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節 巨獸

巨大工坊間,外三層、裡三層守衛着右武衛最精銳的軍士,帶兵的至少也是將級。

這個工坊的工匠第一領班看到李元興來,遠遠的就奔了過來,撲到在地上:“殿下,老朽不負殿下所託,不負殿下所託呀!”

“完工了?”李元興的心也提起來了。

“殿下,完工了!”這名工匠是從工部李元興硬搶來了二等匠師。

從準備自殺抗命,到發瘋似的工作,只因爲李元興手中的一張圖紙。

“老馬,你勞苦功高!”

“老朽不敢居功,卻是我家那孫兒出了大力,幾處關鍵都是孫兒完成的。”

李元興微微的點了點頭,一邊向工坊內走,一邊說道:“叫你那孫兒來,本王要見他!”

是什麼東西,連秦瓊都不知道,更不要說是程魔頭了。他們的任務只是護衛,而不是監督工匠,大唐的工匠真正發瘋工作的時候,要監督的是他們是不是按時休息了。

高三丈,寬五丈的一個巨大物件出現在衆人眼前,被麻布緊緊的包着。

一個年輕人來到了李元興面前,行跪禮。

“冬天地上冷,起來說話。本王只是想知道,此物何時可以使用?”李元興心中非常的激動,可表面上卻是極冷靜的。

年輕人磕了一個頭:“殿下,此物消耗生鐵十三萬斤,三等精鋼一萬斤。可拆成一千三百六十一個部件,方便運輸。小匠已經在涇河邊選擇了一處坡地,只要令下,十天之後就可起用。”

“精鋼一萬斤!”程魔頭咆哮着。

生鐵十三萬斤,精鋼一萬斤,這要打造多少把刀,打造多少副鎧甲呀。

李元興手一揮:“讓本王看看!”

麻布包被扯了一下來,用鋼鐵十四萬斤的巨獸。

這是一個碎石機,單管槓式壓碎式碎石機。李元興需要成千萬噸的碎石用於鋪設他的新路,要是靠人力不知道需要多久。而且,石灰石也需要壓碎,所以另一臺機器就是可以調節的,碎石加粉碎!

巨大的機器可以代替人工的。

崔敦禮盯着這個鋼鐵巨獸,張着嘴巴,目瞪口呆,當真是失態了。

“此物……”魏徵都不知道應該如何開口去問了。

程魔頭衝上去,摸着那巨獸大叫着:“十三萬斤鐵,一萬斤精鋼呀!精鋼呀,我的精鋼呀!”程魔頭在計算着,這些鋼鐵可以打造多少那精鋼葉片明光鎧。

“你叫什麼?”李元興沒什麼吃驚的,放在後世的現代,這種用鐵量十幾噸的東西根本就不值一提,巨大的機器上百萬噸數不勝數。

“小匠馬原!”

秦瓊在旁邊補充了一句:“漢末馬均的後人。世代都是良工名匠,機關大師!”

“很好,馬原聽令。半月之內,這碎石機可以使用,本王親自爲你寫薦書。讓工部給你訂匠級!”李元興很滿意這個鋼鐵巨獸。

程魔頭一心只想着這些鋼鐵換成武器,他根本就不理解工業的價值。

李元興似乎是故意的:“老程呀,其實這樣的東西,本王準備製作上三五臺的。”

“啊,啊!”程魔頭,怪叫着,一拳打在那鋼鐵碎石機上,痛的直咧嘴,然後猛的轉過頭來:“五郎,老程要彈劾你,要彈劾你。”

魏徵也接口說道:“殿下,下臣也認爲殿下作的不對!”

“彈劾吧!已經很久沒有人彈劾本王了,近日當真是有些無聊了。沒有和那些御史們吵吵架,對了,順便去告訴諫院那些人,他們也太閒了,淨吵些沒用的事情。”李元興很平淡的說着,然後又拿出了一根菸給自己點上。

李元興越是這種平淡的神情,程魔頭卻是受不了。

看看那個巨獸,再看看李元興,程魔頭要發瘋了,衝着李元興面前:“五郎,殿下,秦王殿下呀,百萬斤生鐵,幾萬斤精鋼呀。”

李元興也知道這個數量有多麼巨大。

根據歷史記載,貞觀元年,大唐全國的鋼鐵產量是五百噸左右,一直到開元三年,才達到了五千噸,而且這個數量就已經是大唐的極限了。

五千噸,就是一千萬斤左右。

按貞觀元年,李元興光是這幾個鋼鐵碎石機就消耗了大唐全年的鋼鐵產量。

如果不讓程魔頭髮瘋,不僅僅是程魔頭,就是魏徵都受不了呀!

“老程,你立即去聖上那裡哭訴吧。”李元興笑着衝程魔頭說着。

程魔頭的眼神變了,要說大唐武將之中誰最聰明,程魔頭論狡猾,絕對可以排前列,李元興對程魔頭的評價是,象豬八戒一樣智慧的武將。

豬八戒是什麼?打架它躲在後面,有困難猴頭上,有苦力沙僧上,有好吃的他先上。

老程反應過來了,臉上出現了一種詭異的笑容,這笑容瞬間即逝。立即又是一副可憐樣,拉着魏徵:“黑子,給老程寫表章,老程要彈劾秦王!”

魏徵還反應過來就被程魔頭拉走了。

鬧,這裡無論有什麼鬧劇,護衛們站的筆直,只當他們沒有看到,百萬斤鋼鐵代表着什麼,他們不太懂,但似乎絕對沒有那麼簡單,聽過就忘記纔是一個合格的護衛。

工匠們根本就沒有聽,他們是按件計工錢的,乾的越多,質量越高,月錢就越多。

沒一會功夫,有親衛過來報告:“殿下,程將軍帶着親衛離開了。看那個方向,應該是往長安去了。”

“是吧!他飛馬狂奔,到長安也是已時了,估計剛好可以趕上看今日長球聯賽的最後一場。說不定,還能在皇兄那裡混個晚餐呢!”李元興笑了。

親衛自然不敢接這話,報告完就退離了。

一直沒有說話的武曌這時開口了:“我累了,我回去休息了。”

“好!”李元興點了點頭,武曌用披風把自己抱緊,拍了拍蘇暗的腦袋:“回去!”

武曌很意外,他沒有想到大唐的工匠竟然能把這東西製作出來,就用最簡單的,鑄造、鍛打、打磨,以及剛剛學會的鉚接,卻真正把這東西製作出來了。了不起,實在了不起。那怕這東西很粗糙,工藝相對後世現代根本不算是工藝也罷,二十多噸的鋼鐵巨獸,這絕對是大唐的傳奇。

武曌不是累了,而是她要回去思考一下,這條路要怎麼修。

“殿下,集大唐全境之鋼鐵,也不過百萬斤!”崔敦禮在旁邊輕聲說道。

李元興沒有回答,而是問道:“鄭和在那裡?”

“回殿下的話,剛纔就已經派人去找了,想必應該就到了。”有侍從在一旁回話。

李元興點了點頭,向馬原招了招手:“馬原,本王那個水力鍛打機,你認爲如何?”

馬原走上前來,不卑不亢的回答:“回秦王殿下的話,鍛打一項上,任我等如何研究也無法讓水力達到足夠的力度,沒有力度,沒有速度,就不如人工。至於說,衝壓方面,鐵匠匠師正在研究模具所用的超硬鋼,軟銅油軸再有十天時間就能有成品。小匠認爲,再有兩個月時間就可嘗試鎧甲葉片的衝壓。”

“很好,一副鎧甲大小上千個葉片,要是讓工匠一錘一錘打出來,太傷工!”

“殿下仁厚!”馬原回了一句。

“好好幹,誰說高等級匠師全是老頭子了,本王看好你。”李元興說完,馬原還沒有反應過來,他爺爺老馬工頭就過來行大禮了:“謝殿下!”

李元興伸手一扶:“老馬,你要好好調養身體,這幾日去老孫那裡轉轉,讓他給你把把脈!”

“謝殿下,謝……”已經快六十歲的二等匠師老馬泣不成聲。

鄭和這時到了,李元興沒有理會他的禮節,而是問道:“貞觀元年,一年你能出多少鐵,多少鋼,其中一等精鋼有多少?”

“殿下,生鐵二百萬斤。精鋼三十萬斤,其中一等精鋼二萬斤!”

鋼的雜質越少,強度越大,自然等級就越高。李元興要求的一等精鋼,也不就是勉強達到現代拖拉機大梁的標準,當然在大唐沒有足夠的檢測能力之下,一等精鋼被稱爲千煉精鋼。

而二等鋼被稱爲百鍊鋼。

三等鋼就是粗鋼了,打造幾把菜刀還行,製作軍用的刀具至少要二等鋼。

生鐵可鑄不可鍛,二百萬斤生鐵除了少許用鑄造一些生鐵件之外,就等於便於存放的鋼材精原料。至少比起鐵礦石實用多了,這一切都是因爲大唐的工藝根本不可能只煉一次,就將鐵礦石變成鋼材。

“水泥?”李元興又問道!

鄭和一臉爲難的表情,咬了咬牙:“殿下,七,八十萬斤吧!”

李元興回頭看着鄭和,可是把鄭和嚇壞了。因爲李元興的表情那是非常不滿意呀。

怎麼可能滿意。

要知道後世現代隨便一個小水泥廠就是一年三十萬噸呀,這裡才七八十萬斤,能幹什麼?

“崔長史,着令盧承慶。鋼五十萬斤,一等精鋼四萬斤,生鐵四百萬斤。水泥一千萬斤,至少。而且不要影響耀州的發展,有什麼想法報於本王!”

第302節 詩、書、禮、樂!第569節 環環相扣的陷井第243節 世家分利第107節 李元興的坑(一)第879節 摩洛哥的財富第231節 茶之說第46節 葉秋霜的第一次發狠(二)第367節 驅逐第399節 重賞之下第591節 回長安第450節 點石成金術(一)第453節 極限第384節 白鶴展翅第545節 巨大利益第761節 唐軍新年第170節 古長安第58節 大唐富國計劃(三)第76節 能源是文明(下)第356節 長安城的騷動第263節 大婚第246節 慈苦和尚第496節 是誰不安份第648節 暴政、酷吏第2節 天下第一城第223節 秦王微服工坊區(三)第235節 七女留宿第491節 初現軍民情(二)第897節 星辰之島第223節 秦王微服工坊區(三)第870節 六倍之後第271節 李元興作媒!第435節 天譴第616節 全力開動的戰爭機器第679節 大唐國土第715節 絕對不能放過棒子第723節 窮人不交稅第755節 惡趣味的大唐皇帝第112節 奴隸將軍第454節 史上最強大的新規第508節 隱太子的寶藏第244節 秦王說:勇者爲軍第569節 環環相扣的陷井第442節 時間差,四倍!第96節 樑師都詐降第586節 大唐第一件鎮國之寶第63節 李嵐姍的強勢入股第144節 秦王莊就是銀山第311節 一等大匠師(上)第269節 秦王妃的第一次內部會議第558節 長孫家的舊事第265節 堵門!第225節 秦王莊十二金釵第638節 天火天兵第660節 大唐貴族第52節 秦王大計第754節 鋼鐵鑽山獸第265節 堵門!第2節 天下第一城第786節 海熱第435節 天譴第413節 空中樓閣第850節 水晶頭骨第232節 茶之道第464節 聰明人的錯誤第863節 血紅玫瑰第578節 國母的寬容第470節 秦王殿下參加祭天第694節 意外的計劃第220節 茶商們的野望第447節 招商令第304節 奴隸主第429節 武(一)第457節 兩粒石子翻起了濤天巨浪(上)第49節 天價第368節 血淋淋的泡妞禮物第247節 納徵第603節 金子、銀子!第110節 本王是李元興第392節 板車,板車第526節 秦王的筆之刃(一)第795節 古晉之治第495節 大唐的自我科技發展第117節 頡利的決心第459節 軒轅神功(一)第755節 惡趣味的大唐皇帝第187節 李元興‘碩士’一第170節 古長安第576節 秦王出遊第667節 水晶之王與後第719節 獨木橋第190節 文明(一)第354節 有客自遠方來第786節 海熱第462節 把記者全部關起來第764節 邊戍(下)第904節 軍隊集體旅遊第411節 走進叉路的大唐科技樹第377節 又要結婚了第530節 打龍袍之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