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節 玄奘你忍心走嗎?

【今天可能有驚喜,】

“坐!”李元興作了一個請的手勢,然後按動了書桌上一個黑色方塊上的一個紅色突起:“秋香,送茶爐過來。然後把大唐帝國安全司那份關於土地吞沒的報告送過來!”

說完後,李元興示意兩位長史坐下。

在兩位長史驚訝的目光之中,秋香真的出現了,要知道剛纔秦王殿下的聲音不大,絕對不可能傳出這間屋去。

“殿下!”秋香放好了資料,擺好了茶爐退了出去。

煤依然在用,但貴族們還是在用竹炭燒茶爐,因爲竹炭沒有灰,而且味道還有些清香。

崔敦禮自然負責燒水泡茶,魏徵把桌子整理好,將資料放在沒有人坐的那一邊,不會被茶水不小心打溼。

李元興則在自己面前擺放着一個長長的黑色長板,以及一塊圓的黑色物品。

這時,李元興桌下那連着許多線的黑色大方塊上有亮光出現,閃了幾下之後,放在桌上那個平平的黑色廣場射出一道光柱,那白色的布上出現了一副地圖。

驚訝,兩位長史眼中只有驚訝,這是什麼樣的仙術!

李元興拿着一個遙控器一按,所有的窗簾都降了下來,這是用後面的遮光布製作的,整個屋子暗了下來,那白布上的地圖卻變的極是明顯了。崔敦禮的手幾乎都要伸手炭火之中了,感覺到熱算是及時縮了回來。

“這些東西,讓你意外了。大唐五十年後或許可以製作出來,這就是本王力捧工匠的原因,不要小看工匠們的力量,他們可以讓大唐的財富每年增加一倍,甚至更多!”李元興一邊說話,一邊打開自己的事先準備好的PPT。

白布上的,其實只是一個桌面。

李元興選擇的是大唐地圖作爲桌面的。

崔孰禮點了點頭:“殿下說的極是,根據崔氏上一季的報告,因爲工匠製作了許多利器。各種貨物的出產量大增,而且減少了許多成本,製作的也更加精美了。”

魏徵也接口說道:“戶部的月報上,長安上月的稅收增加了三倍!”

“先不說這些,看這份地圖。”

地圖就是長安周邊的地圖,其中許多地方被塗成了紅色與藍色。

“這就是本王出征之前,長安各寺廟,道觀所佔田產,其中紅色是佛門的,藍色是道門的。數量並不算多,但卻也不少了。”

李元興說完,又按了一下鍵盤,地圖再變,那紅色的部分增加了數倍。

“一月時間,佛門竟然佔地這麼多!”崔孰禮有些不敢相信。

“去查糧稅吧!”李元興淡然的說了一句。

魏徵卻在此時說道:“殿下,是否還記得你曾經準備的那份表章。關於士族不可佃農,荒田收回這一法令的。”

在坐的兩位全是士族,李元興倒是有些不好意思了:“這個,當初只是說說罷了。本王的秦王農莊也有佃農的,所以這一點當真是執行不下去的,再提此事,就是說笑話了!”李元興說的誠意,兩位長史卻同時搖頭。

還是魏徵說道:“此法可行!”

“可行?”李元興懷疑自己是否聽錯了。

魏徵卻非常鄭重的點了點頭:“下臣認爲可行,崔長史以爲如何?”

“是可行,只是某認爲細節部分需要商討。某與魏長史的想法也會有不同之處!”

“既然如此,那就商量一下吧!”李元興非常清楚,禁止佃農卻是可以保護大唐農業的長足發展,而且最大的好處是禁止了圈地。

茶也不喝了,茶爐被扔到了一旁。

李元興拿出十幾張A4的打印紙放在桌上,崔孰禮拿出了李元興給他的鋼筆。

“本王認爲,佃農禁與不禁,關鍵在於保證農戶的利益。這樣說吧,許多農戶根本就吃不飽飯,自然也不敢多要孩子,本王認爲多子多福,子孫滿堂纔是福氣。”李元興先一步說出了自己看法。

“爲大唐千秋計,殿下說的極是。”魏徵這句話說到倒是十分公道。

崔敦禮也說道:“殿下,其實可以有些區分的,比如殿下對工匠所劃分的九等。殿下近日忙於國事,工部那邊近日人員更換較多,也沒有及時上報。事實上,各州縣都有表章,關於工匠的!”

李元興點了點頭,這些小事他也懶得過問。

“事情應該緣自數次工匠與士族家管事之間的衝突,最初各州縣上表,既然給工匠訂下了工匠的等級,大唐原本也有一等戶,二等戶的區別,那麼請爲工匠訂級。工部新任尚書也給聖上上了表章,請三等工匠爲一等民!”

“被壓下了吧!”李元興笑了。

崔敦禮點了點頭:“是,自然是會被壓下的,因爲三等工匠一等民,這就代表着二等工匠就是士族了。”

“本王明白了,士族分級,以戶分,以人分。一等士族嫡長子亦可爲一等士,嫡子爲二等士,具體的方式,看來需要討論一下細節!”

“殿下說的極是,這個可以叫天英閣討論,但表章必須秦王府出。大唐天下,除秦王府無人敢出些表章。七世家就算有心,也不敢出此表章。有了士族等級,纔可以根據等級不同,規定佃農人數,以及佃農所能分配到了畝產比例。”崔敦禮這話就算是代表七世家了。

李元興隱隱有一種感覺,七世家想借這個機會上位,在大唐名正言順的成爲一等士族。

這是要名呀。

那麼利呢?李元興心中很期待,世家會回報什麼樣的利給大唐。

果真,崔敦禮繼續說道:“每一個等級的士族,自然還會有一個硬性的標準。每年爲大唐捐稅如何?稅不夠就捐!”

果真是大世家作事,辦事倒是周密,一份要求就有一份回報。

“好,那寫表章吧!”李元興說完就在書架上翻找,結果自己這裡竟然沒有半份表章用紙,無奈只好叫親衛從莊裡其他地方取來。

在等表章用紙的時候,魏徵繼續說道:“寺廟算什麼,民不可用佃,這將會是鐵律。庶民地主還可買奴,但廟不可養奴。奴本身就是與佛門律條不符,所以無佃無奴,有田也無法種,一種荒田。罰糧收地就由不得寺廟了。”

“不過,卻要等士族等階定下來之後!”

崔敦禮趕緊補充了一句。“先有國之律法,再有州縣處置纔是守法規矩!”

李元興笑道:“不急於一時,本王也沒有指望一夜就讓佛門的麻煩解決。”

“殿下所言,近日查糧稅只是第一步。只是敲山震虎之計吧!”崔敦禮又問道。

李元興翻開大唐帝國安全司的卷宗,找到其中一頁推到了兩位長史面前:“兩位讀完這一段再說,如果只是震虎,這隻虎也太強大了。”

大唐帝國安全司的卷宗。

自然就是秦瓊準備的那份搶糧稅計劃,秦瓊估計了一個數字。

四十萬擔糧,折銀錢五十萬貫!

這個巨大的數字讓兩位長史震驚了,五十萬貫,這是多麼巨大的一個數字。李元興對突厥一戰,當時發動了國家之力,所花銷折成銀錢也不過是三十七萬貫多一些,僅僅一個長安周邊五百里寺廟要補的熌糧稅就有五十萬貫。

“收,動用天策府四衛也要收!”魏徵咬牙切齒的說着。

“是要收,而且這是秦將軍估算的最底數值,具體要戶部清算才知道,但相差不會超過五萬貫。”李元興的話更是堅定了兩位長史去收拾佛門的理由。

李元興再次找開地圖:“先從道門下手,袁老道會配合。”

“不如同時下手!”魏徵又提議。

“也好,具體行動你們分析吧。那個秦王府參謀院要立即成立,讓年輕的一代早些接觸這些,日後可以頂大用!”

“殿下英明!”兩位長史齊聲說道。

李元興翻動地圖,上面出現了幾條粗大的紅線:“這就是本王策劃的長安八惠,八條水渠,可增加長安百萬畝良田,藍田以西再擴大水道,三年之後可有創造千萬畝良田,此事必須進行,關乎大唐民生!”

崔敦禮卻輕輕的搖了搖頭:“殿下,還有一個問題,這良田看圖上所示,還被寺廟所佔。”

“這是你們的問題,這些田必須收回,受益的世家也要拿錢出來修渠。其餘的部分歸爲皇莊,或者聖上再賜予有功之臣。”

崔敦禮與魏徵對視一眼,心中都明瞭,看來與佛門一爭,要爭到底了。

至於這名爲八惠的八條水渠,自然是先修長安縣這一段,然後是各士族控制田地,最後是佛門所有的田產。

“先收糧稅,明日就開始!”李元興已經作出了決定。

“不如今日就開始!”魏徵已經很激動了,李元興點了點頭:“好,就今日!”

魏徵與崔敦禮同時站了起來:“遵殿下令!”

魏徵直起身來:“先從大興善寺下手,他們既然敢接受百萬畝的捐地,就要有足夠的錢糧交稅。如果錢糧不足,就抓人收田!”

“讓大唐帝國安全司配合!”李元興吩咐了一句。(未完待續。,!)

第275節 圓房的壓力第301節 詩畫遊園第855節 北美無封地第35節 大唐的第一個僞工業流水線第88節 羅藝造反第804節 全民大賭第833節 災後重建的考慮第311節 一等大匠師(上)第258節 爲你付出第271節 李元興作媒!第717節 和和氣氣第876節 不列巔第622節 每逢喜慶必見血第201節 秦王七妃第66節 現代的大唐vs突厥第863節 血紅玫瑰第604節 拉桿子佔山頭第848節 戍軍(上)第110節 本王是李元興第520節 用牛刀殺螞蟻第368節 血淋淋的泡妞禮物第819節 天英閣監國(上)第795節 古晉之治第814節 文明與野蠻第116節 反間突利小可汗第288節 武德除夕第100節 大唐vs突厥的第一場血戰第347節 李治!!第296節 落月!第870節 六倍之後第735節 大唐的準備第164節 秦王儀仗第576節 秦王出遊第338節 悲慘之夜第221節 秦王微服工坊區(一)第288節 武德除夕第486節 本王還有霜糖第18節 閒人打架的重武器第529節 輿論施壓百濟使節第853節 光明與黑暗第119節 秦王討逆第752節 神藥雛形第684節 拼死攀親!第606節 先頭部隊第14節 大唐新秦王第613節 戰,戰,戰!上第188節 李元興‘碩士’二第749節 最賤的名士第799節 世界地圖(上)第17節 秦王唐橫刀第847節 苦與樂自知第315節 驚天慌言第339節 人心慌亂!第366節 秦王是什麼第51節 我的農莊我的家第405節 瘋狂的中年女人第761節 唐軍新年第465節 抗令第890節 斷碎的傳承(三)第172節 李淵還不老第16節 現代閒人的麻煩第247節 納徵第627節 新聞第798節 身份的進階第687節 現代的高句麗戰爭第548節 燥動的長安第849節 戍軍(下)第722節 大唐第一次農業擴大會議第395節 虛假的重量第314節 嶺南論第64節 古城第一紈絝第562節 怕死了第542節 秦王空中堡壘第377節 又要結婚了第516節 報紙的威力 一第839節 人性的底線第646節 回鄉的奴隸第618節 天賜九鼎第263節 大婚第382節 寒冷的春雨第754節 鋼鐵鑽山獸第839節 人性的底線第50節 女財神第387節 榮歸第714節 英明還是心黑第55節 男人與女人的學問第408節 命中註定(二)第531節 代罰第372節 棉田第348節 蘇暗回來了第182節 六十四本表章第674節 耽羅國第656節 死磕第119節 秦王討逆第772節 教科書式戰鬥第811節 倭人勞工第635節 貞觀二年三月末第263節 大婚第110節 本王是李元興第444節 長安八水八惠兩池