子,沒有半點動靜。

弄壞這一塊石板會不會讓秦王殿下不高興。這已經超出殿下所說的極限足足一成的重量了,雖然還有三百斤鐵錠,但白二娃卻當真是猶豫了。

站在一旁的李春也不敢說話。

在監控器旁邊看了一會之後,李元興看出其中的問題了,承重不是這樣測試的。按白二娃命令的這個擺法,其中有三成以上的重量,不是由板子承擔,而是分散到了支柱上。這是在測試兩邊的石臺,而不是板子。

更何況,整齊又錯開的擺放,肯定會讓壓強分散的。

如果只往石板最中心的位置零上二千斤,肯定就已經斷掉了。

想到這裡,李元興拿起了手邊的對講機:“二娃,靠近李春,讓李春聽到本王的聲音!”

光是出現秦王的聲音就足夠驚人了。

李元興這時說道:“李春,本王問你。這二千斤的鐵錠這樣擺放與全部落在最中間的位置會有什麼區別。”

“殿下,應是稱杆原理!”李春回過神後,用自己的知識回答着。

大唐人還不知道槓桿,但卻是知道稱,那個時候的稱用的就是槓桿原理。

“罪民斗膽認爲,如果全部堆在中間這石板可能會斷掉!”李春恭敬的回答着。

“二娃,壓斷石板。讓李春看過斷口後帶他來見本王!”李元興說完,切斷了對講機。

對講機!

這東西可以說是秦王莊近衛軍特殊身份的一個象徵,整個秦王莊也只有十一部。其中九部在各近衛軍有身份的人手中,比如前後左右四門,一共放在五部,其中正門兩部。值班的將軍負責拿着。

然後白二娃、老狼、左右兩營的值班將軍各一部。

李元興書房院門房一部,李元興手上有一部,還有一個無法移動的,類似於基站功能的,就放在李元興的書房,一根天線也在李元興書房後院豎立着。

腰上另着這一個對講機,可是比一把名刀威風多了。

連皇宮都沒有神話一樣的通話盒子,這東西僅次於白二娃那個充電式手提聚光燈在衆近衛心中的地位。

水泥板終於斷了,連鋼筋都拉細、拉斷了。

移開那些鐵錠,李春在那斷口處足足看了一有盞茶的功夫。他已經可以看出這石板應該用人爲製造的,只是他不懂這東西如何製造出來。那鋼筋可以增加強度,那竹筋也一樣。特別是那中空的部分,用竹子盤成圈,更是奇妙。

李春離開之後,那斷掉的水泥板被擡走了。這水泥板會被敲碎,將裡面的鋼筋取出來回爐,可以再用來打造其他的東西。

“殿下!”李春進了小會客室後又跪伏在地上。

“起來說話,秦王莊不興跪禮。你有一等大匠師的才能,但卻沒有作出一等大匠師的貢獻來。這邊坐下,本王與你聊聊!”李元興示意元春給自己倒上茶。

而李春面前卻是一杯羊奶。

“喝杯羊奶,你身體太虛了。好好調養幾日,本王需要你真正作出了大事來!”

李春坐在指定的位置上,一道光柱從他身後射出,李春的心已經有些麻木了,傳聞之中大唐秦王是星君下凡,秦王莊有任何神奇的事情都不爲怪。

那光柱射在布上,是一副圖。

一副將趙州橋分解之後的詳細圖紙,這是後世橋樑工程師們的傑作。

“很完美的橋,多一份顯多,少一份顯少。特別是兩個小拱,可增加橋身強度,而且可以減少橋身自重。大約可以省下一成半的石料,減輕的重量可以增加橋的承重。拱小於半園,二十八個小拱連成一個大拱。此橋有三絕呀!”

“謝殿下稱讚。”李春起身行禮。

李元興揮手示意李春坐下:“剛纔你看到的那東西,叫鋼筋混凝土預製板。用鋼筋、水泥、砂石、水製作而成。”

圖又變了,是鋼筋混凝土預製板的結構圖。

“這個,你可以去研究一下。但水泥本王只能給你一萬斤,最多兩萬斤。而鋼筋只有一千斤精鋼,精鐵釘倒可以給你一萬斤。不過,本王要你修的橋,只給你四個月工期,而且要平橋,橋長五百步!”

李春很驚訝,可卻不意外。

這是一個挑戰,一個自己橋樑人生的挑戰,有這樣一座橋,死而無憾了。

似乎是猜出了李春的心思,李元興又說道:“如果僅一座五百步的橋你就滿足的話,那麼你讓本王失望了。本王最終要的是,一千八百步,黃河大橋。如果你想死後將你的名字刻在石頭上,本王希望那黃河大橋上有你的名字!”

李春起身,非常鄭重的整理着自己的衣服,長身一禮。

起身,再次整衣襟,再長身一禮。再整衣,跪禮!

“千步石橋!給你一個參考,本王想像你可以作的更好!”李元興關掉了投影儀,將兩張圖放在桌上。一張是盧溝橋的效果圖,一張是設計分解圖。

這張圖,李春已經看到了一次,與半瘋狂之下的他,和現在冷靜的他相比。

此時冷靜下來的他,更是知道這圖的價值。

如果說大唐沒有一等大匠師的話,那麼秦王殿下這些神作如何評價。如果說,大唐有一等大匠師的話,那麼秦王殿下的神作又如何評價。

坊間關於孫神仙的傳聞已經極多了。

孫神仙一直拒絕接受一等醫師的徽章,世人認爲孫神仙這是謙虛,這是禮。

應該有三拒之禮,然後纔得到一等大醫師的徽章。

可這個時候,李春卻似乎理解孫老道的想法,在秦王殿下面前,你有資格拿一等徽章,不是你的技術有多高,本事有多強,而是你真正作了什麼實事。作到了,才能夠安心的佩帶一等匠徽章。

在李春告退的時候,李元興又說道:“不要高看自己,也不要看輕了自己。一座好橋,可以讓百姓少走許多彎路。可以讓糧食、貨物更快的運達。其貢獻遠大於一座橋本身的意義,醫是道,匠亦是道!”

李春將圖紙高高舉過頭頂,長身一禮後退出。

橋,不僅僅要過人,而且還不能影響到河道運輸的能力,這真正是一個考驗呀。

李春又瘋了,這一次是正常的發瘋,算學的書吏要了二十個,磨墨打雜的僕役要了四人,光是紙就申請要了一車。

他要計算,他需要詳細的計算那盧溝橋的神奇。

而且還特別申請要了千尺長繩四盤,馬車六架。

李春要實地考查。

而且李春還要親自試驗一次水泥,李元興也準了。

杜如晦親自來見李元興,他是爲李春而來。

“殿下,您說那橋匠有資格成爲一等大匠師,僅僅因爲一座橋嗎?”

“杜公,不要小看一座橋。杜公可知一座好橋帶來的實際效益?”李元興笑問道。

杜如晦沉思片刻後:“如果真如殿下所說,一座黃河大橋出現在蘭州,那麼大唐軍隊可往西三千里,後勤絲毫沒有半點壓力。絲綢之路的利益,會增加一成!”

“過橋收費,五年就可以收回橋的成本!”

李元興一句根本不着邊的話讓杜如晦知了,他只當李元興是開玩笑。

李元興輕嘆了一口氣:“其實本王想要的橋何止一座,風凌渡如果有一座橋,會如何?”

杜如晦腦海之中飛快的閃過大唐的地圖,黃河斷南北,自古黃河無橋,全憑船渡。

偶爾水流平緩之時,卻有簡單的浮橋,可一年能有幾天水流平緩。

如果風陵渡有一座大橋,要求不太高,日行馬車三百輛。

那大唐對河北道開發就會提高十倍,百倍。

河北道現今,窮、苦、人口稀少、土地荒無。

“一座寬二十丈,長八百丈的巨型大橋,會給大唐帶來每年萬萬貫的財富,收入國庫的稅金,也有千萬貫。這座橋,杜公準備出資多少?”李元興以一個現代人的思想,在給杜如晦施加壓力。

房謀杜斷!絕對不是浪得虛名。

“殿下認爲,需要多少貫?”

“八百萬貫!需要水泥十萬萬斤,砂石無數,需要精鋼數百萬斤。至少要三至五年纔可建成,動用工匠二十萬人。”李元興帶着一種興奮的神情。

從李元興的表情上看,李元興一定會修這座橋,涇河橋應該就是對李春的考驗了。

杜如晦無法決斷了,他不敢開口,八百萬貫沒有嚇住他,可百萬斤精鋼當真嚇住他了。

“當然,也可以換一種修法,類似現在涇河橋的修法。但黃河不同於涇河,萬一發大水會如何,橋毀,那麼一切都白修了。治理黃河,只有治理纔可以保證洪水的減少,甚至再準備一條備用的水道,泄洪區來保住大橋。”

杜如晦完全蒙了,李元興所說的信息量已經超過他的心算能力。

第490節 初現軍民情(一)第516節 報紙的威力 一第483節 金融改革(三)第24節 李淵第786節 海熱第866節 世家的武裝第415節 武者之死!第780節 股市開第504節 一大批使節團到訪第789節 唐人第136節 臣弟有錯第573節 史上最龐大的地下會議第537節 高句麗對秦王的第一次反擊第63節 李嵐姍的強勢入股第123節 韋挺怒斥第242節 聘禮第358節 遼東三黑!一第882節 七萬七千項專利第614節 戰,戰,戰!中第201節 秦王七妃第114節 回紇使者第214節 悲慘的武氏兄弟第853節 光明與黑暗第493節 唐軍第一任品德教官第529節 輿論施壓百濟使節第620節 最有趣的禮物第522節 夜宴天策上將府(一)第593節 秦王的表情第409節 命中註定(三)第264節 小小一坑第732節 先鋒戰第799節 世界地圖(上)第605節 瓢把子第2節 天下第一城第735節 大唐的準備第67節 大唐戰略計劃(一)第273節 秦王參謀院第869節 時差六倍第740節 八菜一湯第33節 價值十億的女人第17節 秦王唐橫刀第208節 只有更邪惡第186節 秦王的泡饃第622節 每逢喜慶必見血第142節 武盟立威!第651節 長安城出大事了第887節 頂天立地男子漢第506節 傳票第774節 長安棋賽第258節 爲你付出第818節 櫃爺貪財?第364節 刀客第814節 文明與野蠻第72節 大軍齊出第528節 秦王的筆之刃(三)第537節 高句麗對秦王的第一次反擊第816節 人與人的不平等第671節 如核彈一般的威力第463節 一條人命第50節 女財神第67節 大唐戰略計劃(一)第109節 李元興的坑(三)第484節 金融改革背後的大陰謀第283節 玄武門開機第736節 留下一個傳說(一)第424節 迷茫的靈魂、火辣的身體第347節 李治!!第243節 世家分利第383節 秦王府的刀第750節 算是陰謀吧第402節 鐵血軍旅第356節 長安城的騷動第461節 騙局還是奇蹟第871節 次遠通道第522節 夜宴天策上將府(一)第96節 樑師都詐降第324節 唐之輝煌不僅僅盛世第254節 玄奘你忍心走嗎?第437節 千餃宴上的發財大計第10節 炭哥第625節 見過金山嗎?第842節 倭島侵入第667節 水晶之王與後第208節 只有更邪惡第13節 被震驚的貴婦們第336節 宣戰吧第874節 真實的幻影第756節 喜事要來第187節 李元興‘碩士’一第641節 丹東城的晚餐第593節 秦王的表情第677節 是詛咒嗎?第595節 真正的戰略經濟學(上)第402節 鐵血軍旅第60節 爲田而喜,而泣第41節 縣令杜子春第178節 宣戰!第387節 榮歸第591節 回長安第63節 李嵐姍的強勢入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