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節 小小一坑

????隴西李氏的貴婦們在勸着李麗苑,就只有昨天下午衆姐妹與她爭搶絲綢之事。.

李麗苑兩行淚水滑下,可是把貴婦們急壞了:“可不敢再哭,臉上妝容要是哭花了,可是大麻煩的!”

李麗苑卻說道:“幾匹綢罷了,秦王莊自然多的是。”

“知道還哭呀!”有貴婦笑着說道。

李麗苑卻說:“怕是此時她們都沒有睡下,從小到大打打鬧鬧爭爭搶搶的,姐姐出嫁之時我也與姐姐搶過,可後來姐姐還是從婆家拿來些有趣的物件給我。等我到了秦王莊,如還有那樣的絲綢,自然給姐妹們每人合來幾匹!”

李麗苑正說着,門被從外面推開,幾十個昨天還打架的姐妹進來哭的死去活來。

李家的男人們似乎早已經知道了這個結果,所以昨天沒有人去勸,也無人制止。

倒時此時,他們聚集在正堂之中商議着。

“大婚的禮儀卻是有些不同,以長安爲家,雖然說這也說得過去。但總感覺少了那麼點什麼?家裡不熱鬧!”

“熱鬧,真正的熱鬧倒是在明年!”又有人說道。

“爲什麼是明年?”許多人不解。

隴西李氏的家主這時纔開口:“其實有幾件小事。前些天朝廷有一道聖旨,這是太醫院院長與禮部聯合上的表章,然後下了聖旨。男子二十、女子十五纔可婚。當時沒怎麼在意,也認爲娃娃太小就當娘,身子骨還沒有長成,倒不是壞事!”

世家的知識遠比普通農民強多了。

而且從保健醫學的知識上,原本世家存的書就比皇宮還多。

隴西李氏家主口風一轉:“今天醒來纔算是明白,宮裡頭這也是爲我們七世家動了些心思。七位秦王妃,自然都還小些,這圓房肯定要往後退。鄭家那丫頭怕是要推後一年,你們先別說鄭家這次吃虧了。”

“太醫院院正是鄭家人!”

“不爲此事囉嗦了,大婚之後,回門大禮肯定放在圓房之後。是在長安,還是在我們隴西,這件事情要有一個事先的準備!”

隴西李氏家裡討論的事情,不算是小事。

李麗苑其實是年齡最大的一個,她肯定十五歲生辰,只有一個半月時間了。接下來則是王語煙與崔瑩瑩,都是在三個月之內,年齡最小的就是鄭秀嫣了,還差一年零一個月纔到十五歲。

回門禮絕對是大禮。

士族不同於普通的人家,結婚第二天或者第三天就回門了。

士族嫁女,除了招女婿上門之外,不可能嫁在家附近,少說也在幾百上千裡之外。

所以回門大禮,許多都是在有了孩子之後。

崔壹葉的母親就是因爲回門的時候出了意外,只因爲兩家距離太遠,又趕上了戰亂。

誰的年齡最大,事實上不是李麗苑,而是崔燕燕。

倒不是博陵崔家故意把年齡報小了,事實上是李家的情報錯誤。崔燕燕小的時候,是崔家在記錄生辰八字的時候出過錯,足足記小了一年。

家裡人也沒有把這種小事當一回事。

可卻在納吉之禮的時候,這八字絕對不能報錯。給皇宮裡送去的八字是真的,博陵崔氏家主的特別說明,事實上,崔燕燕比李麗苑還大五天。

論心智,崔燕燕最成熟,因爲她的爺爺就是家主,而她的母親管理着家中一部分產業的賬目,三年前她就幫着查收過地租,也管過一些事情。絕對已經是很成熟的女子了。博陵崔氏選擇了她,就有暗中與清河崔氏一爭高下的想法。

兩個崔氏其實同出一門,都爲季子之後。

但清河崔河卻是秦時兄長立門,博陵是弟弟。

在漢朝,博陵崔氏卻是強盛了起來,擁有着更顯赫的地位與身家,就是三國時期,博陵崔氏都有着巨大的影響力,可以左右諸侯。就算當地諸候被滅,後來者也會以禮相待,再到晉代,更是山東士族之首。

清河崔氏與博陵崔氏,都有心一爭崔氏正宗之說。

崔燕燕此時已經整妝完畢,正在聽着母親講洞房之事,小臉通紅,卻強忍着作出一副平靜冷豔的姿態,極是美豔。

說到洞房,李元興自然是不用人教了,可是洞房之事,李元興依然還有些頭痛。

在隊伍中的程魔頭小聲問身旁的秦瓊:“那個聖旨的事情,爲何不告訴五郎?”

“呆貨!”黑炭哥在後面罵了一句。

秦瓊卻不緊不慢的說道:“五郎身爲秦王,這鬧洞房之事怕是不成。就算五郎不介意,禮部那邊也不好過關,既然無法鬧洞房,總是要搞出些事情的。”

“何事?”程魔頭有些反應不過來了。

一直保持沉默的李靖開口了:“某在想,五郎喝些酒,準備興沖沖入洞房之時,一道聖旨告訴他,女子十五方可圓房,不知五郎會如何?”

程魔頭臉上的表情很是古怪,強忍着笑意。

終於,他忍不住要大笑之時,被黑炭哥將一塊肉塞進了他嘴裡:“多吃些,今曰有的熱鬧呢!”

程魔頭沒有怒,心中還在想着那樂事。

秦王殿下還年少,自然會心急洞房,那裡不知道他敢不敢去皇宮找聖上吵架呢!

深夜趕路,入秋,自然有些涼了。

李元興騎在馬上,突然發現自己對今天大婚的流程一無所知。仔細想一想,似乎禮部的官員給他講過了,或者是沒有講過,自己記錯了。

總之,眼下是一無所知。

擺明了,自己今天就是一個擺設,雖然是主角,但依然還是擺設。

秦王莊內,武曌也起牀了,她要給李元興一個驚喜,嘴上卻一邊罵着。她自己是不痛快了,自己的男人去娶別的女人,自己竟然還要半夜就起牀幹活,還要這個男人一個驚喜,這還有沒有天理了。

這故事放在現代,放在網絡上不出二十四小時,一定不會少於十萬回帖。

九萬九千個都會說自己是傻子。

還有九百九十個會說上自己是說笑話,不相信這個貼子。

終於有一個人說支持了,沒一會功夫就會有另外九個出現,表示剛纔的那個是從精神病院逃出來的。

檢查新蓋的電池房,很好,從磚房的角度上來說,很完美。

發電機安裝的非常好,看來李元興還是有點用處的,水流,角度,葉片等都都不錯。

再看電池組,總體來說武曌還是滿意的,以大唐的技術趕工的結果,存電量只有設計的六成多,這已經是極好的成績了。以後工藝提升了,可以再換一批電池,就算不按,這些電池能用幾十年,只是電量會慢慢減弱罷了。

一道淺溝在武曌的指揮之下挖了出來,然後一根來自後世的電纜埋了進去。

電纜的另一頭,從大會室廳前廣場的水池旁出來。

說是水池,卻佔地近十畝,上面亭、臺、樓、閣還沒有修,只是擺了個假山巨石罷了。

幾個強力水泵讓工匠裝好。用木板再蓋好,派軍士守着。

大唐自然是沒有鐵製的水管的,可大唐的工匠有辦法,一節節的瓷管用活釦連起來,拉口處用羊皮密封,再用鐵皮包上一道,這樣幾十米長的水管就算是到位了。

天色漸亮!而李元興等人已經從長安秦王莊走了快兩個時辰了。

在李元興來到長安城明德門前三裡的時候,從旁邊田間地頭數以萬計的小孩子衝了出來。

“哈,攔路第一道呀!”騎在馬上背上原本昏昏欲睡的程魔頭精神大震,策馬上前:“聽本將號令,第一隊,衝!”

這是要打仗嗎?李元興嚇了一跳,根本不知道會發生什麼。

卻見第一隊上百名騎士每個人揹着一個揹簍,伸手從背後提出一串銅錢來,這一串就是一百枚,提着麻繩在空中舞動着。

那些衝出來的小孩子們基本上全是窮人家的孩子,作爲長安城的居民,來爲秦王殿下擋第一道門。騎士們手中的長長銅鐵串舞動着,然後手一鬆,手中這一條繩飛了出去,銅錢在空中嘩的一個散開來,整個天空就被鋼錢所覆蓋。

最遠的,可以彈到幾百步之外,漫天的錢雨呀。

二十萬枚銅錢,就這麼一眨眼的功夫就撒出去了,這是錢呀。

李元興突然感覺有些心疼呀,大唐二十萬枚銅錢,放在後世以一枚實際購買力四元錢來說,這就是八十萬人民幣撒出去了,這還僅僅是第一關。

咚咚咚!城關上戰鼓響聲,數千火把同時點亮,以明德門爲中心左右各一里長的城牆上每個城垛都有一支火把亮聲,城上一武將,這武將身上穿的不是城門守將的軍鎧,而是大唐皇宮禁軍的軍鎧,他就就站在箭垛之上:“本將今曰值守,要過這一關,比箭!”

“比箭,比箭!”城牆上數千軍士高聲歡呼了起來。

尉遲恭騎馬上前:“老何,你狗曰的速速打開城門。小子本將打的你滿地找牙!”

“老黑,敢不敢下個彩頭,十人對十人,只出兵,不出將!”城關上的老何笑呵呵的。(未完待續。)

第86節 新秦王還稚嫩第899節 李嵐姍的一天第683節 掌控者!第11節 來自仙界的禮物第112節 奴隸將軍第274節 先結婚後戀愛第654節 奇蹟第596節 真正的戰略經濟學(下)第273節 秦王參謀院第396節 百善孝爲先第751節 海盜?第598節 制裁第901節 離開之前第479節 三句話與新的遊戲第906節 穿越價目表第304節 奴隸主第232節 茶之道第481節 金融改革(一)第332節 王八拳第一式第113節 吃早餐嗎?第29節 賣身救母的少女第700節 李元興的石頭第534節 蕭瑀罷相第435節 天譴第235節 七女留宿第581節 農田北移第762節 西北勞軍第428節 好美!第189節 李元興‘碩士’三第173節 上位者禁小善第353節 量產熾羽甲第499節 遼東行倒計時第637節 起飛第262節 大婚的最後倒計時第5節 櫃爺是牛人第295節 箭神第170節 古長安第426節 國事家事天下事第536節 高句麗獻禮第147節 秦王小農第一莊第430節 武(二)第767節 貞觀三年新春第11節 來自仙界的禮物第86節 新秦王還稚嫩第277節 換防令第523節 夜宴天策上將府(二)第775節 人質事件第194節 秦王莊的奇蹟(三)第833節 災後重建的考慮第765節 櫃爺點將第877節 女人,女人第784節 大唐沒有殖民地第761節 唐軍新年第5節 櫃爺是牛人第352節 工業帶給儒生的震撼第752節 神藥雛形第456節 把黑科技進行到底第263節 大婚第657節 白菜真是好東西第745節 全明星陣容第550節 樂民園開園前一日第247節 納徵第311節 一等大匠師(上)第296節 落月!第461節 騙局還是奇蹟第840節 斬草除根第18節 閒人打架的重武器第265節 堵門!第861節 祿東贊第642節 陸軍之威第560節 沉睡的巨龍第162節 不是朋友第837節 攻心戰術(下)第37節 狂熱的大唐商人們(二)第388節 這只是開始第692節 門第破冰第368節 血淋淋的泡妞禮物第34節 大唐的農業合作社第63節 李嵐姍的強勢入股第276節 媵妾第155節 半島三國第278節 秦王的生活第438節 武曌的驚!第9節 軍神上門第94節 樑師都的雙面投降第453節 極限第763節 邊戍(上)第659節 大唐女子爵第488節 軍魂第469節 受命於天第721節 又到秋收前第644節 鋼鐵VS意志第528節 秦王的筆之刃(三)第154節 定計三年第104節 火計(二)第450節 點石成金術(一)第728節 秦王府新人新計劃(一)第400節 女道雪晶第199節 大唐的廣告學第759節 買下高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